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北魏妖人刘举聚集部众,自称天子。齐州刺史武昌王拓跋平原讨伐并斩杀刘举。拓跋平原是拓跋提的儿子。
太宗明皇帝下元徽二年(甲寅年,公元474年)
春季正月丁丑日,北魏太尉源贺因患病被罢免官职。
二月甲辰日,北魏太上皇帝返回平城。
三月丁亥日,北魏员外散骑常侍许赤虎前来南朝宋访问。
夏季五月壬午日,桂阳王刘休范谋反。他抢掠百姓的船只,让士兵根据自己的力量认领,发给木材,装配船只。几天之内就准备好了。丙戌日,刘休范率领两万士兵、五百骑兵从寻阳出发,日夜赶路;他写信给朝廷各位执政大臣,声称:“杨运长、王道隆蛊惑先帝,让建安王、巴陵王无罪被杀。希望抓住这两个小人,来告慰死去的冤魂。”
庚寅日,大雷戍主杜道欣骑马飞速前往建康报告叛乱消息,朝廷一片惊慌。护军褚渊、征北将军张永、领军刘勔、仆射刘秉、右卫将军萧道成、游击将军戴明宝、骁骑将军阮佃夫、右军将军王道隆、中书舍人孙千龄、员外郎杨运长在中书省集合商议对策,没人敢说话。萧道成说:“过去长江上游发生叛乱,都因行动迟缓导致失败。刘休范一定会吸取以前的教训,轻兵急进,趁我们没有防备。现在应对的办法,不应派兵远去;如果分兵出战失利,就会大挫士气。应当驻守新亭、白下,坚守宫城、东府、石头城,等待叛军到来。叛军是千里孤军,后方没有粮草储备,求战不得,自然会瓦解。我请求驻守新亭,抵挡叛军的锋芒。征北将军驻守白下,领军将军驻守宣阳门,调度各路军队;各位权贵安坐殿中,不必争相外出,我自然能打败叛军!”于是索要笔墨写下建议。众人都在后面批注“同意”。
孙千龄暗中与刘休范勾结,唯独说:“应当按照旧例,派兵据守梁山。”萧道成严肃地说:“叛军现在已经逼近,怎么还能赶到梁山!新亭是军事要冲,我愿意在这里以死报国。平时可以迁就你的意见,今天不行!”说完起身,萧道成回头对刘勔说:“领军将军已经同意我的建议,不能改变!”袁粲听到叛乱消息,被人搀扶着进入殿中。当天,朝廷内外实行戒严。
萧道成率领前锋部队出兵驻守新亭,张永驻守白下,前南兖州刺史沈怀明戍守石头城,袁粲、褚渊进入宫城守卫。当时情况仓促,来不及发放铠甲,只好打开南北两座武库,让将士们随意取用武器。
萧道成抵达新亭,城垒还没修好,辛卯日,刘休范的前锋部队就已抵达新林。萧道成却解开衣服,高枕而卧,来安定军心,随后索要白虎幡(象征军事指挥权),登上西城城墙,派宁朔将军高道庆、羽林监陈显达、员外郎王敬则率领水军与刘休范交战,斩杀和俘虏了不少叛军。壬辰日,刘休范从新林舍弃船只,徒步进军,他的部将丁文豪请求刘休范直接进攻宫城。刘休范派丁文豪另外率领士兵赶赴宫城,自己率领大军进攻新亭营垒。萧道成率领将士全力抵抗,从巳时打到午时,叛军攻势越来越猛,将士们都惊慌失色,萧道成说:“叛军虽然人多,但混乱不堪,很快就能打败他们。”
刘休范穿着白色衣服,乘坐轿子,亲自登上建康城南的临沧观,只带几十人护卫。屯骑校尉黄回与越骑校尉张敬儿谋划假装投降来除掉他。黄回对张敬儿说:“你去动手杀他,我发誓不杀亲王!”张敬儿把这个计划告诉萧道成。萧道成说:“你要是能办成这件事,我会把你的家乡州郡封给你当赏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于是黄回和张敬儿一起走出新亭城南门,放下武器跑过去,大声呼喊着投降。刘休范很高兴,叫他们到轿子旁边,黄回假装传达萧道成的秘密心意,刘休范信以为真,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刘德宣、刘德嗣交给萧道成当人质。两个儿子一到新亭,萧道成就立刻把他们杀了。刘休范把黄回、张敬儿留在身边,他的亲信李恒、钟爽劝谏阻止,刘休范不听。当时刘休范每天都喝得大醉,黄回见他没有防备,用眼神示意张敬儿;张敬儿夺过刘休范防身的佩刀,砍下他的首级,刘休范身边的人吓得四散逃跑。张敬儿骑马拿着首级返回新亭。
萧道成派队主陈灵宝把刘休范的首级送回皇宫。陈灵宝在路上遇到刘休范的残兵,慌忙把首级扔进水里,独自脱身抵达皇宫,大喊“叛乱已经平定”,却没有首级作为凭证,众人都不相信。刘休范的将士也不知道他已死,部将杜黑骡猛攻新亭,攻势十分猛烈。萧道成正在射堂,司空主簿萧惠朗率领几十名敢死士兵突袭新亭东门,一直打到射堂下。萧道成上马,率领部下奋力拼杀,萧惠朗才撤退,萧道成重新守住了新亭。萧惠朗是萧惠开的弟弟,他的姐姐是刘休范的妃子。萧惠朗的哥哥、黄门郎萧惠明,当时担任萧道成的军副,留在新亭城内,丝毫没有因弟弟的行为受到怀疑。
萧道成与杜黑骡对抗作战,从午后一直打到天亮,箭石始终没有停歇;当天夜里,天降大雨,双方的鼓声、呐喊声都被雨声掩盖,彼此听不见。将士们连日不能吃饭睡觉,军中的战马夜里受惊,在城内乱跑。萧道成手持蜡烛端正坐好,厉声呵斥受惊的士兵,这样反复了好几次,军心才稳定下来。
丁文豪在皁荚桥打败朝廷军队,一直推进到朱雀桁(建康城南的浮桥)南边,杜黑骡也放弃新亭,向北赶往朱雀桁。右军将军王道隆率领精锐羽林军驻守在朱雀门内,紧急从石头城召回鄱阳忠昭公刘勔。刘勔赶到后,主张拆毁朱雀桁来削弱叛军的攻势,王道隆愤怒地说:“叛军都到眼前了,就该赶紧出击,怎么能拆桥削弱自己呢!”刘勔不敢再说话。王道隆催促刘勔出战,刘勔渡过朱雀桁南下,战败被杀。杜黑骡等人乘胜渡过秦淮河,王道隆丢下部众逃回皇宫,杜黑骡的士兵追击,杀死了他。黄门侍郎王蕴受重伤,倒在皇宫的排水沟旁,有人把他扶起来,才得以幸免。王蕴是王景文哥哥的儿子。
从此朝廷内外一片震惊,路上的人都传言“宫城已经陷落”,驻守白下、石头城的军队全部溃散,张永、沈怀明逃回皇宫。宫中又传言新亭也已陷落,皇太后拉着皇帝的手哭着说:“天下要完了!”
此前,月亮侵犯“右执法”星,太白星侵犯“上将”星,有人劝刘勔辞职避祸。刘勔说:“我坚守本心、言行端正,对天地鬼神没有愧疚,如果灾祸真的要来,躲避又能免于一死吗!”刘勔晚年很向往隐居的闲适生活,修建了园林住宅,取名“东山”,不过问政务,还遣散了自己的部曲。萧道成曾对他说:“将军接受先帝遗命,辅佐幼主,现在正是艰难时刻,你却追求闲适,解散自己的亲信势力。一旦有事发生,后悔还来得及吗!”刘勔不听,最终战败而死。
甲午日,抚军长史褚澄打开东府门,让叛军进城,然后挟持安成王刘准占据东府,假称刘休范的命令说:“安成王是我的儿子,不准侵犯他。”褚澄是褚渊的弟弟。杜黑骡径直进军到杜姥宅(皇宫附近的宅邸),中书舍人孙千龄打开承明门出城投降,皇宫内的官员都惶恐不安。当时国库已经空虚,皇太后、皇太妃摘下宫中的金银器物,用来赏赐士兵,但士兵们还是没有斗志。
不久,丁文豪的部下得知刘休范已死,渐渐想撤退溃散。丁文豪厉声说:“难道只有我不能平定天下吗!”许公舆谎称刘休范还在新亭,百姓惶恐困惑,前往萧道成营垒投递名帖(表示归附)的有上千人。萧道成把名帖全都烧掉,登上北城对众人说:“刘休范父子昨天已经被处死,尸体就在南冈下。我是平南将军萧道成,各位看清楚了,你们的名帖都已经烧掉了,不用担忧恐惧!”
萧道成派陈显达、张敬儿以及辅师将军任农夫、马军主东平人周盘龙等人领兵,从石头城渡过秦淮河,从承明门进入皇宫守卫。袁粲情绪激昂地对各位将领说:“现在叛军已经逼近,而人心离散沮丧,我受先帝托付,不能平定国家危难,请求和各位一起为国家殉死!”说完穿上铠甲、跨上战马,准备领兵出击。于是陈显达等人领兵出战,在杜姥宅大败杜黑骡,乱箭射中陈显达的眼睛。丙申日,张敬儿等人又在宣阳门打败杜黑骡等人,斩杀杜黑骡和丁文豪,进而攻克东府,残余叛军全部被平定。萧道成整顿军队返回建康,百姓沿着道路聚集观看,说:“保全国家的,就是这位大人啊!”萧道成与袁粲、褚渊、刘秉都上奏表,承认自己的过失,请求辞职,朝廷没有批准。丁酉日,朝廷解除戒严,实行大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柔然派使者前来南朝宋访问。
六月庚子日,朝廷任命平南将军萧道成为中领军、南兖州刺史,留在建康守卫,与袁粲、褚渊、刘秉轮流进宫值班,裁决朝政,当时号称“四贵”。
桂阳王刘休范谋反时,曾让道士陈公昭撰写《天公书》,标题写着“沈丞相”,交给荆州刺史沈攸之的守门人。沈攸之没有打开看,追查抓到陈公昭,把他押送到朝廷。等到刘休范谋反,沈攸之对僚属说:“刘休范一定会谎称我和他同谋。如果我不紧急出兵救援朝廷,一定会加深朝野的猜疑。”于是与南徐州刺史建平王刘景素、郢州刺史晋熙王刘燮、湘州刺史王僧虔、雍州刺史张兴世共同起兵讨伐刘休范。刘休范留下中兵参军长惠连等人驻守寻阳,刘燮派中兵参军冯景祖袭击寻阳。癸卯日,长惠连等人打开城门投降,杀死刘休范的两个儿子,各路起兵的藩镇都撤兵。刘景素是刘义宏的儿子。
乙卯日,北魏下诏说:“下层百姓凶暴乖戾,不顾及亲戚,一个人作恶,却连累全家。我作为百姓的父母,深感怜悯。从今以后,除了谋反、大逆、叛逃国外的罪行,其余罪行只处罚本人。”从此,北魏废除了“门诛”“房诛”(株连家族的刑罚)。
北魏显祖(拓跋弘)治理政事勤勉,赏罚严明,谨慎挑选州郡长官,提拔廉洁官员,罢免贪污之辈。过去各部门有疑难事务,大多上奏请求皇帝裁决,还常常口头传达诏令,有时会出现假传圣旨的情况。太上皇帝(拓跋弘后来又以太上皇身份掌权)下令,无论事情大小,都要依据法律明确名分,不准上奏疑难请求;符合法律的就批准,违背法律的就弹劾追究,所有诏令都用书面形式发布,从此事务处理都精准审慎。显祖尤其重视刑罚,重大案件大多下令反复审讯,有的囚犯被关押多年。大臣们对此颇有议论,显祖说:“案件积压确实不是好的治理方式,但这不比仓促定罪、滥杀无辜更好吗!人在囚禁困苦中会反思向善,所以明智的人把监狱当作‘福堂’,我特意让他们承受困苦,是想让他们悔改,然后再宽恕他们啊。”因此,虽然囚犯关押时间较长,但所判刑罚大多恰当。显祖又认为赦免令会助长奸邪,所以从延兴年间以后,不再实行大赦。
秋季七月庚辰日,南朝宋立皇弟刘友为邵陵王。
乙酉日,朝廷加授荆州刺史沈攸之为开府仪同三司,沈攸之坚决推辞。执政大臣想征召沈攸之回朝,却不敢发布诏令,于是以皇太后的名义派宫中使者对他说:“您长期在外辛劳,应该返回京城。朝廷对您的托付确实重要,不想轻易改变;但回朝还是留任,由您自己选择。”沈攸之说:“我没有担任朝廷重臣的才能,留在京城实在不称职。至于讨伐蛮族、俚族,平定长江、汉水流域,我不敢推辞。虽然朝廷这样提议,但去留最终听从朝廷的旨意。”执政大臣于是不再征召他。
癸巳日,柔然侵犯北魏敦煌,尉多侯击败他们。尚书上奏说:“敦煌地处偏远,位于西方、北方强敌之间,恐怕不能独自坚守,请把当地百姓迁到凉州境内。”大臣们集中商议,都认为应该这样做。只有给事中昌黎人韩秀认为:“敦煌的设置,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虽然逼近强敌,但当地百姓熟悉作战,即使有小股盗贼,也不会造成大的危害。按照常规驻守,足以自保;而且敦煌能隔绝西方、北方的两个敌人(柔然、吐谷浑),让他们不能互相沟通。现在迁到凉州,不仅有国土缩减的名声,而且姑臧距离敦煌有一千多里,巡逻防备非常困难,两个敌人一定会有互相勾结、窥探我国的想法;如果凉州发生动乱,那么关中地区就不能安心了。另外,当地百姓有的安土重迁,强行迁移可能会招引外敌,成为国家的大隐患,不能不考虑啊。”朝廷于是放弃了迁移的计划。
九月丁酉日,朝廷任命尚书令袁粲为中书监、兼任司徒;加授褚渊为尚书令;任命刘秉为丹阳尹。袁粲坚决推辞,请求回到母亲的墓地守丧;朝廷没有批准。
褚渊推荐褚澄担任吴郡太守,司徒左长史萧惠明在朝廷上说:“褚澄打开城门接纳叛军,却还被任命为重要郡城的太守;王蕴奋力作战,差点战死,却被弃置不用。这样赏罚不明,还担心天下不乱吗!”褚渊十分惭愧。冬季十月庚申日,朝廷任命侍中王蕴为湘州刺史。
十一月丙戌日,皇帝(刘昱)举行成人加冠仪式,实行大赦。
十二月癸亥日,朝廷立皇弟刘跻为江夏王,刘赞为武陵王。
这一年,北魏建安贞王陆馛去世。
太宗明皇帝下元徽三年(乙卯年,公元475年)
春季正月辛巳日,皇帝到南郊祭祀天神、到明堂祭祀祖宗。
萧道成认为襄阳是军事重镇,张敬儿的声望和地位都较低,不想让他驻守襄阳;但张敬儿不停地请求,对萧道成说:“沈攸之在荆州,您知道他想做什么;如果不派我去襄阳,从内外夹击牵制他,恐怕对您不利。”萧道成笑着不说话。三月己巳日,朝廷任命骁骑将军张敬儿为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雍州刺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攸之听说张敬儿要上任,担心自己被袭击,暗中做了防备。张敬儿到任后,对待沈攸之十分恭敬,凡事都主动咨询禀报,礼物馈赠不断。沈攸之认为张敬儿确实是真心归附,也丰厚地回赠礼物。他多次写信给张敬儿,想趁着打猎在边境会面,张敬儿回复说:“我们心意相通,不必频繁会面,以免引起猜疑。”沈攸之更加信任他。张敬儿摸清了沈攸之的动向,都秘密报告给萧道成。萧道成写信给沈攸之,问:“张雍州(张敬儿)任期满后,您想推荐谁接替他?”沈攸之立即把信拿给张敬儿看,想挑拨他和萧道成的关系。
夏季五月丙午日,北魏主派员外散骑常侍许赤虎前来南朝宋访问。
丁未日,北魏主前往武州山;辛酉日,前往车轮山。
六月庚午日,北魏开始禁止杀牛、杀马。
袁粲、褚渊都坚决推辞新任命的官职。秋季七月庚戌日,朝廷重新任命袁粲为尚书令;八月庚子日,加授护军将军褚渊为中书监。
冬季十二月丙寅日,北魏改封建昌王拓跋长乐为安乐王。
己丑日,北魏城阳王拓跋长寿去世。
南徐州刺史建平王刘景素,性情孝顺友爱,名声清白,生活节俭,又喜好文学,礼遇士大夫,因此有很好的声望;太宗(刘彧)特别喜欢他,给他的礼遇和品级都与众不同。当时太祖(刘义隆)的儿子都已去世,孙子中只有刘景素年纪最大;皇帝(刘昱)凶暴狂妄,品行败坏,朝野上下都把希望寄托在刘景素身上。皇帝的外戚陈氏家族非常厌恶他,杨运长、阮佃夫等人想专权,担心立年长的君主对自己不利,也想除掉刘景素。刘景素的心腹将领僚属大多劝他起兵,只有镇军参军济阳人江淹劝谏他,刘景素不高兴。这一年,防阁将军王季符因得罪刘景素,独自骑马逃到建康,诬告刘景素谋反。杨运长等人立即想发兵讨伐,袁粲、萧道成认为不能这样做;刘景素也派世子刘延龄到朝廷亲自辩解。朝廷于是把王季符贬到梁州,削夺刘景素的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官职。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战损生存指南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皇帝聊天群 盛唐探案录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偏离航道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疾风回旋曲 11字谜案 宿敌就是妻子 希望之线 独占悖论(1V3) [犬夜叉] 情迷意乱 沉默的巡游 歡迎來到天堂島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