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圣人逝世的时候,还在感慨生有涯学无涯,希望弟子们能把他的学问完善并发扬光大。
他能想到,那些不肖子弟们会让自己的学问随着自己寿命终止而终止吗?
胤礽点头:“是儒门不幸。所以汗阿玛,要不要和真正的孔子传人写封信?”
康熙道:“南孔?”
他眉头微皱,讥笑道:“南孔就一定比北孔好吗?”
胤礽道:“当然不。”
后世总说南孔如何如何,北孔如何如何,好似北孔是卖国贼,南孔一直秉承着孔子一族的骄傲。
其实并非如此。
在元成宗元贞元年,南北孔就重新合宗统一,结束了一百多年的双宗并立。之后衍圣公是元朝认认真真研究了族谱,从嫡系中一个一个选出来的。
现在之所有还有所谓南孔北孔,是因为当时分裂的一百多年中,南孔已经在当地繁衍了相当大的宗族势力,积攒了大量钱财。这么多人,不可能抛弃土地财产回北边。
这就相当于其他宗族世家往各地分散创业一样。
南孔和北孔的事,只要看一看历代衍圣公的族谱就知道了。
这当然不是说孔家没好人。
孔家有杀身成仁的,也有舍身取义的。只是道德感高的人,最后肯定都当不了多久衍圣公。
衍圣公是皇帝封的,是宅斗斗出来的。
胤礽看着元朝留存史料中,孔家为争夺衍圣公的位置打出了狗脑子,今天说这个人不是嫡系,明天说那个人的母亲曾经改嫁,后天说那个人有问题。元朝勘定孔圣人的嫡系子孙勘定了好几次。
真是一出精彩的大戏。胤礽看着乐呵极了。
“既然你知道,还找他们干什么?”康熙对孔家没什么好感。
他会杀铁骨铮铮的人,却也看不起软骨头的人。
孔家的衍圣公是宋朝人封的。
宋人骨头软,对外卑躬屈膝,对内迫害武将,如欧阳修等大儒都曾欺凌当时唯一可以保家卫国的名将狄青,把人活活折磨自杀。
他们没本事传承汉唐的“强儒”传承,又没有功劳来为自己树立新的理论,打不过其他政权,就只能从“华夷之辩”来寻找政权合理性。
孔子被封为“文宣王”,孔子后裔被封为“衍圣公”,就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
之前虽也尊孔,但孔家只是“奉祀”,不是“衍圣”。
在宋朝之前,华夏其实对华夷的区别很宽松。毕竟从秦灭六国起,什么是华,什么是夷,本就没什么定论。
只要祭祀炎黄祖先,只要延续炎黄文明,都是华,不是夷。历朝历代许多明君都有胡人血统。而现在许多汉人,曾经也是胡人。
这就是民族大融合。
说白了,为何汉人称汉人?因为汉朝是秦后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这本就不是因血缘地缘而聚合成的民族概念,而是文明概念。
在这种软弱背景下封的“衍圣公”,本身就带着一丝滑稽和腐朽的味道。
胤礽靠在康熙身上,道:“有想躺在祖先名声上舒舒服服吸血一辈子的孔家人,也有想要革新孔家,为真正的孔圣人正名的孔家。”
“他们不要所谓的世袭爵位,他们想用自己的能力为孔家后人正名。”
“他们认为,衍圣公不能代表孔家,更不能代表孔子。”
“孔子就是孔子,孔圣人只有他自己能代表他自己,后人所有借孔圣人牟利的行为,都是给圣人抹黑。”
康熙挑眉:“还有这种人?”
胤礽笑眯眯道:“年轻真好啊。”
康熙无奈:“你这个年纪,能说其他人年轻?你想让他们做什么?”
胤礽道:“恢复君子六艺啊。咱们大清的儒家,不说比千年前的儒者们强,至少不能比他们弱吧?当年孔子可是可以独自操纵八匹马的青铜战车。”
康熙若有所思:“复古?”
胤礽笑道:“复古。”
康熙使劲揉了揉胤礽的头发:“让孔家那群年轻人带头复古,把西学融入孔家原本的君子六艺?”
胤礽道:“说什么融入,那些西学我们的老祖宗们就没有研究过吗?我可以从史书中,看到许多西学的原型。那些知识本就是咱们的。”
康熙:“……”
康熙问道:“你确定?”
胤礽拍着胸脯道:“不信阿玛派人去整理典籍,把咱们史书记载中和西学相关的事都列出来。我们才是最先发现这些知识的人!”
康熙:“……”他怎么感觉,儿子有点无耻?
但他很欣赏儿子的无耻。
康熙本以为胤礽心伤一次之后会颓废许久,哪知道儿子虽然躲懒,但脑子仍旧在思考,怎么彻底解决大清朝廷对儒林人士无力的现状。
康熙想引西学、兴百家,胤礽直接联合对现状不满的孔家人,要刨宋儒的根。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舰娘:从深蓝到星海 人生回档2012 斗罗:我是唐三妹妹 退婚后嫁太子 扮丑后被千亿大佬缠上 娱乐第一天王 前夫想要生二胎 草包美人 玉无香 神医龙婿 大佬级炮灰 七零之女主明天就要穿书啦 末世造物主,从红警开始 特种兵:每天一个神级签到 重回97之偏门大亨 娇妻傻婿 神级万界外卖员 如何正确扮演备胎人设(快穿) 成为人生赢家的对照组[快穿] 都市之修罗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