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日,朝廷实行大赦。
乙亥日,朝廷任命尚书仆射王僧虔为左仆射,新任命的中书令王延之为右仆射,度支尚书张岱为吏部尚书,吏部尚书王奂为丹阳尹。王延之是王裕的孙子。
刘秉的弟弟刘遐担任吴郡太守。司徒右长史张瑰是张永的儿子,因父亲去世在吴郡守丧,张家一向豪强兴盛,萧道成让张瑰趁机除掉刘遐。恰逢刘遐召张瑰到太守府,张瑰率领十几名部曲直接进入书房,抓住刘遐并斩杀他,吴郡境内没人敢反抗。萧道成听说后,把这件事告诉张瑰的堂叔、领军将军张冲,张冲说:“张瑰拿全家百口人的性命冒险,这次是赌赢了啊。”萧道成立即任命张瑰为吴郡太守。
萧道成移驻阅武堂,仍把重兵交给黄回,让他西进讨伐沈攸之,同时安排自己的亲信跟随黄回。黄回一向与王宜兴不和,担心王宜兴告发自己的密谋,闰十二月辛巳日,黄回借故逮捕王宜兴,将他斩杀。将领们都说黄回手握重兵,一定会谋反,宁朔将军桓康请求独自去刺杀黄回,萧道成说:“你们何必怀疑!他没能力做什么大事。”
沈攸之派中兵参军孙同等五位将领率领三万人作为先锋,司马刘攘兵等五位将领率领两万人随后跟进;又派中兵参军王灵秀等四位将领分兵出击夏口,占据鲁山。癸巳日,沈攸之抵达夏口,自恃兵力强盛,面露骄傲之色。他认为郢城弱小,不值得攻打,声称“想问候安西将军(武陵王刘赞)”,暂时在黄金浦停泊,派人告诉柳世隆说:“我奉太后诏令,要暂时返回都城。你既然和我一同为国家效力,应该能理解我的心意。”柳世隆说:“您率军东下的消息,我们早就听说了。郢城只是个小城,我不过是坚守而已。”
宗俨之劝沈攸之攻打郢城;臧寅认为:“郢城兵力虽少,但地势险要,进攻和防守的形势不同,不是十天半个月能攻克的。如果不及时东进,会挫伤锐气、损失威望,现在顺长江长驱直入,几天内就能获胜。一旦摧毁朝廷的根本,郢城又怎能独自坚守!”沈攸之采纳了他的建议,想留下部分军队包围郢城,自己率领主力东下。乙未日,沈攸之即将出发时,柳世隆派人在西渚挑战,前军中兵参军焦度在城楼上肆意辱骂沈攸之,言语还十分污秽。沈攸之大怒,改变计划,下令攻城,让各军上岸烧毁外城房屋,修筑长围,日夜攻打。柳世隆随机应变,顽强抵抗,沈攸之无法攻克郢城。
萧道成命令吴兴太守沈文秀统领吴郡、钱唐的军事。沈文秀逮捕沈攸之的弟弟、新安太守沈登之,诛杀他的宗族。
乙未日,朝廷任命后军将军杨运长为宣城太守;从此,太宗(刘彧)的宠臣再也没有留在宫廷中的了。
沈约评论说:“君主身居帝位,皇宫深邃隔绝,身边侍奉的近臣,与朝中大臣在礼仪上有所区别,宫廷近臣的职位,本应有专门的官员担任。但后来君主因亲近而产生恩宠,因恩宠而巩固信任,近臣没有让人畏惧的姿态,却有容易亲近的神色。孝建、泰始年间,君主独掌大权,但刑法政务混乱繁杂,难以全面处理,君主把观察民情、传达旨意的事,都交给近臣。这些近臣能察觉君主的喜怒,迎合君主的心情,行事从不出错;君主认为他们地位低微,觉得他们不会掌握重权。却不知这些人如同‘老鼠凭借神社而显贵’‘狐狸依靠老虎而威风’,对外没有威胁君主的嫌疑,对内却能专权行事,权势倾动天下,君主却始终没有察觉。等到太宗晚年,考虑到政权的兴衰,这些掌权的宠臣忌惮宗室亲王,想让幼主孤立无援,自己长久窃取国权,于是制造矛盾,挑起祸端,太宗的弟弟和宗室亲王相继被屠杀,宋朝的国运早早衰落,实在是因为这个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辛丑日,尚书左丞济阳人江谧建议授予萧道成黄钺(象征最高军事权力),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
朝廷加授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杨文度为都督北秦、雍二州诸军事,任命龙骧将军杨文弘为略阳太守。壬寅日,北魏皮欢喜攻克葭芦,斩杀杨文度。北魏任命杨难当的族弟杨广香为阴平公、葭芦戍主,下诏命令皮欢喜修筑骆谷城。杨文弘向北魏上奏表请罪,派儿子杨苟奴入朝做人质。北魏任命杨文弘为南秦州刺史、武都王。
乙巳日,萧道成出京驻守新亭,对骠骑参军江淹说:“天下纷乱,你认为局势会怎样?”江淹说:“成败取决于德行,不在于兵力多少。您雄武有奇谋,这是第一胜因;宽容仁厚,这是第二胜因;贤能之士全力辅佐,这是第三胜因;民心所向,这是第四胜因;奉天子之命讨伐叛逆,这是第五胜因。沈攸之志向远大却器量狭小,这是第一败因;有威严却无恩德,这是第二败因;士兵人心涣散,这是第三败因;士大夫不归附,这是第四败因;孤军深入数千里,却没有同伙相助,这是第五败因。他即使有十万大军,最终也会被您俘获。”萧道成笑着说:“你说得太夸张了!”
南徐州行事刘善明对萧道成说:“沈攸之聚集兵众、训练骑兵,造船修械,心怀不轨,至今已有十年。他性情阴险急躁,没有稳重的才能;却起兵反叛几十天,迟迟不进军。一是不懂军事谋略,二是人心离散怨恨,三是有后顾之忧,四是上天要剥夺他的魂魄。我们原本担心他勇猛轻捷,趁我们不备发动突袭,想在一战中决胜;现在朝廷大军奋起,各地诸侯共同举兵,他不过是笼中之鸟罢了!”
萧赜向周山图询问沈攸之的情况,周山图说:“我和沈攸之是同乡,多次一同征战,很了解他的为人,他性情阴险刻薄,士兵不依附他,现在他把军队驻扎在坚固的城池下,这正是士兵离散的开始啊。”
苍梧王下升明二年(戊午年,公元478年)
春季正月己酉日初一,文武百官穿着铠甲入朝。
沈攸之出动全部精锐攻打郢城,柳世隆趁机多次击败他。萧赜派军主桓敬等人率军占据西塞,为柳世隆声援。
沈攸之抓获郢州府法曹南乡人范云,让他送信入城,给武陵王刘赞送去一头阉牛,给柳世隆送去三十条鱼,都砍去了头(暗示要杀他们)。城中人想杀死范云,范云说:“我的老母亲和幼弟弟,性命都掌握在沈攸之手中,如果违背他的命令,灾祸一定会降临到亲人身上;今天即使被处死,我也心甘情愿。”城中人于是赦免了他。
沈攸之派部将皇甫仲贤进攻武昌,中兵参军公孙方平进攻西阳。武昌太守臧涣向沈攸之投降,西阳太守王毓逃奔湓城。公孙方平占据西阳,豫州刺史刘怀珍派建宁太守张谟等人率领一万人进攻他。辛酉日,公孙方平战败逃走。平西将军黄回等人的军队抵达西阳,沿长江逆流而上。
沈攸之一向失去人心,只能靠威势胁迫士兵。起初从江陵出发时,每天都有士兵逃跑;等到攻打郢城,三十多天没能攻克,逃跑的士兵更多了;沈攸之早晚骑马巡视各营安抚士兵,但逃跑的人仍不断。沈攸之大怒,召集各军主将说:“我奉太后诏令,举义兵东下都城。大事如果成功,大家一起戴白纱帽(指做官);如果失败,朝廷自然会诛杀我全家百口,与其他人无关。近来士兵叛逃离散,都是你们不放在心上造成的。我也不能追究每个叛逃者的责任,从今以后,军中再有叛逃的,由军主承担罪责。”从此,一个人叛逃,派人去追,追兵也一去不返,没人敢报告,士兵们都有了二心。
刘攘兵射箭把投降信射入城中,请求归降,柳世隆打开城门接纳他;丁卯日夜里,刘攘兵烧毁营寨逃走。军中看到火光,士兵们争相丢弃铠甲逃跑,将领们无法阻止。沈攸之听说后,愤怒得咬自己的胡须,逮捕刘攘兵的侄子刘天赐、女婿张平虏,将他们斩杀。天亮时,沈攸之率领部众渡过长江,抵达鲁山,军队彻底溃散,将领们都逃走了。臧寅说:“别人趁他成功时依附,失败时抛弃,我不忍心这样做!”于是投水而死。
沈攸之身边还剩下几十名骑兵跟随,他向军中下令说:“荆州城中有大量钱财,我们可以一起返回,取来作为军粮。”郢城没有派兵追击,但溃散的士兵害怕被蛮族抢劫,又重新聚集起来,约有两万人,跟随沈攸之返回江陵。
张敬儿斩杀沈攸之的使者后,立即整顿军队;侦察到沈攸之东下,就趁机袭击江陵。沈攸之派儿子沈元琰与兼长史江乂、别驾傅宣共同镇守江陵城。张敬儿抵达沙桥,观望不前。江陵城中人夜里听到鹤叫,以为是军队来了,江乂、傅宣打开城门逃走,官吏百姓也纷纷溃散。沈元琰逃到宠洲,被人杀死。张敬儿进入江陵,诛杀沈攸之的两个儿子、四个孙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攸之走到距离江陵一百多里的地方,听说江陵已被张敬儿占据,跟随他的士兵全部溃散。
沈攸之无处可去,与儿子沈文和逃到华容境内,两人都在栎树林中上吊自杀;己巳日,村民砍下他们的首级,送到江陵。张敬儿把首级放在盾牌上,用青丝覆盖,在各集市示众后,送往建康。张敬儿诛杀沈攸之的亲信党羽,没收财物几十万,都据为己有。
起初,仓曹参军金城人边荣,曾被府中录事侮辱,沈攸之为边荣鞭打杀死录事。等到张敬儿即将抵达江陵时,边荣担任留府司马,有人劝他向张敬儿投降,边荣说:“我受沈公厚恩,一同参与这样的大事,一旦遇到危急,就改变本心,我做不到!”江陵城溃破后,士兵抓住边荣去见张敬儿,张敬儿说:“边公为什么不早点来投降!”边荣说:“沈公让我留守城池,我不忍心抛弃他;本来就没打算活下去,何必问我!”张敬儿说:“想死有什么难的!”下令斩杀他。边荣大笑着离去。边荣的门客太山人程邕之抱住边荣说:“我和边公交往多年,不忍心看到边公死,请求先杀我。”士兵们无法下手,把情况报告给张敬儿,张敬儿说:“求死这么容易,为什么不答应!”于是先杀死程邕之,再杀边荣,士兵们没有不落泪的。孙同、宗俨之等人都被处死。
丙子日,朝廷解除戒严,任命侍中柳世隆为尚书右仆射,萧道成返回东府镇守。丁丑日,任命左卫将军萧赜为江州刺史,侍中萧嶷为中领军。二月庚辰日,任命尚书左仆射王僧虔为尚书令,右仆射王延之为左仆射。癸未日,加授萧道成为太尉、都督南徐等十六州诸军事,任命卫将军褚渊为中书监、司空。萧道成上奏表,请求归还黄钺。
吏部郎王俭是王僧绰的儿子,他神采洒脱、胸怀宽广,爱好学习、知识渊博,年轻时就有做宰相的志向,当时的舆论也推崇他。萧道成任命王俭为太尉右长史,待遇优厚、关系亲密,无论大事小事都委托给他。
丁亥日,北魏主前往代郡的汤泉;癸卯日,返回平城。
宕昌王梁弥机刚即位。三月丙子日,北魏派使者任命梁弥机为征南大将军、梁益二州牧、河南公、宕昌王。
黄回不愿意在郢州任职,坚决请求调任南兖州,于是率领部曲擅自返回;辛卯日,朝廷改任黄回为都督南兖等五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
起初,王蕴离开湘州后,湘州刺史南阳王刘翙还没到任,长沙内史庾佩玉代理湘州事务。刘翙先派中兵参军韩幼宗率军戍守湘州,韩幼宗与庾佩玉不和。等到沈攸之反叛,两人互相猜疑,庾佩玉袭击杀死韩幼宗。黄回到达郢州后,派辅国将军任候伯代理湘州事务;任候伯擅自杀死庾佩玉,希望借此免除自己的罪责。湘州刺史吕安国到任后,萧道成让吕安国诛杀任候伯。
夏季四月甲申日,北魏主前往崞山;丁亥日,返回平城。
萧道成认为黄回终究会酿成祸乱;黄回有几千名部曲,萧道成想派人逮捕他,又担心他叛乱。辛卯日,萧道成召黄回进入东府。黄回到达后,被安排在外面的书房等候,萧道成派桓康率领几十人,列举黄回的罪状后将他斩杀,连同他的儿子、竟陵相黄僧念也一同处死。甲午日,朝廷任命淮南、宣城二郡太守萧映代理南兖州事务,随后又让他的弟弟萧晃代替他。
五月,北魏禁止皇族、贵戚及士民家族不顾门第,与身份低微的人通婚;违反者按违背制度论处。
北魏主与冯太后亲临虎圈,有一只老虎逃出,爬上阁道,几乎冲到北魏主的座位前,侍卫们都吓得瘫倒在地;吏部尚书王叡手持长戟抵挡老虎,冯太后称赞他忠诚,对他更加信任重用。
六月丁酉日,朝廷任命辅国将军杨文弘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
庚子日,北魏皇叔拓跋若去世。
萧道成认为自大明年间以来,朝廷和民间都崇尚奢侈,秋季八月,上奏请求撤销御府(掌管帝王服饰的机构),裁减左、右尚方(掌管制造宫廷器物的机构)雕刻装饰的器物玩好;辛卯日,又上奏禁止民间浮华虚伪的各种行为,共十七条。
乙未日,朝廷任命萧赜为领军将军,萧嶷为江州刺史。
九月乙巳日初一,发生日食。
萧道成想招揽当时的贤才辅佐自己成就大业,夜里召见骠骑长史谢朏,屏退左右侍从后与他交谈,谈了很久,谢朏却不说话;当时只有两个小孩拿着蜡烛,萧道成担心谢朏为难,就接过蜡烛打发小孩离开,谢朏还是不说话;萧道成只好叫左右侍从进来。谢朏是谢庄的儿子。
太尉右长史王俭明白萧道成的意图,有一天,请求单独与萧道成谈话,说:“功劳太高而得不到赏赐,古今都是如此。以您现在的地位,想终身做臣子,可能吗?”萧道成表情严肃地打断他,但神色中透露出赞同。王俭于是说:“我承蒙您特别的关照,所以才说出别人不敢说的话;您为什么要坚决拒绝呢!宋朝失去德行,不是您,天下怎能安定!但人心浅薄,不能长久依靠;您如果再拖延犹豫,民心就会离散。到那时,不仅大业会永远丧失,您自身也难保啊。”萧道成说:“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王俭说:“您现在的名位,本来就是普通的宰相,应当在礼仪上超越其他诸侯,略微显示出变革的迹象。应当先让褚公(褚渊)知道,我请求奉命去告诉他。”萧道成说:“我会亲自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歡迎來到天堂島 战损生存指南 沉默的巡游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宿敌就是妻子 希望之线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独占悖论(1V3) 皇帝聊天群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盛唐探案录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偏离航道 [犬夜叉] 情迷意乱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11字谜案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疾风回旋曲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