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四日,隋恭帝把皇位禅让给唐王,自己退居到代王府。五月二十日,唐王李渊在太极殿登基称帝,派刑部尚书萧造到南郊祭天,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武德。废除郡制,设置州制,把太守改为刺史。推算五行,唐朝属土德,颜色以黄色为尊。
隋炀帝被杀的消息传到东都洛阳,五月二十四日,东都留守官员拥戴越王杨侗登基称帝,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皇泰。当天在朝堂上宣布旨意,因为当时处于战乱时期,官府和百姓都在当天除去丧服(改为吉服)。追谥隋炀帝为明皇帝,庙号世祖;追尊元德太子(杨昭)为成皇帝,庙号世宗。尊奉母亲刘良娣为皇太后。
越王任命段达为纳言、陈国公,王世充为纳言、郑国公,元文都为内史令、鲁国公,皇甫无逸为兵部尚书、杞国公,又任命卢楚为内史令,郭文懿为内史侍郎,赵长文为黄门侍郎,这七个人共同掌管朝政,当时的人称他们为“七贵”。皇泰主(杨侗)眉目清秀,温和宽厚,有仁爱之心,神态庄重。
五月二十七日,突厥始毕可汗派骨咄禄特勒前来唐朝,唐高祖在太极殿设宴招待他,演奏九部乐(古代宫廷乐舞)。当时中原人为躲避战乱,很多人逃到突厥,突厥势力强盛,东到契丹、室韦,西到吐谷浑、高昌,各国都向它称臣,拥有一百多万能拉弓射箭的士兵。唐高祖因为刚开始起兵时借助过突厥的兵马,前后送给突厥的财物,多得数不清。突厥仗着有功,傲慢无礼,每次派使者到长安,大多蛮横残暴,唐高祖都宽容对待他们。
五月二十八日,唐高祖命令裴寂、刘文静等人修订法律条令。设置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均为古代官学),招收学生共三百多人,各郡县的学校也分别招收学生。
六月初一,唐高祖任命赵公李世民为尚书令,黄台公李瑗为刑部侍郎,相国府长史裴寂为右仆射、掌管政事,司马刘文静为纳言,司录窦威为内史令,李纲为礼部尚书、参与掌管选拔官员事务,掾吏殷开山为吏部侍郎,属官赵慈景为兵部侍郎,韦义节为礼部侍郎,主簿陈叔达、博陵人崔民干同为黄门侍郎,唐俭为内史侍郎,录事参军裴曦为尚书右丞;又任命隋朝民部尚书萧瑀为内史令,礼部尚书窦琎为户部尚书,蒋公屈突通为兵部尚书,长安令独孤怀恩为工部尚书。李瑗是唐高祖的侄子,独孤怀恩是唐高祖舅舅的儿子。
唐高祖对待裴寂特别优厚,群臣无人能比,赏赐他的服饰、玩物,多得数不清;他命令尚书奉御每天把皇宫的膳食赐给裴寂,上朝时必定拉着裴寂一起坐,退朝后还把他请到卧室;对裴寂的话无不听从,称呼他“裴监”而不叫名字(裴寂曾担任晋阳宫监,故称)。唐高祖把日常政务托付给萧瑀,事情无论大小,都由萧瑀掌管。萧瑀也尽心尽力,纠正违法、揭发过错,人们都畏惧他,诋毁他的人很多,但他始终不为自己辩解。一次,唐高祖下了敕令,内史省却没有及时宣布执行,唐高祖责备萧瑀迟缓,萧瑀回答说:“大业年间,内史省宣布敕令,有时前后矛盾,有关部门不知该听从哪一个,容易的敕令先执行,难的却拖在后头;我在省中任职很久,清楚这些事。现在帝王大业刚起步,每件事都关系安危,远方的人若有疑虑,恐怕会错失机会,所以我每次接到敕令,必定核查,确保和之前的敕令不冲突,才敢宣布执行;拖延的过错,确实是因为这个。”唐高祖说:“你如此用心,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初,唐高祖派马元规安抚山南地区,只有南阳郡丞河东人吕子臧占据郡城拒不投降;马元规派了几批使者劝降,使者都被吕子臧杀了。等到隋炀帝被杀的消息传来,吕子臧按礼仪为隋炀帝举办丧事,之后才请求投降;唐高祖任命他为邓州刺史,封南郡公。
唐朝废除隋朝的大业律令,颁布新的法规。
唐高祖每次处理政务,都自称名字,还拉着显贵大臣一起坐在榻上。刘文静劝谏说:“从前王导说过:‘如果太阳降低身份和万物等同,众生还怎么仰仗它的光芒!’现在贵贱不分,这不是长久之道。”唐高祖说:“过去汉光武帝和严子陵一起睡觉,严子陵把脚伸到汉光武帝肚子上。现在各位都是有声望、有德行的旧臣,也是我平生的亲友,过去的情谊,怎能忘记?你别多心!”
六月初五,隋朝安阳令吕珉献出相州投降,唐高祖任命他为相州刺史。
六月初六,唐高祖将四位先祖的神主牌位供奉到祖庙。追尊高祖父瀛州府君李熙为宣简公;曾祖父司空李天赐为懿王;祖父景王李虎为景皇帝,庙号太祖,祖母为景烈皇后;父亲元王李昞为元皇帝,庙号世祖,母亲独孤氏为元贞皇后;追谥妃子窦氏为穆皇后。规定每年祭祀昊天上帝、皇地只、神州地只时,以景皇帝配享;祭祀感生帝、明堂时,以元皇帝配享。
六月初七,唐高祖立世子李建成为皇太子,赵公李世民为秦王,齐公李元吉为齐王;宗室黄瓜公李白驹为平原王,蜀公李孝基为永安王,柱国李道玄为淮阳王,长平公李叔良为长平王,郑公李神通为永康王,安吉公李神符为襄邑王,柱国李德良为新兴王,上柱国李博叉为陇西王,上柱国李奉慈为勃海王。李孝基、李叔良、李神符、李德良是唐高祖的堂弟;李博叉、李奉慈是唐高祖的侄子;李道玄是唐高祖堂兄的儿子。
六月初十,薛举侵犯泾州。唐高祖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元帅,率领八位总管的军队抵抗薛举。
唐高祖派太仆卿宇文明达招抚山东地区,任命永安王李孝基为陕州总管。当时天下尚未平定,凡是边防重要的州,都设置总管府,统领几个州的军队。
六月十二日,唐高祖尊奉隋恭帝为酅国公。下诏说:“近代以来,朝代更替,前代皇族亲属,没有不被诛杀的。兴亡的结果,哪里是人力能决定的!隋朝蔡王杨智积等皇族的子孙,都交给有关部门,根据才能录用。”
东都洛阳听说宇文化及向西进军,上下震惊恐惧。有个叫盖琮的人,上奏请求去劝说李密,让李密和东都联合抵抗宇文化及。元文都对卢楚等人说:“现在国仇未报,兵力又不足,若赦免李密的罪过,让他攻打宇文化及,两贼互相争斗,我们再趁机收拾残局。宇文化及被打败后,李密的军队也会疲惫;而且他的将士贪图我们的官职赏赐,容易离间,到时候连李密也能擒获。”卢楚等人都认为可行,于是任命盖琮为通直散骑常侍,带着敕书赐给李密。
六月二十三日,隋朝信都郡丞东莱人麴棱献出信都郡投降,唐高祖任命他为冀州刺史。
六月二十四日,万年县法曹武城人孙伏伽上奏,说:“隋朝因为不愿听自己的过错而失去天下。陛下从晋阳起兵,远近响应,不到一年就登基称帝;只知道得天下容易,却不知道隋朝失天下也不难。我认为陛下应改变隋朝的老路,务必让下面的意见能传上来。君主的言行,不能不谨慎。我见陛下今天即位,明天就有人献上鹞鹰雏鸟,这是年轻人玩的东西,哪里是圣主需要的!另外,杂耍、散乐都是亡国的靡靡之音。最近太常寺在民间借了五百多件妇女的衣裙,用来做歌妓的衣服,准备在五月五日到玄武门表演,这也不是能给子孙做榜样的事。凡这类事情,都应废除。善恶的习惯,会在朝夕间逐渐沾染,容易改变人的品行。皇太子、诸王身边的幕僚随从,应谨慎挑选;那些家风不和、为人无德无义、专好奢靡、沉迷声色游猎的人,都不能让他们亲近皇子。从古到今,骨肉分离、导致国破家亡的,没有不是因为身边人挑拨离间造成的。希望陛下谨慎对待。”唐高祖看了奏表非常高兴,下诏表扬孙伏伽,提拔他为治书侍御史,赏赐三百匹丝帛,还把奏表向各地颁布。
六月二十八日,内史令延安靖公窦威去世。唐高祖任命将作大匠窦抗兼任纳言,黄门侍郎陈叔达兼管纳言事务。
宇文化及把物资留在滑台,任命王轨为刑部尚书,让他驻守滑台,自己率领军队向北赶赴黎阳。李密的将领徐世积占据黎阳,畏惧宇文化及军队的锋芒,率军向西退守仓城。宇文化及渡过黄河,占据黎阳,分兵包围徐世积。李密率领两万步兵骑兵,在清淇扎营,和徐世积用烽火传递消息,深挖壕沟、高筑营垒,不与宇文化及交战。宇文化及每次攻打仓城,李密就率军从后方牵制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密和宇文化及隔河对话,李密斥责他说:“你本是匈奴奴隶破野头的后代,父兄子弟都受隋朝恩惠,世代富贵,满朝大臣中没有第二家能比。君主失德,你不能以死劝谏,反而杀君叛逆,想篡夺皇位。你不学诸葛瞻的忠诚,却做霍禹那样的逆贼,天地不容,你还想逃到哪里去!若赶快归顺我,还能保全你的后代。”宇文化及沉默不语,低头很久,然后瞪大眼睛大声说:“我和你谈互相厮杀的事,何必说这些文绉绉的话!”李密对随从说:“宇文化及如此平庸愚蠢,还想当帝王,我只用手杖就能把他赶走!”宇文化及大力修造攻城器具,逼近仓城,徐世积在城外挖深沟坚守,宇文化及被壕沟阻拦,无法靠近城下。徐世积在壕沟中挖地道,出兵袭击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大败,烧毁了攻城器具。
当时李密和东都对峙已久,又要向东抵抗宇文化及,常担心东都从后方偷袭。看到盖琮到来,李密非常高兴,于是上奏章请求投降东都,希望讨伐宇文化及来赎罪,还送去俘获的宇文化及党羽雄武郎将于洪建,派元帅府记室参军李俭、上开府徐师誉等人入朝拜见皇泰主。皇泰主命令在左掖门外处死于洪建,采用处死斛斯政的方式(腰斩)。元文都等人认为李密是真心投降,在宣仁门东边把宾馆装饰得十分华丽。皇泰主召见李俭等人,任命李俭为司农卿,徐师誉为尚书右丞,让他们配备仪仗卫队,排列鼓吹乐队,返回宾馆,还不断派宦官送去玉帛、酒食。皇泰主册封李密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命令他先平定宇文化及,然后入朝辅佐朝政。任命徐世积为右武候大将军,还下诏称赞李密忠诚,说:“军事谋略,全听从魏公(李密)指挥。”
元文都等人对和李密和解感到高兴,认为天下可以平定,在上东门设酒宴庆祝,从段达以下的官员都起身跳舞。王世充却变脸对起居侍郎崔长文说:“朝廷的官爵,竟然送给贼寇,他们想干什么!”元文都等人也怀疑王世充想献城响应宇文化及,从此双方产生矛盾,但表面上还互相掩饰,假装友好。
秋季,七月,皇泰主派大理卿张权、鸿胪卿崔善福给李密送信,说:“今日之前的恩怨,都一笔勾销;使者到后,彼此要坦诚相待。国家政务的重任,等待您辅佐;征伐的大权,委托您指挥。”张权等人到达后,李密面向北方接受诏书。既然没有了西边东都的顾虑,李密就调动全部精兵向东攻打宇文化及。李密知道宇文化及的军粮快耗尽,就假装和他讲和;宇文化及非常高兴,让士兵随意吃喝,希望李密能送粮食给他。恰逢李密手下有人犯罪,逃到宇文化及那里,把李密的计谋全说了出来,宇文化及大怒;而他的军粮也已耗尽,于是渡过永济渠,和李密在童山脚下交战,从辰时打到酉时;李密被流箭射中,落马昏迷,随从四散逃跑。追兵即将赶到,只有秦叔宝独自保护他,李密因此得以脱险。秦叔宝又收拢士兵,奋力作战,宇文化及才撤退。
宇文化及进入汲郡征集军粮,又派使者拷打东郡的官吏百姓,逼迫他们交出粮食。王轨等人无法忍受他的暴虐,派通事舍人许敬宗到李密那里请求投降;李密任命王轨为滑州总管,任命许敬宗为元帅府记室,让他和魏征一起掌管文书。许敬宗是许善心的儿子。房公苏威在东郡,跟随众人投降李密,李密因为他是隋朝大臣,虚心礼遇他。苏威见到李密,却不谈隋朝的危难,只再三叩拜,说“没想到今天还能见到圣明君主”,当时的人都鄙视他。
宇文化及听说王轨叛变,非常害怕,从汲郡率军想夺取北方各郡,他的将领陈智略率领一万多岭南骁果军,樊文超率领江淮地区的排矟兵,张童儿率领几千江东骁果军,都投降了李密。樊文超是樊子盖的儿子。宇文化及还剩下两万部众,向北逃往魏县;李密知道他成不了气候,就向西返回巩洛,留下徐世积防备宇文化及。
七月初二,宣州刺史周超攻打朱粲,打败了他。
七月初四,梁师都侵犯灵州,骠骑将军蔺兴粲打败了他。
突厥阙可汗派使者归附唐朝。当初,阙可汗归附李轨;隋朝西戎使者曹琼占据甘州引诱他,阙可汗就转而归附曹琼,和曹琼一起抵抗李轨;后来被李轨打败,逃到达斗拔谷,和吐谷浑互相呼应,到这时归附唐朝,唐高祖对他厚加安抚。不久,阙可汗被李轨消灭。
薛举进逼高墌,流动的军队到了豳州、岐州,秦王李世民深挖壕沟、高筑营垒,不与薛举交战。恰逢李世民得了疟疾,把军事事务托付给长史、纳言刘文静和司马殷开山,还告诫他们说:“薛举孤军深入,粮草少、士兵疲惫,如果他们来挑战,千万不要应战。等我病好后,再为你们打败他。”殷开山退出后,对刘文静说:“秦王担心我们不能胜任,才说这话。而且贼寇听说秦王生病,一定会轻视我们,我们应该显示武力威慑他们。”于是在高墌西南列阵,仗着人多而不设防备。薛举暗中派兵偷袭他们的后方,七月初九,双方在浅水原交战,八位总管都战败,士兵战死的有十分之五六,大将军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都被俘,李世民率军返回长安。薛举于是攻克高墌,把唐朝战死士兵的尸体堆成高台示众;刘文静等人都因罪被除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七月十二日,榆林贼帅郭子和派使者来投降,唐高祖任命他为灵州总管。
李密每次打胜仗,就派使者向皇泰主报捷。隋朝官员都很高兴,只有王世充对部下说:“元文都这帮人,不过是些舞文弄墨的小官,我看他们的势头,一定会被李密擒获。而且我们的士兵多次和李密交战,很多人的父兄子弟都战死了,一旦我们隶属于李密,我们这些人就活不成了!”他想借此激怒部众。元文都听说后,非常害怕,和卢楚等人谋划趁王世充入朝时,埋伏士兵杀了他。段达生性懦弱,担心事情不成功,派他的女婿张志把卢楚等人的计谋告诉了王世充。
七月十五日夜三更,王世充率领军队袭击含嘉门。元文都听说变故,进宫侍奉皇泰主到乾阳殿,部署士兵自卫,命令众将关闭城门抵抗。将军跋野纲率军出城,遇到王世充,下马投降。将军费曜、田阇在门外交战,失利。元文都亲自率领宫中警卫士兵,想从玄武门出城偷袭王世充的后方,长秋监段瑜声称找不到宫门钥匙,拖延了很久。天快亮时,元文都率军想从太阳门出去迎战,回到乾阳殿时,王世充已经攻下太阳门进城了。皇甫无逸抛下母亲和妻子儿女,砍开右掖门,向西逃往长安。卢楚藏在太官署,被王世充的党羽抓获,带到兴教门,见到王世充后,王世充下令把他乱刀砍死;接着进攻紫微宫门。
皇泰主派人登上紫微观,问王世充:“你带兵来想干什么?”王世充下马谢罪说:“元文都、卢楚等人蓄意谋害我;请杀了元文都,我甘愿接受法律制裁。”段达于是命令将军黄桃树把元文都抓起来送给王世充。元文都回头对皇泰主说:“我今天早上死,陛下傍晚也会遭殃!”皇泰主痛哭着送他出去,元文都到兴教门后,像卢楚一样被乱刀砍死,他和卢楚的儿子们也都被杀死。段达又以皇泰主的名义下令开门,让王世充进城,王世充派人替换了所有宫中警卫,然后到乾阳殿拜见皇泰主。
皇泰主对王世充说:“你擅自杀人,却不向我奏报,这难道是臣子该做的吗!你想滥用武力,还敢对我动手吗!”王世充跪下磕头,流泪谢罪说:“我承蒙先帝提拔,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元文都等人心怀歹意,想召李密来危害国家,又因我反对他们,对我深怀疑忌;我是迫于求生,来不及奏报。如果我心怀不轨,辜负陛下,天地日月都能作证,让我全家灭绝,没有后代。”他说得声泪俱下,皇泰主以为他是真心,让他上殿,和他谈了很久,还带他一起去拜见皇太后;王世充披散头发发誓,说不敢有二心。于是皇泰主任命王世充为左仆射、总督内外诸军事。
到中午时,王世充捕获赵长文、郭文懿,把他们杀了。然后巡视全城,向百姓说明诛杀元文都、卢楚的原因。王世充从含嘉城搬到尚书省居住,逐渐结党营私,肆意作威作福。他任命哥哥王世恽为内史令,让王世恽住进皇宫,子弟都掌管兵权,把政务分成十个部分,全由他的党羽负责,势力震动朝廷内外,没人敢不顺从,皇泰主只能束手无策。
李密正准备入朝,走到温县时,听说元文都等人已死,便返回了金墉城。当时东都洛阳发生严重饥荒,私铸的钱币质量极差,大半掺杂着锡环,钱体细得像线,一斛米竟卖到八九万钱。
起初,李密曾跟随儒生徐文远求学。徐文远当时担任皇泰主的国子祭酒,一次亲自出城砍柴,被李密的军队抓获。李密让徐文远面向南坐下,以弟子之礼,自己面朝北拜见他。徐文远说:“老夫既然受了您的厚礼,怎敢不直言!不知将军的志向是想做伊尹、霍光那样扶持王室、挽救危局的贤臣,还是想做王莽、董卓那样趁乱夺权、谋取私利的逆臣?若是前者,老夫虽已年迈,仍愿为您效力;若是后者,那老夫对您就没什么用处了!”李密磕头说:“昨日我接受朝廷任命,担任上公之职,希望能尽我微薄之力,挽救国家危难,这是我李密的本心。”徐文远说:“将军是名臣之子,只是一时走错了路,若能及时回头,仍不失为忠义之臣。”
等到王世充杀了元文都等人,李密又向徐文远请教对策。徐文远说:“王世充也是我的学生,他为人残忍、心胸狭隘,如今趁势掌权,必定有篡权的野心,将军之前入朝的计划怕是行不通了。不打败王世充,绝不能入朝!”李密说:“起初我以为先生只是个不懂世事的儒生,如今您却能如此果断地决断大事,真是英明啊!”徐文远是徐孝嗣的玄孙。
七月十九日,唐高祖下诏,废除隋朝所有供皇帝游玩的离宫别馆。
七月二十七日,唐高祖派黄台公李瑗安抚山南地区。
七月二十八日,唐高祖任命隋朝原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为刑部尚书。
隋朝河间郡丞王琮坚守郡城,抵抗各路盗贼,窦建德攻打了一年多也没能攻克。听说隋炀帝被杀的消息后,王琮率领官吏百姓为隋炀帝举办丧事,守城的士兵都痛哭流涕。窦建德派使者前去吊唁,王琮通过使者请求投降,窦建德退兵扎营,准备酒菜等待他。王琮谈到隋朝灭亡时,俯身流泪,窦建德也为他落泪。窦建德的将领们说:“王琮长期抵抗我军,杀了我们很多人,现在是力竭才投降,请求把他煮死!”窦建德说:“王琮是忠臣,我正要奖赏他来勉励众人尽忠君主,怎么能杀他!过去我们在高鸡泊做强盗,或许可以随意杀人;如今要安抚百姓、平定天下,怎能杀害忠良呢!”于是他在军中宣布:“此前与王琮有怨恨,敢擅自动他的人,诛灭三族!”随后任命王琮为瀛州刺史。河北各郡县听说这件事后,纷纷归附窦建德。
在此之前,窦建德攻陷景城,抓获了户曹河东人张玄素,准备杀他。景城县一千多名百姓哭着请求代替张玄素去死,说:“户曹大人清廉谨慎,无人能比,大王杀了他,还怎么劝勉世人行善!”窦建德于是释放了张玄素,任命他为治书侍御史,张玄素坚决推辞。等到江都事变(隋炀帝被杀)后,窦建德又任命他为黄门侍郎,张玄素才接受官职。
饶阳县令宋正本,学识渊博且有才干,向窦建德献上平定河北的计策,窦建德把他当作主要谋士。窦建德定都乐寿,将自己居住的地方命名为金城宫,设置了全套百官机构。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资治通鉴白话版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回忆并未蹉跎 洪荒:妖庭弃徒到混沌帝尊 美丽NPC又被诓骗了 人,不准说咪邪恶! 离婚后雌君又后悔了 斗罗:娇艳人妻小舞和女儿恶堕成肥猪的孕奴 性福妈妈的一生 病娇阴湿黏人搞强制?不要?我上 无敌纨绔丹帝 火影:我体内有一只上古凶兽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明媚清纯女友的陷落 杨贵妃日本秘史之千年血脉密码 小比格也能当绿茶吗? 在魔法学园被攻略的我 青宫十一年 [三国]开局丞相爱妾,但曹丞相 躺赢,我是专业的[快穿] 藏在心跳里的诗9 躲缠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