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资治通鉴白话版 > 隋纪一公元589年-591年(第2页)

隋纪一公元589年-591年(第2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贺若弼把自己谋划的平陈策略写成文书献上,取名《御授平陈七策》。隋文帝没看,说:“你想宣扬我的名声,我不求名声;你该把这些写进自家传记里。”贺若弼地位声望极高,兄弟都被封为郡公,担任刺史、将领,家中珍奇古玩数不胜数,穿着绫罗绸缎的婢妾有几百人,当时人都认为他极为荣耀。后来突厥使者来朝见,隋文帝对使者说:“你听说过江南有个陈国天子吗?”使者回答:“听说过。”隋文帝让侍从带突厥使者到韩擒虎面前,说:“这就是活捉陈国天子的人。”韩擒虎神色严厉地盯着使者,突厥使者惶恐不安,不敢抬头看他。

左卫将军庞晃等人在隋文帝面前说高颎的坏话,隋文帝发怒,把他们都贬官,对高颎的亲近礼遇更加深厚。他还对高颎说:“独孤公(高颎曾赐姓独孤)就像镜子,每次打磨擦拭,就更加明亮。”当初,高颎的父亲高宾是独孤信的下属,被赐姓独孤,所以隋文帝常称高颎为“独孤”而不叫他的名字。

乐安公元谐性格豪爽侠义,有气概风度。他年轻时和隋文帝是同学,感情很好,隋文帝即位后,元谐多次担任高官。但元谐喜欢批评别人,不会讨好隋文帝身边的人。他和上柱国王谊关系好,王谊被处死後,隋文帝逐渐疏远猜忌元谐。有人告发元谐和堂弟、上开府仪同三司元滂,以及临泽侯田鸾、上仪同三司祁绪等人谋反,隋文帝让有关部门调查核实。相关部门上奏说:“元谐计划让祁绪率领党项士兵截断巴蜀通道。另外,元谐曾和元滂一起拜见陛下,元谐私下对元滂说:‘我才是主人,殿上那个是乱臣贼子。’还让元滂观察云气预言吉凶,元滂说:‘他那边的云气像蹲伏的狗、奔跑的鹿,不如我们这边有福气。’”隋文帝大怒,元谐、元滂、田鸾、祁绪全被处死。

闰四月十七日(己卯),隋文帝任命吏部尚书苏威为右仆射。六月初四(乙丑),任命荆州总管杨素为纳言。

朝廷内外都请求隋文帝举行封禅大典(祭祀天地的盛典)。秋季七月十五日(丙午),隋文帝下诏说:“怎能因为一位将军消灭一个小国,远近关注,就说天下太平了?凭我微薄的德行去祭祀名山,用虚假的言辞冒犯上天,这不是我听说过的圣贤之道。从今以后,有人敢提封禅,就立即禁止。”

左卫大将军、广平王杨雄极受宠信,和高颎、虞庆则、苏威并称“四贵”。杨雄待人宽厚,礼遇士人,朝野上下都归附他,隋文帝厌恶他得民心,暗中猜忌,不想让他掌管兵权。八月二十二日(壬戌),隋文帝任命杨雄为司空,实际上剥夺了他的权力。杨雄没有实权后,就闭门不出,不接待宾客。

隋文帝刚即位时,柱国、沛公郑译请求修订正规雅乐,隋文帝下诏让太常卿牛弘、国子祭酒辛彦之、博士何妥等人商议,过了好几年都没定下来。郑译说:“古代音乐有十二律,轮流作为基准音(宫),每律各配七种音,现在没人能通晓这种方法。”郑译因为龟兹人苏祗婆擅长弹琵琶,才学会这种音律方法,推演出十二均、八十四调,用来核对太乐署演奏的音乐,发现全都不相符。郑译还在七音之外又加了一个音,叫“应声”,写成文书向朝廷公布。他又和邳公苏威的儿子苏夔商议,用排列黍粒的方法确定音律标准。

当时人认为音律长期以来没人能通晓,不是郑译、苏夔短期内能定下来的。隋文帝一向不喜欢学术,牛弘对音律不精通,何妥则因自己是老儒却不如郑译等人而感到羞耻,总想破坏他们的工作。于是何妥提出不同意见,反对“十二律轮流作宫”和“七调”的说法,大臣们纷纷站队,各成派系;有人提议让双方各自创作音乐,完成后选好的采用。何妥担心音乐完成后,好坏一目了然,就请求隋文帝当场演奏测试,还提前对隋文帝说:“黄钟律象征君主的德行。”等到演奏黄钟调时,隋文帝说:“这音乐浑厚和谐,很合我的心意。”何妥趁机上奏,请求只使用黄钟这一个基准音,不用其他律。隋文帝很高兴,采纳了他的建议。

当时还有位乐工叫万宝常,精通音律。郑译等人制成黄钟调后演奏,隋文帝召万宝常询问意见,万宝常说:“这是亡国之音啊。”隋文帝很不高兴。万宝常请求用水尺作为确定音律的标准,来调整乐器,隋文帝同意了。万宝常制造了各种乐器,它们的音高比郑译定的调低两律,他对乐器的增减修改,多得数不清。他制作的音乐清雅平淡,不被当时人喜欢,太乐署里擅长音乐的人大多排挤诋毁他。苏夔尤其忌恨万宝常,苏夔的父亲苏威正掌权,凡是谈论音乐的人都依附苏威,说万宝常的坏话,万宝常的音乐最终被苏威压制,没能推行。

等到平定陈国,隋朝获得了南朝宋、齐时期的旧乐器,以及江南的乐工,隋文帝让他们在宫廷演奏,感叹说:“这才是华夏正统的音乐啊。”于是调整五音,制成五夏、二舞、登歌、房内等十四种曲调,用于祭祀和朝会。还下诏让太常署设置清商署,掌管这些音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时天下已经统一,历代的器物都集中到乐府。牛弘上奏说:“中原的传统音乐大多保存在江南。之前攻克荆州得到梁朝的音乐,现在平定蒋州(建康)又得到陈朝的音乐。史书相传这些音乐符合古乐标准,请加以修整,来完善雅乐。而北魏、北周使用的音乐,夹杂了边疆民族的曲调,都不能用,请全部停用。”冬季十二月,隋文帝下诏让牛弘和许善心、姚察,以及通直郎虞世基共同审定雅乐。虞世基是虞荔的儿子。

十二月二十日(己巳),隋文帝任命黄州总管周法尚为永州总管,安抚岭南地区,调拨黄州士兵三千五百人作为他的亲兵。陈朝桂州刺史钱季卿等人都向周法尚投降。定州刺史吕子廓占据山洞,不接受隋朝命令,周法尚率军攻打,将他斩杀。

隋文帝任命驾部侍郎、狄道人辛公义为岷州刺史。岷州当地风俗害怕瘟疫,一人得瘟疫,全家都躲避他,患者大多病死。辛公义下令把所有患者都抬到自己的办公大厅,夏天时,患者有时多达几百人,大厅和走廊都挤满了。辛公义设置床榻,日夜守在患者中间,用自己的俸禄购置医药,亲自慰问患者。患者痊愈后,辛公义召来他们的亲属,开导说:“生死有命,瘟疫怎能传染!如果能传染,我早就死了。”亲属们都惭愧道歉离去。后来有人患病,都争相到辛公义这里来,他们的亲属也坚持留下照顾,人们开始互相爱护,风俗逐渐改变。后来辛公义调任并州刺史,刚到任就先到监狱里露天坐下,亲自审问囚犯。十多天内,就把所有案件判决完毕,才回到办公大厅处理新的诉讼。案件都当场判决;如果有没审完、需要关押的,辛公义就住在办公大厅,始终不回内宅。有人劝他说:“公务有规定期限,您何必这样辛苦自己!”辛公义说:“我作为刺史,没有德行,不能让百姓不打官司,怎能把人关在监狱里,自己却在家安稳睡觉呢!”囚犯们听说后,都主动认罪服法。后来再有打官司的,乡邻父老就会立刻劝他们说:“这是小事,怎能忍心劳累刺史大人!”打官司的人大多互相谦让,放弃诉讼。

开皇十年庚戌(公元590年)

春季正月初一(乙未),隋文帝封皇孙杨昭为河南王,杨楷为华阳王。杨昭是晋王杨广的儿子。

二月,隋文帝前往晋阳,命令高颎留守京城。夏季四月十三日(辛酉),隋文帝从晋阳返回长安。

成安文子李德林依仗自己的才能和声望,议论时喜欢争强好胜,同事大多忌恨他;因此他虽然有辅佐隋文帝建国的功劳,却十年没有晋升官职。李德林多次和苏威提出不同意见,高颎常支持苏威,上奏说李德林凶狠固执,隋文帝大多听从苏威的建议。隋文帝赏赐李德林庄园店铺,让他自己挑选,李德林请求要叛逆者高阿那肱在卫国县的市店,隋文帝同意了。等到隋文帝前往晋阳,店铺的原主人申诉说,高阿那肱当年强夺百姓田地,在上面建造店铺出租。苏威趁机上奏说李德林欺骗君主,谎称店铺是自己的。司农卿李圆通等人也帮苏威作证,说:“这个店铺的收入,相当于一千户人家的赋税,请计算日子追回赃款。”隋文帝从此更加厌恶李德林。虞庆则等人奉命巡视关东地区,返回后都上奏说:“乡正专门处理诉讼,却偏袒亲友、公报私仇,收受贿赂,对百姓不利。”隋文帝下令废除乡正制度。李德林说:“这事我本来就认为不可行,但刚设置不久就废除,政令不统一,早上制定晚上就推翻,实在不符合帝王立法的原则。我希望陛下规定,今后大臣们如果想随意修改律令,就按军法处置;否则,这类混乱的情况会没完没了。”隋文帝勃然大怒,痛骂道:“你想把我比作王莽吗!”此前,李德林谎称父亲曾任太尉咨议参军,来骗取朝廷追赠的官职,给事黄门侍郎、猗氏人陈茂等人秘密上奏说:“李德林的父亲其实是在校书郎任上去世的,他是谎称曾任咨议参军。”隋文帝对此一直怀恨在心。到这时,隋文帝趁机责备李德林说:“你担任内史,掌管我的机密事务,近来不让你参与议事,是因为你胸襟不宽广,你自己难道不知道吗!还欺骗我夺取店铺,谎称父亲的官职,我实在对你很不满,只是没发作而已,现在就派你去一个州任职。”于是把李德林外放为湖州刺史。李德林拜谢说:“我不敢再奢望担任内史令,只求能参与朝廷散官的行列。”隋文帝不同意,又调任他为怀州刺史,后来李德林在怀州去世。

李圆通原本是隋文帝地位低微时的家奴,有才能和才干;等到隋文帝成为隋国公,就任命李圆通和陈茂为幕僚,从此信任他们。梁国(后梁)被废除后,隋文帝任命梁国太府卿柳庄为给事黄门侍郎。柳庄有见识、有气度,学识渊博,擅长言辞,熟悉典章制度,精通政务,隋文帝和高颎、苏威都很器重他。但柳庄和陈茂同为同僚,不肯屈意迎合陈茂,陈茂就向隋文帝说柳庄的坏话,隋文帝逐渐疏远柳庄,把他外放为饶州刺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隋文帝生性猜忌,不喜欢读书,靠智谋夺取皇位后,就用法律条文夸耀自己,以明察秋毫的态度对待下属,常让侍从窥探朝廷内外的情况,有人犯错就从重定罪。他还担心令史(低级官吏)贪污,就暗中派人给他们送钱帛,一旦有人接受就立即斩首。隋文帝常在宫殿庭院里杖打大臣,一天之内,有时多达三四次;曾因负责杖打的人下手不重而发怒,当场下令把杖打人斩首。尚书左仆射高颎、治书侍御史柳彧等人劝谏,认为“朝堂不是杀人的地方,殿庭不是处罚人的场所”,隋文帝不听。高颎等人就一起到朝堂请罪,隋文帝回头对领左右都督田元说:“我的杖重吗?”田元说:“重。”隋文帝问具体情况,田元举起手说:“陛下的杖有手指粗,打三十下,相当于普通的杖打几百下,所以很多人被打死。”隋文帝不高兴,才下令撤去殿内的杖,若需处罚,就交给相关部门处理。后来楚州行参军李君才上奏说:“陛下过于宠爱高颎。”隋文帝大怒,下令杖打他,可殿内已没有杖,就用马鞭把他打死,从此殿内又重新设置了杖。不久,隋文帝又大怒,再次在殿廷杀人;兵部侍郎冯基坚决劝谏,隋文帝不听,最终还是在殿廷杀了人。事后隋文帝也后悔了,安抚慰问冯基,却对没劝谏的大臣发怒。

五月初一(乙未),隋文帝下诏说:“北魏末年战乱,军队临时设置坊府(军事编制),南征北伐,居无定所,家无完整房屋,土地难以长久耕种,我很怜悯他们。所有军人,都可归属州县管理,开垦田地、户籍登记,全和百姓一样。军府统领军队的制度,应按旧制保留。废除山东、河南及北方边境地区新设置的军府。”

六月二十八日(辛酉),隋文帝规定,百姓年满五十岁可免除徭役,改用缴纳绢帛代替(即“收庸”)。

秋季七月十一日(癸卯),隋文帝任命纳言杨素为内史令。

冬季十一月初九(辛丑),隋文帝到南郊祭祀上天。

江南地区从东晋以来,刑法宽松,世家大族凌驾于寒门之上;平定陈国后,隋朝治理当地的官员完全改变了旧制。苏威又制定《五教》(五种教化条文),让百姓无论老少都要背诵,士民都哀叹怨恨。民间又谣传隋朝要把他们迁到关中,远近百姓都惊恐不安。于是婺州人汪文进、越州人高智慧、苏州人沈玄懀都起兵反叛,自称天子,设置百官。乐安人蔡道人、蒋山人李凌、饶州人吴世华、温州人沈孝彻、泉州人王国庆、杭州人杨宝英、交州人李春等人都自称大都督,攻陷州县。陈国旧境,几乎全在反叛,大的叛军有几万人,小的有几千人,互相呼应。叛军抓住隋朝县令,有的抽肠,有的割肉吃,说:“看你还能让我们背《五教》吗!”隋文帝下诏任命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军讨伐叛军。

杨素将要渡江,派始兴人麦铁杖背着稻草,夜里游过长江侦察叛军情况,返回后又再次前往,被叛军抓获,叛军派三十名士兵看守他。麦铁杖夺取叛军的刀,乱砍看守士兵,把他们全杀了,割下他们的鼻子揣在怀里返回。杨素对他大为惊奇,上奏任命他为仪同三司。

杨素率领水军从杨子津进入,在京口进攻叛军首领朱莫问,将其击败。又进军攻打晋陵叛军首领顾世兴、无锡叛军首领叶略,都平定了他们。沈玄懀战败逃走,杨素追击将其活捉。高智慧占据浙江东岸扎营,连绵一百多里,战船布满江面;杨素率军进攻。子总管南阳人来护儿对杨素说:“吴人轻便勇猛,擅长水战,而且是必死的叛军,难以和他们正面交锋。您应严阵以待,不和他们交战,请给我几千奇兵暗中渡江,突袭他们的营垒。让他们退无归路、进不能战,这是韩信破赵的计策。”杨素采纳了他的建议。来护儿率领几百艘轻便战船直接登上江岸,突袭叛军大营,趁机放火,浓烟火焰冲天。叛军看到火起而恐慌,杨素趁机率军猛攻,大败叛军,叛军溃散。高智慧逃到海上,杨素追击到海边,召行军记室封德彝商议战事,封德彝不小心掉进水里,被人救起,换了衣服去见杨素,始终没说自己落水的事。杨素后来知道了,问他原因,封德彝说:“这是私事,所以没说。”杨素赞叹他与众不同。封德彝名伦,以字行世,是封隆之的孙子。汪文进任命蔡道人为司空,驻守乐安,杨素进军讨伐,将其全部平定。

杨素派总管史万岁率领两千士兵,从婺州另一条路翻山越海,攻破无数叛军盘踞的溪洞。前后打了七百多场仗,转战一千多里,有一百天没有消息,远近的人都以为史万岁已经阵亡。史万岁把书信放在竹筒里,让它顺着水流漂下,被打水的人捡到,报告给杨素。杨素上奏史万岁的事迹,隋文帝感叹不已,赏赐史万岁家十万钱。

杨素又在温州击败沈孝彻,从陆路向天台进军,直指临海,追捕残余叛军,前后打了一百多场仗,高智慧逃到闽、越一带据守。隋文帝因杨素长期在外征战辛劳,下令让他乘驿车回朝。杨素认为残余叛军没消灭,担心留下后患,又请求出征,于是乘驿车到会稽。王国庆自认为海路艰险,北方人不熟悉,没有设防;杨素从海路突然抵达,王国庆惊慌失措,弃城逃走。残余叛军分散逃入海岛,或据守溪洞,杨素分派将领,从水陆两路追捕。又暗中派人劝说王国庆,让他斩杀高智慧来赎罪;王国庆于是抓住高智慧,在泉州将其斩首,残余叛军全部投降,江南彻底平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杨素班师回朝,隋文帝派左领军将军独孤陀到浚仪迎接慰问;等杨素回到京师,每天都有人去问候他。隋文帝任命杨素的儿子杨玄奖为仪同三司,赏赐极为丰厚。独孤陀是独孤信的儿子。

杨素用兵擅长谋略,统领军队严肃整齐,每次即将对敌,总会找士兵的过失将其斩首,多的时候杀一百多人,少的时候也不少于十几人,鲜血在面前流淌,他却谈笑自如。等到与敌军对阵,先让一二百人冲锋,能攻破敌阵就罢了,如果不能攻破而退回,无论多少人,全部斩首;又让二三百人再次冲锋,退回的仍按前法处置。将士们吓得双腿发抖,都有必死之心,因此战无不胜,被称为名将。杨素当时地位尊贵、深受宠信,他的话隋文帝无不听从,跟随他出征的人,即使功劳微小也一定记录,而其他将领即使立了大功,也常被文官挑剔驳回。所以杨素虽然残忍,士兵们还是愿意跟随他。

隋文帝任命并州总管晋王杨广为扬州总管,镇守江都,又任命秦王杨俊为并州总管。

番禺夷人王仲宣反叛,岭南首领大多响应,率军包围广州。韦洸中流箭阵亡,隋文帝下诏任命他的副手慕容三藏代理广州道行军事。又下诏命给事郎裴矩安抚岭南,裴矩到南康后,召集了几千士兵。王仲宣派部将周师举包围东衡州,裴矩和大将军鹿愿率军击败周师举,将其斩首,进军到南海。

高凉冼夫人派她的孙子冯暄率军救援广州,冯暄和叛军将领陈佛智一向友好,故意逗留不进;冼夫人知道后大怒,派人抓住冯暄,关押在州府监狱,另派孙子冯盎出兵讨伐陈佛智,将其斩首。冯盎进军到南海与鹿愿会合,和慕容三藏一起攻打王仲宣,王仲宣的军队溃散,广州得以保全。冼夫人亲自披甲,骑着装备齐全的战马,撑着锦伞,率领手持弓箭的骑兵护卫,跟随裴矩安抚二十多个州。苍梧首领陈坦等人都来拜见,裴矩秉承皇帝旨意任命他们为刺史、县令,让他们回去统领自己的部落,岭南地区于是平定。

裴矩回朝复命,隋文帝对高颎、杨素说:“韦洸率领两万士兵都不能早点越过南岭,我常担心他兵力不足。裴矩用三千疲弱士兵就直达南海,有这样的大臣,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任命裴矩为民部侍郎。任命冯盎为高州刺史,追赠冯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开设谯国夫人幕府,设置长史以下属官,朝廷赐给印章,允许她调发部落所属六州兵马,若有紧急情况,可自行处置。还下诏因冼夫人忠诚有功,特意赦免冯暄逗留不进的罪过,任命他为罗州刺史。皇后赏赐冼夫人首饰和一套宴服,冼夫人把它们和黄金箱子一起存放,连同梁、陈两朝赏赐的物品,各藏在一个仓库里。每年举行家族大会时,就把这些物品陈列在庭院中,对子孙说:“我侍奉三代君主,只凭一颗忠诚顺从的心。现在赏赐的物品都在,这是对我的回报。你们要记住,对天子尽忠!”

番州总管赵讷贪婪暴虐,各俚、獠族百姓大多逃亡反叛。冼夫人派长史张融上奏密封奏章,论述安抚百姓的方法,并揭发赵讷的罪行,认为他不能招抚边远百姓。隋文帝派人审查赵讷,查获他的赃物贿赂,最终将他依法治罪;下诏委托冼夫人招抚逃亡反叛的百姓。冼夫人亲自带着诏书,自称朝廷使者,走遍十几个州,宣示隋文帝的旨意,晓谕各俚、獠族,所到之处百姓都投降了。隋文帝嘉奖她,赏赐临振县作为她的汤沐邑(收取赋税的私邑),追赠冯仆为崖州总管、平原公。

开皇十一年辛亥(公元591年)

春季正月,皇太子妃元氏去世。

二月初六(戊午),吐谷浑派使者入朝进贡。吐谷浑可汗夸吕听说陈国灭亡,非常害怕,逃走并据守险要之地,不敢再侵犯隋朝。夸吕去世,他的儿子世伏继位,派侄子无素上奏表称臣,并进献地方特产,请求将女儿送入隋朝后宫。隋文帝对无素说:“如果答应你的请求,其他国家听说后,一定会效仿,我怎么拒绝他们!我一心想安抚百姓,让他们各得其所,怎能聚集女子来充实后宫呢!”最终没有同意。

平乡县令刘旷有突出的政绩,他用道义道理开导百姓,打官司的人都主动认错离去,监狱里长满了草,庭院里可以张网捕鸟;刘旷后来调任临颍县令。高颎推荐刘旷,称他的清廉名声和良好政绩天下第一,隋文帝召见刘旷,慰问勉励他,回头对侍臣说:“如果不给予特殊奖励,怎么能勉励他人!”二月二十二日(丙子),隋文帝下优抚诏书,提拔刘旷为莒州刺史。

二月三十日(辛巳晦),发生日食。

当初,隋文帝地位低微时,和滕穆王杨瓒(隋文帝弟弟)关系不和。隋文帝担任北周丞相时,任命杨瓒为大宗伯,杨瓒担心招来家族灾祸,暗中想谋害隋文帝,隋文帝隐瞒了这件事。杨瓒的妻子是北周高祖的妹妹顺阳公主,和独孤皇后一向不和,暗中诅咒独孤皇后;隋文帝下令将她休掉,杨瓒不同意。秋季八月十九日(壬申),杨瓒跟随隋文帝前往栗园,突然去世,当时人怀疑他是被毒死的。八月二十二日(乙亥),隋文帝从栗园返回。

沛达公郑译去世。

喜欢资治通鉴白话版请大家收藏:()资治通鉴白话版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小比格也能当绿茶吗?  斗罗:娇艳人妻小舞和女儿恶堕成肥猪的孕奴  藏在心跳里的诗9  在魔法学园被攻略的我  杨贵妃日本秘史之千年血脉密码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三国]开局丞相爱妾,但曹丞相  离婚后雌君又后悔了  洪荒:妖庭弃徒到混沌帝尊  美丽NPC又被诓骗了  无敌纨绔丹帝  躺赢,我是专业的[快穿]  火影:我体内有一只上古凶兽  回忆并未蹉跎  青宫十一年  性福妈妈的一生  明媚清纯女友的陷落  病娇阴湿黏人搞强制?不要?我上  躲缠郎  人,不准说咪邪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