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70章 魏纪二(第2页)

第70章 魏纪二(第2页)

冬季,十月:魏文帝曹丕回到许昌。

十一月,戊申晦(三十日):发生日食。

鲜卑首领轲比能诱杀了步度根的哥哥扶罗韩,步度根因此怨恨轲比能,双方互相攻击。步度根部众较弱,率领一万多部落民众退守太原、雁门郡。这一年,他进京朝见进贡。而轲比能的部落从此强盛起来,出击东部鲜卑大人素利。护乌丸校尉田豫乘轲比能后方空虚,从背后牵制他。轲比能派别部首领琐奴抵御田豫,被田豫击败。轲比能因此怀有二心,屡次侵扰边境,幽州、并州深受其害。

魏文帝黄初六年(乙巳,公元225年)

春季,二月:魏文帝下诏任命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随御驾出征,负责督察各路军队,总领随驾尚书台事务;任命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留守许昌,负责处理留守尚书台的文书。

三月:曹丕前往召陵县,开通讨虏渠(运河)。乙巳(疑为日期,译文略其具体日):返回许昌。

并州刺史梁习讨伐轲比能,大破鲜卑军。

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讨伐雍闿等人。参军马谡送行数十里。诸葛亮说:“虽然我们共同谋划此事多年,今天还想请你再赠予好的计策。”马谡说:“南中地区依仗地势险要和路途遥远,叛乱不服已经很久了。即使今天攻破他们,明天还会反叛。现在您正调动全国兵力进行北伐以对付强敌(魏国),他们知道国内兵力空虚,叛乱也会更快发生。如果把他们全部杀光以除后患,既不符合仁者的情怀,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办到。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理战为上,军事战为下。希望您能使他们心悦诚服。”诸葛亮采纳了他的建议。马谡是马良的弟弟。

辛未(疑为日期,译文略其具体日):魏文帝曹丕率领水军再次征讨吴国。群臣进行大讨论,宫正(官名,掌宫禁)鲍勋劝谏说:“朝廷大军屡次征讨而未能取胜,是因为吴、蜀两国唇齿相依,凭借山水险阻,具有难以攻克的形势。去年龙舟在长江上遇险,被风暴阻隔在南岸,陛下身处危境,臣下们心惊胆战,那时宗庙社稷几乎倾覆,应成为后世百代的鉴戒。如今又劳师远征,每天耗费千金,国内虚耗财力,却让狡猾的敌人(吴国)轻视我们的军威,我私下认为不可行。”曹丕大怒,将鲍勋降职为治书执法。鲍勋是鲍信的儿子。

夏季,五月,戊申(初二):曹丕抵达谯县。

吴国丞相、北海人孙劭去世。当初,吴国要设立丞相,大家都推荐张昭。吴王孙权说:“当今是多事之秋,丞相职位责任重大,这不是优待张昭的办法(暗示张昭性格刚直,恐难胜任)。”等到孙劭去世,百官再次推荐张昭。孙权说:“我哪里是舍不得给子布(张昭字)当丞相呢?担任丞相事务烦杂,而他性情刚烈,如果他的建议不被采纳,就会产生怨恨和过失,这对他不是好事。”六月:孙权任命太常顾雍为丞相、平尚书事(总领尚书台政务)。

顾雍为人沉默寡言,举止得当。孙权曾赞叹说:“顾君不轻易说话,一说话就必定切中要害。”到了宴饮欢乐的时候,左右的人担心酒后失礼,而顾雍一定会注意到,因此大家都不敢尽情放纵。孙权也说:“顾公在座,使人感到拘束(不敢尽兴)。”顾雍被敬畏到这种程度。当初顾雍被任命为尚书令时,封为阳遂乡侯。封侯后回到官署,家人还不知道,后来听说才感到惊喜。等到做了丞相,他选用文官武将,都能根据各人的才能加以任用,心中没有厚此薄彼。他时常访问民间疾苦和政事得失,总是秘密报告孙权。如果被采纳施行,就把功劳归于主上;如果不被采纳,就始终不泄露出去。孙权因此很器重他。然而在朝堂上有所陈述时,言辞神色虽然恭顺,但所坚持的原则却很正直;对于军国大事的得失,如果不是当面陈述,就绝口不提。孙权常派中书郎到顾雍那里咨询政务,如果顾雍觉得建议可行,事情可以办理,就与中书郎反复研究讨论,并设宴款待;如果觉得不可行,顾雍就表情严肃,沉默不言,不置可否。中书郎回去报告孙权,孙权说:“顾公高兴,说明事情是合适的;他不说话,说明事情还不妥当。我应当重新考虑。”驻守长江沿岸的将领们,都想立功报效国家,很多人提出可以袭击敌人的小规模行动计划。孙权为此咨询顾雍。顾雍说:“我听说兵法上告诫不要贪图小利,这些人所提的建议,不过是为了个人求取功名,而不是为国家着想。陛下应当加以禁止,如果不能用来显耀国威、重创敌人,就不应该听从。”孙权听从了他的意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魏国利成郡(治所在今江苏赣榆西)士兵蔡方等人造反,杀死太守徐质,推举同郡人唐咨为首领。魏文帝下诏命令屯骑校尉任福等率军讨伐,平定了叛乱。唐咨从海路逃亡到吴国,吴国任命他为将军。

秋季,七月:魏文帝曹丕立皇子曹鉴为东武阳王。

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抵达南中地区,所到之处捷报频传。诸葛亮从越巂郡进军,斩杀了雍闿和高定。他派庲降都督、益州人李恢从益州郡进军,门下督、巴西人马忠从牂柯郡进军,击溃各县叛军后,又与诸葛亮会师。

孟获收编雍闿的残部抵抗诸葛亮。孟获向来被当地夷人、汉人所信服。诸葛亮招募人活捉孟获,捉到后,让他参观蜀军的营阵,问道:“这样的军队怎么样?”孟获说:“以前不知道你们的虚实,所以失败。如今承蒙您让我观看了营阵,如果只是这样,那战胜你们是很容易的。”诸葛亮笑了笑,放了他,让他再来交战。就这样把孟获放回又活捉,前后七次,当诸葛亮又要放孟获回去时,孟获却留下不走了,他说:“您真是天威啊!南人再也不反叛了!”诸葛亮于是进军到达滇池。

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都被平定。诸葛亮仍然任用当地原来的首领为地方官吏。有人劝谏诸葛亮,诸葛亮说:“如果留下外地官员,就必须留下军队。留下军队,粮食供应就困难,这是第一个不容易;加上夷人刚刚遭受战乱创伤,父兄多有死伤,留下外地官员而没有军队保护,必然酿成祸患,这是第二个不容易;再者,夷人多次犯上作乱,杀死或废黜官吏,自知罪孽深重,如果留下外地官员,终究难以相互信任,这是第三个不容易。现在我不留外地官员,不运粮食,而能使法纪大体确立,夷汉各族大体安定,这就够了。”于是诸葛亮全部任用当地有威望的人士,如孟获等担任官吏,让他们贡献金银、丹砂、生漆、耕牛、战马等物资,供给国家的军政开支。从此直到诸葛亮去世,南中地区再也没有发生叛乱。

八月:魏文帝曹丕率领水军从谯县沿着涡水进入淮河。尚书蒋济上表说水路难以通行,曹丕不听。

冬季,十月:曹丕抵达广陵故城,亲临长江岸边检阅军队,魏军官兵十余万人,旌旗绵延数百里,大有渡江南下的气势。吴国军队严密防备,坚守阵地。当时天气严寒,江面结冰,战船无法进入长江。曹丕看到长江波涛汹涌,叹息道:“唉!这实在是上天用来分隔南北的界限啊!”于是下令撤军。吴将孙韶(孙权侄)派遣部将高寿等人率领五百名敢死队员,在小路上连夜拦截曹丕。曹丕大惊。高寿等人缴获了曹丕的副车、羽盖(皇帝仪仗)后撤回。此时,数千艘战船都因河道水浅滞留在河道中无法前进。有人建议就地留下军队屯田,蒋济认为:“这里东近高邮湖,北临淮河,如果到了水大的季节,敌人很容易前来骚扰,不宜驻扎屯田。”曹丕采纳了他的意见,车驾立即出发。撤到精湖时,水路几乎干涸,曹丕把所有船只都留给了蒋济。船只前后相连数百里长。蒋济命令士兵开凿了四五条新水道,把船聚拢;又预先筑好土坝截断湖水,把后面的船都牵引过来,然后一次性挖开土坝,让船只全部进入淮河,才得以返回。

十一月:东武阳王曹鉴去世。

十二月:吴国番阳郡叛贼彭绮攻陷郡县,部众达数万人。

魏文帝黄初七年(丙午,公元226年)

春季,正月,壬子(初十):魏文帝曹丕返回洛阳,对蒋济说:“事情不能不搞清楚。我之前就决定烧掉一半船只在山阳湖中,你后来设法补救,才使船只大致完好地和我一起到了谯县。还有你每次提出的建议,都很合我的心意。从今以后讨伐敌人的计划,你要好好思考并向我陈述。”

蜀汉丞相诸葛亮准备率军进驻汉中,他任命前将军李全面负责后方事务(知后事),移驻江州;留下护军陈到驻守永安,都归李严统辖。

吴将陆逊因为辖区粮食匮乏,上表请求命令各位将领扩大农田耕种面积。吴王孙权答复说:“很好!让我们父子也亲自下田接受耕作任务,用给我驾车的八头牛拉四张犁耕种。虽然比不上古代的圣王,也想和众人一样同等地劳动。”

当初,孟达被魏文帝曹丕宠信,又和桓阶(字伯绪,疑为阶之误)、夏侯尚关系密切。等到曹丕去世,桓阶、夏侯尚也都死了,孟达心中不安。诸葛亮得知后便引诱他,孟达多次和诸葛亮通信,暗中答应归顺蜀汉。孟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矛盾,申仪秘密上表告发了孟达。孟达听说后,又惊又怕,打算起兵叛变。司马懿写信安慰劝导他,孟达犹豫不决。司马懿于是秘密率军快速进讨。将领们说:“孟达与吴、蜀勾结串通,我们应当观察形势变化再行动。”司马懿说:“孟达是个不讲信义的人,这时正是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应当趁他尚未决定,迅速解决他。”于是魏军日夜兼程,仅用八天就抵达新城郡城下。吴、蜀两国各派将领向西城的安桥、木阑塞进军以救援孟达,司马懿分派将领阻击援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初,孟达写信给诸葛亮说:“宛城距洛阳八百里,距我新城一千二百里。听说我起兵,司马懿要向天子报告,等诏书往返,需要一个月时间,那时我的城池已加固,各军也准备充足。我驻守的地方地势险要,司马懿必定不会亲自前来;其他将领来,我就不担心了。”等到司马懿大军突然兵临城下,孟达又写信告诉诸葛亮说:“我起兵才八天,司马懿的军队就到了城下,怎么如此神速!”

魏文帝曹丕当太子时,郭夫人的弟弟犯罪,被魏郡西部都尉鲍勋依法惩办;太子曹丕向鲍勋求情,未能如愿,因此怀恨在心。等到曹丕即位,鲍勋又多次直言劝谏,曹丕更加忿恨他。曹丕讨伐吴国返回,驻扎在陈留郡境内。鲍勋任治书执法(掌司法监察),太守孙邕晋见文帝后出来,顺路拜访鲍勋。当时军营营垒尚未完全建成,只立了标记矮墙(标埒)。孙邕斜穿小路行走,没有走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想追究他,鲍勋认为营垒尚未筑成,制止了刘曜,没有举报。曹丕听说此事,下诏说:“鲍勋指鹿为马(诬陷孙邕),逮捕交给廷尉治罪。”廷尉依法议定,“应判处五年徒刑”(正刑五岁)。廷尉正、廷尉监、廷尉平(三官)反驳说:“依照法律,只应罚黄金二斤。”曹丕大怒说:“鲍勋罪该处死,你们竟敢放纵他!逮捕三官以下官员交付刺奸官治罪,我要让你们像十只老鼠同处一穴那样一起处死!”钟繇、华歆、陈群、辛毘、高柔、卫臻等人一起上表,说鲍勋的父亲鲍信对太祖(曹操)有功,请求赦免鲍勋的罪过,曹丕不许。高柔坚决不执行处死鲍勋的诏命,曹丕更加愤怒,把高柔召到尚书台,然后派使者秉承旨意到廷尉监狱处死了鲍勋。鲍勋死后,才放高柔回廷尉官署。

骠骑将军都阳侯曹洪,家中富有但生性吝啬。曹丕当太子时,曾向曹洪借一百匹绢,未能如愿,怀恨在心。于是借曹洪的门客犯法一事,将曹洪逮捕下狱,判处死刑。大臣们都去求情,未能赦免。卞太后(曹丕母)愤怒地责备曹丕说:“当年在梁、沛之间(指曹操起兵时),没有曹子廉(曹洪字),哪有我们曹家的今天!”又对郭皇后说:“如果曹洪今天被处死,我明天就命令皇帝废掉你!”于是郭皇后多次哭着为曹洪求情,曹洪才得以免死,但被免去官职,削去爵位和封地。

当初,郭皇后没有儿子,曹丕让她以母亲身份抚养平原王曹睿。因为曹睿的母亲甄夫人被曹丕赐死,所以没有立他为太子。曹睿侍奉郭皇后十分恭谨,郭皇后也很疼爱他。有一次曹丕和曹睿一起打猎,见到母子鹿。曹丕亲手射杀了母鹿,命令曹睿射杀小鹿。曹睿哭泣着说:“陛下已经杀了它的母亲,我不忍心再杀它的孩子。”曹丕立即放下弓箭,心中感到悲伤。夏季,五月:曹丕病危,才立曹睿为太子。丙辰(十六日):曹丕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一同接受遗诏辅佐朝政。丁巳(十七日):魏文帝曹丕去世。

陈寿评论说:魏文帝(曹丕)天资文采斐然,下笔成章,知识广博,记忆力强,才艺全面。如果能具有博大的胸襟,激励自己以公平诚实的品德,志向远大,追求道义,推广仁德之心,那么与古代的贤明君主相比,差距也就不会太远了!

太子曹睿即皇帝位(魏明帝),尊奉皇太后(卞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郭皇后)为皇太后。

当初,魏明帝曹睿在东宫当太子时,不结交朝臣,不过问政事,只是埋头读书。即位之后,群臣都想一睹他的风采。过了几天,他只单独召见侍中刘晔,谈了一整天。众人在外面偷听,刘晔出来后,大家问:“怎么样?”刘晔说:“和秦始皇、汉武帝是一类人物,只是才能上略微不及。”明帝开始亲政,陈群上疏说:“大臣们随声附和,是非不分,是国家的大患。如果大臣们不和睦,就会形成对立的小团体;形成对立的小团体,就会无端地互相诋毁或吹捧;无端地诋毁吹捧,就会真假难辨,这些都不能不深入考察。”

癸未(疑为日期,译文略其具体日):追谥生母甄夫人为文昭皇后。

壬辰(疑为日期,译文略其具体日):立皇弟曹蕤为阳平王。

六月,戊寅(初九):将魏文帝曹丕安葬于首阳陵。

吴王孙权听说魏国有大丧事(曹丕去世),秋季,八月: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太守文聘坚守城池。朝廷大臣商议派兵救援。明帝曹睿说:“孙权擅长水战,他之所以敢下船从陆路进攻,是希望趁我方不备。如今他已经和文聘对峙。进攻与防守的形势差异巨大(攻难守易),他最终不敢久留。”在此之前,朝廷曾派治书侍御史荀禹慰劳边境将士。荀禹到达江夏,征调所经各县的士兵以及自己的随从步骑兵一千人,登山举火(制造声势)。孙权以为救兵大批赶到,于是撤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宿敌就是妻子  希望之线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犬夜叉] 情迷意乱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皇帝聊天群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偏离航道  战损生存指南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11字谜案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沉默的巡游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独占悖论(1V3)  盛唐探案录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歡迎來到天堂島  疾风回旋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