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女帝她一心搞事业 男主是谁 > 第285章(第1页)

第285章(第1页)

&esp;&esp;一直没说话的顾瑶在这时冷咳了一声。

&esp;&esp;他看着这些站出来的官员,冷声道:

&esp;&esp;“好了,都冷静一些,勿在这朝堂上吵架。”

&esp;&esp;顾瑶感觉这些文官是真能吵,吵起架来跟那个市井泼妇没有区别。

&esp;&esp;“皇上……”

&esp;&esp;张元庆突然跪下了,说道:“还请皇上明裁,臣之所以再次提出这个建议,绝不是为了私利。臣自幼喜欢工活,喜欢画图,对建造各种屋舍,修建水坝、桥梁等钻研了多年,臣毕生所愿,就是能修建这条连通南北的大运河。臣能当上这个工部尚书,也是因为多年前主持修建了禹州水坝,解决了禹州和丽州连年洪灾的问题,才被提拔进了工部。请皇上不要怀疑臣的忠心和决心。”

&esp;&esp;“你先起来。你的提议朕会考虑。但如此浩大的运河工程,不是说修就能修的,待会儿下了朝后,你来南书房,把你的计划详细的跟朕汇报。”

&esp;&esp;顾瑶记得中国古代就修过这种人工运河。比如京杭运河就是隋唐时期修的。

&esp;&esp;但这片土地,却至今没有修过人工运河。

&esp;&esp;“臣谢皇上信任。”

&esp;&esp;听到皇上这般回复,张元庆心里终于好受一些了。

&esp;&esp;他还没有忘记七年前自己向文皇帝提出这个方案时,被文皇帝大骂了一顿。但眼前这位君王,至少愿意了解自己的方案。

&esp;&esp;“接下来说一说米价的事情,朕听说民间许多百姓都反映现在的米价太高,他们买不起米。”

&esp;&esp;“皇上,米价这两年并没有上涨啊。”回话的是苏墨,他没想到皇上突然提起了米价。

&esp;&esp;“是没有上涨,但是否本来就贵呢。朕让人去民间走访过,普通老百姓一天只能赚五六十文钱,按现在的米价他们一天的收入只够买五六斤大米。朕查过史料,在五十年前,大米的价格是六文钱一斤,比现在便宜许多。”

&esp;&esp;“皇上,那是因为五十年前百姓的收入也少,人口也没有现在这么多,这五十年,我们增加了三千万人。”

&esp;&esp;粮价为何这么贵?

&esp;&esp;“但田地也更多了。高祖皇帝建国以后,就鼓励民间开垦荒田,户部统计我朝自建国后增加了将近一亿亩地。怎么这粮价不降反升?”顾瑶看着一众大臣,反问道。

&esp;&esp;大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然而这一刻却没有人站出来说话。

&esp;&esp;因为此时他们若说错了什么,可是要得罪人的。

&esp;&esp;顾瑶见大家不回话了,道:“户部尚书,以及左右侍郎,退朝后到南书房议事。”

&esp;&esp;顾瑶很想搞清楚出现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

&esp;&esp;“臣等遵旨。”户部三位官员站出来回道。

&esp;&esp;——

&esp;&esp;一个时辰后。

&esp;&esp;朝会结束了。

&esp;&esp;顾瑶回到了南书房,随即他便召见了户部尚书马伯恩,户部左右侍郎盛明和王宗元。

&esp;&esp;现在的户部,她是信得过的,两年多前,户部大换血,原本的户部官员要么被杀,被革职,没有涉及贪腐和走私盐铁案的也被她贬到地方任职。所以现在的户部当差的都是重新提拔上来的官员。

&esp;&esp;“说吧,粮价为何这么贵?”

&esp;&esp;三名官员进来后,顾瑶开门见山的问道。

&esp;&esp;三人互相看了对方一眼,然后户部左侍郎盛明回道:“皇上,其实江南的米价没有这么贵,那里好米是八文钱一斤。金陵城确实要贵一些。”

&esp;&esp;“你这不是说废话吗?江南是鱼米之乡,良田众多,米自然会便宜一些。往年也是如此。”顾瑶直接怼道。这答的等于没答。

&esp;&esp;随即马伯恩站出来了,他先是叹息了一声,然后说道:“皇上,米价高昂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esp;&esp;“不要卖关子直接说。”顾瑶自然知道这一点。

&esp;&esp;马伯恩想了想,回道:“皇上有所不知,其实在大越需要出去买米的,都是普通的百姓。百姓们家里田少,有些甚至没田,所以家里粮食不够吃,只能出去买。而卖米的基本都是官商贵族或者乡绅地主。”

&esp;&esp;“普通百姓家里有多少田?”顾瑶问。她记得那日在铜鼓街,一个老人说他们只有六七亩地。

&esp;&esp;“皇上,据臣所知,在大越,虽然高祖皇帝建国以后就鼓励民间开荒种地,开的荒地也都分给了当地的百姓,但即便如此,每个成年男子能分到的田地也不过五亩地,女子是没有分的,这就导致普通老百姓家里,最多只有一二十亩地。本来这地一家几口人吃也是够的,但这几十年来,人口增加了不少,新增的成年男子并没有土地。臣举个例子,张三分了五亩地,但张三成婚后有了妻子和个孩子,而他的妻子和孩子都没有田地。这一家五六口人,就只能靠这几亩地养活。这自然不够的,所以他们便只能去租种乡绅贵族的土地,种地产出的粮食一半给交了租粮,另外一半才是他们自己的。这自然就有许多老百姓不得不出去买米过日子。”

&esp;&esp;“朕记得户部的记录,元祐三年,我大越全国三百多个州县共有三亿八千五百亩良田。这么多田,即便遇上灾难,也是饿不死人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崩铁] 砂金总监为何那样  狼狼难上口  男友竟是毛茸茸  [全职猎人] 这RPG游戏有问题  立海大但网球RPG模拟器  龙傲天前夫想和我破镜重圆  流浪猫被霸总养了  清枝  在八零当媒婆的吃瓜日常  在修仙界考编上岸后  [综漫] 关于转生成龙彦但柯咒片场  [综英美] 这个世界还能不能有点隐私  [福尔摩斯] 坏人脸怎么当侦探  [火影同人] 不说话的大哥哥  无惨开门,我是宇智波  心上人是他人妇怎么办?  我妻能扛鼎(科举)  在修仙界积极求生  戒尺  邻座的宫同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