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日,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等人入宫,在玄武门埋伏士兵。张婕妤暗中得知李世民的奏表内容,派人火速告知李建成。李建成召见李元吉商议,李元吉说:“应当率领东宫和齐府的军队,称病不上朝,以观察形势。”李建成说:“军队防备已经严密,我应当与弟弟入朝,亲自打听消息。”于是二人一同入宫,直奔玄武门。高祖当时已经召见了裴寂、萧瑀、陈叔达等人,准备审问此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建成、李元吉到达临湖殿,察觉有变,立刻调转马头向东返回东宫和齐府。李世民跟在后面呼喊他们,李元吉拉开弓箭射李世民,多次都没有拉满弓,李世民射死了李建成。尉迟敬德率领七十名骑兵随后赶到,身边的人射死李元吉,李元吉坠马。李世民的马受惊跑到树林里,被树枝挂住,坠马后无法起身。李元吉迅速赶到,夺过弓箭想要扼死李世民,尉迟敬德跃马呵斥他。李元吉步行想要逃往武德殿,尉迟敬德追上去射死了他。翊卫车骑将军冯翊人冯立听说李建成死了,叹息说:“怎么能活着接受他的恩德,死了却逃避他的危难呢!”于是与副护军薛万彻、屈咥直府左车骑万年人谢叔方率领东宫、齐府的精锐士兵两千人,疾驰前往玄武门。张公谨力气很大,独自关闭宫门抵御他们,使他们无法进入。云麾将军敬君弘掌管后宫宿卫,驻扎在玄武门,挺身而出参战,他的亲信阻止他说:“事情还不可知,暂且慢慢观察变化,等军队集结完毕,列阵作战也不晚。”敬君弘不听,与中郎将吕世衡大声呼喊着冲上去,都战死了。敬君弘是敬显俊的曾孙。守门的士兵与薛万彻等人奋力交战了很久,薛万彻鼓噪着想要攻打秦府,秦府将士大为恐惧;尉迟敬德手持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级展示给他们看,东宫和齐府的士兵于是溃散,薛万彻与数十名骑兵逃入终南山。冯立杀死敬君弘后,对他的部下说:“这也足以稍微报答太子了!”于是解散军队,逃到荒野中。
高祖正在海池泛舟,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入宫宿卫,尉迟敬德身披铠甲、手持长矛,径直来到高祖面前。高祖大惊,问道:“今天作乱的是谁?你到这里来做什么?”尉迟敬德回答说:“秦王因为太子、齐王作乱,起兵诛杀了他们,担心惊动陛下,派我前来宿卫。”高祖对裴寂等人说:“没想到今天会发生这样的事,该怎么办呢?”萧瑀、陈叔达说:“李建成、李元吉本来就没有参与反隋的谋划,又对天下没有功劳,嫉妒秦王功高望重,共同策划奸邪之事。如今秦王已经讨伐并诛杀了他们,秦王的功劳盖过宇宙,天下人都归顺他,陛下如果立他为太子,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他,就不会再发生变故了。”高祖说:“好!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当时宿卫军队及秦府士兵与东宫、齐府的残余势力还在交战,尉迟敬德请求高祖下达亲笔敕令,命令各路军队都接受秦王的调度,高祖同意了。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从东上阁门出来宣读敕令,众人这才安定下来。高祖又派黄门侍郎裴矩前往东宫晓谕各位将士,将士们都解散了。高祖于是召见李世民,抚摸着他的背说:“近来我几乎因为听信谗言而产生了像曾参母亲那样的疑虑。”李世民跪下吮吸高祖的乳头,放声痛哭了很久。
李建成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的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都被处死,并且被削除宗族户籍。
起初,李建成答应李元吉在自己即位后,立他为皇太弟,所以李元吉为他效死力。各位将领想要把李建成、李元吉的左右亲信一百多人全部诛杀,抄没他们的家产,尉迟敬德坚决反对说:“罪责只在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他们已经伏法;如果牵连他们的党羽,不是求得安定的办法。”于是作罢。当天,朝廷下诏大赦天下。作乱的罪责,只追究李建成、李元吉,其余党羽,一概不问。僧尼、道士、女冠都恢复原样。国家的各项事务,都由秦王处理。
辛酉日,冯立、谢叔方都主动出来投案;薛万彻逃亡隐匿,李世民多次派人晓谕他,他才出来。李世民说:“这些人都是忠于自己所侍奉的人,是义士。”于是赦免了他们。
癸亥日,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又下诏:“从今往后,军队和国家的各项事务,无论大小,都交给太子决断,然后再上奏给我。”
臣司马光说:立嫡长子为太子,是礼的正道。然而高祖之所以能拥有天下,都是太宗的功劳;隐太子李建成因为平庸低劣而位居太宗之上,地位相近、势力相逼,必然互不相容。如果高祖有周文王的英明,隐太子有泰伯的贤德,太宗有子臧的节操,那么祸乱怎么会发生呢!既然不能这样,太宗起初想要等李建成先发动,然后再回应,这样的话,事情出于不得已,还算是较好的做法。后来被群臣逼迫,最终导致在宫门喋血,兄弟相残,被千古讥讽,实在可惜!开创基业、传授后代的君主,是子孙后代效仿的榜样,后世中宗、玄宗、肃宗、代宗的皇位传承,难道不是以太宗的做法为借口吗!
戊辰日,任命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敬德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虞世南为中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洗马。把齐王府的财物、器物全部赏赐给尉迟敬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起初,洗马魏征经常劝说太子李建成早点除掉秦王,李建成失败后,李世民召见魏征说:“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众人都为魏征感到担忧恐惧,魏征却举止自若,回答说:“先太子如果早点听从我的话,必定不会有今天的灾祸。”李世民一向器重他的才能,改变脸色礼遇他,任命他为詹事主簿。又从巂州召回王珪、韦挺,都任命为谏议大夫。
李世民下令释放宫苑中的鹰犬,停止四方的进贡,让百官各自陈述治理国家的方法,政令简洁严明,朝廷内外都十分高兴。
任命屈突通为陕东大行台左仆射,镇守洛阳。
益州行台仆射窦轨与行台尚书韦云起、郭行方不和。韦云起的弟弟韦庆俭及宗族大多侍奉太子李建成,李建成死后,窦轨诬告韦云起与李建成同谋反叛,将他逮捕斩首。郭行方恐惧,逃奔京城,窦轨追击他,没有追上。
吐谷浑侵犯岷州。
突厥侵犯陇州;辛未日,侵犯渭州。派遣右卫大将军柴绍迎击。
废除益州大行台,设置大都督府。
壬申日,高祖用亲笔诏书赐给裴寂等人说:“我应当加尊号为太上皇。”
辛巳日,幽州大都督庐江王李瑗反叛,右领军将军王君廓杀死他,将首级传送到京城。
起初,高祖认为李瑗懦弱胆怯,没有将帅之才,让王君廓辅佐他。王君廓原本是盗贼,勇猛强悍、阴险狡诈,李瑗对他推心置腹、倚为心腹,答应与他联姻。太子李建成图谋杀害秦王,秘密与李瑗勾结。李建成死后,朝廷下诏派遣通事舍人崔敦礼乘坐驿车召见李瑗。李瑗心中不安,与王君廓商议。王君廓想要捉拿李瑗立功,于是劝说:“大王如果入朝,必定没有保全的道理。如今你拥有数万军队,为什么要接受一个使者的召见,自投罗网呢!”于是二人相对而泣。李瑗说:“我现在把性命托付给你,起兵之事就决定了。”于是劫持崔敦礼,询问京城的机密事务;崔敦礼不屈服,李瑗将他囚禁,派遣驿使征调军队,并且召见燕州刺史王诜赶赴蓟州,与他商议事情。兵曹参军王利涉劝说李瑗:“王君廓反复无常,不能把机密大权托付给他,应当早点除掉他,用王诜代替他。”李瑗不能决断。王君廓得知后,前去拜见王诜,王诜正在洗头,握着头发出来见他,王君廓亲手杀死他,拿着他的首级告诉众人:“李瑗与王诜一同反叛,囚禁敕使,擅自征调军队。如今王诜已经被诛杀,只剩下李瑗,他成不了什么大事。你们是愿意跟随李瑗被灭族,还是愿意跟随我获取富贵呢?”众人都说:“愿意跟随您讨伐叛贼。”王君廓于是率领麾下一千多人,翻越西城进入城中,李瑗没有察觉;王君廓进入监狱救出崔敦礼,李瑗才知道事情败露,迅速率领左右数百人身披铠甲而出,在门外遇到王君廓。王君廓对李瑗的部下说:“李瑗谋反,你们为什么要跟随他陷入绝境呢!”众人都丢弃兵器溃散。只剩下李瑗一人,骂王君廓说:“小人出卖我,你也会遭到报应的!”于是捉拿李瑗,将他缢杀。壬午日,任命王君廓为左领军大将军兼幽州都督,把李瑗的家眷赏赐给他。崔敦礼是崔仲方的孙子。乙酉日,废除天策府。
秋季七月己丑日,柴绍在秦州击败突厥,斩杀特勒一人,士兵首级一千多颗。
任命秦府护军秦叔宝为左卫大将军,又任命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右武候大将军。
壬辰日,任命高士廉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萧瑀为左仆射,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癸巳日,任命宇文士及为中书令,封德彝为右仆射;又任命前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为御史大夫,中书舍人颜师古、刘林甫为中书侍郎,左卫副率侯君集为左卫将军,左虞候段志玄为骁卫将军,副护军薛万彻为右领军将军,右内副率张公谨为右武候将军,右监门率长孙安业为右监门将军,右内副率李客师为领左右军将军。长孙安业是长孙无忌的兄长;李客师是李靖的弟弟。
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党羽逃亡藏匿在民间,虽然经过大赦,但仍然心中不安,贪图赏赐的人争相告发捕捉他们。谏议大夫王珪把这件事告知太子李世民。丙子日,太子下令:“六月四日以前与东宫、齐王有关联的事情,七月十七日以前与李瑗有关联的事情,都不准告发,违反者以诬告罪论处。”
丁酉日,派遣谏议大夫魏征安抚山东地区,允许他根据情况自行处理事务。魏征到达磁州,遇到州县关押着前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师行,准备押送到京城,魏征说:“我接受任命的时候,前太子、齐府的左右亲信都已被赦免,不再追究;如今又押送李师行等人,那么谁不会心生疑虑呢!即使派遣使者,人们又谁会相信呢!我不能因为顾虑自身嫌疑,而不为国家考虑。况且既然蒙受国家以国士相待,怎么敢不以国士的方式报答呢!”于是将他们全部释放。太子听说后,十分高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右卫率府铠曹参军唐临出任万泉县丞,县里关押着十几名囚犯,恰逢春雨降临,唐临释放他们,让他们回家耕种,囚犯们都如期返回。唐临是唐令则弟弟的儿子。
八月丙辰日,突厥派遣使者请求讲和。
壬戌日,吐谷浑派遣使者请求讲和。
癸亥日,高祖下诏将皇位传给太子李世民。太子坚决推辞,高祖不允许。甲子日,太宗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位,大赦天下;关内地区及蒲州、芮州、虞州、泰州、陕州、鼎州免除租调两年,其余各州免除徭役一年。
癸未日,太宗下诏:“宫中宫女众多,幽禁在深宫之中实在令人怜悯,应当挑选释放一部分,让她们各自回归亲戚身边,听任她们嫁人。”
起初,稽胡酋长刘仚成率领部众投降梁师都,梁师都听信谗言杀死了他,因此他的部下心生猜忌恐惧,大多前来投降唐朝。梁师都势力逐渐衰弱,于是前往突厥朝拜,为突厥出谋划策,劝说突厥入侵唐朝。于是颉利、突利两位可汗联合率领十多万骑兵侵犯泾州,推进到武功,京城实行戒严。
丙子日,太宗立妃子长孙氏为皇后。长孙皇后年少时喜爱读书,言行举止必定遵循礼法。太宗做秦王时,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产生矛盾,长孙皇后侍奉高祖,顺从各位妃嫔,弥补秦王与他们之间的嫌隙,在内部给予太宗很大帮助。等到正位中宫后,她致力于崇尚节俭,服饰车马只满足所需而已。太宗非常敬重她,曾经与她商议赏罚之事,皇后推辞说:“‘母鸡在早晨打鸣,这个家庭就会衰败’,我是妇人,怎么敢干预朝政呢!”太宗再三询问,她始终不回答。
己卯日,突厥进军侵犯高陵。辛巳日,泾州道行军总管尉迟敬德与突厥在泾阳交战,大败突厥,擒获突厥俟斤阿史德乌没啜,斩首一千多级。
癸未日,颉利可汗进军到渭水便桥以北,派遣他的心腹执失思力入朝拜见太宗,以窥探唐朝的虚实。执失思力大肆吹嘘:“颉利、突利两位可汗率领百万大军,如今已经到达!”太宗斥责他说:“我与你们可汗当面订立和亲盟约,前后赠送的金银布帛不计其数。你们可汗背弃盟约,率领军队深入我国领土,对我大唐毫无愧疚之心吗?你们虽然是戎狄之人,也有人心,怎么能完全忘记大恩,自夸强盛呢?我现在就先斩了你!”执失思力恐惧,请求饶命。萧瑀、封德彝请求以礼遣送他回去。太宗说:“我现在把他遣送回去,突厥会认为我畏惧他们,就会更加肆意侵犯。”于是将执失思力囚禁在门下省。
太宗亲自出玄武门,与高士廉、房玄龄等人骑马径直前往渭水边,与颉利可汗隔河对话,斥责他背弃盟约。突厥人十分惊慌,都下马列队跪拜。不久后,各路军队陆续赶到,旌旗铠甲遮蔽原野,颉利可汗见执失思力没有返回,而且太宗挺身而出、轻率出阵,军队阵容十分强盛,面露惧色。太宗指挥各路军队后退排列成阵,独自留下与颉利可汗对话。萧瑀认为太宗轻敌,拉住太宗的马缰绳坚决劝谏,太宗说:“我已经谋划得很周密了,不是你所能明白的。突厥之所以敢倾全国之力前来,径直抵达京城郊外,是因为我国内部有祸乱,我刚刚即位,认为我不能抵抗他们的缘故。如果我表现出软弱,关闭城门坚守,突厥必定会放纵士兵大肆劫掠,再也无法控制。所以我轻装骑马独自出阵,显示出轻视他们的样子;又炫耀军队的阵容,让他们知道我军必定会出战;出其不意,让他们失去图谋。突厥军队深入我国领土,必定会有畏惧之心,所以与他们交战就能取胜,与他们讲和就能稳固。制服突厥,就在这一举动,你只管看着吧!”当天,颉利可汗前来请求讲和,太宗下诏批准。太宗当天返回宫中。乙酉日,太宗又前往城西,杀白马,与颉利可汗在便桥之上订立盟约。突厥率领军队撤退。
萧瑀向太宗请教说:“突厥没有讲和的时候,各位将领争相请求出战,陛下不允许,我等也感到疑惑,不久后突厥自行撤退,陛下的计策是什么呢?”太宗说:“我观察突厥的军队虽然众多但军容不整,君臣的心思只在贪图财物上,当他们请求讲和的时候,可汗独自在渭水西岸,达官贵人都前来拜见我,如果我把他们灌醉后捆绑起来,趁机袭击他们的军队,必定势如破竹。又命令长孙无忌、李靖在豳州埋伏军队等待他们,突厥如果逃奔回去,埋伏的军队在前方拦截,大军在后方追击,消灭他们易如反掌。我之所以不交战,是因为我即位时间尚短,国家尚未安定,百姓尚未富足,暂且应当以安抚为主。一旦与突厥交战,损失会非常大;突厥与我们结怨加深,因畏惧而修整军备,那么我就难以实现消灭他们的志向了。所以我收起铠甲、隐藏兵器,用金银布帛引诱他们,他们得到想要的东西,自然会撤退,心志骄傲懈怠,不再修整防备,然后我们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就能一举将他们消灭。想要夺取它,必须先暂时给予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明白了吗?”萧瑀再次跪拜说:“这不是我所能比得上的。”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资治通鉴白话版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洪荒:妖庭弃徒到混沌帝尊 离婚后雌君又后悔了 回忆并未蹉跎 在魔法学园被攻略的我 病娇阴湿黏人搞强制?不要?我上 青宫十一年 [三国]开局丞相爱妾,但曹丞相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躺赢,我是专业的[快穿] 明媚清纯女友的陷落 火影:我体内有一只上古凶兽 美丽NPC又被诓骗了 杨贵妃日本秘史之千年血脉密码 躲缠郎 藏在心跳里的诗9 小比格也能当绿茶吗? 性福妈妈的一生 无敌纨绔丹帝 斗罗:娇艳人妻小舞和女儿恶堕成肥猪的孕奴 人,不准说咪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