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翦商豆瓣 > 出书版 第11章(第2页)

出书版 第11章(第2页)

偃师商城宫殿区的h282和h124祭祀坑以及东城墙下的k1祭

偃师k1祭祀坑剖面图和三层平面图

祀坑,都是分多层、多次掩埋人牲和祭品,整体造型犹如巨大多层汉堡。在商朝后期的殷墟,这种祭祀方式变得少见,主要是在方形坑单层埋入一人或多人。但殷墟末期的后冈h10祭祀圆坑也是分三层埋入73人,说明偃师多层祭祀坑的做法并没有失传。

郑州二期的民间祭祀

再来看郑州商城。它的地层分为四期,前三期和偃师商城基本同步。8

在商朝开国最初的70年左右(一期),郑州商城的主城墙尚未建造,只有宫殿区有少量夯土建筑,很少发现祭祀遗址。9当然,这也可能是遗址被现代市区叠压而发掘面积有限的缘故。

到郑州商城二期,城墙和宫殿区相继建成,人祭现象也多了起来。但这一时期的人祭地点主要不是宫殿区,而是普通商人的居住区和作坊。

南城外的二里冈地区有一座繁荣的聚落,坐落在一片紧邻小河的高地上o在这里,有很多埋有人尸骨的灰坑。发掘报告用了“掷埋”一词,意为死者躯体或零碎人骨被随意投入坑中。有三座掷埋多人的坑集中在一起,情况比较复杂,我们这里主要介绍其中两座。

h171,开口为椭圆形,直径约28米,坑底有两名即将成年的人的骨架,其中,一人的两臂被反绑,手指和脚趾被砍掉,另一人两腿被捆绑,两手被砍掉;此外,他们身下还压着几块别人的腿骨,而再到3米深处,还埋有一颗人头骨。这座坑没有挖到底,因为地下水涌出而中止,所以不确定下方还有没有埋人。

坑内填土中有大量碎陶片,以及兽骨、牛角、骨簪和骨匕等杂物,但在埋人的层位,“多是堆积比较纯净的黄沙层与灰白硬土层”。发掘报告认为,这些人和零碎人骨被埋入时,“是有意而从容的,其埋葬原因,可能与祭祀后的填埋有关”。

再看西侧的h1h。这是一座南北向的长方形坑,至少深64米,填土有十多层,其中六层有大量人骨和猪狗等家畜:最下面一层,埋一只大猪;向上一层,埋大猪、小猪各一只;再上一层,埋成年人骨架一具、儿童骨架三具,大、小猪各一只,还有人的零碎盆骨、股骨;再上一层,埋儿童骨架一具,大猪一只;再上层,埋成年人骨架一具,大、小猪各一只,狗头一颗;最上层,埋狗一只。多数人和猪的姿势都很不自然,像是被捆绑之后投入坑中的。

此外,在二里冈聚落还有多座只埋一人或者埋零碎人骨的灰坑。在二期郑州商城内外,有多座人和猪、牛或狗混合埋葬的祭祀坑。比如,北城墙外的一处制骨作坊遗址,曾发现五具掷埋的人骨架与五具猪骨架。

从上述情况看,商人民间的人祭行为在郑州商城二期已经很流行,而且多和牲祭(牛羊猪狗)混合掩埋。结合偃师商城二期宫殿区的祭祀情况,此时郑州商城的宫殿区应当也有了人祭和牲祭活动,只是可能已被后世破坏。

王室:人狗混合献祭与头盖骨加工

到郑州商城三期,宫殿区出现了人和狗的混合祭祀。

宫殿区东北侧150米处,有一片以“神石”为崇拜对象的祭祀场:场地中心直径5米范围内,有几块扁平的红色砂石块,其中三块堆在一起,最大的一块高约30厘米(底部埋入地下),宽约45厘米,厚约15厘米,犹如一块扁平石碑;在西南侧,另有三块列成一条线。发掘报告将其称为“埋石”,认为它们是接受祭祀的对象。

环绕着这些红石块,有多座埋有狗和人的尸骨的祭祀坑,其中,埋狗坑八座,里面重叠埋入大量完整的狗骨骼,有些狗的腿呈捆绑挣扎状,其中两座坑的底部有散碎人骨以及完整的人骨架两具。多数坑未发掘到底,用狗总量估计应该会超过一百只。

有一座狗坑还出土了一件黄金薄片夔纹饰物,可能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黄金工艺品。在这座狗坑的外侧,则有14座各埋一人的坑,都极为狭窄,人是勉强塞进去的,没有随葬品,有的手脚呈捆绑状。和狗一样,他们也是献给“神石”的祭品。

“神石”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五边形土坑,相隔1米多,坑内堆积着深灰色的油腻灰烬,坑壁呈灰黄色,且含有大量油脂,“手触异常光滑”,可能是主祭者割取狗和人牲的油脂在坑中焚烧“燎祭”所致。

在这之前的夏商遗址中,很少看到这种大量用狗和人共同献祭的场景,但稍晚的殷商阶段的铜山丘湾(今徐州市北郊)有一片埋狗和人的祭祀场,场地中心也是几块堆积的大石头。至于这种风俗源自何处,丘湾和郑州之间是什么关系,还有待更多的考古发现来印证。

此外,郑州商城宫殿区曾兴建过多座大型夯土建筑,到三期时,建筑被废弃,在地基上挖了一条南北走向的壕沟,宽2米,里面堆积和掩埋了大量的人头盖骨。壕沟东壁有三个南北走向的柱洞,柱洞之间相距1米多,地面上有很多生活垃圾和加工骨器的残余物,还有很少见的青铜簪以及玉簪和玉铲。据推测,沟的东侧可能有一座工棚。

从这些迹象看,壕沟东侧工棚区并非生产某种特定的产品,而是给宫殿区用户随时加工和改制各种生活用品,也可称为“修理区”。头盖骨应当也是在工棚内加工的,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又堆积到了旁边的壕沟中。

沟内头盖骨从南到北堆成三堆,北堆和中堆相对完整,南堆残破,可能有人为破坏。有四十多枚头盖骨出土时较完好。没有发现人体其他部位的骨头。

这些头骨的加工方式是:沿着眼眶和耳孔部位锯开,只保留碗状的头盖骨部分,再用石头把锯割面打磨光滑。没有发现锯下来的面骨、下颗骨和牙齿等,看来工棚内有分拣处理程序,无用的残骨被运到了别处。

经鉴定,这些头骨均来自男性,主要是青年,也有少量中年和少年的。和人头骨堆在一起的,有一具带两角的牛头骨。从照片看,有些头骨上好像存在人为的凿孔,但发掘报告没有对此加以详细介绍。目前,商朝只发现这一处批量加工头骨的遗迹。有学者认为,它们是“饮器”,有原始宗教用途,可能是充当某种巫术法器。10

头骨堆积照片以及两件头骨的锯痕线图

这些头盖骨被扔进即将填平的壕沟,然后加以掩埋,显然是遗弃物。但是,它们当中很多都是完好的、经过加工的碗状头骨,而且这条沟也不是抛弃废骨料的场所。这很可能跟郑州商城三期末尾的一场大动荡和风俗变革有关。

在三期的繁荣阶段,宫殿区的头骨制作场并不是特例。郑州的商人还会用人骨制作生活用具,比如,商城北墙外的紫荆山北侧就有一座骨器作坊,从郑州商城二期开始运营,最初只用兽骨,到三期大量出现用人骨加工制作骨器的现象:先把人的肢骨两端的骨臼锯掉,只留下中段骨管,再锯成约8厘米长的骨条,用来磨制骨簪、骨链或骨针。

这片制骨作坊区因被河南省多家省直单位的建筑覆压,考古发掘工作只能见缝插针。目前,已经发现很多制骨半成品和废骨料,没有发现头骨,而隔着仅仅1公里多的宫殿区内,则只有人头盖骨。

除了王室高层,郑州商城三期的普通族邑也大量用人献祭。比如,在南城外的铸铜场就发现了两座祭祀坑:172,南北正向,长方形坑,东侧紧挨着铸铜操作区,形状像一个标准墓穴,坑底并列埋着四具成年人骨架,头朝正北方,有三具上半身已腐朽。发掘报告推测,“似为杀死后依次并列放入坑中”;167,造型与172类似,也埋着四具成年人骨架,多数骨骼已腐朽。

此外,商城内外还有很多零散分布的祭祀坑:西城外曾发现四座牛祭坑,每座埋入一头牛;城外西南角发现一座较深的坑,在深约3米处埋有两具男子尸骨,骨架不完整,发掘报告推测,“可能与举行祭祀后的杀殉有关”。

人祭成为国家宗教

综合偃师和郑州两城的祭祀历程可见,在商朝一期(最初70年),宫廷和民间祭祀以猪为主,用人的现象很少。但也不能断言完全没有人祭,毕竟自龙山时代以来,华北各地的人祭已经很常见,很可能只是偃师和郑州商城目前尚未发现而已。

商朝二期(开国70—140年间),偃师的王宫区开始批量用人献祭,郑州的普通商人族群也出现大量人祭现象。用牲畜祭祀的现象继续存在。

商朝三期(开国140—200年间),两城宫廷和民间的人祭数量空前增加。三期结束后,两座商城逐渐萧条,人祭现象也同步消失,如后文所述,转移到了商人新的统治中心。

总的来说,商朝开国百年,王室开始大量杀人献祭,从而在偃师和郑州商城的宫殿区形成密集的人祭遗存。而一旦王室献祭的人口数量远超民间祭祀活动,则标志着人祭成为商朝的国家宗教形态。

相比之下,在夏朝一二里头古城,王室的人祭活动并不多,目前只在三期d1宫殿庭院内发现五具尸骨,其他地点的人祭活动则都比较零散,看不出和王权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夏朝尚未把人祭作为国家宗教。二里头宫殿区的“1号巨型坑”埋有大量献祭用猪,规模已经超过民间,说明夏朝王权对于宗教的依赖已超过民间,只是统治者尚未特别重视人祭。

人祭的迅速增长,和商朝的扩张有同步性。开国50多年后,商人的扩张触角开始伸向晋南、关中东部,甚至湖北省。在新征服地区,商人可以俘获大量人口,除了被用作强制劳动的奴隶,也可以作为献祭材料。

另外,商人的人祭宗教也和他们的复杂来源有关。灭夏初期,来自多个文化的人群融合成新兴的“王朝商族”,因此,他们需要构建一种维系自我认同的宗教文化,而用人献祭是最为明晰和便捷的方式:借此区分执行献祭的“我们”(商族人)和用来献祭的“他们”(非商族群),由此,商族人获得了独一无二的优越感。换句话说,他们用“野蛮”的异族人敬献诸神和先祖,祈求天界的福佑,从而获得君临大地和统治列族的权柄。

在商人的人祭宗教兴盛之际,王室成为人祭活动最大的主办者。这代表着王权和神权的高度融合。i?比起二里头—夏朝,这是一个新变化:人祭是商朝的国家宗教,也是商族人的全民宗教。人祭行为不仅出现在偃师和郑州商城的宫廷与民间,也被商人带到了各殖民城邑,比如,晋南的垣曲商城和夏县东下冯商城以及老牛坡,不仅有人祭和人殉现象,而且有埋入多人的圆形袋状祭祀坑:

一,夏县东下冯商城的h550,埋入人的尸骨五具、羊和狗各一只。13

二,垣曲商城的h353,多具尸骨无序叠放,其中一人小腿骨嵌入一枚柳叶形铜嵌,显然是被射伤后俘获;16,用了一名青年女子殉葬。14

三,在西安的老牛坡商人据点,一座三角形小坑夯筑了三颗两岁左右幼儿的头骨。15

然而,正当早商国运和人祭宗教双双空前繁荣之际,一种新的宗教理念输入郑州商城,结果引发了非常复杂的后果。这是一场尚未引起注意的商文化革新运动。

被隐藏的宗教改革运动

商朝开国200余年,郑州商城第四期初叶,郑州和偃师商城发生严重萧条,偃师商城迅速被废弃,郑州商城则在衰微中维持了数十年。

刚刚进入中商阶段时,郑州商城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祭祀方式——埋藏青铜器。发掘者在城墙外侧发现了三处这一时期的铜器窖藏坑:张寨南街窖藏坑,1974年发现,有三件铜器;向阳回民食品厂窖藏坑,1982年发现,有13件铜器;南顺城街窖藏坑,1996年发现,有12件铜器。

这三座窖藏坑中都埋有成组的鼎,其他小件铜礼器和兵器则整齐码放在大鼎腹中。铜鼎体型重大,铸造工艺精良,外侧有乳钉纹、夔龙纹和兽面饕餐纹。这些成套铜器的主人显然不是一般贵族,只能是商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流年漫漫  大梁青书录  执道之名  三国大暴君  直男?喝点四氢呋喃调理一下  [柯南同人] 我在米花町靠弹幕破案  回国后又和清冷前妻睡了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难道我不是1吗  我在田间遇到娇蛮小公主  青丝道  成为科举文女主的早死前妻  她的末世有点绿  清代后妃杂识  侦探深渊  401号房  轮椅小姐  [柯南同人] 我捡到了变小的琴酒  讨厌女人的女人  团宠锦鲤三岁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