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赋税若有亏空,先查知府,再问布政使,最后追责户部。”
“科道言官弹劾不实者,罚俸降级;诬告者,流放充军。”
没有大刀阔斧的裁撤,可官员们渐渐发现——混日子的,升不上去了。贪腐的,藏不住了;乱咬人的,把自己搭进去了。
民生上,更是润物细无声。
温缜也不提均田免赋,但他做了几件事——
“凡灾荒之地,朝廷借粮于民,年息不过一成,五年内还清即可。”
“商税改按实际交易额征收,严禁地方官吏‘估税’勒索。”
“漕运改官运为商运,官府只抽三成利,余下皆归船户。”
百姓没觉得朝廷有什么大动作,可日子却好过了。
军务上用钝刀子割肉,边军吃空饷的问题积弊已久,温缜没直接查账,而是:
“凡边军将领,须轮流入京述职,由兵部考校其麾下士卒武艺。”
“军饷改由朝廷直拨至卫所,不经总兵之手。”
“战功赏银,须由士卒亲自画押领取,不得代领。”
将领们叫苦不迭,可又说不出哪里不对——毕竟,温首辅没说要整顿军务啊!
朝臣们憋屈又无奈,百官气得牙痒,可偏偏抓不住温缜的把柄——
他说考核严一点有错吗?没有。
他说灾年借粮有错吗?没有。
他说军饷直接发到卫所有错吗?没有。
可就是这些没有错的事,硬生生把大明的风气扭了过来。
商业一发展,工业就得跟着转,就极需要人口,这种需要与利益,男女大防都成了虚谈,女子渐渐出门赚钱,有了养活自己与养活子女的能力。
这首当其冲改变的是性别比,她们能养活子女,就不会让人活活溺死她们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女儿。家里人敢,她就敢告官,在一起溺死亲女,亲父被判死刑的案子,写在报纸上,一下子就议论纷纷。
《大明日报》成化五年七月三日头版头条:【松江府一男子溺死亲女,被判斩立决!】
新闻一出,举国哗然。
松江府农妇张氏,连生三女,丈夫王二嫌赔钱货,趁张氏下地干活时,将刚出生的四女儿按入水盆溺毙。张氏归家后崩溃,一纸状书告上衙门。
知府按《大明律》判:王二“故杀子孙”,斩立决!
民间争议很大,有支持的,“虎毒不食子,禽兽不如!”
“生了不养,不如不生!”
“报纸上说了,女子也能纺纱赚钱,凭什么说女儿是赔钱货?”
也有反对的,有乡绅觉得,自古溺女寻常事,判死刑太过了!
老农也附合,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养不起啊!
而书生酸儒很警惕,妇人懂什么?竟敢告丈夫?
有人说判得太重,舆论纷纷扰扰,但处罚不变。刑场上,王二瘫软如泥。监斩官掷下令牌时,围观百姓骚动——
“虎毒不食子啊!”
“可女娃养大也是别人家的”
“放屁!没见纺织厂女工月钱都二两了?”
温缜在奏折里夹了份《大明日报》案例,朱见深朱批:“着为成例。”这四个字,让大明千千万万女婴的命运就此改变。
“温缜!你这是混帐!”把高谷气得在朝会上大骂。
温缜憋着笑,拱手道:“老大人何出此言?我也不过是按祖制办事。”
——祖制?祖制哪有这些?!
可偏偏没人能反驳,因为温缜的每一条政令,都披着遵循旧例的外衣。
呸,这死不要脸的,他脸都不要了!
小皇帝坐在御座上,他还没亲政,但他早熟,他一边读书,一边看着温缜一步步撬动大明的沉疴,心中暗笑。
“温先生……真是狡猾啊。”
但他喜欢。
退休在家的于谦收到京中旧部的来信,看完后,沉默良久,最终叹道:
“此子虽手段诡谲,却实为社稷之福。”
没有轰轰烈烈的变法宣言,没有血流成河的党争倾轧。
温缜,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改了大明。
苏州最大的永昌纺织厂账本显示:女工占比从成化元年的17%飙升至63%,童工学堂里女童识字率反超男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三国]女王在曹魏 急诊室不宜心动 坏了,我被网球做局了 给小孩哥当家教后年年暴富 风速九级 炼雷[穿书] 火影就应该让宇智波来当 黑心美人又被疯批们窥伺[快穿] 末世列车 被钓系御姐带回家后 暴雨里 什么?不是民国! 睡荷花 穿成年代文男主的漂亮亲妈 和前男友在修真界破镜重圆 他的夏天遥不可及 影后前妻找我复婚了 天才致命游戏[刑侦] 丞相他以下犯上GB 他怎么会喜欢我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