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汉武帝末年发生了什么 > 第191章 诸侯王就算有机会谋反也终究姓刘(第3页)

第191章 诸侯王就算有机会谋反也终究姓刘(第3页)

否则又何来"时势造英雄"的契机?

就如同东汉末年,那位中山靖王后裔不也在蜀地建立了一个割据政权吗?

不过,这些深远的忧虑对于刘旦而言实在不值一提,毫无意义。

他虽不敢自诩为明君圣主,胸怀天下,但与"昏庸"二字绝对毫无瓜葛,风马牛不相及。

只要他在位一日,刘氏诸侯王便休想有丝毫翻身的机会!

至于数百年后的大汉命运?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能够妥善处理好当下之事,已是仁至义尽,无愧于心,何必为几百年后的事情瞎操心?

当然,这番心里话是决不能直接告诉老刘的,必须换一种更加委婉的表达方式:

"父皇明鉴,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能够确保大汉百年安宁,已经是极大的成就了。"

刘彻闻言挑了挑灰白的眉毛,神情中流露出几分不以为然的意味。

区区百年安宁怎能满足一代雄主的宏愿?他渴望的是千秋万代,永世不移!

然而不等刘彻开口表达不满,刘旦又继续说道:"父皇何必杞人忧天,过度忧虑?有推恩令这一利器在手,诸侯王只会日益衰微,愈发式弱。"

"父皇英明神武,已经成功铲除了外戚专权与宰相独大的隐患,皇权已经达到空前的集中程度!"

"就这般稳固的基础,若后世还有诸侯王能够成功叛乱,那只能说明当朝皇帝过于无能!"

"这汉家天下,本就该换个明主来继承了!"

见刘彻面露不悦之色,刘旦连忙补充道:"父皇息怒,儿臣并非妄言。大汉诸侯王也同样是刘氏子孙,无论谁坐在龙椅上,都姓刘,不都一样吗?"

"这偌大的汉家江山,始终牢牢掌握在我刘氏一族手中,不曾旁落!"

"漠北草原恰好是锻炼人才的绝佳之地,将他们迁往边疆,总比圈养在各地像猪一样无所事事要好得多。"

"若是日后长安的皇帝软弱昏聩,而草原上却崛起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刘氏英杰,取而代之又有何不可?"

"这正是淘汰劣质,选拔精英的最佳方式,也是确保大汉千秋万代的不二法门!"

其实这样的历史模式在后世也屡见不鲜,绝非空穴来风。

北齐的高欢、隋朝的杨坚、明朝的朱棣都是很好的例证。

尤其是朱棣与朱允炆的对比更为鲜明:朱棣性格刚毅,既通武略又精文事,刚柔并济,胸怀大志。

而朱允炆呢?从小被儒家思想过度熏陶,空有一身书生意气,却缺乏实干精神,多少有些迂腐不堪。

从靖难之役中他所犯的种种昏招来看,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人选!

由朱棣取而代之,反而为大明王朝增添了几十年的辉煌岁月!

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大汉王朝的历史进程!

看看大汉后期那些昏庸无能的皇帝,一个个只知宠信宦官,沉溺美色。

任由权臣把持朝政,胡作非为!

有这样的废物皇帝在位,还不如让一个有能力有手段的刘氏宗亲取而代之,至少能延续刘家天下!

哼!免得祸国殃民,断送祖宗基业!

刘彻虽然不知道朱棣是何许人也,但他却能领会老三言语中的深意。

归根结底就是:肉烂在自家锅里,也胜过拱手送人!

诸侯王就算有机会谋反,也终究姓刘!

老三说了这么多,其他的刘彻或许未必记在心上,但有一句话却深深触动了他的心弦:

"这大汉江山,永远是我刘家的!"

刘彻不由长叹一声,若有所悟道:"也罢,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过度忧心?"

推恩令、撤宰相、除外戚、设刺史,这些强化皇权的重要措施他都亲手创立推行了。

如果做了这许多防范,还是抵挡不住诸侯王谋反,那么大汉确实该换个有能力的明主了!

去漠北就去漠北吧,若他们日后真有本事卷土重来,也算是自己的本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许总为爱跪雨夜,只求她原谅  我鱼呢[种田]  临危受命  四合院:父亲七兄弟,舅舅阎阜贵  全网黑被小祖宗在综艺带飞  好梦发生  阴鸷暴君他人很好呀!  从签到开始修仙成圣  最近家里管的严,暂时不接受献祭  转嫁暗恋军王,手撕前夫白月光!  [全职高手]等朕驱完魔  万人嫌阴郁受重生了  九零保姆二婚高嫁了  星光海岸  龙傲天崽成了豪门小团宠  小男左和他的圆脸妹  开局娶了首富的白月光  脸盲公主她撩完就忘  娇软菌妃今日科考上岸了吗  凡人仙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