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说论语最好的人是谁 > 第82章(第1页)

第82章(第1页)

孔子的话,既是反驳,也是向弟子们解释。

【现实解说】一个好老师,就应该有御者的精神。

1713(1531)

子曰:&ldo;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rdo;

【译文】孔子说:&ldo;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rdo;

【解析】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告诉大家,自学固然很重要,勤于思考固然很重要,但是向老师学习才是最好的方法。大致,这时候有人想退学回家,自学成材,于是孔子及时地告诉大家:还是向老师学习最靠谱。

前面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思,但是要思学结合。

【现实解说】失恋之后,吃不下睡不着,百思不得其解,不如再去找个新的。

1714(1424)★★★★

子曰:&ldo;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rdo;

【译文】孔子说:&ldo;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rdo;

【解析】孔子这句话有些不知所云了。如果这样说,那么孔子学习是为什么?为自己提高自己?那么你教学生干什么?你应该一直学习下去啊。教学生不就是为人吗?孔子的原意,大致是说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因此没有杂念,学得纯正;而如今学习都是为了今后挣一份生活,因此有私心杂念,专挑面子上的东西去学。

可是,孔子不正是提倡&ldo;学者为人&rdo;的祖师爷吗?他让学生们学习不就是为了让他们去当官吗?孔子此说,等于说:&ldo;他妈的,怎么现代人说话都这么不文明。&rdo;

这又是孔子晚年,怨言很多,看什么都不顺眼。

【现实解说】其实,每个人学习都是为了自己。即便是给别人看,也是为了自己。

1715(1444)★★★★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ldo;益者与?&rdo;子曰:&ldo;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rdo;

【译文】阙里的一个童子将举行成年礼,有人问孔子:&ldo;这是个求上进的孩子吗?&rdo;孔子说:&ldo;我看见他在行礼的位子上,又见他刚才和长辈并肩而行,他不是要求上进的人,只是个急于成为成人的人。&rdo;

【解析】什么是将命?通常的说法是来传达消息,如果是这样解释,那么后面的对话就很唐突,很难成立。实际上,将命就是成年礼,也就是冠礼,男子二十岁加冠,从此就是成人了。加冠的同时,得到自己的字,这样名字就全了,所以冠礼也是命名的礼,因此也称为将命。一个阙里的少年将要举行成年礼,在现场有人问孔子这个孩子怎么样。孔子就说了,我看他现在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的样子好像很迫切,而刚才来到的时候和长辈并肩同行,我看他不是一个求上进的孩子,只是很盼望自己早点成为成人。

在还没有成人之前,不应该与长辈并肩而行。所谓的速成,不是急于求成,而是急着变成成人。

【现实解说】急于求成,往往忽略了过程中的规则。形形色色的形象工程成为豆腐渣工程,往往就是这个原因。

1716(158)

子曰:&ldo;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rdo;

【译文】孔子说:&ldo;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rdo;

【解析】这两句话是孔子的人生教训,同时也是对弟子们的教诲。孔子一辈子不成功,就犯了很多这样的错误。同时,孔子也是在教育学生,颜回就是该说的话不说,所以朋友少路子窄;子贡早期就是话太多,不该说的话也说,因此人们不喜欢他。

跟什么人说什么话,见什么人下什么菜碟,这都是很重要的。这并不是见风使舵,而是为人处世的道理。

【现实解说】察言观色并不等于见风使舵,但是为人处世是需要技巧的。

1717(114)

子曰:&ldo;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rdo;

【译文】孔子说:&ldo;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rdo;

【解析】好学是有前提的,就是对生活的要求不要太高。为什么孔子会有这样的看法呢?大致是孔子不喜欢那些生活富足的人,认为富二代都比较差劲。

【现实解说】其实呢,富二代并不等于不好学。

1718(923)

子曰:&ldo;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亦不足畏也已。&rdo;

【译文】孔子说:&ldo;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rdo;

【解析】孔子要说的其实是两个意思,一是后生可畏,二是有些学生四五十岁了还没什么出息,这辈子就没戏了。

后生可畏,这个成语出于这里。

【现实解说】后生不仅可畏,而且非常可畏。现代社会,年轻人的冲劲和激情让上一辈的人们很快就面临落伍。

1719(812)

子曰:&ldo;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rdo;

【译文】孔子说:&ldo;学了三年,还做不了官的,是不易找到的。&rdo;

【解析】怎么看怎么像招生广告,就跟现在说大学毕业包分配一样。孔子说在我这里学了三年出去,正常水平就能干个公务员了,当然,如果你太差,那我也没办法。

所以,这句话很少被后人提起,实在是吹牛的成分太大。看看孔子的弟子们,有几个学了三年就能当官的?

这句话,应该是孔子在回到鲁国之后说的,因为这时候有冉有做季孙家的管家,算是能给师弟们安排一些工作,孔子才有这个吹牛的底气。后来孔子对冉有不满,估计也有抱怨冉有在安排师弟师侄们的工作方面不能令老师满意的因素。

【现实解说】四年大学,找不到工作是很正常的;硕士研究生,找不到工作也是正常的;博士生,找不到工作就真的不容易见到了。

1720(169)★★

孔子曰:&ldo;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rdo;

【译文】孔子说:&ldo;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rdo;

【解析】孔子按照获得知识的方式,将人划分了层次。第一等就是生而知之,其实,生而知之不应该解释为生来就知道,没有人能生来就知道。生而知之解释成那种悟性很高,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学到知识的人;第二等是学而知之,就是通过主动向别人请教学习知识;第三等是学习没有主动性,实在没办法了才被迫学习的人;第四等最差劲,打死也不肯学习。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荒山夜宴  色.戒  戴维洛克菲勒回忆录  医者不自医  血色契约  春尽江南  上下五千年  柒月灵异事件簿  游龙叹之饕餮  初夜逃妻  给龙算命的日子  光武皇帝之刘秀的秀:嗜血的皇冠  次第花开  自言诛心非本意  喵影后[娱乐圈]  鬼宠  QQ怪谈  我的放纵青春  遗落兽人界  东方冲击波--纪伯伦评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