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天下第一科举辅导师 > 第194章(第1页)

第194章(第1页)

宋问:&ldo;那他又是怎么瞒天过海的呢?谁救了他,帮他掩护,最后将他送到长安?为何此事没有任何人知晓?所谓报仇,那究竟与刑部尚书有什么关系?&rdo;

众学子无言以对。这也是他们想不通的地方。

宋问捂住脸道:&ldo;都别说了。也都别问。&rdo;

还能有谁?在岭南,有南王。

从听见岭南起她就知道,这哪能是高裶一个人的事?他是会牵连无数人。可是,他偏偏死撑着不说,还做好了以身赴死的准备。

不知道现在让林唯衍把他绑了送出长安,还来不来得及。

几名学生被她连连发问,有些疑惑道:&ldo;莫非……真不是?先生您觉得不对?&rdo;

宋问放下手道:&ldo;这我怎么知道?我不也都是听你们说的?你们知道的比我多,怎么还来问我?&rdo;

冯文述:&ldo;确实我们时间不多,查到的也不多,自然证据不足。就像先生说的,一切只是推测而已。而这推测,玄乎了一些。&rdo;

宋问叹道:&ldo;如果连你们都能查出这些,高侍郎如今还真是形势不妙。&rdo;

&ldo;连?&rdo;赵恒激动道,&ldo;我们不眠不休就为了查证此事!走访了多少人,查了多少文书。先生,我们这次可是真尽力了!&rdo;

宋问抬手一压,示意他冷静,说道:&ldo;我不是说你们不够努力,也不是说你们不够聪慧。我的意思是,凭你们几位学生,没有人脉,也没有权利,都问出了这样的事情。若是有心人要借此发挥,不管真假,怕高侍郎都难以辩解。&rdo;

众生沉默。

赵恒小声道:&ldo;那高侍郎,岂不是很可怜?&rdo;

丁有铭:&ldo;高侍郎与张夫人和离一事就很奇怪。该不是国师知道他要出事,怕引火烧身,所以才逼他和离的吧?&rdo;

第118章法理情理

众生开始替高裶操心,让宋问有些哭笑不得。

宋问:&ldo;人家既然是和离,就是自己的选择,哪有什么可怜的道理?也不是你们该关心的。&rdo;

众学子立马噤声。

宋问道:&ldo;既然你们已经查到这里,那之后,又该怎么做?&rdo;

众学子面面相觑。

他们能怎么做?将此事上报?可是御史台也不需要吧?

冯文述道:&ldo;之后?之后不是与我们无关了吗?我们还应该做什么?&rdo;

宋问:&ldo;你们查到这里,不妨设想一下,假使你们现在有时间,有能力,那么下一步应该怎样去做?&rdo;

冯文述了然,答道:&ldo;自然是派人去钱塘查清真伪。当年的公文记录,邻里知情人,总能找出些许猫腻。另外还可以去高家一问真假。他们既然与高侍郎关系疏远,那么眼见实情暴露,不想引火烧身,应当会说出实情。&rdo;

宋问:&ldo;好。假使你们的猜测真是正确的,而你们如今身为大理寺的成员,你们该如何判决?&rdo;

众学子沉默片刻。因情理与法理开始犹豫。

这也才是从一开始,困惑的原因。

赵恒叹道:&ldo;按律来讲,理当处以死刑。&rdo;

另一学子道:&ldo;可高侍郎其实也没做错什么,只是检举了上官而已。而刑部尚书的罪责,经查不是确有其事吗?难道检举也有错?那往后,人人皆怕引火烧身。&rdo;

&ldo;这是两件事,不可同类而语。&rdo;梁仲彦道:&ldo;此事与他是否检举上官无关。根源还是他自己身份作假,蒙骗众人,甚至官至刑部侍郎。这确实是死罪。&rdo;

&ldo;可是,高侍郎除却此事,又做错了什么呢?&rdo;学子激愤道,&ldo;朝廷大小官员成千上万,真正能做到己身端正,恪尽职守的,又有几个呢?高侍郎当年在硖州便素有贤名,之后调到长安,我也未听闻过他不好的传言。家中简朴,无所积蓄,断案复核也从未出过差错。即不结党营私,也不独断专行。若要问什么是好官,能做到这样公正的,已经算好官了吧!&rdo;

宋问趴在桌上,定睛看着他们。

学子也偷偷看向她,想从她的表情中察出一二。

宋问微笑着点点头,鼓励的示意他们继续。于是众生便越发有信心,挺直腰背侃侃而谈。

&ldo;不错,&lso;君子议道自己,而置法以民。&rso;追根究底,难道不也是因为,若身为平民,此事牵扯高官,高侍郎冤情难诉,才出此下策?那错的,就不仅仅是高侍郎,还有那些视百姓疾苦于无物,尸位素餐,享乐当道的人,他们才该是罪大恶极!&rdo;

另一人道:&ldo;不错。何况,高侍郎最终选择的,还是以律法绳之,并未处以私刑。刑部尚书,或是那些被他弹劾的人,受到处罚,不都是因为他们自己犯下的过错吗?&rdo;

赵恒道:&ldo;照你这样说了,高侍郎的罪名,难道不也是因为他自己犯下的过错吗?&rdo;

&ldo;&lso;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rso;&rdo;学子道,&ldo;莫非天下人都要杀他?若是百姓知道实情,那么触怒天下人的,究竟该是谁呢?&rdo;

冯文述:&ldo;并非万事皆可以情理度之。律法岂同儿戏?&rdo;

学子:&ldo;墨守成规,才该为后人所耻笑吧?譬如为父而死的申生,如今天底下有几个人会赞颂他的孝道呢?&rdo;

梁仲彦:&ldo;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你不能混为一谈!&rdo;

宋问拍了拍手,打断众人道:&ldo;论诡辩,你们如今已经很有我的风范,&rdo;

孟为道:&ldo;我们这不是诡辩。我们是真如此认为。&rdo;

&ldo;所以,你们的结果究竟是什么?&rdo;宋问道,&ldo;死罪,举左手。认为应当法外开恩,再做定夺的,举右手。&rdo;

众生稀稀落落的开始举手,超过大半的人认为,高裶罪不至死。

宋问颔首,示意他们放下。铺平衣摆,两手放在膝盖上,朗声道:&ldo;方才你们说的,我要提醒一点。律法森严,与墨守成规,是两件事。勿论是什么时候,对什么事,你们若是要讨论律法对不对,合不合理,那永远不会有一个结果。&lso;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rso;做事之前,最重要先认清自己的身份,君君臣臣,不可逾矩。做你们能做的事,做你们该做的事。&rdo;

&ldo;你们可以替他找出一百个理由推脱,可是其实,心里也明白,他犯错了。纵然死罪可免,活罪亦是难逃。&rdo;宋问道,&ldo;一个人,若有理由,他就可以去犯错吗?因为受到伤害,他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去报复吗?冠之以正义为名的罪行,难道就不是罪行了吗?那由谁来判定正义呢?谁来判定善与恶呢?永远没有这样的道理!说到底,这就是私怨。不过是换了个好听名号的私怨。不过是更正大光明一些的私怨。&rdo;

学子问道:&ldo;先生,您认为我们不对?&rdo;

宋问笑了一下,然后铺开纸,抬笔在上面写字。说道:&ldo;你们方才的话,我全都有听。其实不无道理。可以说,考虑的也颇为全面。&rd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桔梗与玫瑰  肥你莫属  反派纸片人怀了我的崽崽  再凶我就亲你了  婚深情蚀骨  女主黑心莲男主傻白甜  进可攻 退可受  炙夜初体验  限时协议  跟暗恋学长协议结婚了  甜蜜婚契,总裁不罢休  等不到的永远  这只蜘蛛不大甜  泅渡  星星之火可以撩影帝  并轨  锦衣褪尽  重生夫妇掉马日常  权少惹爱:这个boss有点甜  麻辣保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