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资治通鉴白话版 > 汉纪六十一 公元220年-222年(第2页)

汉纪六十一 公元220年-222年(第2页)

蜀地传言汉献帝已经遇害,于是刘备为汉献帝发丧,穿上丧服,追谥他为孝愍皇帝。刘备的部下纷纷称有祥瑞出现,劝刘备称帝。前部司马费诗上书说:“殿下因为曹操父子逼迫天子篡位,所以才奔波万里,召集军队,准备讨伐逆贼。如今大敌还没有消灭,就先自己称帝,恐怕会让人心生疑惑。当初汉高祖和项羽约定,先攻破秦朝的人就封王。等到刘邦攻下咸阳,俘获秦王子婴,仍然推辞谦让。何况如今殿下还没有走出自己的领地,就想要称帝自立呢!我实在认为殿下不应该这样做。”刘备听了很不高兴,把费诗降职为永昌从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夏季,四月初六,刘备在成都武担山之南登基称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章武。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

臣司马光说:上天生下众多百姓,他们无法自己管理自己,所以就共同拥戴一个君主来治理。如果君主能够禁止暴行、消除祸害,保全百姓的生命,奖赏善行、惩罚恶行,使社会不至于混乱,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为君主。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天下的诸侯国有上万个,凡是拥有百姓和土地的,都可以称为君主。能够统合万国并统治他们,制定法律制度,颁布号令,而天下没有人敢违抗的,就称为王。

当王道衰落的时候,强大的国家能够率领诸侯尊奉天子,这样的国家就称为霸。所以自古以来,当天下混乱无道,诸侯互相争斗时,有时候很长时间都没有天子,这种情况也是很多的。

秦朝焚书坑儒,汉朝建立后,学者们开始推崇“五德相生相克”的学说,认为秦朝是一个过渡朝代,处于木德和火德之间,只能称为霸,不能称为王,于是关于正统和闰统的争论就开始了。

到汉朝灭亡后,三国鼎立;晋朝失去统治能力,五胡乱华;南朝宋、北魏以后,南北分裂,各自编写国史,互相排斥贬低,南方称北方为“索虏”,北方称南方为“岛夷”。

到朱氏取代唐朝,天下四分五裂,后梁太祖朱温进入汴京,有人把他比作篡权的王莽、穷奇,对后梁的年号和历史都弃而不记。这些都是出于个人偏见的说法,不是公正客观的论断。

我学识浅薄,实在不足以辨别前代的正统和非正统。但我私下认为,如果不能统一天下九州,就算有天子的名号,也没有天子的实际权力。这些政权,无论属于华夏还是夷狄,是仁义还是残暴,国家大小、力量强弱,或者时代不同,总体上都和古代的诸侯国没有区别,怎么能只尊崇一个国家为正统,而把其他国家都视为伪政权呢?

如果认为只有从上一代合法传承下来的才是正统,那么南朝陈接受了谁的传承?北魏又接受了谁的传承?如果认为占据中原地区的就是正统,那么匈奴汉国、后赵、前燕、前秦、后秦、胡夏等政权所占据的土地,可都是五帝、三王的旧都。如果以道德来判断是否正统,那么一些小国家也有贤明的君主,夏、商、周三代末期,难道就没有邪僻的君王吗?

所以关于正统和闰统的争论,从古到今,都没有人能够把其中的道理说通,让人完全信服而不可动摇。我现在所记述的历史,只是想叙述国家的兴衰,记录百姓的安乐与疾苦,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其中的善恶得失,作为借鉴和警戒,并不像《春秋》那样设立褒贬的标准,来扭转乱世,恢复正道。

至于正统和闰统的问题,我不敢妄加判断,只是根据各个政权的实际功业来叙述。周朝、秦朝、汉朝、晋朝、隋朝、唐朝,都曾经统一过九州,并且把皇位传给后代子孙。即使他们的子孙后来势力微弱、流亡迁徙,但仍然继承着祖宗的基业,还有复兴的希望。而与他们争夺天下的势力,原本都是他们的臣属,所以我用天子的制度来叙述这些朝代。

至于其他一些政权,地域大小、道德水平相当,谁也不能统一对方,名号没有差别,本来就不是君臣关系的,我都把它们当作列国来处理,对它们一视同仁,不抬高也不贬低,这样差不多能不歪曲事实,接近公平公正。然而,在天下分裂的时候,不能没有年、时、月、日来记录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

由于汉朝把政权传给魏国,魏国又传给晋朝,晋朝传给南朝宋,一直到南朝陈,然后被隋朝取代;唐朝传给后梁,一直到后周,然后被大宋继承,所以我不得不采用魏国、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年号,来记载各个政权的历史事件。这并不是尊崇这些朝代而贬低其他朝代,也不存在正统和闰统的区别。

刘备建立的汉政权,虽然自称是中山靖王的后代,但家族关系已经非常疏远,无法说清世代辈数和名位,就像南朝宋高祖刘裕自称是楚元王的后代,南唐烈祖李昪自称是吴王李恪的后代一样,真假难以分辨。所以我不敢把刘备建立的汉政权和东汉光武帝刘秀、东晋元帝司马睿所建立的政权相提并论,认为它能继承汉朝的正统。

孙权把都城从公安迁到鄂县,还把鄂县改名为武昌。

五月辛巳日,刘备立夫人吴氏为皇后。吴氏是偏将军吴懿的妹妹,以前是刘璋哥哥刘瑁的妻子。同时,刘备立儿子刘禅为皇太子,还为刘禅娶了车骑将军张飞的女儿做太子妃。

当年曹操进邺城时,曹丕还是五官中郎将,见到袁熙的妻子、中山人甄氏长得很美,就喜欢上了她,曹操便为曹丕娶了甄氏,后来生下儿子曹叡。曹丕称帝后,安平人郭贵嫔深受宠爱,甄夫人留在邺城见不到曹丕,心里失意,说了些怨言。郭贵嫔趁机诬陷她,曹丕大怒,六月丁卯日,派人赐死了甄夫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曹丕因为宗庙在邺城,便在洛阳建始殿祭祀曹操,用的是家族亲人的礼仪。

戊辰日是月底,发生了日食。有关官员上奏请求罢免太尉,曹丕下诏说:“天灾异象是谴责君主的,却把过错归到辅佐大臣身上,这哪里符合夏禹、商汤归罪于自己的大义呢!命令百官各自忠于职守,以后再有天地灾异,不要再弹劾三公。”

刘备立儿子刘永为鲁王,刘理为梁王。

刘备为关羽的死感到羞耻,打算攻打孙权。翊军将军赵云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如果先灭魏国,孙权自然会臣服。现在曹操虽死,儿子曹丕篡权夺位,应当顺应民心,早图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来讨伐逆贼,关东的义士一定会带着粮食、赶着马匹迎接王师。不该放下魏国,先和吴国开战。一旦交战,就很难立刻停止,这不是上策。”很多大臣都劝谏,刘备却不听。广汉处士秦宓陈说天时对伐吴不利,被刘备下狱幽禁,后来才赦免释放。

当初,车骑将军张飞雄壮威猛,仅次于关羽。关羽善待士兵,却对士大夫傲慢;张飞敬重君子,却不体恤士兵。刘备常告诫张飞:“你刑罚杀戮过于严苛,又天天鞭打士兵,还把他们留在身边,这是取祸之道啊。”张飞却不改。刘备要伐孙权时,张飞本该率一万人从阆中到江州会师。出发前,他的帐下将领张达、范强杀了他,带着他的首级顺流投奔孙权。刘备听说张飞的营都督有奏表送来,说:“唉,张飞死了!”

陈寿评价说:关羽、张飞都称万人敌,是当世虎臣。关羽报效曹操,张飞义释严颜,都有国士之风。但关羽刚愎自用,张飞暴虐少恩,因短处而败亡,也是常理。

秋天七月,刘备亲自率军攻打孙权,孙权派使者向刘备求和。南郡太守诸葛瑾给刘备写信说:“陛下觉得关羽和先帝(指汉献帝)相比,哪个更亲?荆州和天下相比,哪个更大?都是仇敌,该先对付谁?如果弄清这些,事情就容易解决了。”刘备不听。当时有人说诸葛瑾另派亲信和刘备联系,孙权说:“我和子瑜(诸葛瑾字)有生死不变的誓言,他不会负我,就像我不会负他。”但外面流言不断,陆逊上表说诸葛瑾肯定不会这样,应该想办法消除疑虑。孙权回复:“子瑜和我共事多年,恩如骨肉,彼此非常了解。他为人,不合道的事不做,不合义的话不说。以前刘备派诸葛亮来吴国,我曾对诸葛瑾说:‘你和孔明是亲兄弟,弟弟随哥哥是顺理的,为何不留孔明?他若留下,我可以写信给刘备解释,他自然会留下。’诸葛瑾回答:‘弟弟诸葛亮已投身刘备,定下君臣名分,义无二心。他不留下,就像我不会去蜀国一样。’他的话足以贯通神明,怎么会有背叛的事?之前收到诽谤信,我立刻封好给诸葛瑾看,还亲手写了信。我和他是神交,不是外人言语能离间的。知道你忠心,就把你的奏表封好给诸葛瑾看,让他知道你的心意。”

刘备派将军吴班、冯习在巫县打败孙权的将领李异、刘阿,进军秭归,兵力有四万多人,武陵的蛮夷也派使者来请求派兵相助。孙权任命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督率将军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抵抗。

曹丕的弟弟鄢陵侯曹彰、宛侯曹据、鲁阳侯曹宇、谯侯曹林、赞侯曹兖、襄邑侯曹峻、弘农侯曹斡、寿春侯曹彪、历城侯曹徽、平舆侯曹茂都进爵为公,安乡侯曹植改封鄄城侯。

朝廷修筑陵云台。

当初,曹丕让群臣料想刘备会不会为关羽报仇攻打孙权,大家都说:“蜀国是小国,名将只有关羽。关羽死了,军队也败了,国内担忧恐惧,不会再出兵。”只有侍中刘晔说:“蜀国虽狭小虚弱,但刘备想靠武力自强,势必会出兵显示实力。而且关羽和刘备,义为君臣,恩如父子。关羽死了,刘备不能出兵报仇,就谈不上有始有终了。”八月,孙权派使者称臣,言辞谦卑,还送于禁等人回来。朝臣都庆贺,刘晔却说:“孙权无故求降,一定是内部有急难。他之前杀了关羽,刘备必定大举伐吴。孙权外有强敌,人心不安,又怕我们趁机攻打,所以献地求降,一是为了阻止我们出兵,二是借我们的援助来壮大声势、迷惑敌人。天下三分,我们占十分之八。吴、蜀各保一州,依山傍水,有急难就互相救援,这是小国的生存之道。现在他们自相攻击,是天要亡吴,我们应大举进军,渡江袭击吴国。蜀国攻外,我们袭内,吴国不出十天就会灭亡。吴亡后蜀国孤立,就算割一半吴地给蜀国,它也不能长久,何况我们占内,蜀国外围得利呢!”曹丕说:“人家称臣投降却攻打,会让天下想归附的人疑虑,不如先接受吴国投降,再袭击蜀国后方。”刘晔说:“蜀国远,吴国近,蜀国听说我们伐吴,会继续进攻,不会停止。现在刘备已发怒出兵,听说我们伐吴,知道吴国必亡,会高兴地和我们争割吴地,肯定不会改变计划救吴。”曹丕不听,接受了吴国投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于禁头发胡须全白,形容憔悴,见到曹丕时哭泣叩首。曹丕用荀林父、孟明视的旧事安慰他,任命他为安远将军,让他北到邺城拜谒曹操高陵。曹丕让人预先在陵堂画上关羽获胜、庞德愤怒、于禁投降的画像。于禁见到后,羞愧愤恨发病而死。

司马光评论说:于禁率领数万大军,战败不死,投降敌人,后来又回来。魏文帝废黜他可以,杀了他也可以,却在陵堂画壁画羞辱他,这就不是君主该做的事了!

丁巳日,曹丕派太常邢贞捧着策书封孙权为吴王,加赐九锡。刘晔进谏说:“不行。先帝(曹操)征伐天下,已占十分之八,威震海内;陛下受禅登基,德合天地,声威远扬。孙权虽有雄才,不过是汉朝的票骑将军、南昌侯,官职低、权势小。江南士民本就畏惧我们,不能强迫他们与孙权共谋大事。如今不得已接受他投降,可进封将军号,封十万户侯,不能立刻封王。王位距天子仅一步之遥,礼仪服饰容易混淆。他若只是侯,江南士民就不会有君臣之分。我们轻信他的伪降,加封尊号,确定君臣名分,这是给老虎添翅膀。孙权受封王爵后,等击退蜀军,对外会假意尊奉我们,让江南百姓都知道;对内却会故意失礼激怒陛下。陛下若发怒兴兵讨伐,他就会对百姓说:‘我委身事奉魏国,进贡珍宝从不吝啬,尽到了臣礼,他们却无故伐我,是要灭我国家、俘我百姓为奴。’吴民怎会不信?一旦百姓被激怒,上下同心,战斗力会增强十倍。”曹丕仍不听。众将因吴国归附而放松戒备,唯独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加紧修筑攻守工事。山阳人曹伟一向有才名,听说吴国称藩,便以平民身份给孙权写信索贿,想借此结交京城权贵,曹丕得知后将他处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小比格也能当绿茶吗?  离婚后雌君又后悔了  杨贵妃日本秘史之千年血脉密码  火影:我体内有一只上古凶兽  斗罗:娇艳人妻小舞和女儿恶堕成肥猪的孕奴  躺赢,我是专业的[快穿]  躲缠郎  藏在心跳里的诗9  人,不准说咪邪恶!  病娇阴湿黏人搞强制?不要?我上  美丽NPC又被诓骗了  洪荒:妖庭弃徒到混沌帝尊  回忆并未蹉跎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明媚清纯女友的陷落  [三国]开局丞相爱妾,但曹丞相  性福妈妈的一生  在魔法学园被攻略的我  青宫十一年  无敌纨绔丹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