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资治通鉴白话版 > 陈纪二 公元560年-562年(第3页)

陈纪二 公元560年-562年(第3页)

十二月十六日,陈文帝下诏:“从今往后,从正月到四月,已招供认罪的死刑犯,暂时停止执行。”

十二月二十日,北周巴陵守将尉迟宪投降陈朝,陈朝派巴州刺史侯安鼎驻守巴陵。二十一日,独孤盛率领残余部众从杨叶洲悄悄逃走。

十二月二十七日,北齐孝昭帝返回晋阳。

孝昭帝曾在殿前杀人,事后问王曦:“这人该杀吗?”王曦说:“该杀,但可惜死的地方不对。臣听说‘处死犯人要在集市上,让众人都唾弃他’,宫殿朝堂不是行刑的地方。”孝昭帝脸色一变,道歉说:“从今往后,我一定为王公大臣们改正这个做法。”

孝昭帝想任命王曦为侍郎,王曦坚决推辞不肯接受。有人劝他别和朝廷疏远,王曦说:“我从年轻时起,见多了权贵人物——得意一时的人,很少有不垮台的。况且我性格本就迟缓,受不了政务繁忙,君主眼下的恩宠,怎能长久依靠?万一将来出事,想退都没退路。不是我不想当高官,实在是把利害想透了。”

当初,北齐显祖(高洋)在位末年,粮食价格飞涨。济南王(高殷)即位后,尚书左丞苏珍芝建议修建石鳖等屯田(今安徽境内),从此淮南的军粮供应充足。孝昭帝即位后,平州刺史嵇晔建议开垦督亢陂(今河北涿州附近),设置屯田,每年收获几十万石稻粟,北方边境的粮食也能自给;又在黄河沿岸设置怀义等屯田,供应河南地区的军需。从此,陈朝逐步免除了粮食转运的劳役。

天嘉二年辛巳(公元561年)

春季正月初一,北周改年号为“保定”,任命大冢宰宇文护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下令天、地、春、夏、秋、冬五府的事务全由天官总领,无论大事小事,都先由宇文护决断,再上报皇帝。

正月初三,陈朝宣布大赦天下。

北周武帝(宇文邕)到圜丘祭天。

正月初四,北齐孝昭帝到圜丘祭天;初五,到太庙举行祭祀祖先的“祫祭”。

北周武帝到方丘祭地;初七,到南郊祭祀感生帝(古代帝王祭祀的始祖神);初八,祭祀太社(土地神)。

北齐孝昭帝派王琳从合肥出兵,招募江淮地区的流民(“伧楚”,指北方南迁的百姓),计划再次向南进军。陈朝合州刺史裴景徽是王琳哥哥王珉的女婿,请求用自己的亲信做向导。孝昭帝派王琳和行台左丞卢潜率军前往,王琳却犹豫不决。裴景徽怕事情泄露,独自逃往北齐。孝昭帝任命王琳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镇守寿阳。

正月二十二日,北周武帝到太庙祭祀,颁布太祖(宇文泰)制定的“六官制”(按天地春夏秋冬设六府官职)。

正月二十四日,北周湘州守将殷亮投降陈朝,湘州平定。

侯瑱和贺若敦长期对峙,无法取胜,就借了船只让贺若敦等人渡江返回北周。贺若敦担心有诈,不答应,回复说:“湘州本是我们的土地,被你们侵占逼迫;要我撤军,你们得退到我百里之外。”侯瑱把船留在江岸,率军撤退。贺若敦这才率军北上,士兵因疫病死亡的有五六成。陈朝随后平定了武陵、天门、南平、义阳、河东、宜都等郡。晋公宇文护因贺若敦丢了地盘、毫无战功,把他削职为民。

二月十八日,北周武帝到东郊举行“朝日”祭礼(祭祀太阳)。

北周因小司徒韦孝宽曾在玉壁之战中立下大功,就在玉壁设置勋州,任命韦孝宽为刺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韦孝宽待人有恩、讲信用,擅长使用间谍:有的北齐人接受他的财物,暗中传递情报,因此北齐的一举一动,北周都能提前知道。有个叫许盆的将领,献出所守城池投降北齐,韦孝宽派间谍去抓他,很快就斩下许盆的首级返回。

离石(今山西吕梁)以南的少数民族(“生胡”)多次抢劫掠夺,却居住在北齐境内,北周无法直接征讨。韦孝宽想在险要处筑城控制他们,就征调河西十万服劳役的百姓、一百名士兵,派开府仪同三司姚岳监督筑城。姚岳因兵力太少,害怕不敢动工。韦孝宽说:“这座城十天就能建好。它距离北齐的晋州四百多里,我们第一天动工,第二天北齐才会知道;就算晋州征兵,三天才能集齐,再商量对策又要三天,算下来他们的军队两天内到不了这里——我们的城防肯定能建好。”于是下令开工。北齐军队果然抵达边境,怀疑北周有大军埋伏,停留不敢前进。当天夜里,韦孝宽让汾水以南、介山、稷山附近的村庄放火,北齐人以为是北周军营,赶紧收兵自保。姚岳最终顺利筑完城返回。

三月初九,陈朝太尉、零陵壮肃公侯瑱去世。

三月二十日,北周将“八丁兵”(八个成年男子轮流服役,每年服役一个月)改为“十二丁兵”(十二个成年男子轮流服役,每年服役一个月),减轻百姓徭役负担。

夏季四月初一,发生日食。

北周任命少傅尉迟纲为大司空。

四月三十日(原文“丙午”,此处按时间推算),北周封周愍帝(宇文觉)的儿子宇文康为纪国公,封皇子宇文赟为鲁国公。宇文赟是李皇后的儿子。

六月十一日,北周武帝派御正殷不害出使陈朝(“聘”,两国遣使通好)。

秋季七月,北周重新铸造钱币,币面文字为“布泉”,一枚“布泉”可抵五枚五铢钱,和五铢钱同时流通。

七月初一,北周追封武帝的大伯父宇文颢为邵国公,让晋公宇文护的儿子宇文会作为他的后嗣;追封宇文颢的弟弟宇文连为杞国公,让章武公宇文导的儿子宇文亮作为后嗣;追封宇文连的弟弟宇文洛生为莒国公,让宇文护的儿子宇文至作为后嗣;追封太祖(宇文泰)的儿子武邑公宇文震为宋公,让世宗(宇文毓)的儿子宇文实作为后嗣。

北齐孝昭帝当初杀杨愔、燕子献时,曾答应立长广王高湛为皇太弟;后来却立自己的儿子高百年为太子,高湛心里很不满。孝昭帝在晋阳时,高湛在邺城留守。散骑常侍高元海是北齐高祖(高欢)的侄孙,留在邺城掌管机密事务。孝昭帝任命领军(禁军将领)库狄伏连为幽州刺史,任命斛律光的弟弟斛律羡为领军,想借此分散高湛的权力。高湛却挽留库狄伏连,不让斛律羡上任。

之前,济南闵悼王(高殷)常住在邺城,看风水的人说邺城里有“天子气”。平秦王高归彦怕高殷重新被立为帝,对自己不利,就劝孝昭帝除掉他。孝昭帝于是派高归彦到邺城,征召高殷前往晋阳。

高湛内心不安,向高元海请教对策。高元海说:“皇太后安康,皇上对兄弟特别友爱,殿下不用多想。”高湛说:“这难道是我推心置腹问你,你该说的话吗!”高元海请求回官署思考,高湛就把他留在后堂。高元海整夜没睡,只在床边慢慢踱步。天还没亮,高湛就出来问:“想好对策了吗?”高元海说:“有三条计策,恐怕都不太好用。请殿下效仿汉朝梁孝王的做法,带几个随从去晋阳,先拜见太后求情,再面见皇上,请求交出兵权,发誓终身不干预朝政,一定能保万无一失——这是上策。要是不行,就写奏表说自己权势太重,怕遭人议论,请求调任青、齐二州刺史,低调处世,肯定不会招来非议——这是中策。”高湛又问下策,高元海说:“说出来恐怕会被灭族。”高湛执意追问,高元海才说:“济南王是先帝嫡子,皇上当年借太后的命令夺了他的皇位。现在您召集文武大臣,拿出皇上征召济南王的敕令,抓住斛律羡(“丰乐”是斛律羡的字),杀了高归彦,拥立济南王复位,号令天下、以顺讨逆——这是万世难逢的机会。”高湛非常高兴,但他性格怯懦,犹豫不决不敢实施,就派术士郑道谦等人占卜,术士们都说:“举事不吉利,安分守己才吉祥。”

有个林虑县县令叫潘子密,通晓天象占卜,暗中对高湛说:“皇上很快会去世,殿下会成为天下之主。”高湛把他关在府里等候消息,又让巫师占卜,巫师们大多说:“不用起兵,自然会有大喜事。”

高湛只好遵奉诏令,派几百名骑兵送济南王(高殷)去晋阳。九月,北齐孝昭帝(高演)派人用毒酒杀高殷,高殷不肯喝,就被人活活掐死。孝昭帝很快就后悔了。

冬季十月初一,发生日食。

十月初三,北齐任命彭城王高浟为太保,长乐王尉粲为太尉。

北齐孝昭帝外出打猎,一只兔子惊了他的马,孝昭帝摔下马摔断了肋骨。娄太后去探望病情,三次问起济南王的下落,孝昭帝都不回答。太后发怒说:“你把他杀了?不听我的话,你死了也是活该!”说完起身离开,不再回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一月初二,孝昭帝下诏,因太子(高百年)年幼,可派尚书右仆射赵郡王高睿传旨,征召长广王高湛继承皇位。又写信给高湛说:“百年没有罪过,你可以找个安乐的地方安置他,别学我之前的做法。”当天,孝昭帝在晋阳宫去世。临终前,他说遗憾没能看到太后的陵墓完工(指没能亲自为太后修建陵墓)。

颜之推评论说:孝昭帝天性极孝,却不知忌讳(指杀济南王违背太后意愿),最终落到这步田地,实在是因为没读书学习的缘故。

赵郡王高睿先派黄门侍郎王松年骑马赶到邺城,宣布孝昭帝的遗命。高湛还怀疑有诈,派亲信先去晋阳的灵堂,打开棺木查看。亲信回来复命后,高湛才高兴地赶往晋阳,派河南王高孝瑜先入宫,更换皇宫的警卫人员。十一月十一日,世祖(高湛,北齐武成帝)在南宫即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太宁”。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明媚清纯女友的陷落  [三国]开局丞相爱妾,但曹丞相  藏在心跳里的诗9  斗罗:娇艳人妻小舞和女儿恶堕成肥猪的孕奴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无敌纨绔丹帝  小比格也能当绿茶吗?  美丽NPC又被诓骗了  躺赢,我是专业的[快穿]  躲缠郎  在魔法学园被攻略的我  杨贵妃日本秘史之千年血脉密码  病娇阴湿黏人搞强制?不要?我上  回忆并未蹉跎  人,不准说咪邪恶!  离婚后雌君又后悔了  洪荒:妖庭弃徒到混沌帝尊  火影:我体内有一只上古凶兽  性福妈妈的一生  青宫十一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