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学区房
苏油牵了牵苏轼:“你家弗儿还懂诗?”
苏轼还沉浸在“情真只信巫山色,每梦随风度雁门”上,闻言才应道:“不知道啊,上次你弄那个倒流香,其中诗意也不像是领会了的啊……等等,有次我背汉书至《杜周传》,背到《春秋》日蚀三十六,地震五的时候,弗儿皱了眉头。其后我去翻书,应该是日蚀三十五,地震六……咦,如此看来,弗儿应当是饱读诗书的哈?”
苏油翻着白眼:“你个傻子,姑娘云英未嫁时,怎好意思说懂你那色胚的意思?你呀,真得多跟你媳妇学学。深藏不露的大行家!”
三峡只剩下最后一处艰难之处——新滩。
之所以叫新滩,是三十年前一次山崩,将大江几乎拦断,到如今也只剩三分之一的江面。
这里虽然水流湍急极度危险,不过给当地百姓倒是带来一些好处,只见有很多人在这里打捞船板,然后卖给途经需要修补的客船,倒也是一门生计。
过了新滩,便是三峡最后一处景点——黄牛山。
黄牛山其实是西陵峡分水线构成的侧影,因此一直伴随着行船。
当地流传着谚语,“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江流逐渐变宽,三峡终于到了尽头。
船老大特意在一处扁圆的大石头前停船,指着石头上滴下的泉水说道:“这是蛤蟆培,相传用青蛙嘴里流出的泉水写文章,便如这泉水一般行文不绝,韵律优美。”
这个可以有,叔侄三人嘻嘻哈哈地搬运陶瓮,接了好几大坛子。
苏油还正儿八经地写了封条——“蛤蟆培仙泉,非科考不得擅用!”
苏洵叹息道:“明润你忘了科考的水都是考场胥吏发放下来的,你带进去就算是作弊!”
三个小的:“……”
过了三峡,到得江陵,大家在此下船,改行陆路。
而大船则要继续南下,直抵扬州,然后通过江南运河折回汴京,估计等到达的时候,应该已经是冬日了。
苏洵带领大家换上马车东行,途径荆州,浏阳,襄阳,南阳,唐州,许州,汝州,一路寻访胜迹遗址,一路给苏油讲解地理形势。
中州风物自然又是不同,荆州由无数三国故事;襄阳南阳,大家都在抢卧龙先生;许州乃汉魏许昌故郡;汝州瓷窑蜚声华夏……
一路访问,倒是不愁无聊。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时至五月,苏家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大宋的京城——汴京。
汴京城是一座比成都还要热闹得多的城市,规模宏大,人流如织。
沿街都很繁华,“重城之中,双阙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非勋戚世家,居无隙地。”
苏家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置产买房。
苏洵生性不奢侈,因此只在靠近内城的西南角,宜秋门的附近,买了一所占地半亩的宅子。
用苏轼的说法,是“所居厅前有小花圃,课童种菜,亦少有佳趣。傍宜秋门,皆高槐古柳,一似山居,颇便野性也。”
说得好听,其实就是一处郊区,但是即便如此,也花了嫂嫂不少的钱。
真别小看,欧阳修大学士还苦逼地租着朝廷分配的小房子呢。
分房也简单,苏轼住东厢,苏辙住西厢,苏洵住正厅东室,苏油住正厅西室。
其余人住外院。
苏油摆出一副鹊巢鸠占的架势,因为就数这娃零碎多。
石通疯狂暗示,石家在京城有老宅,那叫一个大,一个劲地撺掇苏油去那边住。
苏油懒得理他,吩咐他先去,自己等收拾好,便过去拜访老太君。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的黑月光女友 大佬的小祖宗她又甜又野 我在东京创造都市传说 我的蛮荒部落 诸天云玩家 老祖宗在天有灵 我们岛主是奇葩 拼搏年代 娱乐圈的科学家 从观众席走向娱乐圈 法爷永远是你大爷 明尊 流鱼无恙 吞噬之终极进化 我的女友不可能是怪物 医侦朝野 原来娘娘是二婚 天外异种 大道纪 重生真的很淡定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