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马桥词典抄袭 > 四画(第3页)

四画(第3页)

“你这个烂货,你这条草狗,你这个臭biao子,你不杀了我,这个事情如何有个了结?……”三耳朵骂一句就抽一鞭,抽得女人满地乱滚,远远看去,没看见人,只见尘沙飞扬,一堆绿色的薯叶翻来滚去,沙沙沙地响,间或有几片碎叶溅出。最后,叫声微弱了,叶子不再摇动了,三耳朵才住了手,丢了藤鞭。

他打开随身带来的布袋,拿出新的皮鞋,新的塑料凉鞋,新的头巾和袜子,丢到不再动弹的薯叶堆里。“你看好了,姐姐,我还是心痛你的!”

然后扬长而去。

走到路口,他还回头对女人们大喊:“告诉本义那个老货,我马兴礼把他的婆娘嬲了二十五回,嬲得她顿顿地叫呵——哈哈哈——”

对于马桥人来说,马兴礼这个名字已经很陌生。

开眼▲

魁元在牢里服刑一年多以后,病死了。消息传到马桥,他老娘一口痰卡在喉头一命呜呼。事情到了这一步,魁元家与盐午家的仇就结得更深了。简单地说,魁元的三个哥哥砸烂了天安门的一些玻璃,打伤了盐早。盐午后来又差人冲了魁元家的丧礼,一团团狗屎砸在灵牌上,供桌上,还有两口棺木上。两家人都操刀操火铳的时候,村里人才请来了牛头从中调解。

调解的结果,是盐午做了些让步,答应给魁元家其他人八百元“安慰费”,魁元家也就往事不提,恩恩怨怨一笔勾销。牛头依照旧规矩,主持了开眼的仪式,杀一只黑**,鸡血滴入十几个碗,双方的男人全部喝下。双方代表又各拿出一支临时做成的竹箭,自己先在箭上砍一刀,再把两支箭并在一起,双方一齐用力折断,以示今后不再互相打杀——各方执断箭为凭。

最后,双方各请出一个无子无孙绝了后的老寡妇。她们手托一碗清水,在水中放一枚铜钱。嘴里念念有辞以后,她们各自从水中捞出铜钱,在对方眼皮上慢慢地抹。一个说:“马盐午家的人伤了你们的人,你们不要蒙住眼,要开开眼,以后要好好来往……”另一个说:“胡魁元家的同锅兄弟伤了你们的人,你们不要蒙住眼,要开开眼,以后要好好来往……”

她们开始含混不清地唱起来:

人人都有一张嘴,

世上道理万万千呵。

人人都有两只耳,

世上道理年说年呵。

今日开眼明日见,

亲兄亲弟笑开颜呵。

今日碰头明日散,

隔山隔水不隔天呵。

……

据说,越是孤寒穷困的妇人,越有资格在这种场合充当开眼人。为什么会这样,没有人说得清楚。

开眼之后,双方立刻恢复兄弟相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对什么人,都不得再提冤仇这一段。也就是说,有理没理,有冤无冤,一碗屋檐水统统洗去了。

已经进入了新的年代,“开眼”一词当然也越来越多新的含义。牛头也要讲一讲当前的国家形势,比如讲到亚运会即将在中国召开,讲一讲计划生育,作为开眼的引导。当事的双方也要各给牛头一个红包,不能像以前那样,给一个猪嘴巴就算是酬谢。当事双方还要给周围看热闹的人“操心费”,重则请吃饭,轻则塞一包烟。

魁元交结的一些后生,几天来一直在这里探头探脑,等待着这一件事。他们好像要做点什么,又说不出他们要做什么,最终也没有做出什么。他们像趋光的蛾子,总是往热闹的地方去,有一副事事关心的样子,要为天下人打抱不平的样子,走到哪里,喝不明不白的茶,抽不明不白的烟,不明不白地三两相聚不时会意地递个眼色或笑一笑。可能有一个人突然站起来大叫一声:“走呵——”外人以为会要发生什么了。其实不会发生什么,他们一伙人走到小店里看一看,换到另一棵树下又坐了下来,又开始三两相聚地等待,偶尔为一支抢来抢去的香烟笑闹一阵,如此而已。

他们就这样把马桥关心了好几日,总算得到了最后的回报:盐午派人买来几条烟,带嘴子的,还买来一些盒装饮料,算是打发了他们。

他们本来还准备到魁元家那边去,看看那里会不会有香烟和饮料,不料才走到半途,遇到一个叫煌宝的人,把他们劈头盖脑大骂了一通。他们不明这个人的底细,互相挤眉弄眼交换眼色,又有一个人喊:“走呵——”大家便哄然一笑,走了。

月口

田是母的,是雌性,于是田埂的流水缺口就叫做“月口”。人有月水,即普通话里的月经,那么田也就有月口,没有什么奇怪。

根据田里禾苗的需要,随时调节水流,把各个月口及时堵上或挖开,是看水人的任务。一般是老人充当这个角色,肩着一把锄头,独自在田垄里游转,有时在深夜也会播下断断续续的脚步声,每一声都特别的清晰和光洁精密,像一只一只闪亮的石块,留在不眠人的夜里。

月口处总有水流冲出的小水坑,沙底,清流,有时还有小鱼逆水乱窜,提供了收工时人们洗刷什么的方便。女人们如果不愿去远远的江里,路过这里时总要洗净锄头或镰刀,顺便洗净手脚,洗去脸上的泥点和汗渍,洗出了一张张鲜润的脸以及明亮的眼睛,朝有炊烟的傍晚走去。她们走过月口后就像变了个人。她们的容光在一整天的劳累中锈蚀了,只有在归家的途中,流水淙淙的月口才能把容光突然镀亮。

公地(以及母田)

马桥人在地上除了说吃,最爱说下流话。各种下流话可以大胆得让你目瞪口呆魂飞魄散天旋地转日月无光。哪怕最普通的什么东西,萝卜、犁头、扁担、山洞、水井、山头、飞鸟、舂臼、草地、火炉……无一不可以引起他们下的联想,成为他们下的借口或比拟,启动大同小异上过于重复的玩笑和故事,引爆炽热的笑闹。尤其是在地上下种的时候,他们七嘴八舌的口头流氓犯罪更为猖狂。

姐姐撵我快步走,

撵得我像滑泥鳅,

泥鳅最喜米汤水,

钻进米汤滑溜溜。

……

这样的歌在下种时节就算是相当文雅的了。在平时不能唱,政府禁止,但在下种时节则受到人们的鼓励,干部们也装着没听见。万玉说过,这叫“臊地”,因此越下作越好。没有臊过的地是死地、冷地,是不肯长苗和结子的。

按照马桥人的看法,地与田不同,地是“公地”,田是“母田”。在地上下种,必须由女人动手;在田里下种,当然必须由男人动手。这都是保证丰收的重要措施。禾种是准备下田的,所以浸泡禾种的活一定由男人干,妇人靠近一下,看一下,都是大忌。

出于同一个道理,公地必须由女人来“臊”,女人在地上的临时性粗鄙,不仅是合理的,正当的,可得允许的,还总是得到老农们的赞扬。与其说这是娱乐活动,倒不如说这是生产斗争,是必须尽职尽责完成的神圣使命。一些女知青不习惯,碰到这种情况免不了躲躲闪闪别别扭扭,皱眉头塞耳朵,搞得本地的妇人们扫了兴,也“臊”不起来,男人们就会很着急,让队干部把女知青调到其他地方去做事。

我亲眼看见过妇人们在地上的猖狂,比如把一个后生拉到地边,七手八脚扒了他的裤子,往他的裆xiati甩两团牛屎以示教训,然后哄笑着散开去。她们当然不会这样来对待知青,但也时常有些小骚扰,比方拿你的草帽垫坐,然后发出一浪哄笑;或者把你叫过去,让你猜一个谜语,又发出一浪哄笑。你心神不定没有听清谜语是什么,但从她们疯野的大笑里,你已经知道这个谜语不必猜,也万万不可猜。

公家

马桥的水田形状各别,犬牙交错,躺在两岭之间的一条谷地,一梯一梯缓缓地落向张家坊那边,落向那边浮游的炊烟或夜间的月光。这里叫大滂冲,外人一听就知道滂田多。所谓滂田,是山区一种水田,浸水多于流水,因此泥性冷,又有很多暗藏的深深滂眼,人一踩进去几可没顶。滂眼在表面上不大看得出来,只有经常下田的人,才会熟悉它们一一的位置。

马桥的牛也知道滂眼在哪里,走到什么地方突然不动了,掌犁的人就得十分注意。

这些田都有各自的名字,或是以形状命名:团鱼丘、蛇丘、丝瓜丘、鲢鱼丘、板凳丘、斗笠丘等等;或是以所需禾种的重量命名:三斗丘、八斗丘等等;还有的以政治口号命名:团结丘、跃进丘、四清红旗丘等等。这样叫下来,名字还是不够用,不足应付那些太零碎的也就数目太多的田块,于是只好借用某些人名,或者在某些田名前面再加人名以示区分,比如“本义家的三斗丘”和“志煌家的三斗丘”,就是分指两块田。

不难知道,这些田以前都是属于私人的,或是在土改时分给了私人,它们与田主的名字相联系是很自然的事情。

算起来,集体化已经十多年了,我奇怪他们对曾经是自家的田还是记得很牢。连稍微大一点的娃崽,也都知道原先自家的田在什么地方,那里肯不肯长禾。下肥料的时候,要是到了那里就愿意多下。憋了一泡尿,也愿意到那里再解裤头。一次,一个娃崽在田里踩到一块瓷片,差一点划破脚,恼怒地把它抠出来向另外一块田甩去。旁边的一位女子立即怒目:“往哪里甩往哪里甩?讨打呵?我两筷子***!”

那丘田原来是她家的——在很久很久以前。

这位女子惦记着她家的私田,证明土地公有化在马桥直到七十年代初还只是一种体制的存在,尚未浸润成一种情感,至少还不是人们全部的情感。体制与情感当然不是一回事,与体制之下涌动着的全部事实更不是一回事。婚姻的体制下,可能有夫妻双方的同床异梦移情别恋。(还能不能叫“婚姻”?)皇权的体制下,可能有大权旁落后党垂帘。(还能不能叫“皇权”?)同样的道理,当很多马桥人憋上一泡尿也要拉到自己以前的私田里的时候,他们的公有化,他们的“公家”概念,也许不能不打上一些折扣。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御用小兽医  相依不离  四年一生  头号男秘  黑科技大鳄  泰坦与龙之王  医生笔记  神圣罗马帝国  花村小道士  前任无双  动物管理局  魔改全世界  查理九世之颖梦月缘  邪魅神医  激战都市  都市神级医圣  现代杀手生存指南  步步生香  我的合租美女老婆  全能医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