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劭加授吴兴太守汝南人周峤为冠军将军。随王刘诞的檄文也传到吴兴,周峤一向胆小怯懦,犹豫不决不知该跟随哪一方;府司马丘珍孙杀死周峤,率领全郡响应刘诞。
戊午日,武陵王刘骏抵达南洲,前来投降的人接连不断;乙未日(此处日期或为笔误,结合上下文应为丁巳或戊午后几日),军队驻扎在溧洲。武陵王从寻阳出发后就生病,不能接见将领僚属,只有颜竣能出入他的卧室,颜竣把武陵王抱在膝上,亲自照料他的饮食起居。武陵王的病情多次危急,无法处理政务,所有事务都由颜竣独自决断。除了军政事务,颜竣还兼顾文书檄文的撰写,接待各地前来联络的人,白天黑夜都在武陵王身边照料,哭吊先帝的礼仪也由他代行,就像一个人包揽了所有事。这样过了几十天,连船上的士兵都不知道武陵王病得很严重。
癸亥日,柳元景秘密抵达新亭,凭借山势修筑营垒。刚投降的人都劝柳元景尽快进攻,柳元景说:“不能这样。道义上的优势难以依靠,叛党之间会互相勾结支援,轻率进军又没有防备,只会助长敌人的气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柳元景的营垒还没修好,刘劭的龙骧将军詹叔儿侦察到情况,劝刘劭出兵迎战,刘劭不同意。甲子日,刘劭派萧斌统领步兵,褚湛之统领水军,和鲁秀、王罗汉、刘简之等人的精锐士兵合计一万人,进攻新亭营垒,刘劭亲自登上朱雀门督战。柳元景事先对军中下令:“鼓声太频繁会让士气容易衰落,呐喊次数多了力气容易耗尽;只需衔枚悄悄作战,全听我的鼓声行动。”刘劭的将士贪图刘劭承诺的重赏,都拼死作战。柳元景的军队水陆两面受敌,斗志却更加旺盛,他把麾下的勇士全都派出去作战,身边只留几个人传达命令。刘劭的军队眼看就要攻克营垒,鲁秀却误击了退鼓,刘劭的士兵顿时停止进攻。柳元景趁机打开营垒大门,击鼓呐喊着发起反击,刘劭的军队大败,坠入淮河淹死的人很多。刘劭又率领残余部众,亲自来进攻营垒,柳元景再次大败敌军,杀死杀伤的人数比之前更多,士兵们争相逃进死马涧,涧水都被尸体填满;刘劭亲手斩杀后退的士兵,也无法阻止溃败。刘简之战死,萧斌受伤,刘劭仅能保住性命,逃回皇宫。鲁秀、褚湛之、檀和之都向南投奔武陵王。
丙寅日,武陵王抵达江宁。丁卯日,江夏王刘义恭单人骑马向南逃奔武陵王;刘劭杀死刘义恭的十二个儿子。
刘劭、刘濬又担忧又急迫,毫无办法,用轿子抬来蒋侯的神像放在皇宫里,跪地磕头祈求保佑,封蒋侯为大司马、钟山王;封苏侯神为骠骑将军。刘劭任命刘濬为南徐州刺史,和南平王刘铄一同担任录尚书事。
戊辰日,武陵王的军队驻扎在新亭,大将军刘义恭上奏表劝武陵王登基称帝。散骑侍郎徐爱在宫殿里欺骗刘劭,说要亲自去追捕刘义恭,趁机投奔了武陵王。当时武陵王的军府刚刚建立,不熟悉朝廷礼仪制度;徐爱一向熟悉这些,于是武陵王任命徐爱兼任太常丞,让他撰写即位仪式的礼仪章程。己巳日(此处日期或为笔误,结合上下文应为戊辰后),武陵王登基称帝,实行大赦。文武官员都晋升一级爵位,跟随从军的人晋升两级。改追赠已故文帝的谥号为“文”,庙号为“太祖”。任命大将军刘义恭为太尉、录尚书六条事、南徐州刺史。当天,刘劭也在宫殿前册封太子刘伟之,实行大赦,只有刘骏、刘义恭、刘义宣、刘诞不在赦免范围内。庚午日,朝廷任命南谯王刘义宣为中书监、丞相、录尚书六条事、扬州刺史,随王刘诞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臧质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沈庆之为领军将军,萧思话为尚书左仆射。壬申日,任命王僧达为右仆射,柳元景为侍中、左卫将军,宗悫为右卫将军,张畅为吏部尚书,刘延孙、颜竣一同担任侍中。
五月癸酉日初一,臧质率领两万雍州士兵抵达新亭。豫州刺史刘遵考派部将夏侯献之率领五千步兵、骑兵驻扎在瓜步。
在此之前,世祖(武陵王刘骏)派宁朔将军顾彬之领兵向东进发,接受随王刘诞的指挥。刘诞派参军刘季之领兵和顾彬之一起向建康进军,自己驻守西陵,作为后续支援。刘劭派殿中将军燕钦等人抵抗,双方在曲阿奔牛塘相遇,燕钦等人大败。刘劭于是沿着淮河设置栅栏防守,又挖开破岗埭、方山埭,断绝东边军队的进攻路线。当时成年男子已经征调殆尽,刘劭就征召妇女服役。
甲戌日,鲁秀等人招募勇士进攻大航(朱雀航),攻克了它。王罗汉听说朝廷军队已经渡过淮河,立即放下武器投降,沿着淮河的守军队伍依次逃散,武器、仪仗、战鼓、伞盖堆满了道路。当天夜里,刘劭关闭并防守建康的六座城门,在城门内挖掘壕沟、设置栅栏;城中混乱不堪,丹阳尹尹弘等文武官员争相翻越城墙投降。刘劭在皇宫里烧毁皇帝的车驾和皇冠礼服。萧斌向自己统领的士兵宣布命令,让他们都放下武器,从石头城打着白旗来投降;朝廷下诏在军营门口斩杀萧斌。刘濬劝刘劭带着金银财宝逃到海上,刘劭因人心离散,没能成行。
乙亥日,辅国将军朱修之攻克东府;丙子日,各路军队攻克台城,分别从各门进入,在宫殿庭院中会合,抓获王正见,将他斩首。张超之逃到合殿文帝御床所在的地方,被士兵杀死,士兵们剖开他的肠子、挖出心脏,将领们把他的肉切成小块,生吃下去。建平王等七位王侯哭喊着从皇宫里出来。刘劭挖穿西墙,躲进武库的井里,队副高禽抓住了他。刘劭问:“天子在哪里?”高禽说:“就在附近的新亭。”把刘劭押到殿前,臧质见到他痛哭流涕,刘劭说:“我是天地都不能容忍的人,您为什么还为我流泪?”又对臧质说:“能不能为我上奏,请求把我流放到偏远地方?”臧质说:“皇上就在朱雀航南边,自然会有处置。”士兵们把刘劭绑在马上,押送到军营门口。当时没找到传国玉玺,就问刘劭,刘劭说:“在严道育那里。”派人去取,果然找到了。朝廷在军旗下斩杀刘劭和他的四个儿子。刘濬率领几十个亲信挟持南平王刘铄向南逃跑,在越城遇到江夏王刘义恭。刘濬下马问:“南中郎(刘骏)现在在做什么?”刘义恭说:“皇上已经统治天下了。”刘濬又问:“我现在来,不算晚吧?”刘义恭说:“实在是太晚了,让人遗憾。”刘濬再问:“那么我还能活下来吗?”刘义恭说:“可以到皇上的行宫去请罪。”刘濬又说:“不知道皇上会不会还怀疑我,能不能赐我一个官职让我效力?”刘义恭又说:“这可不好说。”命令手下把刘濬和自己一起带回,在路上斩杀了刘濬和他的三个儿子。刘劭、刘濬父子的首级都被悬挂在大航示众,尸体暴露在街市上。刘劭的妃子殷氏以及刘劭、刘濬的女儿、姬妾,都被赐死在监狱里。刘劭居住的书房被挖成水池(污潴,一种侮辱性处置)。殷氏临死前,对狱丞江恪说:“你们刘家骨肉互相残杀,为什么要冤枉杀死无罪的人?”江恪说:“你被封为皇后,这不是罪过是什么?”殷氏说:“这只是暂时的,刘劭本来要立王鹦鹉为皇后。”褚湛之向南投奔时,刘濬立即和褚湛之的女儿(自己的妃子)断绝关系,所以褚妃免于被诛杀。严道育、王鹦鹉都在街市上被用鞭子打死,尸体被焚烧,骨灰撒进长江。殷冲、尹弘、王罗汉以及淮南太守沈璞都被处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庚辰日,解除戒严;辛巳日,世祖前往东府,文武百官前来请罪,世祖下诏赦免了他们。甲申日,尊奉世祖的母亲路淑媛为皇太后。路太后是丹阳人。乙酉日,册立妃子王氏为皇后。王皇后的父亲王偃,是王导的玄孙。戊子日,任命柳元景为雍州刺史。辛卯日,追赠袁淑为太尉,谥号“忠宪公”;追赠徐湛之为司空,谥号“忠烈公”;追赠江湛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简公”;追赠王僧绰为金紫光禄大夫,谥号“简侯”。壬辰日,任命太尉刘义恭为扬州、南徐州二州刺史,晋升为太傅,兼任大司马。
起初,刘劭任命尚书令何尚之为司空、领尚书令,何尚之的儿子征北长史何偃为侍中,父子二人都身居要职。等到刘劭失败,何尚之身边的人都逃散了,他自己清洗尚书省的官署(以示清白)。殷冲等人被诛杀后,人们都为他感到寒心。世祖因何尚之、何偃一向有好名声,而且在刘劭朝中能用智慧周旋,时常能保全他人,所以特意赦免了他们,重新任命何尚之为尚书令,何偃为大司马长史,待遇和之前一样。
甲午日,世祖拜谒初宁陵(宋武帝陵)、长宁陵(宋文帝陵)。追赠卜天与为益州刺史,谥号“壮侯”,让他和袁淑等四家的家属,长期享受官府供给的俸禄。张泓之等人各被追赠为郡守。戊戌日,任命南平王刘铄为司空,建平王刘宏为尚书左仆射,萧思话为中书令、丹阳尹。六月丙午日,世祖返回皇宫。
起初,世祖讨伐西阳蛮时,臧质派柳元景领兵与他会合。等到臧质起兵,想拥戴南谯王刘义宣为君主,暗中派柳元景率领部众向西返回,柳元景立即把臧质的书信呈给世祖,对臧质的使者说:“臧冠军(臧质)大概是不知道殿下举义兵的事吧。现在正该讨伐叛逆,不能向西返回。”臧质因此怨恨柳元景。等到柳元景被任命为雍州刺史,臧质担心他成为荆州、江州的后患,就建议说柳元景是能担当重任的亲信,不应派到偏远地方。世祖难以违背他的意见,戊申日,改任柳元景为护军将军,兼任石头城戍守事务。
己酉日,任命司州刺史鲁爽为南豫州刺史。庚戌日,任命卫军司马徐遗宝为兖州刺史。
庚申日,世祖下诏让有关部门根据功劳赏赐大臣,封颜竣等人为公、侯。
辛未日,改封南谯王刘义宣为南郡王,随王刘诞为竟陵王,册立刘义宣的次子宜阳侯刘恺为南谯王。
闰六月壬申日,任命领军将军沈庆之为南兖州刺史,镇守盱眙。癸酉日,任命柳元景为领军将军。
乙亥日,北魏太皇太后赫连氏去世。
丞相刘义宣坚决推辞在朝廷担任职务以及儿子刘恺的王爵。甲午日,朝廷改任刘义宣为荆州、湘州二州刺史,改封刘恺为宜阳县王,刘义宣的将领僚属以下官员都增加俸禄和官阶。任命竟陵王刘诞为扬州刺史。
秋季七月辛丑日初一,发生日食。甲寅日,世祖下诏征求大臣直言进谏。辛酉日,下诏撤销负责精巧器物制作的“细作”机构,以及尚方署中负责雕刻装饰的部门;皇亲贵戚争相谋利的行为,全部禁止。
中军录事参军周朗上奏疏,认为:“毒素在体内,必须先割除不紧急的患处。历下、泗水一带,不值得派兵驻守。议论的人一定认为胡虏衰弱不值得防备,却不知道我们自身的问题比胡虏更严重。现在空守孤城,白白耗费财力人力。如果胡虏只派三千轻骑兵,轮流进出,春天来破坏麦子,秋天来劫掠稻谷,水路陆路的运输就会被彻底断绝;对敌人来说毫不费力,边境却已陷入困境,不用两年,士兵逃散、百姓耗尽,就能轻易等到这一天。现在的人都知道不能用羊追狼、用螃蟹捕鼠,却让装备笨重的军队和精锐强悍的胡虏追逐,不能成功本来就是必然的。另外,三年守丧是天下通行的丧制;汉朝为大臣简化丧制还说得过去,对子女要求简化就是混乱纲常了。凡是制度偏离古代且违背人情的,就没人能顺从;至于违背礼仪却让自身安逸的,人们一定会急切地奉行。现在陛下以大孝奠定基业,应当纠正这种谬误。再者,全天下供养一个君主,还担心供给不足吗?君主身上装饰的黄金,用不了一百两,一年穿的华美衣服,不过几套;却一定要收集珍宝装满匣子,聚集服装堆满竹箱,眼睛难道能经常看,身体难道能时常穿吗?这是匣子带着珍宝、竹箱穿着衣服啊,多么严重的浪费,多么浅薄的迷惑!而且刚撤销细作机构,说是要节俭;但市面上却在制造华丽怪异的器物,很快就传到民间。这样做,只是表面改变,不是真正停止奢侈。现在平民百姓的生活制度日益奢侈,看到车马分不清贵贱,看到冠服不知道尊卑。尚方署现在造一件器物,百姓很快就会觊觎;宫中早上制定一种服装样式,民间晚上就会学着裁制。奢侈华丽的根源,其实来自皇宫。还有,设置官职应当根据事务需要设立职位,根据人的能力安排官职。王侯的才能还不能胜任事务,就不应勉强让他们做官。况且皇子还没任职,谁会说他们低贱?只需为他们精心安排宾友,挑选正直的人辅佐,又何必一定要设置长史、参军、别驾从事这些官职,才算尊贵呢!另外,世俗喜欢用诋毁来埋没人才,却不知道考察被诋毁的原因;用赞誉来提拔人才,却不知道揣测被赞誉的缘由。如果诋毁者都是鄙陋之人,就应当提拔被诋毁的人;如果赞誉者都是平庸之辈,就应当贬退被赞誉的人。这样一来,诋毁和赞誉才不会虚妄,善与恶才能分清。几乎没有哪个时代没有进言的人,没有哪个时候没有下诏的君主。但太平盛世却没到来,昏乱危亡接连出现,为什么呢?因为下诏的根本目的不实在啊。”奏疏呈上后,违背了世祖的心意,周朗自己请求辞职。周朗是周峤的弟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侍中谢庄进言:“陛下诏书说:‘皇亲贵戚争相谋利,全部禁止。’这实在符合百姓的愿望。如果有人违反,就应当依法制裁纠举;如果废弃法律而施加恩惠,就会让明确的诏书颁布后,实际行动却与之不符。臣认为,身居高位、享受俸禄的大臣,尤其不应和百姓争夺利益。不知道这条规定能否写进诏书里?”谢庄是谢弘微的儿子。
世祖多次改变宋文帝时期的制度,郡县官员的任期改为三年,宋朝的良好政治,从此开始衰落。
乙丑日,北魏濮阳王闾若文、征西大将军永昌王拓跋仁都因图谋叛乱获罪,拓跋仁在长安被赐死,闾若文被处死。
南平穆王刘铄一向自负有才能,内心轻视世祖;又曾被太子刘劭任用,归降世祖最晚。世祖暗中派人毒死他,己巳日,刘铄去世,追赠为司徒,用“楚穆王商臣”(弑父夺位者)的谥号“穆”给他作为谥号。
南海太守萧简占据广州反叛。萧简是萧斌的弟弟。世祖下诏命新任南海太守南昌人邓琬、始兴太守沈法系讨伐他。沈法系是沈庆之的堂弟。萧简欺骗部众说:“朝廷军队是叛贼刘劭派来的。”部众相信了他,为他坚守广州。邓琬先抵达广州,只开辟了一条攻城道路;沈法系赶到后说:“应当四面同时进攻;如果只攻一条路,什么时候才能攻克!”邓琬不听。沈法系说:“再给你五十天时间。”五十天过去还是没能攻克,邓琬才听从沈法系的建议。八路军队同时进攻,一天就攻破了广州城。九月丁卯日,斩杀萧简,广州平定。沈法系封存府库交给邓琬,自己领兵返回。
冬季十一月丙午日,任命左军将军鲁秀为司州刺史。
辛酉日,北魏皇帝前往信都、中山。
十二月癸未日,因将要设立东宫,撤销太子率更令等官职,太子中庶子等官职的名额各减少原来的一半。
甲午日,北魏皇帝返回平城。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皇帝聊天群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宿敌就是妻子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沉默的巡游 希望之线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疾风回旋曲 [犬夜叉] 情迷意乱 战损生存指南 盛唐探案录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歡迎來到天堂島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11字谜案 独占悖论(1V3) 偏离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