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国末期的政治格局与西晋建国
(一)曹魏政权的衰落与司马氏崛起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184年)引发军阀割据,经官渡之战(200年)、赤壁之战(208年)后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至曹魏后期,皇权衰微,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249年)**诛灭曹爽势力,司马氏掌控朝政。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继续巩固权力,至司马昭时,曹魏已名存实亡,史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二)蜀汉灭亡与三国失衡
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伐蜀,邓艾偷渡阴平奇袭成都,蜀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此役打破三国平衡,曹魏势力占据益州,形成对东吴的西、北两面合围。司马昭病逝后,其子司马炎(236-290年)于265年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西晋,定都洛阳,改元泰始,史称晋武帝。
(三)东吴的困局:孙皓的暴政
东吴自孙权称帝(229年)后,历经孙亮、孙休等君主,至264年孙皓(242-284年)继位时,朝政已腐败不堪。孙皓沉溺酒色,滥施酷刑,甚至“凿人眼目,剥人面皮”,导致君臣离心、民怨沸腾。其统治下的东吴“国无一年之储,家无经月之畜”,军力衰退,边防松弛,为西晋灭吴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西晋灭吴的战略筹备:十年磨一剑
司马炎即位后,以统一天下为目标,针对东吴的地理、军事特点,制定了**“水陆并进、分进合击”**的灭吴方略,并耗时十余年(265-280年)进行全方位准备。
(一)政治整合:稳定内部统治
1.安抚曹魏旧部:司马炎保留曹魏官僚体系,厚待曹氏宗室,缓和新旧势力矛盾。
2.推行占田制与户调制:通过土地分配与赋税改革,恢复北方经济,充实国库,为战争储备物资。
3.罢州郡兵:280年灭吴前,司马炎下令“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削弱地方割据隐患,集中兵权于中央。
(二)军事布局:构建六路伐吴体系
西晋以洛阳为中心,沿长江中上游至下游,部署六大军团,形成对东吴的扇形包围:
1.西线(益州方向):
-以**王濬(206-286年)**为益州刺史,在蜀地大造楼船,训练水师。其战船“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门,其上皆得驰马”,最大者可容纳2000人,史称“王濬楼船下益州”。
2.中线(荆州方向):
-以**杜预(222-285年)**为镇南大将军,镇守襄阳,掌控长江中游要冲;
-以胡奋为平南将军,出夏口(今武汉),威胁东吴中游防线。
3.东线(江淮方向):
-以**司马伷(227-283年,司马炎叔父)**为镇东大将军,出涂中(今安徽滁州);
-以**王浑(223-297年)**为安东将军,镇寿春(今安徽寿县),直逼建业(今南京);
-以诸葛靓为右将军,出芍陂(今安徽寿县南),配合王浑行动。
(三)外交渗透:瓦解东吴联盟
司马炎采用**羊祜(221-278年)**提出的“怀柔政策”,在荆州边境与东吴展开“攻心战”:
-信义治军:羊祜下令“掳获吴人禽兽者,皆还之”,甚至“吴人来降者,欲去皆听之”,赢得东吴民心;
-经济渗透:开放边境贸易,允许吴人“籴米”,削弱其经济封锁;
-离间计:利用孙皓猜忌贤臣的弱点,散布谣言,致使东吴名将**陆抗(226-274年,陆逊之子)**遭贬谪,边防无人。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开局三个异能,想输都难 雾中情人[破镜重圆]+番外 水煮大明 汉障不臣土 反派兄长不可能崩坏+番外 雪满长京 老鼠和粥[破镜重圆]+番外 小城寻她+番外 漫画主角绝赞扮演中+番外 小狗不怕淋雨 我真不是天师啊 甜诱!协议结婚后京圈太子真香了+番外 让位白月光,她转身继承亿万家产 梵音藏心 总裁,少夫人又离家出走了 京雪晚歌 和竹马结婚后+番外 极品手握剧本后,在年代文里捡漏+番外 梦的断章+偶见+遇见 他的幸运日+番外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