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135章 齐纪一(第4页)

第135章 齐纪一(第4页)

三月庚申日,齐高帝召见司徒褚渊、尚书左仆射王俭,让他们接受遗诏辅佐太子;壬戌日,齐高帝在临光殿去世。太子即位,实行大赦。

齐高帝性格深沉,度量宏大,学识渊博,擅长写文章。他生性清廉节俭,管理皇帝服饰的官员藏有玉制发簪,高帝对中书省下令:“留下这种东西,正是滋生奢靡风气的根源!”立即下令打碎玉簪;还下令核查是否有其他奢侈品,一律照此处理。他常说:“如果让我治理天下十年,定能让黄金变得和泥土一样便宜。”

乙丑日,齐武帝任命褚渊为录尚书事(总领尚书省事务),王俭为侍中、尚书令,车骑将军张敬儿为开府仪同三司。丁卯日,任命前将军王奂为尚书左仆射。庚午日,任命豫章王萧嶷为太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庚辰日,北魏主亲临虎圈,下诏说:“虎狼凶猛残暴,捕捉它们时,常常造成人员伤亡;既没有什么益处,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今以后,不再捕捉虎狼进贡。”

夏季四月庚寅日,齐武帝给去世的齐高帝上谥号为高皇帝,庙号太祖。丙午日,将齐高帝安葬在泰安陵。

辛卯日,齐武帝追尊穆妃为皇后。六月甲申日初一,立南郡王萧长懋为皇太子。丙申日,立太子妃王氏。王妃是琅邪人。封皇子闻喜公萧子良为竟陵王,临汝公萧子卿为庐陵王,应城公萧子敬为安陆王,江陵公萧子懋为晋安王,枝江公萧子隆为随郡王,萧子真为建安王,皇孙萧昭业为南郡王。

司徒褚渊卧病在床,自行上奏请求退位,齐武帝不同意;褚渊恳切坚持,癸卯日,武帝任命褚渊为司空,兼任骠骑将军,仍保留侍中、录尚书事的职位。

秋季七月,北魏征调各州郡五万人修筑灵丘道。

吏部尚书济阳江谧,性情谄媚浮躁。齐高帝去世后,江谧因自己没被列入顾命大臣而怨恨;齐武帝即位后,他又没得到升官,因此心怀不满,散布诽谤言论。恰逢武帝生病,江谧前往豫章王萧嶷的府第,问道:“皇上的病恐怕好不了了,太子又没有才能,您现在打算怎么办?”武帝得知后,派御史中丞沈冲上奏江谧的种种罪行,庚寅日,赐江谧死。

癸卯日,南康文简公褚渊去世。他的世子、侍中褚贲,因父亲背弃宋朝、依附齐朝而感到羞耻,守丧期满后,就不再做官,将爵位让给弟弟褚蓁,自己隐居在父亲墓旁,终身不仕。

九月丁巳日,齐朝因国丧(齐高帝去世)废除国子学。

氐王杨文弘去世,他的儿子们都年幼,于是由侄子杨后起继承王位。九月辛酉日,北魏任命杨后起为武都王,杨文弘的儿子杨集始为白水太守。不久后,杨集始自立为王,杨后起击败了他。

北魏因荆州的巴人、氐人叛乱,任命镇西大将军李崇为荆州刺史。李崇是北魏显祖的外甥。李崇即将赴任时,北魏下令征调陕、秦二州的士兵护送他,李崇推辞说:“边境百姓失和,根源是怨恨之前的刺史。现在我奉诏接替他,百姓自然会安定;只需一道诏书即可,不必派兵保护我,以免让百姓心怀恐惧。”北魏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李崇于是轻装率领几十名骑兵,疾驰到上洛,宣读诏书安抚百姓,汉族和夷族百姓都安定下来。李崇命令边境守军将掳掠的齐朝百姓全部送回,因此齐朝也放回了大约两百名北魏俘虏,两国边境恢复友好,不再有边境警报。过了很久,李崇调任兖州刺史。

兖州地区过去多有强盗,李崇下令每个村庄修建一座高楼,楼上都悬挂大鼓;强盗出现的地方,就猛烈击鼓;邻近村庄听到鼓声后,以敲一下为信号,依次敲两下、三下,很快鼓声就能传遍百里;各村都派人防守险要地带。从此,强盗一旦出现,没有不被抓获的。后来其他各州都效仿这种做法,这是从李崇开始的。

辛未日,齐朝任命征南将军王僧虔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任命尚书右仆射王奂为湘州刺史。

宋朝已故建平王刘景素的主簿何昌取⒓鞘彝鯎ぃ以及刘景素举荐的秀才刘璡,先后上书陈述刘景素的美德,为他申诉冤屈。冬季十月辛丑日,齐武帝下诏允许按照士人的礼仪,将刘景素的灵柩迁回旧墓安葬。刘璡是刘献的弟弟。

十一月,北魏高祖(孝文帝)准备亲自祭祀皇家七庙,命令有关部门准备礼仪制度,依照古代规制准备祭祀用的牲畜、礼器服饰和乐章;从此,四季的常规祭祀都按时举行。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

太祖高皇帝永明元年(癸亥年,公元483年)

春季正月辛亥日,齐武帝到南郊祭祀天神,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永明。

武帝下诏,因边境安宁,治理百姓的官员,全部恢复田禄(以土地收入作为俸禄)。

任命太尉豫章王萧嶷兼任太子太傅。萧嶷不参与朝廷事务,却常暗中向武帝进献谋略,武帝大多采纳。

壬戌日,齐武帝立皇弟萧锐为南平王,萧铿为宜都王,皇子萧子明为武昌王,萧子罕为南海王。

二月辛巳日,任命征虏将军杨炅为沙州刺史、阴平王。

辛丑日,任命宕昌王梁弥机为河、凉二州刺史,邓至王像舒为西凉州刺史。

南朝宋末年,因地方官员六年的任期过长,就改为三年一任,称为“小满”;但官员的任免调动,又不能遵守三年任期的规定。三月癸丑日,齐武帝下诏:“从今以后,地方官员的任期一律以三年为限。”

有关部门因天象异常,请求举行祭祀仪式消除灾祸。武帝说:“顺应天意要靠实际行动,不是靠虚文仪式。我约束自己寻求治理,一心推行仁政;如果灾祸是因我而起,祭祀又有什么用!”夏季四月壬午日,武帝下诏:“袁粲、刘秉、沈攸之,虽然晚年失节,但最初的忠诚值得肯定。”下令按照礼仪将他们改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武帝做太子时,自认为年长,且与齐高帝共同创立大业,朝廷事务无论大小,大多独断专行,常常违反制度。他信任身边的张景真,张景真骄横奢侈,服饰器物都超越等级,模仿皇帝的规格;朝廷内外的人都畏惧他,没人敢告发。司空咨议荀伯玉,一向被齐高帝亲近信任,叹息说:“太子的所作所为,皇上始终不知道,我怎能因怕死而蒙蔽皇上的耳目!我不禀报,谁来禀报!”趁太子拜谒皇陵的机会,荀伯玉暗中向齐高帝奏报。高帝大怒,下令核查东宫。

太子拜谒皇陵返回,抵达方山时,天色已晚,准备停泊船只,豫章王萧嶷从东府乘坐快船向东迎接太子,告知他高帝发怒的事。太子连夜返回宫中,高帝也留着宫门钥匙等待他。第二天,高帝派南郡王萧长懋、闻喜公萧子良宣读敕令责备太子,还出示张景真的罪状,让太子下令逮捕张景真,将他处死。太子又担忧又恐惧,称病不起。

一个多月后,高帝的怒气仍未消退,白天躺在太阳殿,王敬则径直闯入,叩头对高帝说:“陛下拥有天下的时间还短,太子没犯错却被责备,人心惶惶;希望陛下到东宫去解释一下。”高帝没有说话。王敬则于是大声宣布圣旨,让人准备车马前往东宫,又下令太官(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准备宴席,叫左右侍从取来车子,高帝仍一动不动。王敬则拿来衣服给高帝穿上,强行扶他上车。高帝不得已来到东宫,召集诸王在玄圃宴饮。长沙王萧晃手持华盖,临川王萧映手持雉尾扇,闻喜公萧子良手持酒壶,南郡王萧长懋劝酒,太子和豫章王萧嶷、王敬则亲自捧着酒食,直到傍晚,众人都喝醉了才返回。

高帝赞赏荀伯玉的忠诚,对他更加亲信,军政机密事务大多委托给他,荀伯玉的权势震动朝廷重臣。荀伯玉母亲去世,他在离住宅两里多的地方,就已挤满了前来吊唁的官员车马。左率萧景先、侍中王晏一同去吊唁,从早晨等到傍晚,才得以进见。等到出来时,两人又饿又累,气息微弱,愤懑抑郁的情绪表现在言行举止上。第二天,他们对高帝说:“我们看到东宫和司徒府的门庭,比起荀伯玉的家,简直可以张网捕雀了(形容门庭冷落)。”王晏是王敬弘的侄子。

骁骑将军陈胤叔,此前也禀报过张景真和太子的过失,却对太子谎称“是荀伯玉报告的”。太子因此深深怨恨荀伯玉。

高帝暗中有让豫章王萧嶷取代太子的想法,但萧嶷对待太子更加恭敬,因此太子对他的友爱之情没有减弱。

豫州刺史垣崇祖不亲近依附太子,恰逢垣崇祖击败北魏军队,高帝召他回朝,与他秘密商议事情。太子对此产生怀疑,却特意对垣崇祖加以礼遇,说:“外面的流言蜚语,我已经释怀了;从今以后,我会把富贵托付给你。”垣崇祖拜谢。恰逢高帝又派荀伯玉传达关于边境事务的敕令,荀伯玉接受旨意后连夜出发,没能向太子辞行;太子认为垣崇祖和荀伯玉对自己不够忠诚,更加怀恨他们。

高帝临终前,指着荀伯玉托付给太子。武帝即位后,垣崇祖多次升迁,任五兵尚书,荀伯玉多次升迁,任散骑常侍。荀伯玉内心担忧恐惧,武帝因荀伯玉与垣崇祖关系友好,担心他们发动叛乱,特意加以安抚。丁亥日,武帝下诏诬陷垣崇祖招集江北流民,企图与荀伯玉一同作乱,将两人逮捕处死。

庚子日,北魏主前往崞山;壬寅日,返回皇宫。

闰四月癸丑日,北魏主的后宫平凉人林氏生下皇子元恂,北魏实行大赦。文明太后因元恂将成为太子,赐林氏死,亲自抚养元恂。五月戊寅日初一,北魏主前往武州山石窟佛寺。

车骑将军张敬儿迷信梦境。起初担任南阳太守时,他的妻子尚氏梦见一只手热得像火;等到担任雍州刺史时,梦见一边肩膀发热;担任开府仪同三司时,梦见半身发热。张敬儿的野心越来越大,曾对亲信说:“我妻子又梦见全身发热了。”他还自称梦见故乡村社的树长到了天上,武帝听说后十分厌恶他。垣崇祖死后,张敬儿内心不安,恰逢有人告发张敬儿派人到蛮族地区贸易,武帝怀疑他有谋反之心。恰逢武帝在华林园举行八关斋(佛教斋戒仪式),朝臣都参加了,武帝在座位上下令逮捕张敬儿。张敬儿摘下官帽上的貂尾扔在地上,说:“这东西害了我!”丁酉日,武帝杀死张敬儿和他的四个儿子。

张敬儿的弟弟张恭儿,常担心受哥哥牵连,住在冠军县,从未出过襄阳,居住的村落偏僻险要,房屋墙垣多重加固。张敬儿每次派人送信,张恭儿都会先上马佩戴好箭囊,然后才接见送信人。张敬儿失败的消息传来,张恭儿收拾行李逃入蛮族地区;后来主动出来自首,武帝赦免了他。

张敬儿的女儿是征北咨议参军谢超宗的儿媳,谢超宗对丹阳尹李安民说:“‘往年杀韩信,今年杀彭越。’您打算怎么办!”李安民把这话详细上奏给武帝。武帝一向厌恶谢超宗的轻佻傲慢,派兼御史中丞袁彖上奏弹劾谢超宗,丁巳日,将谢超宗逮捕交给廷尉,流放越巂郡,在途中赐他死。因袁彖的弹劾奏文不够严厉,武帝又派左丞王逡之上奏弹劾袁彖,指责他奏文轻率简略,扰乱法律、纵容过错,袁彖因罪被免官,禁止做官十年。谢超宗是谢灵运的孙子;袁彖是袁顗的侄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偏离航道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宿敌就是妻子  战损生存指南  [犬夜叉] 情迷意乱  歡迎來到天堂島  疾风回旋曲  希望之线  盛唐探案录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独占悖论(1V3)  皇帝聊天群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11字谜案  沉默的巡游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