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 第二章 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与整体护理伦理(第3页)

第二章 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与整体护理伦理(第3页)

不遵医行为会给治疗带来困难,产生不良后果。主要原因如下:

1.年龄、文化因素老年人、文化水平低的病人,他们对医嘱内容的理解可能有偏差,容易在用药剂量、服药时间、用药禁忌等方面出现问题。

2.疾病的严重程度门诊病人、慢性病病人、病情轻的病人不遵医嘱行为较多。病情严重时,病人认为已无希望或因经济原因不遵守医嘱或放弃治疗。

3.医患关系和谐的医患关系能提高病人遵医率。反之,医患关系紧张,病人遵医率下降,影响医疗质量。

4.医嘱复杂诊治和护理内容越复杂,病人越不容易理解和记忆,越不容易遵医嘱,导致遵医率下降。

5.医学术语因为职业习惯,医务人员可能会用医学术语向病人传递信息,病人听不懂、不理解或理解错误,也容易造成医嘱执行的困难。

二、心理护理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一)情感要求

良好情感品质是心理护理所必须的,护理人员的情感对病人有直接的感染作用。

1.同情心病人由于受身心疾病、过重经济负担等影响,内心会非常痛苦。护理人员应持以同情心对待病人,时时考虑到病人的心理需求,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把减轻病人的痛苦当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真诚地爱护病人,关心病人。

2.热情和耐心护理人员要满腔热情的服务于病人,用开朗、乐观的情绪去感染病人,鼓励病人。及时耐心地解决病人需求,对某些问题病人应宽宏大量,善于谅解,以同样热情对待他们。

3.善于控制情绪热情、愉快、饱满的情绪对病人有积极的感染作用,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相反,抑郁、消沉、焦虑的情绪对病人有消极影响,增加他们的思想负担。因此,护理人员应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能力要求

1.敏锐的观察能力护理人员可以根据病人的表情、言语、行为等判断病人的病情变化和心理活动,及时发现不良预兆和心理需求,并给予针对性的、有效的生理和心理护理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2.敏捷的思维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是护理人员重要的心理品质。病人的很多心理活动与病理实质并不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护理人员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以此来判断病人的病理及心理变化,使病人得到及时、正确的诊疗和护理。

3.较强的记忆能力护理工作繁琐、复杂、涉及面广,病人的病情复杂性及多变性,都要求护理人员有准确快速的记忆能力,及早发现问题,避免差错事故,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4.良好的沟通能力护理人员要运用语言与非语言的沟通技巧,如温柔的语气、和蔼的语调、关怀的态度等做好心理护理,稳定病人情绪,帮助病人树立信心,调动病人积极性,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5.娴熟的操作能力娴熟的操作能力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病人痛苦,同时可以给病人值得信赖的安全感,取得病人的信任并得到积极配合。

6.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多种能力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模式已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具有较扎实的护理基本理论和技能,还需要具备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美学等方面的人文科学知识,从而丰富心理护理内容,提高心理护理的艺术性,以收到良好的心理护理效果。

三、心理护理伦理和行为规范

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够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使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但心理护理的开展,需要有严谨的伦理和行为规范。

(一)高度的责任感

高度的责任感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关键。在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对病人要有深切的同情心和崇高的责任感,视病人如亲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在遵守护理常规、各种操作规程和医院的规章制度的同时,也要注重每位病人心理方面的变化,做好心理护理,了解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一视同仁地对待和尊重每一位病人,帮助病人克服困难,战胜疾病。

(二)高度的事业心

护理事业是平凡而伟大的事业,护理人员应该学习南丁格尔的精神,刻苦钻研护理业务,忠诚于护理事业,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奉献精神,让南丁格尔的灯传承不息,永放光彩。

(三)高度的诚信感

护患之间真诚相待、相互信任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前提。只有这样,病人才会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问题,包括将个人隐私告知护理人员,有利于医护人员对疾病的判断和诊疗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具有高度的诚信意识,为病人保守隐私,守口如瓶。反之,如果护理人员不顾病人感受传播病人的秘密和隐私,不仅会失去病人的信任,使和谐的护患关系难以维持,甚至要对此负道德和法律责任。

(四)坚强的意志

护理人员对工作要热情耐心,主动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处理事情冷静果断、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对心理变态及各种性格类型的病人要做到容忍克制、宽宏大量,遇到挫折要勇于克服,努力以最好的方式完成工作。

(五)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进行心理护理时,首先要求护理人员本身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以愉快、稳定的情绪,正确的态度和观点,饱满的精力和耐心去影响和帮助病人解决心理问题,达到改善病人心理,恢复健康的目的。否则,会给病人带来不良心理刺激。所以,保持稳定的、良好的心境,处于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实践中经受磨练,不断提高心理承受力,战胜挫折和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正确认识人生价值观念上的问题,积极乐观地对待人生,对护理人员来说将显得尤为重要。

四、案例与分析

【案例】

病人赵某,女性,60岁,退休工人。因右上腹疼痛2年余而到某县医院外科就诊。A医师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准备收住院手术治疗,因病人对手术有顾虑没有接受,先用药物进行治疗。2周后,病人症状加重再来门诊,经B医师收住院。住院后,在病人等待手术过程中,巧遇A医师查房,A医师得知此病人是B医师收住院极为不满(因为A、B医师有矛盾)。查房时A医师在病人面前对下级医师讲:“胆囊炎病人应择期手术,该病人2周前来诊时恰是手术的最好时机,但本人不同意住院。现在,该病人的临床表现是典型的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此时手术病死率高;加之病人体胖,也容易发生手术并发症。上星期B医师手术的那位病人,就出现了问题……”病人听了A医师的这番话非常紧张,对2周前自己未听A医师住院的意见后悔莫及,也对B医师的医术产生了怀疑。

讨论:请对A医师的言行进行伦理分析。

【伦理分析】

1.当病人症状加重来诊时,接诊的B医师根据当时的病情决定收住院既符合医疗原则,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但是,A医师因与B医师有矛盾而极为不满,通过语言促使病人对B医师产生不信任,这违反了医师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道德规范。

2.A医师在查房时,不顾及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对2周前病人未接受住院的建议不满。同时,有意用急性发作手术死亡率高等言语给病人造成紧张、恐惧的心理压力,这不仅违背了医疗保护制度,也给病人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

第三节整体护理伦理

整体护理(holisticnursingconception)又称“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把护理程序系统化的应用于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的新型护理工作理念。整体护理是“以人为本”,是顺应医学模式的发展与转变,把病人看成是生理、心理、社会等多层面的整体的人,对病人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护理,帮助病人达到最大限度的健康。

一、整体护理的特点

(一)整体性

整体护理以“人”的整体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南,要求护理人员对病人身心等全面负责,实施连续的整体护理工作。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超级学霸  霉妃瑟舞  霸道殿下:独宠小甜心  独宠帝王妃  追捕宝贝妻:独家占爱  我不是考神  穿越之逍遥米虫很放肆  枭宠霸道医妃  花开半世  霸道休夫倾城妃  毒医贵女:腹黑宝宝拽娘亲  妃狠平常:你算那根葱  天才重生:废材女中学生  穿越之仙医神妃  冷血主人别咬我  烈焰邪妃  谪仙师父:徒儿要犯上  邪王强宠呆萌妻:腹黑逸王妃  傲剑秦时  一品狂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