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与流求过来的报学人才交流之后,李纲已经发现,报纸上文章与平时所写的不一样,却是用语越是平实越好、风格越是自然越有人看。虽然可以直接识字读报的人不多,但是一篇可以直白读出来的文章,必然会最大范围地被流传、被听晓。
所以,他在最近的报纸上,不断增加白话文章的比例,竟也使得《江南时报》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至于被一些商人带到了京城之中。
眼下京城里的报纸很多,都在激烈地争夺市场与读者,自然明白像“东南自立”这个爆炸性话题的价值。只是之前一则手头掌握的信息与资料太少,没法找到能起笔的人,二是此事涉及到了皇位之争,京城里的这些报馆一般是不敢去写的。
只是,现在看到已经有现成的《江南时报》的文章后,有的报馆就坐不住了:咱不敢写还不敢转吗?直接偷个机、取个巧,摘了文章就进行转载,然后篇末加注: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他人撰述,文责自负。
聪明人如此一来,东南自立的诸多细节便随着京城各家报社的纷纷转载,而变得路人皆知,以至于对于“当今皇帝得位正否”的议论越来越多。就连身在深宫之处的赵佶,也开始听到了不少。
“蔡相公呢?为何不好好查一查?这些报馆胆子顶破天了吗?如此胡言乱语的文章,怎能到处发放?给我专门好好管起来!”
“高都司在忙些什么?都准备了一个多月了,又是要钱,又是要粮,朕哪点没允他?他的南征大军到底何时才能准备好?”
赵佶如此地盛怒也是其罕见的,就连一向最喜欢的黑胎青瓷杯茶件也被他摔破了好几只!蔡京等人自然是不敢怠慢。
蔡京立即责成此时的权知开封府林摅严查报馆造谣一事。
这林摅,字彦振,虽然也是福建人氏,但却并非靠着奉迎蔡京之意升官。
林摅以父荫入仕,之后因建言戍兵之策,深得赵佶心意,即赐其进士及第,擢起居舍人。之前出使辽国时,严辞拒绝辽人无理的领土要求,回来虽然被主和派攻击而贬官出京,但因已经深得圣心,很快又被调回来,接了梁子美之后的权知开封府。
林摅接令后,并不在意蔡京的焦虑,而是深知此事带给官家的困扰与麻烦。所以他立即点齐衙役,雷厉风行地查封了所有涉事报馆,派人上街回收已售报纸,同时颁布公告,宣布《江南时报》为叛臣所控,严禁转载传播任何文章内容,否则一律以通敌谋逆之罪论处。
同时,高俅也被赵佶亲自派来的太监狠狠地痛骂了一顿,他也极为懂事地立即表示,昨日已经收到西军精锐从陕西驻地出发的消息,而他整训的京营将士也已准备完毕,第二天一早就将誓师南下,一定将会剿灭叛臣,平定东南乱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收到了手下人如此卖力并迅速的反应之后,赵佶纷乱的心这才有所平复,此时便开始心疼起刚才摔破的那几只黑胎青瓷杯。这些被市面上所称为哥哥窑的精品,之前已经被朱勔派人去处州龙泉将几处最好的窑口圈定为御定官窑,除了将大部分的出品转售海贸以牟暴利之外,还会定期从中挑选出最好的精品送到皇宫来。
而自朱勔被李纲除去,苏州应奉局一众官员被查处后,这江南进贡之事便就中断了,还没等到他再派新的应奉使时,这可恶的两浙路居然就宣布自立了。
“官家,这御府还有户部最近上了好几道奏章,说是东南秋赋今年可能都不会运到京城里来了,而且这次高都司南征,又调了好多的粮饷,眼看着府库就要入不敷出,所以恳请官家从内藏库里先行支应八百万贯……”
“八百万贯!他们以为这八百贯吗?一张口就要这么多钱!”一谈起要钱,赵佶的脸色顿时又恢复成之前的愤怒状,“拿光了内藏库,难道这皇宫的上下内外、天家的各种用度,都要去喝西北风吗?”
在神宗与哲宗之时,两位官家都算得上是节俭的君主,对于朝廷在变法改革之中缺钱少粮的状况都十分了解,常常一旦遇到西北开战、大灾大难之时,不待臣子开口,便就主动打开内藏库,补贴财政。而到了哲宗的后期,由于天下逐渐稳定,更是东南海事院开院,海税骤涨,还有几次南下征服交趾、征服浡泥后的战利品,原本渐要枯竭的内藏库居然也难得地丰盈了起来。所以交到赵佶手里的,不仅是满满的内藏库,甚至还新建了好几间的崇宁库。朝廷外库也是年年皆有些盈余,所以赵佶就从来没有过从内库补贴外库的习惯。
“陛下,今年最主要的东南秋赋收不上来,去年的积蓄已经见底,御府与户部也是没有了办法。”杨戬收了人家孝敬的银子,此时也只能硬着头皮在一旁小心地劝说,“朝廷缺钱的时候,官家从内库先支出一部分,这个在先帝时也是有过成例的……”
“外库支出去的钱,何时见他们还过?这个也是有成例的。朕之前刚见过虚靖先生,他对朕也提过,这皇宫之中,便就有好几处重要之地氏洼、窄狭,甚至有的地方还不如他们龙虎山中的观场。这扩建内殿一事,更是之前皇兄皇父都规划过。本来计划开春后就要动工,他们这一下子把钱都先支了去,岂不是又要停了后面的的扩建之事么?”
“陛下乃是天命道君,自然是有上天的保佑。眼下的这些烦恼其实不过只是暂时缺少一些银钱而已。实际上我大宋天下富足,可谓是处处皆有财富,臣有一个筹划,可以帮陛下缓解此忧!”杨戬见时机成熟,便趁机想要献计邀功。
“哦?你有何计,快快与朕说来。”一听到是可以解决缺钱烦恼的法子,赵佶就来了精神。
“陛下,微臣听得当年西军在边境困难,便就将那些无主之田地,尽数收入军中变成军垦之田。无战之时便行军屯,只需一两年后便就尽成良田。而田中所产也皆为军费之用。”杨戬一板一眼地讲了一件旧事。
“军屯之事,朕亦是知晓,只是你是想让这次南征的大军也是去两浙路那里去军屯吗?”赵佶皱了皱眉,对杨戬的提议有点不以为然。
“陛下明鉴,这西北自然是荒地甚多。而许多人以为在我们中原之地,已经无甚田地好用。其实大家所不知道的是,既有许多的坡地、河滩、山谷之地,更有历经兵乱、灾荒之后,会有大量的无主之地,只是先前官府缺乏统计与管理。这些田地,其实要比西北那些荒好好上百倍之多。所以,微臣提议,可以新设立一局所,从我东京府开始,遍查天下之田地,将那些巧言善骗、蓄意侵占以及各种欺瞒底下的田地,尽数统计出来。再招募流民进行耕种,而这些田地所产出的丰盈钱粮,便可尽填补陛下的内库开支,更可应天下用度之急。”
杨戬的这个主意其实也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而是汝州那里的一个叫杜充才的胥吏所献。而他们的实际本意,根本就不是刚才话里说的“坡地、河滩、山谷”之地,那种田地的产出可怜,根本就是他们的一个幌子。
杜充才的计策核心在于,他们如果能够设立这个公所,那么就可拿着皇帝的圣旨去彻查天下的土地。如今老百姓的土地都经历了好几代人、甚至是十几代人,如果要严格查阅每个人手上的土地契约,马上就会出现:丢了、毁了、姓名不符、缺乏官府印信等等的问题。包括有的人是口头转让、有的人是直接自己垦荒,根本就没在官府备案过。
在这个时候,这些土地便就立即变成了官府可以没收的“无主田地”。那么,老百姓到底是自认倒霉、任其抢走?还是自捏鼻子,花上一大笔钱将它们重新买下,这就成为了杨戬他们可以完全决定了的事情。
“只是,设立了这样的局所,又能够收到多少的钱粮呢?”赵佶关心的是结果。
“回禀陛下,微臣专门委托了一名贤臣在外作为考察统计,仅仅就在咱们京畿路一带,能够从中查出了无主之田,就足有数百万亩之多。一旦这些田地都被朝廷收回,又是臣等为陛下去处理的事情,这些田地怕是每年都会有上百万贯的赋税收入。如果我们再将查田的范围扩大到京东西、京西北路、京西南路等等这些更多的地方呢?如此一来,陛下还需要担心什么钱赋收入不够的问题了!”
“果真如此的话,朕就将此事交予你去筹划。”赵佶却是听得心中猛然一荡,一路就能有上百万贯的新征收,那再多安排几个路下来,无论这次打仗的钱、还是之后再重修宫殿的钱,不就是都迎刃而解了么?
“恳请陛下为新的局所赐名。”杨戬自然深悉赵佶的喜好。
“既然是将这些无主之田,都收归天下公有,此所就叫公田所吧!”
“陛下圣明,天下为公,公田所成,天下无忧!”
“哈哈哈!你好好办,办得好后,朕定有重赏!”
喜欢风流大宋请大家收藏:()风流大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抢了师妹三次亲 心动影像[校园] 凶兽幼崽,吃遍末世 七界执棋 蝶迷恋花 无敌医仙战神 恋爱脑受害者联盟 一孕飞天,她被豪门团宠了 咸鱼也能捅破修仙界 落跑神女 秋日行 老婆跑了,哭唧唧 穿越古代种田养家日常 武帝重修 我洪荒人祖,开局废人教废圣母 穿越后玄学大佬靠算命养娃 作为幼师的我被直播给古人了 读我心后,皇帝绿着脸滴血认亲! 会开花的云 皆为满心欢喜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