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资治通鉴白话版 > 晋纪一 公元265年-272年(第2页)

晋纪一 公元265年-272年(第2页)

?秋天七月:王祥被免去睢陵公的爵位。

?九月甲申日:晋武帝下诏给官员们增加俸禄。

?晋朝任命何曾为太保,义阳王司马望为太尉,荀顗为司徒。同时,禁止研究和传播星象占卜、谶纬预言之类的学问。

?吴王让孟仁暂代丞相一职,安排隆重的仪仗队,向东前往明陵迎接父亲文帝的灵位。一路上,宫中使者往来不断,时时问候相关事宜。有巫师说见到文帝的穿着打扮和生前一样,吴王听了又悲伤又高兴,亲自到城东门之外迎接。灵位迎入宗庙后,七天内举行了三次祭祀仪式,还安排歌舞表演,日夜享乐。这一年,晋朝送鲜卑首领拓跋沙漠汗回到自己的部落。

泰始四年(公元268年)

?正月丙戌日,贾充等人呈上修订好的法律条文。晋武帝亲自到场讲解,让尚书郎裴楷朗读。裴楷是裴秀的堂弟。侍中卢琫、中书侍郎张华建议,把新法律中关于死罪的条款摘抄出来,张贴在驿站、驿亭等地方,让百姓都能看到,武帝同意了。武帝又让河南尹杜预制定考核官员升降的办法,杜预上奏说:“古时候考核官员,主要靠综合判断,不会被死板的条文束缚;到了后来,人们没了远见,只追求细枝末节,不再相信自己的判断,只相信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到最后只相信文书记录。文书规定得越繁琐,官场就越虚伪。魏国考核官员的方法,是延续京房的思路,条文确实很细致,但过于苛刻琐碎,违背了考核的本意,所以历代都没办法真正推行下去。不如恢复唐尧时期的制度,抓大放小,简化程序,让规则更容易执行。要真正理解事物的道理,灵活运用,关键还在于人;如果只靠法律而不讲人情,就会被条文束缚住。不如让朝廷重臣各自考核自己的下属,每年评定等级,说出优劣。这样过六年,由主管部门汇总,参考这些评价,连续六年优秀的人破格提拔,连续六年差的罢免,优多劣少的正常晋升,劣多优少的降职。期间可能存在评价标准不一致、考核难度不同的情况,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不必完全按条文来。要是有人考核时徇私情,不符合公正的评价,就让监察部门及时弹劾。如果上下级都互相包庇过错,那社会公正的风气就彻底败坏了,就算有考核制度也没用。”不过,这个建议最终没能实施。

?丁亥日,晋武帝在洛水北边举行亲耕籍田的仪式,象征鼓励农业生产。

?戊子日,晋朝大赦天下。

?二月,吴王任命左御史大夫丁固为司徒,右御史大夫孟仁为司空。

?三月戊子日,晋武帝的母亲皇太后王氏去世。武帝守丧期间,完全按照古代的礼仪进行。

?四月戊戌日,睢陵元公王祥去世,他的家里没有那些为了应酬而来吊唁的人。他同族的孙子王戎感叹说:“太保在正始年间,不算能言善辩的人;但偶尔和他交谈,会发现他的见解深远,这难道不是因为他高尚的品德掩盖了他的口才吗!”

?己亥日,安葬文明皇后。有关部门上奏说:“虞祭之后,应该脱下丧服。”武帝下诏说:“接受了母亲一生的关爱,却不能多守几年丧来报答,于心不忍。”官员们坚持请求,武帝又下诏说:“我只担心自己不能尽到孝道,不要担心我哀伤过度损害身体。前代的礼仪制度,有的质朴,有的华美,何必一定要受近代制度的限制,让完备的丧礼有所缺失呢!”大臣们不停地请求,武帝才勉强同意。但他仍然戴着素冠,吃清淡的食物,守孝三年,就像为父亲文帝守丧时一样。

?秋天七月,众多星星像下雨一样向西坠落。

?己卯日,武帝前往崇阳陵拜谒父亲司马昭的陵墓。

?九月,青州、徐州、兖州、豫州四个州发生严重水灾。

?大司马石苞长期驻守淮南,在当地威望很高,深受百姓爱戴。淮北监军王琛却很讨厌他,偷偷向朝廷上表,诬陷石苞和吴国人勾结。正好吴国准备入侵,石苞修筑堡垒、阻断水流来加强防御,这让武帝起了疑心。羊祜极力向武帝说明石苞肯定不会造反,但武帝不信,下诏说石苞对敌人的形势判断失误,修筑工事扰民,免去了他的官职,还派义阳王司马望率领大军前去“征讨”。石苞征召河内人孙铄做自己的属官,孙铄和汝阴王司马骏关系很好,司马骏当时镇守许昌,孙铄去拜访他。司马骏得知朝廷派兵袭击石苞,私下告诉孙铄:“别跟着惹祸!”孙铄离开后,立刻快马赶到寿春,劝石苞遣散军队,步行到城外的都亭等待处罚,石苞听从了建议。武帝听说后,消除了疑虑。石苞来到京城,被降为乐陵公,回家闲居。

?吴王出兵东关,十月,派将领施绩进攻江夏,万彧攻打襄阳。晋武帝下诏让义阳王司马望率领两万中军步骑兵驻扎在龙陂,作为两路的后援。正好荆州刺史胡烈抵御施绩,将其击败,司马望便带兵返回。吴国交州刺史刘俊、大都督修则、将军顾容先后三次攻打交趾,都被交趾太守杨稷击退,郁林、九真两地也归附了杨稷。杨稷派将军毛炅、董元攻打合浦,在古城交战,大败吴军,杀死刘俊、修则,剩下的吴军逃回合浦。杨稷上表推荐毛炅为郁林太守,董元为九真太守。十一月,吴国丁奉、诸葛靓出兵芍陂,攻打合肥,被安东将军汝阴王司马骏击退。这一年年底,晋朝重新调整官职,任命义阳王司马望为大司马,荀顗为太尉,石苞为司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泰始五年(公元269年)

?正月,吴王立儿子孙瑾为皇太子。二月,晋朝从雍州、凉州、梁州分出部分地区,设立秦州,任命胡烈为刺史。之前,邓艾收纳了数万投降的鲜卑人,安置在雍州、凉州一带,和当地百姓混居,朝廷担心时间长了会出问题,因为胡烈在西部一直声望很高,所以派他去镇守安抚。青州、徐州、兖州又一次发生大水灾。

?晋武帝有了灭掉吴国的想法。壬寅日,任命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征东大将军卫瓘都督青州诸军事,镇守临菑;镇东大将军东莞王司马伷都督徐州诸军事,镇守下邳。羊祜到任后,对荆州地区的百姓和远近的人都很友善,深得江汉地区民心。他对吴国人讲究信义,有投降过来的人想离开,都听凭他们的意愿。他减少了巡逻防守的士兵,用来开垦了八百多顷农田。他刚到的时候,军队的粮食不够吃一百天,到了后期,竟然积攒了够吃十年的粮食。羊祜在军中,常常穿着轻便的皮裘,系着宽松的衣带,不穿铠甲,他住所的大厅里,侍卫也不过十几个人。

?济阴太守、巴西人文立进言说:“过去蜀国名臣的子孙,流落到中原地区的,应该根据他们的才能给予官职,这样既能安抚巴蜀地区的人心,也能让吴国人看到我们的诚意。”武帝采纳了这个建议。己未日,下诏说:“诸葛亮在蜀国,尽心尽力,他的儿子诸葛瞻在危难时为蜀国尽忠而死,诸葛瞻的儿子诸葛京应该根据才能授予官职。”又下诏说:“蜀国将领傅佥父子为君主战死。天下的忠义都是一样的,怎么能因为是敌国就区别对待呢!傅佥的儿子傅着、傅募被没入官府为奴,应该赦免他们,恢复平民身份。”武帝任命文立为散骑常侍。原蜀汉尚书、犍为人程琼,品德和学问都很好,和文立交情很深。武帝听说了他的名字,向文立询问,文立回答说:“我很了解他,只是他年近八十,生性谦虚退让,已经没有当年的声望了,所以没向陛下禀报。”程琼听说后,说:“文立真是不结党营私啊,这就是我欣赏他的原因。”

?秋天九月,天空出现彗星,划过紫微星所在的区域。

?冬天十月,吴国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衡”。晋朝封皇子司马景度为城阳王。

?当初,汝南人何定曾是吴大帝孙权的侍从,吴王即位后,何定上书说自己是先帝的旧臣,请求回到宫中当差。吴王让他做楼下都尉,负责掌管酒和粮食的买卖,何定从此作威作福,吴王却很信任他,很多事情都交给他办。左丞相陆凯当面斥责何定说:“你看看以前那些对君主不忠、扰乱国政的人,有几个能善终的?你为什么非要做坏事,玷污皇上的视听!你最好赶紧改正,不然,大祸马上就临头了。”何定因此对陆凯恨之入骨。陆凯一心为国家,忠诚恳切,上奏的文书都直指问题,从不掩饰。后来他生病,吴王派中书令董朝去问他有什么想说的,陆凯说:“何定这个人不能信任重用,应该给他安排个外任官职。奚熙是个小官吏,提议开垦浦里田,这事也不能听他的。姚信、楼玄、贺邵、张悌、郭遫、薛莹、滕修,还有我的族弟陆喜、陆抗,这些人有的清白廉洁、忠诚勤勉,有的才能卓越,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希望陛下多多留意,向他们询问治国的事务,让他们各尽忠心,也许能弥补一些疏漏。”贺邵是贺齐的孙子,薛莹是薛综的儿子,楼玄是沛人,滕修是南阳人。不久,陆凯去世。吴王一直对他的耿直不满,又天天听何定说坏话,过了一段时间,最终把陆凯的家人流放到建安。

吴国决定出兵攻打交趾,兵分两路:一路由监军虞汜、威南将军薛珝、苍梧太守陶璜率领,从荆州出发;另一路由监军李勖、督军徐存带领,从建安走海路。两路军队约定在合浦会师。

十二月,有关部门上奏,说太子对太傅、少傅行礼仪节存在争议。晋武帝说:“尊重老师,是为了推崇正道、重视教育,怎么能说这不符合君臣之礼呢!让太子用拜师之礼去拜见。”

泰始六年(公元270年)

?年初战事:正月,吴国的丁奉率军进入涡口,被扬州刺史牵弘带兵击退。吴国的万彧也从巴丘返回建业。

?四月,吴国左大司马施绩去世,镇军大将军陆抗接替他,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等地军事,治所设在乐乡。陆抗觉得吴王治国问题太多,就上书说:“实力相当的时候,人多的能打败人少的;力量相近的时候,安定的一方能制服混乱的一方,这就是六国被秦国吞并、西楚被汉朝打败的原因。现在敌人占据的地方,可比当年秦国的关中、楚汉相争时的鸿沟以西大多了,而我们吴国,对外没有合纵联盟的支援,对内也不如当年的西楚强大,各种政务废弛,百姓生活不安定。有些人觉得只要靠长江天险和高山屏障就能守住国家,可这只是守卫国家最次要的办法,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把它放在首位。”陆抗越想越忧心,常常半夜睡不着,摸着枕头叹气,吃饭都没胃口。他觉得臣子对君主应该直言不讳,就把当前该做的十七件事详细写下来上奏。但吴王根本没当回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勖走海路进攻交趾,因为路途艰难,他杀了带路的将领冯斐,带兵返回。原来,何定曾想给儿子向李勖家求婚,李勖没答应,这下何定逮到机会,向吴王告状,说李勖滥杀冯斐、擅自撤军。吴王信以为真,杀了李勖、徐存及其家属,还把李勖的尸体烧了。何定还让将领们进献御犬,一条狗的价值高达几十匹细绢,狗的装饰配件都值一万钱,这些狗抓兔子供吴王厨房食用。吴国人都知道何定在搞鬼,可吴王却觉得他忠心勤勉,还赐他列侯爵位。陆抗又上书说:“小人不懂大道理,见识短浅,就算他们想尽力办事,都不一定能胜任,更何况何定这种向来奸恶、爱憎无常的人呢!”吴王还是不听。

?六月戊午日,胡烈在万斛堆讨伐鲜卑秃发树机能,战败被杀。都督雍、凉州诸军事的扶风王司马亮派将军刘旗去救援,刘旗却在一旁观望,不敢进军。司马亮因此被贬为平西将军,刘旗按罪当斩。司马亮上书说:“指挥失误是我的责任,请求饶刘旗一命。”晋武帝下诏:“如果刘旗没罪,那肯定有人有罪。”最后免去了司马亮的官职。朝廷派尚书石鉴代理安西将军,都督秦州诸军事,去讨伐秃发树机能。当时秃发树机能兵力强盛,石鉴让秦州刺史杜预出兵。杜预认为敌人正打胜仗,马匹肥壮,而晋军粮草不足,应该先集中力量运送粮草,等春天再进攻。石鉴却上奏说杜预故意拖延,影响军事行动,杜预被用囚车押送到廷尉府,最后花钱赎罪。后来石鉴亲自去打秃发树机能,也没能取胜。

?七月乙巳日,城阳王司马景度去世。

?丁未日,汝阴王司马骏升任镇西大将军,都督雍、凉等州诸军事,镇守关中。

?冬天十一月,晋武帝立皇子司马东为汝南王。

?吴王的堂弟、前将军孙秀担任夏口督,吴王不喜欢他,民间都传言孙秀要被吴王收拾。正好吴王派何定带五千士兵到夏口打猎,孙秀吓得不轻,连夜带着妻子儿女和几百亲兵投降晋国。十二月,晋国封孙秀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会稽公。这一年,吴国大赦天下。

?以前,魏国把南匈奴的五个部落安置在并州各郡,和中原百姓混居,匈奴人自称是汉朝公主的后代,所以改姓刘。

泰始七年(公元271年)

?正月,匈奴右贤王刘猛反叛,逃出边塞。豫州刺史石鉴虚报攻打吴军的斩首数量,晋武帝下诏说:“石鉴身为大臣,本是我信任的人,却和下面人一起造假,这合乎道义吗?罢官回家,终身不再任用!”

?吴国人刁玄伪造谶文,说“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意思是东南方会出统一天下的君主。吴王信以为真,月底就大张旗鼓地从华里出兵,还带着太后、皇后和几千后宫嫔妃,从牛渚向西进发。东观令华谮等人极力劝阻,吴王根本不听。行军途中遇到大雪,道路泥泞难行,士兵们穿着铠甲、拿着兵器,上百人一起拉一辆车,很多人都快被冻死了,大家都说:“要是遇到敌军,直接倒戈投降!”吴王听说后,只好撤军。晋武帝派义阳王司马望率领两万中军、三千骑兵驻扎在寿春防备,听说吴军撤退,才把军队撤回。

?三月丙戌日,巨鹿元公裴秀去世。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性福妈妈的一生  杨贵妃日本秘史之千年血脉密码  在魔法学园被攻略的我  离婚后雌君又后悔了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斗罗:娇艳人妻小舞和女儿恶堕成肥猪的孕奴  小比格也能当绿茶吗?  回忆并未蹉跎  藏在心跳里的诗9  青宫十一年  躺赢,我是专业的[快穿]  明媚清纯女友的陷落  美丽NPC又被诓骗了  病娇阴湿黏人搞强制?不要?我上  火影:我体内有一只上古凶兽  [三国]开局丞相爱妾,但曹丞相  洪荒:妖庭弃徒到混沌帝尊  躲缠郎  人,不准说咪邪恶!  无敌纨绔丹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