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丫头,这是什么药?”
春晓闻声转身。
看到朱元璋一行人后,顿时笑着微微一福,“春晓给陛下、娘娘请安。”
朱元璋摆了摆手,指着药粉。
春晓笑答:“陛下,这是藿香粉成品药,服用时,只要取一小勺,混入温酒中服用,就能起到解暑、驱邪寒等作用,咱们东番,以及未来的吕宋,都是湿热、瘴气比较重的地方,经过这段时间为百姓诊断,我们发现,这里的百姓日常生病,大多由这里的炎热潮湿天气造成,藿香粉这种成品药,可以解决很多病症……”
“这些女孩子,都是东番各个乡土村社送来,委培我们培养的,她们中,大多数资质较差的,会学习如何使用成品药,以及接生等一系列实用技巧,然后回村为村中百姓服务,资质好的,我们大药房会逐步培养她们识字、号脉,同时,未来我们大药房也会自主招收一些读过书的孩子,我和民丰听说师傅未来要建设县学、府学、省学,我们正在商量,能不能在四书五经、工农商学之外,增加医学……”
朱元璋扭头看向朱棣,含笑问:“你最优秀的学生之一,给你提出意见了,你觉得这个建议怎么样?”
朱棣不由笑了。
没想到,老头子也会开玩笑。
看向春晓,“这个提议不错,你们写一份计划书,先提交给你夏叔,关于增加医学,主要以普识教育为主,比如,让县学的孩子们粗浅认识药材,和农学课程结合,如何人工种植药材……”
春晓认真听着。
“等孩子们读完县学,你们大药房这边,可以对升府学的县学孩子进行招生……”
医学没必要在府学、省学设置。
首先,没那么多郎中去教学。
普识教育,认识药材,只要大药房这边提供药草标本,是个教书先生,都能照本宣科教导孩子们。
普识教育完成后,如果想学习医术,直接分流到大药房设立的学堂,由春晓、民丰和军中有经验的郎中进行教导。
……
一上午参观结束。
无论是朱棣以政权力量,帮助乡土村社培养郎中,还是工坊,亦或是农科司的研究,都给众人带来极大震撼。
当然,很多人也在背后暗骂朱棣枉顾伦理。
因为这群人,听取了农科司几个喜欢研究作物的老学究,和朱棣几个学生讲述,如何杂交豌豆。
认为这种行为,有违伦理。
午膳后。
朱元璋单独把朱棣叫到书房。
马秀英和采绿端着茶走进来时。
朱棣忙起身,“娘,这些事,你怎么自己来做。”
马秀英含笑瞪了眼朱棣,“娘还能这样给你泡几次茶?做几顿饭?”
朱棣苦笑,不知该说什么,默默接过茶杯。
说,往后经常回去看看?
他要是真这样做了,不知多少人,又要胡思乱想了。
哎!
马秀英见朱棣沉默,默默叹了口气,把另一杯茶放到朱元璋面前,带着采绿离开。
朱元璋看朱棣怔怔站着,满心不是滋味,含笑转移话题:“今天你和李善长、方孝孺一番对谈,父皇感触很深……”
朱棣回神,端着茶杯坐下,默默倾听。
……
“咱有感,即便爹把你东番这套现有的技术搬回去,恐怕过不了几年,你这里又发展出新技术,可朝廷连现在搬回去的技术,也发展不好。”
朱棣不由竖起大拇指。
这是肯定的。
就大明现在那套陈腐的精英史观、尊卑贵贱。
大明把这套技术搬回去,大概率也就是清王朝搞工业。
很大可能是赔钱搞,越搞亏损越大。
但搞总比不搞强!
正是满清统治阶层,救亡图存,搞工业化,培养出了一部分有技术的人。
风气不可能一下子扭转。
但人才可以先行储备培养。
要是能控制好贪污腐败,越搞越亏的情况应该不至于。
“父皇,朝廷的现状风气,若不下定决心,以霹雳手段扭转,照搬我这里的全套技术,也很难发展起来,不过,要是能控制好贪污腐败的问题,应该不至于让朝廷倒贴钱,填无底洞,可以提前培养一批技术性人才,待到风气逐渐扭转时,培养出来的底子,就可以促使接下来迅速发展。”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岳父是李世民 大明第一贪官 大院疯批美人又纯又撩 诸天皇帝聊天群 萧天柳若曦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绝世狂龙 勿扰,真千金她保送清北直博了 龙血帝尊 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苟道从称号开始 玄学老祖回归后成为娱乐圈顶流 秦天唐紫尘 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秦虎 少年战歌 我把修仙界上交给国家 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穿越成后宫假太监,贵妃不干净了 亮剑:二道贩子的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