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停下来,深吸一口气,试图集中精神。但那些被她强行压抑的悲伤、绝望和空洞,此刻仿佛找到了决堤的出口,通过她颤抖的手,不受控制地宣泄在纸上。
她写的字,时而紧绷得像是要在纸上勒出痕迹,时而又软弱得仿佛随时会晕开、消散。气韵是断的,精神是涣散的,整幅作品看起来支离破碎,毫无章法,只剩下一种挣扎的、痛苦的痕迹。
周围考生笔下流淌出或娟秀、或豪放、或充满巧思的作品,而她的考卷,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她内心那片荒芜的战场。
监考老师巡考到她身边时,脚步微微停顿,看着这个脸色苍白、眼神空洞的女孩,和她笔下那与考号信息上“书法生”身份极不相符的字迹,眼中流露出一丝惋惜,轻轻摇了摇头,无声地走开了。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耿星语几乎是立刻放下了笔,仿佛那笔有千钧重。她看着面前那张被自己“糟蹋”了的宣纸,上面扭曲的字迹像极了她现在支离破碎的灵魂。
她没有再看第二眼,默默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起身离开。
走出考场,等在外面的周老师看着她,张了张嘴,最终只是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耿峰则皱紧了眉头,显然对结果已有预料,眼神中透露出失望与一种“尽到责任”后的松懈。
阳光有些刺眼,耿星语抬起手,微微遮挡了一下。
她知道,她来了,也考了。
但那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可能成为“状元”的耿星语,那个在墨香中找到片刻安宁和力量的耿星语,已经和母亲一起,永远地留在了过去。
此刻走出考场的,只是一个空壳,完成了一场别人期望她完成的、名为“联考”的仪式。而结果,早已不重要了。
第79章联考
联考结束,发挥确实有些不尽如人意,但也算不上最坏。
周老师在电话那头沉默了许久,最后只说了一句:“人回来了,就好。”耿峰似乎也完成了某种义务,不再过多干涉,只是定期打来生活费。
在医生评估确认她的情绪状态趋于“稳定”——一种缺乏剧烈波动,但也缺乏生命活力的稳定之后,耿星语办理了出院手续。
她没有回和母亲共同生活过的那个家,那里承载了太多无法承受的记忆与气息。而是在父亲的安排下,在源江县城租了一个安静的一居室。
她重新成为一名高三学生,至少在学籍上是如此。只是她不再去学校,选择了在家自学,为来年的高考做准备。
教材和复习资料堆满了简陋的书桌,与从医院带回来的、分门别类的药瓶并列摆放着,构成她当下生活的全部注解。
日子过得像一张复印纸,重复、苍白、没有惊喜。
清晨,她在固定的时间被闹钟唤醒,吞下当天的药片,那熟悉的口感让她确认自己还“存在”。
然后,她坐在书桌前,摊开课本和练习册。公式、定理、古文、单词……它们像冰冷的符号涌入脑海,又被机械地记录下来。她能够理解,能够解题,但知识无法在她心中激起任何涟漪,仿佛只是在完成一套设定好的程序。
偶尔,她会抬起头,望向窗外。窗外是源江县老城区灰扑扑的屋顶和交错纵横的电线,偶尔有鸽子扑棱着翅膀飞过。
她会想起母亲,想起那个约定,想起周老师说的“好好活着”。这些念头像微弱的光,短暂地闪烁一下,随即又被巨大的空洞感吞没。
她没有再碰毛笔和宣纸。那套工具被她收进了箱底,仿佛封存一段与她无关的前尘往事。
有时手指会无意识地模仿握笔的姿势,在空气中微微划动,但很快便会被她克制住。
邻居们偶尔能看到这个苍白安静的姑娘在傍晚时分出门,去附近的菜市场买些简单的食材,或者只是沿着护城河慢慢地走上一段。她总是独来独往,眼神疏离,像一幅移动的、淡彩的影子。
她按时参加学校的模拟考试,成绩在中游徘徊,不好不坏,足以让她有资格参加来年的高考。老师知道她的情况,也并不多加催促。
生活仿佛进入了一种低耗能的平稳运行模式。没有崩溃,没有狂喜,没有期待,也没有彻底的绝望。
她像一艘失去了风帆、仅靠着微弱惯性向前漂移的小船,在平静无波的海面上,漫无目的地,朝着那个名为“高考”的、既定的坐标,缓慢地靠近。
没有人知道她是否真的在为高考“准备”着,或许,这日复一日的重复本身,就是她唯一知道的,也是唯一能做到的,“活下去”的方式。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被阴湿怪觊觎的漂亮小可怜 本官破案靠吃饭 睡前的热牛奶 英雄归来:学院里的传说级英雄 黑月光男配背后的真相竟然是 明日饭约 娱乐:我吃天仙软饭,蜜蜜醋了! 和渣攻分手后我爆红了 入局 [综名著] 小说家如何改变剧情 自深深处 天才影帝是我竹马 穿到破产后死对头氪金养我 月行失序 年代1968:牛棚里的幸福生活 [综英美] 路人女主吃瓜日常 春休(谋杀丞相二三事) 穿成炮灰成了反派的御用大师 缅南的雨季 玉骨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