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资治通鉴白话版 > 唐纪九公元628年-631年(第1页)

唐纪九公元628年-631年(第1页)

贞观二年(戊子年,公元628年)

九月,丙午日,首次下令退休官员的品级在原品级之上。

太宗说:“近来见群臣多次上表祝贺祥瑞,百姓富足即便没有祥瑞,也不妨碍成为尧、舜之世;百姓愁苦怨恨即便多有祥瑞,也依然是桀、纣之世。后魏时期,官吏焚烧连理木、煮白雉鸟食用,难道能算天下大治吗!”丁未日,下诏:“从今以后,只有大的祥瑞允许上表奏闻,其余各类祥瑞,上报相关部门即可。”曾有白鹊在寝殿的槐树上筑巢,巢穴首尾相连如同腰鼓,身边的人都祝贺。太宗说:“我常嘲笑隋炀帝喜好祥瑞。祥瑞在于得到贤才,这有什么值得祝贺的!”下令毁掉巢穴,将白鹊放逐到野外。

天旱少雨,中书舍人李百药上书说:“往年虽放出部分宫女,但听闻太上皇宫中及后宫里,无用的宫女仍有很多,这不仅白白耗费衣食,且阴气郁积,也足以导致干旱。”太宗说:“妇人被幽闭在深宫,实在令人怜悯。除了洒扫之外,又有什么用处,应当全部放出,任由她们寻找配偶。”于是派遣尚书左丞戴胄、给事中洹水人杜正伦在掖庭西门挑选宫女放出,前后共放出三千多人。

己未日,突厥侵犯边境。朝臣中有人请求修复古代长城,征调百姓驻守堡垒,太宗说:“突厥接连遭遇灾异,颉利可汗不知畏惧反而更加暴虐,骨肉相残,灭亡就在眼前。我正要为大家扫清沙漠,何必劳民伤财去修筑遥远的堡垒要塞呢!”

壬申日,任命前司农卿窦静为夏州都督。窦静在司农寺时,少卿赵元楷擅长搜刮民财,窦静鄙视他,对下属大声说:“隋炀帝奢侈无度、横征暴敛,司农寺非赵元楷不可;如今天子节俭爱民,赵元楷又有什么用呢!”赵元楷十分惭愧。

太宗问王珪:“近代治理国家的人越来越不如古代,为什么?”王珪回答:“汉代崇尚儒术,宰相大多任用精通经术的人,所以风俗淳厚;近代重视文辞轻视儒术,又掺杂法律,这就是治理教化逐渐衰败的原因。”太宗认为他说得对。

冬季,十月,御史大夫、参与朝政的安吉襄公杜淹去世。

交州都督遂安公李寿因贪污获罪,太宗认为瀛州刺史卢祖尚文武双全、廉洁公平、正直无私,征召他入朝,告知他:“交趾地区长期没有合适的官员,需要你去镇守安抚。”卢祖尚拜谢后退出,不久又后悔,以旧病为由推辞。太宗派遣杜如晦等人传达旨意说:“平民百姓尚且重视承诺,你为何既答应我又反悔呢!”卢祖尚坚决推辞。戊子日,太宗再次召见他,劝说他,卢祖尚仍固执不肯。太宗大怒说:“我派人做事却没人服从,还怎么治理国家!”下令将他在朝堂斩首,不久又后悔了。有一天,太宗与侍臣谈论“齐文宣帝是怎样的人?”魏征回答:“文宣帝狂暴,但有人与他争辩,只要道理在对方那边,他就会听从。前青州长史魏恺出使梁朝返回后,被任命为光州长史,不肯赴任,杨遵彦上奏弹劾他。文宣帝发怒,召见并责备他。魏恺说:‘我在梁朝出使时,梁主赐给我仅次于三公的职位,我尚且不愿赴任,如今改任光州长史,我怎敢有怨言!’文宣帝回头对杨遵彦说:‘他说得有道理,你赦免他吧。’这是他的长处。”太宗说:“对。之前卢祖尚虽然违背了人臣的道义,但我杀他也过于残暴,由此说来,我不如文宣帝啊!”下令恢复卢祖尚的官爵荫庇。

魏征相貌平平,却有胆略,善于说服君主改变主意,常常冒犯君主威严苦苦劝谏;有时遇到太宗大怒,魏征神色不变,太宗也会因此收敛怒气。魏征曾请假去扫墓,返回后对太宗说:“有人说陛下想要前往南山,外面的人都已整装完毕,却最终没有成行,为什么?”太宗笑着说:“起初确实有这个想法,担心你生气,所以中途停止了。”太宗曾得到一只好鹞鹰,放在手臂上把玩,望见魏征前来,急忙把鹞鹰藏在怀里;魏征上奏事情故意拖延很久,鹞鹰最终死在怀里。

十一月,辛酉日,太宗祭祀圜丘。

十二月,壬午日,任命黄门侍郎王珪为守侍中。太宗曾闲居,与王珪交谈,有位美人在旁边侍奉,太宗指着美人对王珪说:“这是庐江王李瑗的姬妾,李瑗杀死她的丈夫后把她纳为姬妾。”王珪起身离席说:“陛下认为庐江王纳她为妾是对的,还是错的?”太宗说:“杀人夺妻,你何必问对错!”王珪回答:“从前齐桓公知道郭公灭亡的原因,是因为郭公能欣赏贤才却不能任用,而齐桓公自己也抛弃了进言的人,管仲认为齐桓公与郭公没有区别。如今这位美人还在陛下身边,我认为陛下是认可庐江王的做法的。”太宗高兴,立即把美人送出宫,归还她的亲族。

太宗让太常少卿祖孝孙教宫女音乐,祖孝孙没有达到太宗的要求,太宗责备他。温彦博、王珪劝谏说:“祖孝孙是有德行的文人,如今却让他教宫女,还因此谴责他,我们私下认为不妥。”太宗发怒说:“我把你们当作心腹,你们应当竭尽忠诚正直来侍奉我,却反而偏袒下属欺骗君主,为祖孝孙游说吗?”温彦博叩拜谢罪。王珪不拜,说:“陛下责备我忠诚正直,如今我所说的难道是私情吗!这是陛下辜负我,不是我辜负陛下。”太宗沉默不语,此事作罢。第二天,太宗对房玄龄说:“自古以来帝王接纳劝谏确实困难,我昨天责备温彦博、王珪,至今仍后悔。你们不要因此而不敢畅所欲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太宗说:“为我养育百姓的,只有都督、刺史,我常常把他们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坐卧都能看到,了解他们在任上的善恶事迹,都注在名字下面,以便升降官职。县令尤其亲近百姓,不能不慎重选择。”于是下令内外五品以上官员,各自举荐能担任县令的人,上报他们的名字。

太宗说:“近来有奴仆告发主人谋反的情况,这是有害的风气。谋反不可能独自做成,必定会与人同谋,还担心不会败露,何必让奴仆告发呢!从今以后,有奴仆告发主人的,都不要接受,还要将奴仆斩首。”

西突厥统叶护可汗被他的伯父杀死;伯父自立为可汗,即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可汗。国内百姓不服,弩矢毕部推举泥孰莫贺设为可汗,泥孰不肯接受。统叶护可汗的儿子咥力特勒为躲避莫贺咄的灾祸,逃到康居,泥孰迎接并拥立他为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与莫贺咄相互攻打,战事不断,两人都派遣使者前来请求和亲。太宗没有同意,说:“你们国家正处于内乱,君臣地位尚未稳定,怎么能谈论和亲呢!”并且谕令他们各自坚守自己的领地,不要再相互攻打。于是之前臣服于西突厥的西域各国及敕勒各部都反叛了。

突厥北部的各部落大多反叛颉利可汗,归顺薛延陀,共同推举薛延陀的俟斤夷男为可汗,夷男不敢接受。太宗正计划对付颉利可汗,派遣游击将军乔师望从小路携带册书任命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赐给他鼓和大旗。夷男大喜,派遣使者入朝进贡,在大漠的郁督军山下建立牙帐,东至靺鞨,西至西突厥,南接沙漠,北至俱伦水;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霫等部落都臣服于他。

贞观三年(己丑年,公元629年)

春季,正月,戊午日,太宗祭祀太庙;癸亥日,在东郊举行耕藉礼。

僧人法雅因散布妖言被处死。司空裴寂曾听过他的妖言,辛未日,裴寂因此获罪被免官,遣返回乡。裴寂请求留在京城,太宗责备他说:“论你的功劳,怎能达到今天的地位!不过是因为恩泽才位居群臣之首。武德年间,贿赂公开盛行,法度紊乱,都是你的缘故,只是因为你是旧臣,不忍心对你依法严惩。能够回去守护祖先坟墓,已经是很幸运的了!”裴寂于是返回蒲州。不久,裴寂又因狂人信行说他有天命,而裴寂没有上报,按罪当死;被流放静州。恰逢山羌作乱,有人说羌人劫持裴寂立他为主帅。太宗说:“裴寂本该处死,我饶了他,他必定不会这样做。”不久就听说裴寂率领家仆打败了乱贼。太宗思念他辅佐自己即位的功劳,征召他入朝,恰逢他去世。

二月,戊寅日,任命房玄龄为左仆射,杜如晦为右仆射,任命尚书右丞魏征为守秘书监,参与朝政。

三月,己酉日,太宗审查在押囚犯。有个叫刘恭的人,脖子上有“胜”字纹路,自称“应当胜过天下人”,因此被关押在狱中。太宗说:“如果上天要让他兴起,不是我能除掉的;如果没有天命,‘胜’字纹路又有什么用!”于是释放了他。

丁巳日,太宗对房玄龄、杜如晦说:“你们担任仆射,应当广泛寻求贤才,根据他们的才能授予官职,这是宰相的职责。近来听说你们忙于处理诉讼案件,日夜都没有空闲,怎能帮助我寻求贤才呢!”于是下令“尚书省的琐碎事务交给左右丞处理,只有大事需要上奏的,才告知仆射。”

房玄龄通晓政务,又有文才,日夜尽心操劳,唯恐有一件事处理不当;执法宽厚公平,听到别人的善行,就像自己拥有一样,不要求别人完美无缺,不用自己的长处苛求别人。他与杜如晦引荐提拔贤才,常常担心做得不够。朝廷的规章制度,都是他们二人制定的。太宗每次与房玄龄商议事情,必定会说:“非杜如晦不能决断。”等到杜如晦到来,最终还是采用房玄龄的计策。因为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二人配合默契,同心为国,所以唐代称赞贤相,首推房玄龄、杜如晦。房玄龄虽然受到太宗的宠信优待,有时因事被谴责,就会连续几天到朝堂上叩首请罪,恐惧得仿佛无地自容。

房玄龄监修国史,太宗对他说:“近来看到《汉书》记载了《子虚赋》《上林赋》,辞藻华丽却没有用处。那些上书议论政事,言辞道理恳切直率的,无论我是否采纳,都应当记载下来。”

夏季,四月,乙亥日,太上皇迁居弘义宫,改名为大安宫。太宗开始在太极殿处理朝政,对侍臣说:“中书省、门下省是关键部门,诏令敕令有不合适的,都应当议论辩驳。近来只看到顺从,听不到不同意见。如果只是传递文书,谁不能做,何必挑选贤才呢!”房玄龄等人都叩首谢罪。旧例:凡军国大事,中书舍人各自发表意见,联名签署,称为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审查,给事中、黄门侍郎驳回纠正。太宗开始申明旧制,从此很少有失误之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茌平人马周,在长安游历,住在中郎将常何家中。六月,壬午日,因干旱,太宗下诏让文武官员极力进言政事得失。常何是武人,没有学问,不知道该说什么,马周代替他上书陈述有利国家的二十多条建议。太宗对常何的才能感到奇怪,询问他,常何回答:“这不是我能做到的,是我家的门客马周为我起草的。”太宗立即召见马周;马周还没到,太宗多次派遣使者催促。等到马周拜见,太宗与他交谈,十分高兴,让他在门下省任职,不久任命他为监察御史,马周奉命出使,符合太宗的旨意。太宗认为常何善于识人,赏赐他三百匹绢帛。

秋季,八月,己巳朔日,发生日食。

丙子日,薛延陀毗伽可汗派遣他的弟弟统特勒入朝进贡,太宗赐给他宝刀和宝鞭,对他说:“你所统领的部落中,有犯大罪的就斩首,犯小罪的就用鞭抽打。”夷男十分高兴。突厥颉利可汗非常恐惧,开始派遣使者称臣,请求迎娶公主,行女婿之礼。

代州都督张公谨上书陈述突厥可以攻取的理由,认为:“颉利可汗放纵欲望、肆意暴虐,诛杀忠良,亲近奸佞,这是第一条。薛延陀等各部都已反叛,这是第二条。突利可汗、拓设、欲谷设都获罪,无处容身,这是第三条。塞北发生霜冻干旱,粮草匮乏,这是第四条。颉利可汗疏远本族亲属,亲信委托给各部落胡人,胡人反复无常,大军一到,必定发生内乱,这是第五条。中原人流入北方的,数量很多,近来听说他们到处聚集,占据险要山地,大军出塞,他们自然会响应,这是第六条。”太宗因颉利可汗既请求和亲,又援助梁师都,丁亥日,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行军总管讨伐突厥,任命张公谨为副总管。

九月,丙午日,突厥俟斤九人率领三千骑兵前来投降。戊午日,拔野古、仆骨、同罗、奚族酋长一同率领部众前来投降。

冬季,十一月,辛丑日,突厥侵犯河西地区,肃州刺史公孙武达、甘州刺史成仁重与突厥交战,击败突厥,俘虏一千多人。

太宗派遣使者到凉州,都督李大亮有一只好鹰,使者暗示李大亮献上鹰。李大亮秘密上表说:“陛下早已停止打猎,而使者却索要猎鹰。如果这是陛下的意思,就严重违背了过去的旨意;如果是使者擅自做主,就是派遣的人不合适。”癸卯日,太宗对侍臣说:“李大亮可以称得上忠诚正直。”亲手写下诏书褒奖他,赐给他胡瓶和荀悦的《汉纪》。

庚申日,任命并州都督李世积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兵力共十余万,均受李靖节制,兵分几路出击突厥。

乙丑日,任城王李道宗在灵州攻打突厥,击败突厥军。

十二月,戊辰日,突利可汗入朝,太宗对侍臣说:“从前太上皇为了百姓,向突厥称臣,我一直为此痛心。如今突厥单于叩首臣服,差不多可以洗刷过去的耻辱了。”

壬午日,靺鞨派遣使者入朝进贡,太宗说:“靺鞨远道而来,是因为突厥已经臣服的缘故。古人说抵御戎狄没有上策,我如今治理好中原,四方夷族自然归顺,这难道不是上策吗!”

癸未日,右仆射杜如晦因病辞职,太宗批准。

乙酉日,太宗问给事中孔颖达:“《论语》中‘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是什么意思?”孔颖达详细解释含义并回答,还说:“不仅平民如此,帝王也应这样。帝王内心蕴含神明,外表应当沉静寡言,所以《易经》说‘以蒙昧之道培养正道,以隐晦之德治理民众’。如果身居至尊之位,炫耀聪明,以才能欺凌他人,掩饰过错、拒绝劝谏,就会上下不通,这是自取灭亡之道。”太宗深表赞同。

庚寅日,突厥郁射设率领部众前来投降。

闰十二月,丁未日,东谢酋长谢元深、南谢酋长谢强入朝。各谢部都是南蛮的分支,居住在黔州以西。太宗下诏以东谢部之地设应州、南谢部之地设庄州,隶属于黔州都督。

当时远方各国前来朝贡的很多,服装奇异,中书侍郎颜师古请求绘制图样留给后世,作《王会图》,太宗批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三国]开局丞相爱妾,但曹丞相  无敌纨绔丹帝  杨贵妃日本秘史之千年血脉密码  斗罗:娇艳人妻小舞和女儿恶堕成肥猪的孕奴  人,不准说咪邪恶!  青宫十一年  洪荒:妖庭弃徒到混沌帝尊  明媚清纯女友的陷落  火影:我体内有一只上古凶兽  躲缠郎  躺赢,我是专业的[快穿]  回忆并未蹉跎  性福妈妈的一生  美丽NPC又被诓骗了  藏在心跳里的诗9  在魔法学园被攻略的我  小比格也能当绿茶吗?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离婚后雌君又后悔了  病娇阴湿黏人搞强制?不要?我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