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汪精卫传 > 第214章(第1页)

第214章(第1页)

不过,这个方案的执行,却以闻兰亭年迈体衰,不能不辞职,而交由后任唐寿民去执行。唐寿民与周佛海就闻兰亭所策划的方案,几度密议,竟发展成为一个将计就计的反击计划。

于是在交涉时,唐寿民表示,日本与汪政府已经是攻守一致,祸福相共的盟国;日本不应视汪政府为战败国,两国关系,应该用公平的原则去处理。

既然讲公平,应该先收购日商的纱布;因为日商手里的纱布,多过华商好几倍。这样不但符合公平的原则,也让中国人看看日商的纱布,已经够用;华商的纱布,应该留归中国平民的日常需要。

这番道理驳不倒;而且日本军部原就在计划收购日商纱布,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毫无分别,所以很爽快地同意了。

至于收购纱布的价格,应该按照市价,斟量打一个优待的折扣。用何种通货来支付,请向&rdo;财政部&rdo;接头,&rdo;商统会&rdo;毫无意见。

到得&rdo;财政部&rdo;去接头,周佛海表示,战时需要的是物资,日本既与英、美宣战,断绝国际贸易;原本用来作为国际市场上支付工具的黄金,已等于废物。废物利用,就是到中国收购纱布。如果以&rdo;中储券&rdo;支付,将使通膨加速,汪政府的财经崩溃,对日本一点好处都没有。所以日本在沦陷区收购纱布,以黄金支付是有利无害的做法。而且在收购以前,就应该从日本将黄金运来,以实力建立了信用,收购纱布才会顺利。

这一点日本当然不会轻易同意,但周佛海绝不松口,一口咬定,用&rdo;中储券&rdo;支付,造成通货膨胀,后果严重。如果日本不愿用黄金支付,汪政府不能支持这种自杀性的政策。

经过几个月严重到彼此拍桌相争、互相诟责的交涉,日本军部终于屈服在理直气壮的坚持之下,一飞机一飞机将黄金运到上海,由&rdo;中储行&rdo;代为保管。

至日商纱布收购完毕,华商方开始登记;然后按照数量折算黄金价格、纱布送至指定仓库,立即发给领取黄金凭条,满10两向&rdo;中储行&rdo;领取;不成条的零数,委托各银楼代为发放‐‐银楼平空做了一笔好生意,因为块金折成了首饰,那时最通行的是金印戒指,白相人尤为爱好;无名指上一个可当图章用的名字金戒,又厚又大,没有一两,也有八钱。

及至纱布开始入库,汪政府提出一个问题:如果纱布全部由你们收购去了,中国百姓穿什么?日本军部瞠目不知所对。于是汪政府提出计划,每人依照收购价,配给可做一件长衫的布料,亦即是营造尺一丈三尺。日本军部无奈,唯有同意。当然在配给时,人数以少报多;相对地日本收购的数量又少了好些。  &rdo;商统会&rdo;中,比纱布更重要的一个单位,是&rdo;米粮统制委员会&rdo;,即由袁复登担任。在此以前,他应邀担任&rdo;保甲委员会主任委员&rdo;时,提出的一个交换条件是,不许再有封锁事件‐‐这是上海租界为日军侵入后,老百姓最感痛苦的一件事;日军可以突然之间封锁某一地区,只用绳子拦一拦,便有一大平地区断绝交通;这种&rdo;画地为牢&rdo;的暴政,使得正好经过那里的行人,欲归不得,欲哭无泪,而终于由袁复登的坚持而不再受此痛苦了。

根据既有的经验,袁复登在出任&rdo;米统会&rdo;主委时,也提出了一个交换条件,即是必须按期配给民食,称为&rdo;户口米&rdo;。这个条件必须日本军方承诺才算数,因为自古艳称的东南膏腴之地的粮区,已为日军所控制。

日本军部搜括沦陷区的物资,由特组的&rdo;兴亚院&rdo;负责。兴亚院下设两部,第一部为政治;第二部为经济,并在北平、青岛、上海、汉口、厦门、广州分设6个联络部,亦即6个搜括中心,陆海军划分势力范围,厦门、青岛归海军;北平、汉口、广州归陆军……上海则陆海各半。于是,日本财阀所经营的三井、三菱等大公司,便各自寻找在陆海军方面的关系,获得特许,组织某一类独占性的征购公司,在为军部压榨中国百姓的同时,大发军财。

&ldo;商统会&rdo;的基本任务,便是对抗日本军方的搜括;所以袁复登所提出的条件,必须日本军方作出答复。因为沿太湖的苏松产米区域,已为日军划为&rdo;军米区&rdo;;如果要保证民食供应不缺,必须从&rdo;军米区&rdo;让出部分地区。经过多次交涉,日本军部让步。在松江、青浦等地,&rdo;放弃&rdo;了部分地区,容许汪政府去收购食米。

&ldo;民以食为天&rdo;,汪政府为此成了各省市的&rdo;粮食管理局&rdo;,与&rdo;米统会&rdo;协调解决整个民食问题。关于米粮的采购,招商承办这部分的业务,袁复登有很大的发言权,所以耿绩之找到袁复登,很顺利地取得了松江、青浦、太仓三个县中&ldo;军米区&rdo;以外的米粮采购权。

当然,耿绩之自己是不会下手去做的;而且就想亲自下手亦不可能,因为他另有更重要的任务。首先是周佛海找他去谈一次话,有所委托。

原来周佛海这时全力在筹划的一件大事。根据麦克阿瑟在太平洋展开反攻所采用的跳岛战术,以及戴雨农与美国海军梅乐思中校所组的中美合作所,判断中美联军将会在东南沿海某个地区登陆;最可能的是照日军侵华当年走过的老路,在松江的金山卫抢滩,建立桥头堡。这样,策应的主要责任,便落在他身上了。全力筹划的一件大事,便是如何有效配合;只要中美联军一登陆,情势就会立刻改观。纵不能希望兵不血刃而收复淞沪地区;却无论如何要缩短战争的时间,将可能的牺牲减至最低。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情牵两世  笑面难为  和你的世界谈谈  同时收养男主和反派以后  大唐:开局传国玉玺砸核桃  穿越三国之南齐骄雄  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夜之花  双飞梦  老师,那里不能亲...  秦王扫  拈花笑  特拉法尔加战役  内个神经病  飞上枝头  明冬仍有雪  浮朱谣  铁血军营  颠覆寰宇  蛋疼无限之彪悍人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