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资治通鉴白话版 > 唐纪十六 公元655年-662年(第3页)

唐纪十六 公元655年-662年(第3页)

三月壬午日,西突厥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弥射与真珠叶护在双河交战,斩杀真珠叶护。

夏季四月丙辰日,任命于志宁为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乙丑日,任命黄门侍郎许圉师为参知政事。

武后因太尉赵公长孙无忌接受重赏却不帮助自己,对他深怀怨恨。在商议废除王皇后时,燕公于志宁持中立态度不发言,武后也对他不满。许敬宗多次以利害劝说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每次都当面驳斥他,许敬宗也心生怨恨。武后被册立为皇后后,长孙无忌内心不安,武后命令许敬宗寻找机会陷害他。

恰逢洛阳人李奉节告发太子洗马韦季方、监察御史李巢结党营私,皇帝下令许敬宗与辛茂将审讯此事。许敬宗审讯急切,韦季方自杀未遂,许敬宗趁机诬告韦季方想与长孙无忌勾结陷害忠臣近戚,让权力归于长孙无忌,伺机谋反,如今事情败露,所以自杀。皇帝惊讶地说:“怎么会有这种事!舅舅被小人离间,产生一些疑虑隔阂是有可能的,何至于谋反呢!”许敬宗说:“臣从头到尾仔细追查,谋反的迹象已经显露,陛下还心存疑虑,恐怕不是国家之福。”皇帝哭泣着说:“我家不幸,亲戚之间多次出现谋反之心,往年高阳公主与房遗爱谋反,如今舅舅又这样,让我无颜面对天下人。这件事如果属实,该怎么办呢?”许敬宗回答:“房遗爱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儿,与一个女子谋反,能成什么气候!长孙无忌与先帝一同谋取天下,天下人佩服他的智谋;担任宰相三十年,天下人畏惧他的权势;如果他一旦发动叛乱,陛下派遣谁去抵挡?如今依靠宗庙的神灵,上天痛恨邪恶,借着审讯小事,却查出了大奸之人,实在是天下的幸事。臣担心长孙无忌得知韦季方自杀未遂后,处境困窘而发动叛乱,他振臂一呼,同党就会云集响应,必定会成为国家的祸患。臣从前见过宇文化及的父亲宇文述被隋炀帝亲近信任,两人结为姻亲,隋炀帝将朝政托付给他;宇文述去世后,宇文化及又掌管禁军,一天晚上在江都发动叛乱,先杀死不服从自己的人,臣的家族也遭遇了这场灾祸,当时大臣苏威、裴矩等人,都在宇文化及马前叩拜舞蹈,唯恐落后,黎明时分就推翻了隋朝。前车之鉴不远,希望陛下迅速决断!”皇帝命令许敬宗进一步详细核查。第二天,许敬宗再次上奏说:“昨晚韦季方已经承认与长孙无忌一同谋反,臣又问韦季方:‘长孙无忌是国家至亲,历经两朝受到宠信,有什么怨恨而要谋反?’韦季方回答说:‘韩瑗曾经对长孙无忌说:“柳奭、褚遂良劝你拥立梁王为太子,如今梁王已经被废,皇上也怀疑你,所以将高履行外放。”从此长孙无忌忧虑恐惧,逐渐谋划自保之计。后来看到长孙祥又被外放,韩瑗获罪,便日夜与韦季方等人商议谋反。’臣核查验证他的供词,都相互吻合,请求逮捕长孙无忌依法处置。”皇帝又哭泣着说:“舅舅如果真的这样,朕绝不忍心杀他;如果真的杀了他,天下人会怎么看待朕!后世会怎么看待朕!”许敬宗回答:“薄昭是汉文帝的舅舅,汉文帝从代国前来继位,薄昭也有功劳,他所犯的罪只是杀人,汉文帝就派百官穿着素服哭着将他处死,至今天下人都认为汉文帝是明主。如今长孙无忌忘记两朝的大恩,图谋颠覆国家,他的罪行与薄昭不可相提并论。幸好他的奸情自行暴露,叛逆之徒认罪服法,陛下还有什么疑虑,迟迟不做决断!古人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安危的关键,刻不容缓。长孙无忌是当今的奸雄,属于王莽、司马懿一流的人物;陛下如果稍有拖延,臣担心祸起萧墙,后悔莫及!”皇帝认为他说得对,最终没有召见长孙无忌询问核实。戊辰日,皇帝下诏削除长孙无忌的太尉官职及封邑,将他降为扬州都督,安置在黔州,按照一品官员的标准供给物资。长孙祥是长孙无忌的堂兄之子,此前从工部尚书外放为荆州长史,因此许敬宗用这件事诬陷长孙无忌。

许敬宗又上奏:“长孙无忌谋反,是由褚遂良、柳奭、韩瑗煽动勾结而成;柳奭还暗中勾结宫廷,图谋用毒酒害人,于志宁也依附长孙无忌。”于是皇帝下诏追削褚遂良的官爵,削除柳奭、韩瑗的名籍,免去于志宁的官职。派遣使者征调沿途军队护送长孙无忌前往黔州。长孙无忌的儿子秘书监驸马都尉长孙冲等人全部被削除名籍,流放岭南。褚遂良的儿子褚彦甫、褚彦冲流放爱州,在途中被杀害。益州长史高履行多次被贬,最终任洪州都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五月丙申日,兵部尚书任雅相、度支尚书卢承庆一同担任参知政事。卢承庆是卢思道的孙子。

凉州刺史赵持满,力气大且善于射箭,喜好行侠仗义,他的姨母是韩瑗的妻子,舅舅驸马都尉长孙铨是长孙无忌的族弟,长孙铨因长孙无忌案获罪,流放巂州。许敬宗担心赵持满作乱,诬告他与长孙无忌一同谋反,通过驿站征召他到京师,投入监狱,严刑拷打,但赵持满始终没有改口,说:“我可以被杀,但供词不能更改!”官吏无可奈何,只好替他编造供词结案上奏。戊戌日,赵持满被诛杀,尸体陈列在城西,亲戚无人敢去探视。友人王方翼叹息说:“栾布哭祭彭越,是义举;周文王埋葬枯骨,是仁行。在下不失义,在上不失仁,不也是可以的吗!”于是收敛赵持满的尸体并安葬。皇帝得知后,没有治王方翼的罪。王方翼是废后王氏的堂兄。长孙铨抵达流放地后,县令迎合旨意将他杖杀。

六月丁卯日,皇帝下诏将《氏族志》改为《姓氏录》。

起初,太宗命令高士廉等人修撰《氏族志》,对姓氏的升降取舍,当时被认为恰当。到这时,许敬宗等人因该书没有记载武氏的家族渊源,上奏请求修改,皇帝于是命令礼部郎中礼志约等人分类调整姓氏等级,将皇后家族列为第一等,其余全部按照在唐朝担任官职的高低为标准,共分为九等。于是士兵因军功官至五品的,也被列入士族,当时人称之为“勋格”。

许敬宗商议封禅礼仪,己巳日,上奏说:“请求将高祖、太宗一同配祭昊天上帝,太穆皇后、文德皇后一同配祭皇地只。”皇帝批准了。

秋季七月,皇帝命令御史前往高州追捕长孙恩,前往象州追捕柳奭,前往振州追捕韩瑗,将三人枷锁押解到京师,同时命令州县登记他们的家产。长孙恩是长孙无忌的族弟。

壬寅日,皇帝命令李积、许敬宗、辛茂将与任雅相、卢承庆再次共同复核长孙无忌案。许敬宗又派遣中书舍人袁公瑜等人前往黔州,再次审讯长孙无忌的谋反罪状,抵达后便逼迫长孙无忌自缢身亡。皇帝下诏,柳奭、韩瑗无论抵达何处,立即斩首。使者在象州杀死柳奭。韩瑗已经去世,使者开棺验尸后返回。朝廷没收了长孙无忌、柳奭、韩瑗三家的家产,他们的近亲都被流放到岭南为奴婢。常州刺史长孙祥因与长孙无忌通信获罪,被处绞刑。长孙恩流放檀州。

八月壬子日,任命普州刺史李义府兼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义府显贵后,自称原本出身赵郡李氏,与李氏各支叙论辈分;一些无赖之徒借助他的权势,前来跪拜认作兄叔的人很多。给事中李崇德起初与他同入族谱,等到李义府被贬为普州刺史,便将他从族谱中删除。李义府得知后心怀怨恨,等到再次担任宰相,派人诬陷李崇德有罪,将他投入监狱,李崇德自杀身亡。

乙卯日,长孙氏、柳氏因长孙无忌、柳奭案被贬降的有十三人。高履行被贬为永州刺史。于志宁被贬为荣州刺史,于氏被贬降的有九人。从此朝政大权归于皇后。

九月,皇帝下诏在石、米、史、大安、小安、曹、拔汗那、北拔汗那、悒怛、疏勒、朱驹半等国设置一百二十七个州县府。

冬季十月丙午日,太子举行加冠礼,大赦天下。起初,太宗厌恶山东士人自夸门第高贵,通婚时多索取财物,命令修撰《氏族志》时将山东士族的等级一律降一等;王妃、公主的丈夫都从勋臣之家选取,不考虑山东士族。但魏征、房玄龄、李积家都纷纷与山东士族通婚,常常庇护他们,因此山东士族的旧有声望并未减弱,有的一姓之中,又分出某房某眷,地位高低悬殊。李义府为儿子求婚未能如愿,心怀怨恨,因此借着先帝的旨意,劝说皇帝矫正这种弊端。壬戌日,皇帝下诏,后魏陇西人李宝、太原人王琼、荥阳人郑温、范阳人卢子迁、卢浑、卢辅、清河人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人崔懿、晋赵郡人李楷等人的子孙,不得自行通婚。同时规定天下嫁女收受聘礼的数量,不得收取“陪门财”(门第不对等时,男方给女方的补偿)。但家族声望被时俗推崇,最终无法禁止,有人将女儿偷偷送到夫家,有人女儿年老仍不嫁人,终究不与异姓低门第通婚。那些衰败的家族、被族谱除名、辈分地位低下的人,往往反而自称是“禁婚家”,以此抬高身价。

闰月戊寅日,皇帝从京师出发,命令太子监国。太子对皇帝思念不已,皇帝得知后,立即召他前往行宫。戊戌日,皇帝抵达东都洛阳。

十一月丙午日,任命许圉师为散骑常侍、检校侍中。

戊午日,侍中兼左庶子辛茂将去世。

思结俟斤都曼率领疏勒、朱俱波、谒般陀三国谋反,击败于阗。癸亥日,任命左骁卫大将军苏定方为安抚大使前往讨伐。

任命卢承庆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等人与高丽将领温沙门在横山交战,击败敌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定方的军队抵达业叶水,思结部众据守马头川。苏定方挑选一万精兵、三千骑兵疾驰前往袭击,一天一夜行军三百里,黎明时分抵达城下,都曼大惊。双方在城外交战,都曼战败,退守城池。到了傍晚,各路军队相继赶到,于是包围城池,都曼恐惧而出城投降。

显庆五年庚申(公元660年)

春季正月,苏定方在乾阳殿献上俘虏。司法部门请求诛杀都曼,苏定方请求说:“臣答应过不杀他,所以都曼才出城投降,希望陛下赦免他的性命。”皇帝说:“朕违背法律来保全你的信用。”于是赦免了都曼。

甲子日,皇帝从东都出发;二月辛巳日,抵达并州。三月丙午日,皇后在朝堂宴请亲戚、故旧、邻里,妇人在宫内殿中宴请,赏赐各有差别。皇帝下诏:“并州妇女年龄在八十岁以上的,授予郡君称号(以丝帛文书为凭证)。”

百济依仗高丽的援助,多次侵犯新罗;新罗王金春秋上表求救。辛亥日,任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人水陆大军十万人讨伐百济。任命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率领新罗军队,与苏定方大军协同作战。

夏季四月戊寅日,皇帝从并州出发;癸巳日,抵达东都。五月,修建合璧宫。壬戌日,皇帝前往合璧宫。

戊辰日,任命定襄都督阿史德枢宾、左武候将军延陀梯真、居延州都督李合珠同为冷岍道行军总管,各自率领本部军队讨伐反叛的奚族,同时命令尚书右丞崔馀庆担任使者,总领监护三路军队,奚族不久后派遣使者投降。又任命阿史德枢宾等人为沙砖道行军总管,讨伐契丹,擒获契丹松漠都督阿卜固,押送到东都。

六月庚午朔日,发生日食。

壬午日,皇帝返回洛阳宫。

房州刺史梁王李忠,年龄逐渐增长,内心颇为不安,有时私下穿上妇人衣服以防备刺客;又多次自己占卜吉凶。有人告发了这件事,秋季七月乙巳日,皇帝废黜李忠为平民,流放黔州,囚禁在李承乾原来的住宅中。

丁卯日,度支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卢承庆因征调赋税不当获罪,被免去官职。

八月,吐蕃禄东赞派遣儿子起政率军进攻吐谷浑,原因是吐谷浑归附唐朝。

苏定方率领军队从成山渡过大海,百济军队据守熊津江口抵抗。苏定方进军击败百济军,百济士兵死亡数千人,其余全部溃散逃走。苏定方水陆大军齐头并进,径直奔赴百济都城。距离都城二十余里时,百济倾尽全国兵力前来迎战,苏定方大败百济军,斩杀一万余人,追击敌军,进入都城外郭。百济王义慈及太子隆逃到北部边境,苏定方进军包围都城;义慈的次子泰自立为王,率领部众固守。隆的儿子文思说:“国王与太子都还在,叔父却仓促拥兵称王,即便能击退唐军,我们父子也必定性命不保。”于是率领亲信翻越城墙前来投降,百姓纷纷跟随,泰无法阻止。苏定方命令士兵登上城墙竖起旗帜,泰陷入困境,开门投降。于是义慈、隆及各城城主全部投降。百济原本分为五部,统领三十七郡、二百座城池、七十六万户人家,皇帝下诏在百济之地设置熊津等五个都督府,任命百济酋长为都督、刺史。

壬午日,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率领军队讨伐思结、拔也固、仆骨、同罗四部,三战三捷,追击一百余里,斩杀四部酋长后返回。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病娇阴湿黏人搞强制?不要?我上  洪荒:妖庭弃徒到混沌帝尊  在魔法学园被攻略的我  躲缠郎  小比格也能当绿茶吗?  回忆并未蹉跎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青宫十一年  美丽NPC又被诓骗了  杨贵妃日本秘史之千年血脉密码  斗罗:娇艳人妻小舞和女儿恶堕成肥猪的孕奴  藏在心跳里的诗9  无敌纨绔丹帝  火影:我体内有一只上古凶兽  躺赢,我是专业的[快穿]  性福妈妈的一生  [三国]开局丞相爱妾,但曹丞相  离婚后雌君又后悔了  人,不准说咪邪恶!  明媚清纯女友的陷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