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世《易传》的解读里,震卦被认为代表长子。方卦辞说,正举行祭祀,雷声震动百里,主祭人(或者是文王自己)没有惊落手中舀香酒的勺子,所谓“震惊百里,不丧匕留”。这和三国刘备“闻雷失箸”的表现正好相反。
震卦的卦爻辞多数难以解释,满是惊惶情绪,比如,担心会丢失钱币(“亿丧贝”);雷暴不会劈到自己,但会劈到邻居(“震不于其躬,于其邻”)。尤其上六爻的“婚媾有言”,说的是通婚的亲家有怨言,本书猜测,这可能也和伯邑考被献祭有关,因伯邑考之死,吕尚和周昌之间可能发生了某些争执。一旦失去周邑和邑姜的婚姻纽带,两个家族的联系会变得非常微弱,直到周昌次子周发(武王)娶了这位嫂子。
接下来的问题是,周昌为何要在《易经》里记录儿子被献祭的这些细节?
可能当时的周昌还没有否定商人宗教理论的能力,他只能是接受并认为自己的儿子被献祭给了天界诸神,也许诸神会因此开始青睐周族,转而不再保佑纣王。至少他要把这种可能性纳入《易经》推演的模型之中。
无论怎样,伯邑考被献祭,对于他的父亲和弟弟们来说,是一次极为惊悚的经历,但纣王显然对此深表满意:周方伯家族为商朝的先祖诸神贡献了祭品,还和献祭者一起吃下祭肉,一定会获得先王诸神的福佑。换句话说,在纣王看来,周邦正在从蒙昧走向开化,在商朝的天地秩序里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位置。
文王诅咒殷商
不仅长子伯邑考在殷都被献祭,甚至周昌的父亲季历当年也是这种遭遇,只是保留下来的信息太少。我们很难设身处地地想象周昌对殷都的感受。
《诗经o大雅o荡》是一首文王控诉商朝的长诗,在其中,文王讲述了商王朝的强大、跋扈、纵酒、狂暴和喧哗。诗里有很多商纣王的影像,但又不仅仅是纣王,其贵族以至平民都陷入了纵欲、施暴和凌辱他人的依赖症。考虑到后世经学家对此诗的注解大都空泛而不切题,这里重新翻译如下: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那公正全能的上帝,是尘世万民的依赖;那敏锐威严的上帝,他降下的天命是真正的准则。上天创生黎民,天命如此忠厚。一切人都被上天赋予开端,但少有人能够善终。]
文王曰咨,咨汝殷商!曾是强御,曾是梧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天降滔德,女兴是力。
[文王说:啊,你殷商啊,现在你强大无敌,现在你骄狂跋扈,现在你统治一切,现在一切都臣服于你。当初,是上天降下的好意,让你兴旺如此。]
文王日咨,咨汝殷商!而秉义类,强御多怨。流言以对,寇攘式内。侯作侯祝,靡届靡究。
[文王说:啊,你殷商啊,你本该行善,却强横充满怨气。你听信各种谣言,重用为恶之辈。你不停兴建工程,奉献祭品,永远没有休止。]
文王曰咨,咨汝殷商!女怠依于中国,敛怨以为德。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文王说:啊,你殷商啊,你在中土之国昂然自得,引起无数怨恨,却以为我们只有感激。我们从未见到你的好意,你会慢慢失去支持者;你的好意从未曾显露,最终没人会在你身边。]
文王日咨,咨汝殷商!天不湎尔以酒,不义从式。既愆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文王说:啊,你殷商啊,上天不愿让你沉沦在酒中,你却不肯遵从。你的行为荒唐悖谬,不分阴晴都在纵饮。你狂呼乱叫,白天也沉醉如黑夜。]
文王日咨,咨汝殷商!如蜩如塘,如沸如羹。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内受于中国,覃及鬼方。
[文王说:啊,你殷商啊,你大醉喧哗,如众蝉鸣叫,如滚汤沸腾。不论贵族还是小民,都沉溺在恶行中。你在中士震怒,
甚至波及遥远的鬼方。]
文王日咨,咨汝殷商!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
[文王说:啊,你殷商啊,不是上帝改变了意旨,是你殷商不再有当年的品行。你虽然没有了德高望重之人,也还有昔日留下来的典章先例。这些你都不想遵从,你的大命即将倾倒。]
文王曰咨,咨汝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文王说:啊,你殷商啊,就像人们常说的,颠沛覆亡来临时,大树的枝叶还未损伤,树干会先倒掉。端盆水照照你自己吧,殷商,夏朝灭亡的往事又要重演了!]
倘若仅有这些文字,它只不过是一篇言过其实的政治宣言而已;但有了殷墟考古,则能看到祭祀坑中的累累骷髅、殿堂夯土下蜷曲的奠基人、被抛弃在灰坑中的卑微死者以及屠宰场兽骨坑中混杂的人骨。这就是文王周昌曾经在殷都亲历过的商文明中的庸常生活,泡在泥水里的猪,成串捆绑的俘,被烹食的方伯……
其实,不需要到过殷都,近在西安老牛坡的崇侯之国也足以让周人认识商朝,他们蜷伏在这个王朝脚下的岁月已经足够漫长。
注释
1《尉缭子o武议》。另,《说苑》卷八:“太公望,故老妇之出夫也,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
2在西周初年,殷都被周公强行废弃,周公同时分封了一个弟弟(康叔周封)建立卫国,管理商朝故地,卫国的都城建在朝歌,致后人误以为朝歌就是殷都。
《诗经o大雅o文王》孔颖达正义引皇甫谧(即《帝王世纪》):“(文王)未受命时已得太公。”受命即文王从殷都返回周原之后称王。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1986—1987年安阳花园庄南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2年第1期。有关殷墟花园庄南地考古的基本信息、数据及图片,未注明出处的,皆出自该发掘报告,不再详注。
“元夫”,高亨认为“元”是“大也”。参见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第271页。
陈全方:《周原与周文化》,第111页。
李学勤:《西周甲骨的几点研究》。
王宇信:《周原庙祭甲骨“皙周方伯”辨析》,《文物》1988年第6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六韬〉释文及校注》,《文物》2001年第5期。
代生,江林昌:《出土文献与〈天问〉所见商末周初史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史记o鲁周公世家》载,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史记o周本纪》:“武王征九牧之君,登豳之阜,以望商邑。武王至于周,自夜不寐。”
孔颖达正义:“艮,止也,静止之义。”《易传o说卦》:“艮为山。”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认为艮字是“若怒目相视也”,高亨认为:“艮者顾也……顾为还视之意,引申为注视之意。”参见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第311页。
孔颖达正义:“腓,肠也……腓动,则足随之,故谓足为随。”
孔颖达解释:限,为“身之中,人带之处”,就是腰带部位;簧,是“当中脊之肉也”,后脊背上的肉;“薰,烧灼也”。
王弼注:“故口无择言,能亡其悔也。”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第250页。
李镜池较早注意到了《易经》各卦这种从脚到头的叙事顺序,参见李镜池《周原探源》,中华书局,1978年,第54页。
憧,《说文解字》解释为“意不定也”。
《易传o序卦》:“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易传o说卦》:“震为雷、为龙……为长子j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401号房 清代后妃杂识 [柯南同人] 我捡到了变小的琴酒 我在田间遇到娇蛮小公主 成为科举文女主的早死前妻 侦探深渊 青丝道 三国大暴君 回国后又和清冷前妻睡了 轮椅小姐 她的末世有点绿 流年漫漫 团宠锦鲤三岁半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直男?喝点四氢呋喃调理一下 执道之名 讨厌女人的女人 难道我不是1吗 大梁青书录 [柯南同人] 我在米花町靠弹幕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