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转》商调曲。按伏知道已有《从军辞》,则《五更转》盖陈已前曲也。
按《五更转》隶于《相和歌》,为清商旧曲,自能被诸弦管。则唐世僧人于转经唱导之外,并能度曲矣。然其时寺院中且流行一种&ot;俗讲&ot;,社会上亦复乐闻其说,成为风尚,而《高僧传》既未著录,后来论究李唐一代史实者,亦多未措意及此。唐人书中时有纪及俗讲之文,兹因加以钩稽,著其梗概如次。
俗讲之兴,始于何时,不得而知,唐书中纪及俗讲二字,而时次较先者,似为段成式之《酉阳杂俎》,《杂俎》续集卷五《寺塔记》述及长安平康坊菩提寺有云:
佛殿内槽东壁维摩变,舍利弗角而转膝。元和末俗讲僧文淑装之,笔迹尽矣。
&ot;角而转膝&ot;一语,不得其解,疑有讹误,又文淑乃文溆之误。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记菩提寺画壁有云:
殿西东西北壁并吴画。其东壁有菩萨转目视人。法师文溆亡何令工人布色损矣。
作文溆,不作文淑,与后引圆仁诸人书合可证。至于&ot;转膝&ot;,明刊本《杂俎》如此,《学津讨原》本及《说郛》(商务本)卷三十六引段柯古《寺塔记》,俱作&ot;角而转睐&ot;,则&ot;膝&ot;字乃是&ot;睐&ot;字之误。&ot;角&ot;字,吴君晓铃谓疑与&ot;日角龙颜&ot;之&ot;角&ot;同义,唯如此用法,却甚罕见,则仍不无可疑也。元和末有以俗讲著称之僧人,则其兴不始于元和可知。会昌初日本僧圆仁入唐,长安小住,亦曾数闻俗讲。其《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屡纪此事云:1
开成六年正月九日五更时拜南郡了,早朝归城,幸在丹凤楼,改年号,改开成六年为会昌元年。及敕于左、右街七寺开俗讲。左街四处:此赀圣寺,令云花寺赐紫大德海岸法师讲《花严经》,保寿寺令左街僧录三教讲论赐紫引驾大德体虚法师讲《法花经》,菩提寺令招福寺内供奉三教讲论大德齐高法师讲《涅槃经》,景公寺令光影法师讲。右街三处:会昌寺令内供奉三教讲论赐紫引驾起居大德文溆法师讲《法花经》,城中俗讲,此法师为第一;惠日寺崇福寺讲法师未得其名。又敕开讲道教,左街令敕新从剑南道召太清宫内供奉矩令费于玄真观讲《南花》等经;右街一处,未得其名;并皆奉敕讲。从太和九年以来废讲,今上新开,正月十五日起首至二月十五日罢。九月一日敕两街诸寺开俗讲。
会昌二年正月一日……诸寺开俗讲。
五月奉敕开俗讲,两街各五座。
&ot;从太和九年以来废讲,今上新开&ot;一语如兼指俗讲而言,则其间中断,将近七载。至于何以废讲,以书阙有间,不易推知。今按《太平广记》卷二百四文宗条引《卢氏杂说》云:
文宗善吹小管。时法师文溆为入内大德,一日得罪流之。弟子入内收拾院中籍入家具辈,犹作法师讲声。上采其声为《文溆子》。
则会昌时俗讲第一之文溆法师,于文宗时曾因罪流废也。赵璘《因话录》卷四角部亦及文溆事,其辞云:
有文淑僧者,公为聚众谈说,假托经论,所言无非淫秽鄙亵之事。不逞之徒转相鼓扇扶树,愚夫冶妇乐闻其说,听者填咽寺舍,瞻礼崇奉,呼为和尚。教坊効其声调以为歌曲。其甿庶易诱,释徒苟知真理及文义稍精,亦甚嗤鄙之。近日庸僧以名系功德使,不惧台省府县,以士流好窥其所为,视衣冠过于仇雠。而淑僧最甚,前后杖背,流在边地数矣。
就上所引二则观之,俗讲之自太和九年以来废讲,与文溆之获罪流徙,或不无若干关系也。
至于《文溆子》一曲之起源,据上引《卢氏杂说》,谓为文宗所制,而段安节《乐府杂录》《文溆子》条云:
长庆中俗讲僧文溆善吟经,其声宛畅,感动里人。乐工黄米饭依其念四声观世音菩萨,乃撰此曲。
又以为系乐工黄米饭依文溆吟经声调,撰成此曲。两说未知孰是。唯《乐府杂录》以及《卢氏杂说》所纪之文溆法师,与《因话录》之文淑僧事迹大致相同,则文溆当即文淑之讹误;《酉阳杂俎》《因话录》之文淑,与《卢氏杂说》《乐府杂录》之文溆盖是一人,而假托经论云云,疑亦指俗讲而言也。
钱易《南部新书》戊云:
长安戏场多集于慈恩,小者在在青龙,其次荐福永寿。尼讲盛于保唐,名德聚之安国,士大夫之家入道尽在咸宜。
此处所举慈恩、青龙、荐福、永寿、保唐、安国、咸宜七寺,全在长安城东,即所谓左街也。保唐寺原名菩提寺,在平康坊,会昌六年,始改名保唐,1故钱氏所述,当属大中以后事。关于尼讲一辞,赞宁《僧史略》卷上尼讲条云:
东晋废帝太和三年戊辰岁,洛阳东寺尼道馨,俗姓羊,为沙弥时,诵通《法华》《维摩》二部。受大戒后,研穷理味,一方道学所共师宗,尼之讲说,道馨为始也。
是所谓尼讲者,指比丘尼之讲经而言。然菩提寺于会昌末易名保唐,为僧寺而非尼寺,故《南部新书》所云&ot;尼讲盛于保唐&ot;一语颇难索解。就文溆曾住锡菩提寺一事而言,所谓&ot;尼讲&ot;云云,或者系&ot;俗讲&ot;一辞之讹误耳。
圆仁所纪长安俗讲名家文溆法师,其活动时期之长,就上引诸家纪载观之,亦至足惊异:元和末住锡菩提寺,即以俗讲僧见称当世;宝历时移锡兴福寺(见下引《通鉴&iddot;唐敬宗纪》);文宗时为入内大德,虽因罪流徙,开成、会昌之际,当又复回长安,是以圆仁至长安时,文溆依然执&ot;俗讲&ot;牛耳,为京国第一人。历事五朝,二十余年,数经流放,声誉未堕。《因话录》谓其&ot;听者填咽寺舍,瞻礼崇奉,呼为和尚&ot;,圆仁谓&ot;城中俗讲,此法师为第一&ot;云云,皆可见其实有倾倒世俗之处,初非浪得虚誉。至于俗讲一科,以及文溆之名,竟未见于《僧传》,则《因话录》所谓&ot;释徒苟知真理及文义稍精,亦甚嗤鄙之&ot;,实其主因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仓鼠劫 坦德莱奥的故事 时间轴(时间三部曲之二 拉玛系列之二拉玛2号 彭氏军史评论 三国残兵 女神的贴身保镖 寄生体 森林帝国 深红色的迷宫 校花的贴身奥特曼 另类的元首 北极光下的幽灵 匈奴 末日使命 历史上最强的男人 破译圣经 地球君主 无限炼魂 荣誉—双狙悍将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