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丞相顾雍去世。
吴国诸葛恪派间谍远道观察魏国要道地形,图谋进攻寿春。太傅司马懿率军进驻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打算进攻诸葛恪。吴主(孙权)将诸葛恪调防,移驻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
步骘、朱然各自上书吴主说:“从蜀国回来的人,都说蜀国想背弃盟约,与魏国交往,大量制造舟船,修缮城郭。还有,蒋琬驻守汉中,听说司马懿南下,不但不出兵乘虚夹击敌人,反而放弃汉中,返回靠近成都。事情已经非常明显,无可怀疑,应当早作防备。”吴主回答说:“我对待蜀国不薄,聘问宴享,结盟立誓,没有辜负他们的地方,怎么会这样呢!再说司马懿此前进入舒县,十来天就撤退了。蜀国远在万里,怎能知道东南危急就立即出兵呢?过去魏国准备入侵汉中,我们这里刚开始戒备,也没有出兵行动,正好听说魏军撤回就作罢了,蜀国难道可以因此对我们有怀疑吗?传言不可信,我愿以全家担保蜀国不会背叛。”
魏国征东将军、都督扬、豫诸军事王昶上书说:“地势的险要是固定的,但防守的态势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今我军屯驻宛城(今河南南阳),离襄阳三百多里,有紧急情况难以相互救援。”于是移驻新野(今河南新野)。
魏国宗室曹冏上书说:“古代的帝王,必定分封同姓以显明亲近宗亲,必定任用异姓以显明尊重贤才。只采用亲亲之道,国家就会逐渐衰弱;只采用贤贤之道,政权就可能被篡夺。先圣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广泛任用亲疏双方,因此能保住国家社稷,历经长久。如今魏国尊重尊贵者的法度虽明,但亲近宗亲之道尚有欠缺,有的虽任用却不重用,有的闲置而不任用。我私下思考此事,寝不安席,谨汇集所闻,论述其成败如下:从前夏、商、周世代相传数十代,而秦朝两代就灭亡了。为什么呢?三代君主与天下人共有其民,所以天下人与其同忧;秦王独裁统治其民,所以倾危而无人救援。秦朝看到周朝的弊端,认为周朝因弱小而被夺权,于是废除五等爵位,设立郡县长官,朝廷内无同宗子弟作为辅弼,外无诸侯作为藩卫,如同砍去四肢,只靠胸腹。旁观者为之寒心,而秦始皇安然自以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岂不荒谬!所以汉高祖挥三尺剑,统率乌合之众,五年之中,成就帝业。为什么呢?因为伐除根基深厚的难见功效,摧毁枯朽的容易成功,这是事理形势决定的。汉朝借鉴秦朝的过失,分封子弟;等到诸吕专权,图谋危害刘氏时,天下之所以没有倾覆,正是因为诸侯强大,如同磐石般坚固。然而汉高祖分封,封地超过古代制度,所以贾谊认为要想天下安定,不如多封诸侯而削弱其力量;汉文帝没有采纳。到了汉景帝,误用晁错的计策,削减诸侯封地,于是酿成七国之乱。祸根其实起于高祖,成于文、景二帝,是由于宽严失度,操之过急所致。所谓‘树梢太大必定折断,尾巴太大难以摆动’,尾巴与身体相连尚且可能不听从指挥,何况不是身体一部分的尾巴,怎能摆动呢!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策略,推行‘推恩令’,从此以后,诸侯逐渐衰微,子孙微弱,只能享受租税,不参与政事。到了汉哀帝、平帝时,王莽掌权,假借周公辅政之名而行田常篡权之实,宗室王侯中,甚至有人为他制造符命,歌颂王莽恩德,岂不悲哀!由此看来,并非宗室子弟在惠帝、文帝时期就忠孝而在哀帝、平帝时期就叛逆,只是权力太轻、势力太弱,无力安定社稷罢了。幸赖光武皇帝以盖世英姿,在王莽已成气候时将其擒获,使断绝的汉室得以延续,这难道不是宗室子弟的力量吗!然而他却不借鉴秦朝的失策,沿袭周朝的旧制,到了桓帝、灵帝时,宦官当权,君主孤立于上,奸臣弄权于下;于是天下大乱,奸贼并起,宗庙化为灰烬,宫室变成废墟。太祖皇帝(曹操)如龙飞凤翔,扫除凶逆。大魏兴起至今二十四年了。观察五代存亡而不采用其长治久安之策,眼见前车倾覆而不改变车道。让宗室子弟封王于空荒之地,统治着不能役使的百姓;宗室成员流落在民间,不参与国家政事;权力等同于平民,势力与凡俗无异。朝廷内无深根不拔的稳固,外无磐石般宗族同盟的援助,这不是安定社稷、建立万世基业的做法啊。况且如今的州牧、郡守,就是古代的方伯、诸侯,都拥有千里疆土,兼掌军事重任,有的在一国之内就有几人,有的兄弟并据一方;而宗室子弟竟无一人置身其间,相互牵制。这不是强干弱枝、防备万一的做法。如今任用贤才,有的被破格提拔为大都长官,有的统领一方军队;而宗室中有文才的必限于小县县令,有武略的必置于百人长官之位,这不是鼓励贤能、优待宗室的礼法。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是因为支撑它的脚多。这话虽小,可以比喻大事。因此圣明的君主居安思危,存不忘亡,所以天下有变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曹冏希望用这番议论使曹爽感悟,但曹爽未能采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始五年(甲子年,公元244年)
春季,正月:吴主任命上大将军陆逊为丞相,其原任的州牧、都护、领武昌事等职不变。
魏国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夏侯玄,是大将军曹爽姑母的儿子。夏侯玄征召李胜为长史。李胜及尚书邓飏想让曹爽在天下树立威名,劝他讨伐蜀国。太傅司马懿劝阻,未能成功。
三月:曹爽西行到达长安,发兵十余万人,与夏侯玄一起从骆谷(今陕西周至西南)进入汉中。汉中守军不足三万,将领们都很恐慌,想坚守城池不出战,等待涪县援军。王平说:“汉中去涪县将近一千里,敌人如果占据关隘,便是大祸。现在应派刘护军(刘敏)占据兴势(今陕西洋县北),我为后卫;如果敌人分兵进攻黄金(今陕西洋县东北),我率一千人下山亲自阻击,等到援军到达,这是上策。”将领们都迟疑不决,只有护军刘敏与王平意见相同,于是率领所部占据兴势,广布旗帜,绵延百余里。
闰三月:汉主派遣大将军费祎督率各军救援汉中。将要出发时,光禄大夫来敏前来送行,请求一起下围棋。当时紧急军书交驰,人马披甲待发,车辆已备好。费祎与来敏对弈,毫无厌倦之色。来敏说:“刚才只是试探您罢了。您确实值得信赖,必能打败敌人。”
夏季,四月初一:发生日食。
大将军曹爽的军队被阻于兴势无法前进,关中及氐、羌部落转运的军需物资供应不上,牛马骡驴大量死亡,沿途百姓和夷人哭号不绝。涪县援军及费祎的部队相继到达。参军杨伟向曹爽分析形势,认为应火速撤退,否则将大败。邓飏、李胜与杨伟在曹爽面前争执。杨伟说:“邓飏、李胜将败坏国家大事,该杀!”曹爽很不高兴。太傅司马懿写信给夏侯玄说:“《春秋》责备主持国政者(指曹爽)责任重大。昔日武皇帝(曹操)两次进入汉中,几乎大败,这是您知道的。如今兴势地势极其险要,蜀军已抢先占据,我军前进无法交战,后退将被截断归路,全军覆没是必然的,您将如何承担这个责任!”夏侯玄恐惧,告诉了曹爽。
五月:曹爽率军撤退。费祎进军占据三岭(沈岭、衙岭、分水岭,皆在今陕西周至西南骆谷中)截击曹爽。曹爽奋力争夺险要,苦战一番才勉强通过,损失惨重,关中地区因此虚耗。
秋季,八月:魏国秦王曹询去世。
冬季,十二月:安阳孝侯崔林去世。
蜀汉:这一年,大司马蒋琬因病坚决要将益州刺史的职位让给大将军费祎。汉主于是任命费祎为益州刺史,任命侍中董允代理尚书令,作为费祎的副手。当时正值多事之秋,公务繁杂琐碎。费祎担任尚书令,见识过人,每次审阅公文,略看一眼就明白其中要旨,速度比别人快数倍,而且过目不忘。常在早晨和傍晚处理公事,其间接待宾客,饮食娱乐,加上下棋,每次都能尽兴,公务也不荒废。等到董允接替费祎,想效法他的做法,结果十天之内,很多事情就被耽搁延误。董允于是叹息道:“人的才能相差如此之远,不是我所能赶得上的!”于是整天处理公务,还是忙不过来。
正始六年(乙丑年,公元245年)
春季,正月:任命骠骑将军赵俨为司空。
吴国: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同住一宫,礼仪和俸禄完全一样。群臣对此多有议论,吴主于是命令他们分开居住,配备不同的僚属。两位皇子由此产生裂痕。卫将军全琮让儿子全寄侍奉鲁王,并写信告诉丞相陆逊。陆逊回信说:“子弟如果有才能,不必担心不被任用,不应私自外出攀附权贵以求名利;如果子弟不成器,最终只会招来灾祸。况且听说太子与鲁王势均力敌,必定会有对立,这是古人最忌讳的。”全寄果然阿谀依附鲁王,轻率地参与挑拨离间。陆逊写信给全琮说:“你不效法金日磾(指金日磾谨慎,不令子侍奉权贵)反而收留阿寄,最终会给您的家族招来灾祸啊。”全琮不仅不采纳陆逊的意见,反而与陆逊结怨。
鲁王孙霸刻意结交当时名士。偏将军朱绩以有胆略着称,孙霸亲自到他的官署,挨着他坐下,想与他结好。朱绩却下地退立,推辞不敢当。朱绩是朱然之子。于是,从侍从官员到宾客,形成对立的两派,结党猜忌,蔓延到大臣之中,全国分为两派。吴主听说后,借口让他们专心求学,禁止他们与宾客来往。督军使者羊衜上书说:“听说陛下下诏削减二宫的侍卫,禁止宾客往来,使四方礼敬无法传达,远近惶恐,上下失望。有人说二宫不遵奉典章制度,即使真如所怀疑的那样,也应补救考察,周密斟酌,不让远近的人散布流言。我担心猜疑积累会变成诽谤,时间一长必将传播开来。而西北边境(魏、蜀)离国都不远,流言传出,他们会认为二宫有背叛的过错,不知陛下将如何解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吴主的长女鲁班(全公主)嫁给左护军全琮,小女儿小虎(朱公主)嫁给骠骑将军朱据。全公主与太子孙和的母亲王夫人有矛盾。吴主想立王夫人为皇后,全公主阻止;她又怕太子即位后怨恨自己,心中不安,屡次诋毁太子。吴主卧病在床,派太子到长沙桓王(孙策)庙祈祷。太子妃的叔父张休的住处离庙很近,邀请太子顺便到家中坐坐。全公主派人监视,便说“太子不在庙中,专去妃家商议事情”,又说“王夫人见陛下病卧,面有喜色”。吴主因此发怒。王夫人忧惧而死,太子所受宠爱日益衰减。
鲁王孙霸的党羽杨竺、全寄、吴安、孙奇等共同诋毁太子,吴主被他们迷惑。陆逊上书劝谏说:“太子是正统,应有磐石般的稳固地位;鲁王是藩臣,应使宠爱和待遇有等级差别。彼此各得其所,上下才能安定。”奏章上了三四次,言辞急切;陆逊还请求到都城,当面陈述嫡庶的区别。吴主很不高兴。太常顾谭是陆逊的外甥,也上书说:“我听说治理国家者,必须明确嫡庶之分,区别尊卑之礼,使高下有别,等级悬殊。这样,骨肉之间的恩情才能保全,非分之想才能断绝。从前贾谊论述治安之策,论及诸侯的形势,认为势力过大即使是至亲也必有叛逆之祸,势力过小即使是疏远之臣也能保全。所以淮南王刘长虽是汉文帝亲弟,也不能终身享有封国,错在势力过大;吴芮是疏远的臣子,封国传到长沙,得在势力过小。从前汉文帝让慎夫人与皇后同席而坐,袁盎让慎夫人退到下席,文帝面有怒色;等到袁盎讲清上下尊卑的道理,陈述‘人彘’的警戒,文帝转怒为喜,慎夫人也醒悟。如今臣下所陈述的,并非有所偏袒,实在是想使太子安稳、鲁王便利。”由此鲁王与顾谭有了嫌隙。
芍陂之战时,顾谭的弟弟顾承及张休都有战功。全琮的儿子全端、全绪与他们争功,向吴主诬陷顾承、张休。吴主将顾谭、顾承、张休流放到交州,又追令张休自杀。太子太傅吾粲请求派鲁王出京镇守夏口,将杨竺等人逐出京师不得留在建业,又多次把消息告诉陆逊。鲁王与杨竺一起诬陷吾粲,吴主发怒,逮捕吾粲下狱处死。又多次派宦官责问陆逊。陆逊愤懑而死。他的儿子陆抗任建武校尉,接替陆逊统领其部众,护送灵柩东归安葬。吴主拿杨竺诬告陆逊的二十件事质问陆抗,陆抗逐条回答,吴主的怒意才稍稍缓解。
夏季,六月:魏国都乡穆侯赵俨去世。
秋季,七月:吴国将军马茂密谋杀害吴主及大臣,投降魏国,事情泄露,马茂及其党羽都被灭族。
八月:魏国任命太常高柔为司空。
蜀汉:甘太后(刘禅之母)去世。
吴国:吴主派校尉陈勋率领屯田部队及工匠三万人,开凿句容(今江苏句容)中道,从小其(今地不详)到云阳西城(今江苏丹阳),沟通商市,建造储藏货物的邸阁。
冬季,十一月:蜀汉大司马蒋琬去世。
十二月:蜀汉费祎抵达汉中巡视边防。蜀汉尚书令董允去世;任命尚书吕乂为尚书令。董允心地公正,洞察事理,进献善言,否决错事,竭尽忠诚。汉主对他非常敬畏。宦官黄皓,善于逢迎谄媚,狡黠机灵,汉主很喜欢他。董允对上则严肃规劝汉主,对下则多次斥责黄皓。黄皓畏惧董允,不敢为非作歹。董允在世时,黄皓的职位最高不过黄门丞。费祎任命选曹郎陈祗接替董允任侍中。陈祗矜持严厉,很有威严,多才多艺,工于心计,所以费祎认为他贤能,越级提拔任用他。陈祗与黄皓内外勾结,黄皓开始参与政事,屡次升迁至中常侍,操纵权柄,最终导致国家灭亡。自从陈祗受宠,汉主刘禅追怨董允日益加深,认为董允轻视自己,这是陈祗阿谀迎合、黄皓不断挑拨离间的缘故。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沉默的巡游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犬夜叉] 情迷意乱 歡迎來到天堂島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盛唐探案录 偏离航道 独占悖论(1V3)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疾风回旋曲 宿敌就是妻子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11字谜案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皇帝聊天群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战损生存指南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希望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