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那就是杨静逼死了学生。
&esp;&esp;杨静能够扛住其他的所有的事,却扛不住“逼死学生”的罪过,他是骄傲的、对学生有感情的。
&esp;&esp;岳桓道:“我们,绝不想你做这样的事。我见不得这样的事,他也见不得。你,与二郎的父亲,是不一样的。以往有些事,可谓和光同尘,如今,不要脏了手。”
&esp;&esp;祝缨道:“您不太了解我……”
&esp;&esp;岳桓道:“你老老实实地走正途!莫要自我感动才好!”
&esp;&esp;祝缨笑道:“你这是怎么了?又想到哪里去了?我会把另两个学生的事告知京兆、大理的,往好处想,如果真的有人背后弄鬼呢?言语可杀人呐!”
&esp;&esp;岳桓认真地警告:“莫要弄鬼!刘叔父离京前对我说,要是你弄险,就让我告诉你:老实点。”
&esp;&esp;祝缨张了张口。
&esp;&esp;岳桓打了个喷嚏:“回家吧。”
&esp;&esp;…………
&esp;&esp;祝缨第二天早朝后便叫来了赵振,赵振是大理寺的人,让他设法提醒裴谈。京兆府姚臻那里,则是让京兆府里的差役们禀报姚臻。她则让祝晴天去查访那两个学生。
&esp;&esp;三管齐下,数日之后的反馈竟是——另两个学生也是仕途无望的。
&esp;&esp;三人家世都不甚好,一旦路子不对、不得师长喜爱,出仕就很困难了。他们的家庭并不富裕,全家的希望都在他们的身上,一旦不能成功出仕,养家糊口都很是困难。虽然官员的清苦与百姓的贫苦不是一个苦,但是对比周围,他们就算是很苦了。
&esp;&esp;他们三个在学校外面也有几个朋友,顺藤摸瓜,也都是一派的想法,“这辈子做不了官”对他们的打击是吃了上顿愁下顿的人无法想象的。
&esp;&esp;学问不得认可,与杨静观点不合。仕途又无望,家庭会陷入困顿。两相叠加,一时想不开。
&esp;&esp;结论就是“小孩子觉得前途无望,自杀了”。
&esp;&esp;朝上又开始争论起杨静的责任来,岳桓就认为,这事儿不能怪杨静。国子监不选你,可也没拦着你走别的路子。抛弃父母是不孝,陷师长于非议是不义,反正,这学生自己就有问题。二十来岁,就想着当官,不想着好好学习,心思也不太正。
&esp;&esp;很多人与他是差不多的想法。
&esp;&esp;做官呗,多大点儿事儿。
&esp;&esp;另一方则以霍昱为首,认为杨静难辞其咎。国家把精选来的人才放到你的手里教导,你给整死了。还说是名师呢!
&esp;&esp;“名师”二字一出,岳桓的眉头狠狠一跳!
&esp;&esp;就是这个!
&esp;&esp;一般的官员遇到这样的事情,只能说“晦气”,但杨静是过不去这个坎儿的。他在家乡开课授徒几十年,即使做了官,看“老师”这个身份比“官员”这个身份更重。
&esp;&esp;两派在朝上吵了起来。
&esp;&esp;一连数日,朝上都热闹极了。郑熹只帮着岳桓说了几句话,岳、杨二人都没有给他回音,他也就不再出手。杨静管着国子监,并非郑熹的最优选。杨静应该更倾向于王云鹤的,虽不亲近冼敬,但其主旨与郑熹一定是相悖的。
&esp;&esp;何苦为了杨静做一件有破绽的事情?
&esp;&esp;看他们闹就是了。
&esp;&esp;郑熹看了一眼年轻的皇帝,果然,皇帝也有些不耐烦了。
&esp;&esp;正在此时,杨静出列,端端正正地跪在了皇帝面前,双手将帽子一摘放到了地上,叩首道:“陛下,学生陨命、师长难辞其咎为由,臣无颜再留在国子监。”
&esp;&esp;他要辞官了!
&esp;&esp;岳桓出言挽留,王叔亮也说:“岂有因一失误便不再得任用的道理?”
&esp;&esp;这朝上的大家,谁身上没犯几个错?起起落落,不还是人上人?
&esp;&esp;祝缨也站不住了,出列向皇帝奏道:“举荐学子任官,本也不是国子监的第一要务。荐是人情,不荐是公道。臣虽粗鄙,也没有听说进了国子监就要包做官的!”
&esp;&esp;陈萌出列:“使野有遗贤,是丞相之过!然彼既已入国子监,臣也不知道他还不满什么了。”
&esp;&esp;冼敬道:“一切皆因经义而起,臣请再定《六经》注释,以正视听。”
&esp;&esp;祝缨惊讶地看着他,冼敬这话显现出极高的水平。学生死,是因为与杨静意见不合,那就定一个规范,以后都照着这个规范来。那谁来主持这个事,谁就能决定接下来所有学生学习的方向、学成之后的思想。
&esp;&esp;重新释经是个大工程,又可以趁机引荐一些人。
&esp;&esp;这主意一出,倒有点王云鹤的学生该有的水平了。
&esp;&esp;郑熹要推荐岳桓,陈萌就推荐王叔亮,祝缨硬着头皮说:“杨祭酒是刘相公高足,难道不该加入吗?”
&esp;&esp;一番争论,也没有争出个结果来,皇帝道:“容后再议。”
&esp;&esp;他扣住了杨静的奏本,没让他辞职,但也没有给杨静其他的安排。杨静却很自觉,从这天之后就闭门不出,也不去国子监、也不去上朝。
&esp;&esp;朝上的重点已经从他身上移开了,皇帝、丞相们考虑着“释经”的事。
&esp;&esp;祝缨去了杨府两次,都吃了闭门羹,让苏喆去请教,苏喆也没能进门。两人都很惆怅。
&esp;&esp;便在此时,王叔亮到了祝缨的门上。
&esp;&esp;祝缨忙迎了出去,王叔亮穿一件皮袍子,此时已是腊月,他穿得很厚。祝缨穿得略薄些,显得身形修长,王叔亮眼前一亮,旋即看到了祝缨身后的苏喆,又抿紧了唇。
&esp;&esp;祝缨迎上前:“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esp;&esp;王叔亮又看了苏喆一眼,苏喆大方地向他问好。
&esp;&esp;王叔亮道:“我有话,要同你单独讲。”
&esp;&esp;“这边请。”
&esp;&esp;两人到了小厅坐下,一个炭盆放到了王叔亮的脚边,他跺了跺脚,说:“那个是苏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神医狂婿 再当一名高中生 病美人总想掰弯我 柯式侦探界的克星 咸鱼系统带我躺赢[快穿] 张狂夏思萱 离婚后,团宠妈咪一胎三宝 娇妻出逃后,聂少火葬场了 莫海谢雨桐李欣雨 人生模拟:开局剑斩鸿钧 刚成鸿蒙至尊,就被榜单曝光了! 农场来了个绝色美人[七零] 全网黑豪门后妈爆红了 怪物实验室 茫茫白昼漫游 带球跑之帝国大佬宠上天 老梁投资记 万古至尊 无人监视 神明不爱你我来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