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正月,乙酉朔日(初一),改年号为永平(本年三月又改元元康)。
当初,贾后还是太子妃时,曾因嫉妒,亲手杀死几个人,还用戟投掷怀孕的妾侍,胎儿随着刀锋坠落。武帝大怒,修建金墉城,准备废掉她。荀勖、冯紞、杨珧以及充华(妃嫔称号)赵粲共同营救她,说:“贾妃年轻,嫉妒是妇人的常情,年纪大了自然就会变好。”杨皇后(杨芷)说:“贾公闾(贾充)对国家有大功勋,贾妃是他的亲生女儿,即使嫉妒,怎能一下子就忘记她先人的功德呢?”贾妃因此得以不被废黜。杨皇后多次严厉训诫贾妃,贾妃不知道杨皇后在帮助自己,反而认为杨皇后在武帝面前构陷自己,更加怨恨她。等到惠帝即位,贾后不肯以儿媳之礼侍奉太后(杨芷),又想干预政事,却被太傅杨骏所压制。殿中中郎渤海人孟观、李肇,都是不被杨骏礼遇的人,暗中诬陷杨骏,说他将要危害国家。黄门董猛,一向在东宫供职,担任宦官总管(寺人监)。贾后秘密指使董猛与孟观、李肇谋划除掉杨骏,废黜太后。又派李肇联络汝南王司马亮,让他起兵讨伐杨骏,司马亮不同意。李肇又联络都督荆州诸军事楚王司马玮,司马玮欣然答应,于是请求入朝。杨骏一向畏惧司马玮勇猛锐利,想召他又不敢,现在趁他请求入朝,就同意了。
二月,癸酉日,司马玮和都督扬州诸军事淮南王司马允入朝。
三月,辛卯日,孟观、李肇启奏惠帝,连夜起草诏书,诬陷杨骏谋反,朝廷内外戒严,派遣使者奉诏废黜杨骏,以侯爵身份回家。命令东安公司马繇率领殿中卫士四百人讨伐杨骏,楚王司马玮屯兵司马门,任命淮南相刘颂为三公尚书,率兵守卫殿中。段广跪着对惠帝说:“杨骏是孤身无子(指无兵权根基)的老臣,哪有谋反的道理?希望陛下明察!”惠帝不回答。
当时杨骏住在曹爽的旧府第,位于武器库南边。他听说宫中有变,召集众官商议。太傅主簿朱振劝说杨骏:“现在宫内有变,意图可知,必定是宦官为贾后设谋,对您不利。应该烧毁云龙门来胁迫他们,索要肇事者的首级,打开万春门,带领东宫及外营的士兵,保护皇太子进宫,捉拿奸人。殿内的人震惊恐惧,必定会斩首送来。不这样,就无法免祸。”杨骏一向怯懦,犹豫不决,就说:“云龙门是魏明帝建造的,耗费巨大,怎么能烧掉呢!”侍中傅祗告诉杨骏,请求和尚书武茂进宫观察形势,趁机对群僚说:“宫中不宜无人。”于是作揖走下台阶。众人都跑了,武茂还坐着。傅祗回头说:“您不是天子的臣子吗?现在内外隔绝,不知皇上在哪里,您怎能安坐不动!”武茂这才惊起。杨骏的亲信左军将军刘豫率兵在门外,遇到右军将军裴頠,问太傅在哪里。裴頠骗他说:“刚才在西掖门遇见他乘着素车,带着两个人往西去了。”刘豫问:“我该去哪里?”裴頠说:“应该去廷尉。”刘豫听从裴頠的话,丢下军队离开了。不久诏命裴頠代替刘豫兼任左军将军,屯守万春门。裴頠是裴秀的儿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太后杨芷在帛上写下书信,用箭射到城外,写着:“救太傅者有赏。”贾后趁机宣称太后一同谋反。不久殿中士兵出动,焚烧杨骏府第,又命令弓箭手在楼阁上居高临下向杨骏府中射箭,杨骏的士兵都无法出来。杨骏逃到马厩,被就地杀死。孟观等人于是拘捕了杨骏的弟弟杨珧、杨济,亲信张劭、李斌、段广、刘豫、武茂以及散骑常侍杨邈、中书令蒋俊、东夷校尉文鸯,全部诛灭三族,被杀的达数千人。
杨珧临刑时,告诉东安公司马繇说:“我的奏表在石函里,可以问张华。”众人都认为应该依照钟毓的例子(钟毓曾反对其弟钟会谋反)为他申辩。司马繇不听,而贾氏家族及其党羽催促行刑。杨珧不停地号叫,行刑者用刀劈开他的头。司马繇是诸葛诞的外孙,所以忌恨文鸯,诬陷他是杨骏同党而杀了他。这一夜,诛杀和封赏都出自司马繇之手,他的威势震动朝廷内外。王戎对司马繇说:“大事之后,应当远离权势。”司马繇不听。
壬辰日,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元康。
贾后假传惠帝诏书,派后军将军荀悝押送太后杨芷到永宁宫,特意保全了太后母亲高都君庞氏的性命,允许她到永宁宫与太后同住。不久贾后又暗示朝廷大臣和有关部门上奏说:“皇太后暗中图谋奸计,企图危害国家,飞箭系信招募将士,与恶人互相勾结,自绝于天。鲁庄公与母亲文姜断绝关系,是《春秋》所赞许的。奉行祖宗法度,应以天下至公为任。陛下虽然怀着无法割舍的亲情,臣下不敢奉行诏命(指保全太后)。”惠帝下诏说:“这是大事,再仔细商议。”有关部门又上奏:“应该废黜皇太后为峻阳庶人。”中书监张华提议:“皇太后并未得罪先帝,如今偏袒其父党羽,在圣世不能尽为母之道。应该依照汉朝废黜赵太后为孝成皇后的旧例,贬黜皇太后尊号,仍称武皇后,移居别宫,以保全始终的恩情。”左仆射荀恺与太子少师下邳王司马晃等人提议:“皇太后图谋危害国家,不能再配享先帝,应该贬黜尊号,废为庶人,安置到金墉城。”于是有关部门奏请采纳司马晃等人的意见,废太后为庶人。惠帝下诏同意。又上奏:“杨骏作乱,家属本应处死,陛下下诏赦免其妻庞氏性命,以安慰太后之心。如今太后已废为庶人,请求将庞氏交付廷尉行刑。”惠帝下诏不准。有关部门坚决请求,惠帝才同意。庞氏临刑时,太后杨芷抱住她号哭,割断头发,叩头至地,上表给贾后自称妾,请求保全母亲性命;贾后不予理会。董养在太学游历,登上讲堂感叹道:“朝廷建造这个讲堂,是要用来做什么的呢!每每看到国家赦免诏书,谋反大逆之罪都能赦免,至于杀害祖父母、父母之罪不予赦免,是因为王法所不容。为什么公卿大臣们议论朝政,援引修饰礼法典故,竟到如此地步!天理人伦既已灭绝,大乱就要发生了!”
有关部门拘捕杨骏的属官,想全部杀掉。侍中傅祗启奏说:“从前鲁芝担任曹爽的司马,斩关夺门奔赴曹爽,宣帝(司马懿)任用他为青州刺史。杨骏的僚属,不可全部加罪。”惠帝下诏赦免了他们。
壬寅日,征召汝南王司马亮任太宰,与太保卫瓘一同录尚书事,辅佐朝政。任命秦王司马柬为大将军,东平王司马楙为抚军大将军,楚王司马玮为卫将军、兼任北军中候,下邳王司马晃为尚书令,东安公司马繇为尚书左仆射,进爵为王。司马楙是司马望的儿子。封董猛为武安侯,他的三个兄长都封为亭侯。
司马亮想取悦众人,评定诛杀杨骏的功劳,督将封侯的有一千零八十一人。御史中丞傅咸写信给司马亮说:“如今封赏盛大显赫,震动天地,自古以来从未有过。没有功劳却获得厚赏,那么人们没有不乐于国家发生祸乱的,这样祸乱的根源就无穷无尽了。造成这种局面的,是东安王(司马繇)。人们以为您到来后,会有所纠正,用正道来匡正,众人又有什么可愤怒的呢!众人之所以愤怒,在于不公平罢了;而现在却都加倍论功行赏,没有人不感到失望。”司马亮颇为专擅权势,傅咸又进谏说:“杨骏有震动君主的威势,任用亲戚,这是天下喧哗的原因。如今您身居重位,应当纠正这一过失,静默养神,遇有重大得失,才出面维持,如果不是大事,一概抑制不予过问。近来经过您的府门,冠盖车马,堵塞街衢,这种趋炎附势的风气,正应平息。另外,夏侯长容(夏侯骏)无功却突然被提升为少府,议论的人认为长容是您的姻亲,所以才会这样;这种舆论流传四方,并不是好事。”司马亮都不听从。
贾后的族兄车骑司马贾模、堂舅右卫将军郭彰、妹妹的儿子贾谧与楚王司马玮、东安王司马繇,都参与国政。贾后日益暴戾,司马繇密谋废黜贾后,贾氏家族对他很忌惮。司马繇的兄长东武公司马澹,一向厌恶司马繇,多次在太宰司马亮面前诬陷他说:“司马繇专断赏罚,想独揽朝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庚戌日,惠帝下诏免去司马繇官职;又因他有悖逆言论,被废黜爵位,流放到带方郡。
于是贾谧、郭彰权势更盛,门庭若市。贾谧虽然骄横奢侈却爱好学问,喜欢延请士大夫。郭彰、石崇、陆机、陆机的弟弟陆云、和郁以及荥阳人潘岳、清河人崔基、勃海人欧阳建、兰陵人缪征、京兆人杜斌、挚虞、琅邪人诸葛诠、弘农人王粹、襄城人杜育、南阳人邹捷、齐国人左思、沛国人刘瑰、周恢、安平人牵秀、颍川人陈眕、高阳人许猛、彭城人刘讷、中山人刘舆、刘舆的弟弟刘琨,都依附于贾谧,号称“二十四友”。和郁是和峤的弟弟。石崇和潘岳尤其谄媚侍奉贾谧,每当等候贾谧和他的外祖母广城君郭槐出行,都下车站在路边,望尘而拜。
太宰司马亮、太保卫瓘认为楚王司马玮刚愎自用,喜好杀戮,厌恶他,想夺回他的兵权,任命临海侯裴楷代替司马玮为北军中候。司马玮大怒;裴楷听说后,不敢接受任命。司马亮又和卫瓘商议,派遣司马玮和其他诸王都回到封国,司马玮更加愤怒怨恨。司马玮的长史公孙宏、舍人岐盛,都受司马玮宠信,劝司马玮主动亲近贾后;贾后留下司马玮兼任太子太傅。岐盛一向与杨骏交好,卫瓘厌恶他反复无常,准备逮捕他。岐盛于是与公孙宏密谋,通过积弩将军李肇假称是司马玮的命令,在贾后面前诬陷司马亮、卫瓘,说他们将要谋划废黜皇帝另立新君。贾后一向怨恨卫瓘,而且担心两位辅政大臣掌权,自己不能专权放纵。
夏季,六月,贾后指使惠帝亲手写诏书赐给司马玮说:“太宰、太保(司马亮、卫瓘)想做伊尹、霍光废立皇帝的事,楚王你应宣布诏令,命令淮南王、长沙王、成都王率兵屯守各宫门,免除司马亮和卫瓘的官职。”夜里,派宦官把诏书送给司马玮。司马玮想再上奏核实,宦官说:“事情恐怕泄露,这就不是密诏的本意了。”司马玮也想借此报复私怨,于是统率本部兵马,又假传诏令召集京城内外三十六军,宣告:“太宰、太保暗中图谋不轨,我今天接受诏命都督中外诸军,所有在宫中值班守卫的将士,都要严加戒备;在外各营军队,立即率领部属直接到行府(楚王府),协助讨伐叛逆。”又假传诏令:“司马亮、卫瓘的属官,一概不予追究,全部免职遣散;如不服从诏令,便按军法行事。”派遣公孙宏、李肇率兵包围司马亮府第,侍中、清河王司马遐去逮捕卫瓘。司马亮的帐下督李龙报告说:“外面有变乱,请抵抗。”司马亮不听。一会儿士兵爬上院墙大声呼喊,司马亮吃惊地说:“我没有二心,为什么这样!诏书能给我看看吗?”公孙宏等人不答应,催促士兵进攻。长史刘准对司马亮说:“看这情形必定是奸谋。府中人才济济,还可以奋力一战。”司马亮又不听。于是被李肇抓住,他感叹道:“我的赤诚之心,可以剖开让天下人看啊。”他和儿子司马矩一同被杀。
卫瓘身边的人也怀疑司马遐是假传诏书,请求抵抗,等自己上表得到答复后,再受死不迟。卫瓘不听。当初,卫瓘任司空时,帐下督荣晦有罪,被他斥责遣走。这时,荣晦跟随司马遐来逮捕卫瓘,立即杀了卫瓘及其子孙共九人,司马遐无法制止。
岐盛劝说司马玮:“应该乘此兵势,顺势诛杀贾后、郭彰,以匡正王室,安定天下。”司马玮犹豫不决。这时天快亮了,太子少傅张华派董猛劝说贾后:“楚王杀了二公(司马亮、卫瓘),那么天下的威权就都归他了,皇上怎么还能自安?应该以司马玮擅自杀戮大臣的罪名杀了他。”贾后也想乘机除掉司马玮,深表同意。当时内外一片混乱,朝廷惶恐不安,不知所措。张华禀告惠帝,派遣殿中将军王宫举着驺虞幡(皇帝诏令停战的旗帜)出宫向众军宣布:“楚王伪造诏书,大家不要听命!”士兵都放下武器逃走。司马玮身边没有一个人了,窘迫得不知如何是好,于是被捕,交付廷尉。
乙丑日,司马玮被处死。他拿出怀中的青纸诏书,流着泪给监刑的尚书刘颂看,说:“我幸为先帝之子,却受如此冤屈吗!”公孙宏、岐盛一同被诛灭三族。
司马玮起兵时,陇西王司马泰整肃军队准备协助司马玮,祭酒丁绥劝谏说:“您身为宰相,不可轻举妄动。况且深夜仓促,应派人核实清楚。”司马泰才作罢。
卫瓘的女儿写信给朝廷大臣说:“先父(卫瓘)的名誉和谥号还未显扬,我常奇怪一国之内竟无人为他说话。《春秋》的过失,责任在哪里?”于是太保(卫瓘)主簿刘繇等人手执黄幡,敲响登闻鼓(鸣冤鼓),向惠帝上书说:“当初假传诏命的人一到,卫公就立即奉上印信绶带,单人独车听从命令。按照假诏书的文字,只是免去卫公官职,而原属吏荣晦,却擅自拘捕卫公父子及孙辈,一并杀害。请求查明全部真相,对荣晦明正典刑。”于是惠帝下诏诛灭荣晦全族,追认恢复司马亮的爵位,谥号文成。追封卫瓘为兰陵郡公,谥号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贾后独揽朝政,委任亲信党羽,任命贾模为散骑常侍,加侍中。贾谧与贾后谋划,认为张华出身庶族(非高门士族),没有威逼皇上的嫌疑,而且儒雅有谋略,为众望所归,想把朝政委托给他。犹豫未决时,征询裴頠的意见,裴頠表示赞成。于是任命张华为侍中、中书监,裴頠为侍中,又任命安南将军裴楷为中书令,加侍中,与右仆射王戎一同掌管机要。张华对皇室尽忠,弥补朝政缺失。贾后虽然凶险,还知道敬重张华。贾模与张华、裴頠同心辅政,所以几年之间,虽然昏君在上,但朝廷内外还算安定,这是张华等人的功劳。
秋季,七月,分出荆州、扬州的十个郡设置江州。
八月,辛未日,立陇西王司马泰的世子司马越为东海王。
九月,甲午日,秦献王司马柬去世。
辛丑日,征召征西大将军梁王司马肜为卫将军、录尚书事。
---
世祖武皇帝(司马炎)下元康二年(壬子年,公元292年)
春季,二月,己酉日,前杨太后(杨芷)在金墉城去世。当时,太后身边还有侍奉的宫女十多人,贾后把她们全部夺走,太后断绝饮食八天后死去。贾后害怕太后有灵,或许会向先帝(武帝)诉冤,就把她脸朝下入殓,还在棺材里放上各种驱邪的符咒和药物等。
秋季,八月,壬子日,大赦天下。
---
世祖武皇帝(司马炎)下元康三年(癸丑年,公元293年)
夏季,六月,弘农郡下冰雹,深达三尺。
鲜卑宇文莫槐被部下杀死,他的弟弟宇文普拨继立。
拓跋绰去世,他的堂弟拓跋弗继立。
---
世祖武皇帝(司马炎)下元康四年(甲寅年,公元294年)
春季,正月,丁酉日,安昌元公石鉴去世。
夏季,五月,匈奴人郝散反叛,进攻上党郡,杀死地方长官。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疾风回旋曲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11字谜案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沉默的巡游 盛唐探案录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歡迎來到天堂島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战损生存指南 宿敌就是妻子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皇帝聊天群 偏离航道 希望之线 独占悖论(1V3)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犬夜叉] 情迷意乱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