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50章 汉纪四十二(第3页)

第50章 汉纪四十二(第3页)

四月,甲子日:乐成王刘苌因骄奢淫逸、行为不法,被贬为芜湖侯。

四月,己巳日:命令公卿下至郡国守相,各自举荐“有道之士”一人。尚书陈忠认为诏书既然要求谏诤,担心上书言事者必定言辞激烈,甚至使皇帝难以接受,于是上书预先疏导广开皇帝的胸襟(引经据典,请求宽容直言)。奏书呈上后,安帝下诏,任命被荐举者中成绩最优的沛国人施延为侍中。

孝子典范:当初,汝南人薛包,少年时就有至孝的德行。父亲娶了后妻而厌恶薛包,让他分家另住。薛包日夜哭泣,不肯离开,以致被父亲用棍棒殴打。不得已,在屋门外搭了间小屋暂住,早晨仍回家洒扫庭院。父亲发怒,又赶他走,他就把家搬到里巷大门边住下,早晚仍向父母请安。过了一年多,父母感到惭愧,让他回家。父母去世后,他的侄子要求分家产另居。薛包无法阻止,就将家产平分,自己主动要年老的奴婢,说:“他们和我共事时间长,你使唤不了。”要荒芜的田地房屋,说:“这是我年轻时经营的,心里留恋。”要朽败的器物,说:“这些是我平时使用的,身体口腹已习惯了。”侄子几次破产,薛包总是再救济他。安帝听说他的名声,命令公车特别征召。薛包到京,被任命为侍中。薛包以死请求辞职,安帝下诏赐他告老还乡,给予优待,如同对待毛义(东汉着名孝子)一样。

安帝亲政与邓氏覆灭:安帝幼时号称聪明,所以邓太后立他为帝。长大后,品行多有缺失,渐渐不合邓太后心意。安帝的乳母王圣知道这个情况。邓太后征召济北王和河间王的儿子们到京城,河间王的儿子刘冀仪表堂堂,邓太后很看重他,让他做平原怀王刘隆的继承人,留在京城。王圣见邓太后久不归政于安帝,担心有废立之事,常与中黄门李闰、江京在安帝左右伺候,一同诋毁邓太后,安帝既怀忿恨又感恐惧。等到邓太后去世,有受过处罚的宫人诬告邓太后的兄弟邓悝、邓弘、邓阊曾向尚书邓访索取废黜皇帝的旧档案,图谋立平原王刘翼为帝。安帝听说后,追忆往事而发怒,命令有关部门弹劾邓悝等人大逆不道。于是废黜西平侯邓广宗、叶侯邓广德、西华侯邓忠、阳安侯邓珍、都乡侯邓甫德的爵位,全部贬为平民。邓骘因未参与密谋,只免去特进衔,遣回封国。邓氏宗族一律免去官职,遣回原籍,没收邓骘等人的资财田宅。将邓访及其家属流放到边远郡县。在郡县官员的逼迫下,邓广宗、邓忠二人自杀。后又改封邓骘为罗侯。五月庚辰日,邓骘和儿子邓凤一同绝食而死。邓骘的堂弟河南尹邓豹、度辽将军舞阳侯邓遵、将作大匠邓畅都自杀身亡。只有邓广德兄弟因母亲与阎皇后是亲姐妹,得以留在京城。安帝重新任命耿夔为度辽将军,征召乐安侯邓康为太仆。五月丙申日,贬平原王刘翼为都乡侯,遣回河间国。刘翼谢绝宾客,闭门自守,因此得以免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邓氏平反呼声:当初,邓氏立为皇后时,太尉张禹、司徒徐防想与司空陈宠一同奏请追封邓皇后的父亲邓训。陈宠认为前代没有奏请追封外戚的先例,据理力争,争论多日未能定案。等到邓训追加封号和谥号时,张禹、徐防又约陈宠一同派儿子向虎贲中郎将邓骘送礼,陈宠不肯。所以陈宠的儿子陈忠在邓氏当权时未能得志。邓骘等人败亡后,陈忠任尚书,多次上书弹劾,极力诬陷他们。大司农、京兆人朱宠对邓骘无罪而遭祸深感痛心,于是脱光上衣(肉袒)抬着棺材(舆榇)上书(为邓氏鸣冤)。奏书呈上后,朱宠知道言辞激切,主动到廷尉投案。陈忠又弹劾朱宠,安帝下诏免去朱宠官职,让他返回乡里。很多民众都为邓骘鸣冤,安帝也有所觉悟,于是责备州郡官员(对邓氏处置过苛),准许将邓骘等人的尸骨运回北芒山安葬,邓骘的堂兄弟们也都得以返回京城洛阳。

新外戚崛起:安帝任命耿贵人的哥哥、牟平侯耿宝统领羽林左军车骑。封宋贵人的四个儿子为列侯,宋氏家族担任卿、校、侍中大夫、谒者、郎官等职的有十余人。阎皇后的兄弟阎显、阎景、阎耀,都担任卿、校,统领皇家禁军。从此安帝的内宠(外戚、宦官)开始兴盛。

宦官、乳母专权:安帝因江京当年曾前往清河王官邸迎接自己入宫即位,认为江京有功,封他为都乡侯,封李闰为雍乡侯,李闰、江京同升中常侍。江京兼任大长秋。他们与中常侍樊丰、黄门令刘安、钩盾令陈达以及王圣和王圣的女儿伯荣在内外活动,竞相奢侈暴虐。伯荣出入皇宫,串通内外,进行奸邪贿赂。

杨震谏诤:司徒杨震上书劝谏(核心反对乳母、伯荣及宦官干政奢靡)。奏书呈上,安帝拿给王圣等人看,内宠们全都怀恨在心。而伯荣更加骄奢淫逸,与已故朝阳侯刘护的堂兄刘瑰私通,刘瑰便娶她为妻,得以官至侍中,并承袭刘护的爵位。杨震再次上书反对(不合礼制)。尚书、广陵人翟酺也上书劝谏(引窦、邓外戚之祸为鉴,批评奢靡耗费)。奏书呈上,安帝均未理会。

秋季,七月,己卯日(疑误,应为己丑或己亥):改年号为建光。大赦天下。

七月,壬寅日:太尉马英去世。

羌乱再起:烧当羌首领忍良等人,认为麻奴兄弟本是烧当羌的嫡系继承人,而校尉马贤对他们抚恤不够,常有怨愤之心,于是互相勾结,一同胁迫其他羌人部落侵犯湟中地区,进攻金城郡各县。八月,马贤率领先零羌部落进行反击,在牧苑交战,失利。麻奴等又在令居打败武威、张掖两郡的郡兵,乘势胁迫先零羌、沈氐羌等部落四千余户,沿祁连山向西转移,侵犯武威郡。马贤追到鸾鸟县,采取招抚策略,各部落投降的有数千户。麻奴向南回到湟中地区。

八月,甲子日:任命前司徒刘恺为太尉。

法律争议:当初,清河国相叔孙光因贪污被判罪,朝廷不仅惩罚他本人,还禁止他的子孙两代做官(禁锢二世)。此时,居延都尉范邠又犯了贪污罪,朝廷想按叔孙光的先例处理。唯独刘恺认为:“《春秋》大义,奖善应延及子孙,惩恶应限于罪犯本身,目的是引导人们向善。如今若因官吏贪污就禁锢子孙,是以轻罪株连重罚,恐怕会连累善良之人,这不是先王制定刑法的本意。”尚书陈忠也赞同此议。安帝下诏:“太尉的意见正确。”

鲜卑入侵:鲜卑首领其至鞬侵犯居庸关。九月,云中太守成严率兵迎战,兵败。功曹杨穆用身体保护成严,一同阵亡。鲜卑于是包围了驻守马城的乌桓校尉徐常。度辽将军耿夔与幽州刺史庞参征调广阳、渔阳、涿郡三郡部队救援,鲜卑解围而去。

九月,戊子日:安帝亲临卫尉冯石府第,留住宴饮十多天,赏赐十分丰厚,任命他的儿子冯世为黄门侍郎,冯世的另两个弟弟为郎中。冯石是阳邑侯冯鲂的孙子,父亲冯柱娶明帝女儿获嘉公主,冯石承袭公主爵位为获嘉侯。他能迎合权贵,因此为安帝所宠信。

水灾:京城洛阳及二十七个郡国大雨成灾。

冬季,十一月,己丑日:三十五个郡和诸侯国发生地震。

鲜卑入侵:鲜卑侵犯玄菟郡。

三年丧制再废:尚书令礻殳讽等人上书,认为“孝文皇帝规定守丧三十六日的制度,光武皇帝废止官吏告假奔丧的规定(指三年丧),这是给万世留下的法则,确实不可更改。应重新禁止大臣守丧三年。”尚书陈忠上书反对(强调孝道,认为大臣终丧是圣德)。当时宦官认为不便,最终搁置了陈忠的奏章。十一月庚子日,朝廷重新禁止二千石以上官员守丧三年。

史论(袁宏):古代帝王之所以能敦厚教化、美化风俗,引导百姓向善,在于顺应人的天性而不强行改变人情。百姓尚且还有做不到的事,何况是毁坏礼制、禁止哀思,泯灭人的天性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高句丽战事:十二月,高句丽国王宫率领马韩、濊貊数千骑兵包围玄菟郡。夫馀国国王派儿子尉仇台率领二万余人与州郡官府一同迎战,击败敌军。本年,宫去世,其子遂成即位。玄菟太守姚光上书,想趁宫去世之机发兵进攻高句丽。朝臣议论都认为可以批准。陈忠说:“宫生前凶恶狡黠,姚光未能讨伐。他死了却去进攻,不合道义。应派遣使者前去吊丧慰问,趁机责备他以前的罪行,赦免而不加诛杀,争取他今后改过从善。”安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汉安帝延光元年(壬戌,公元122年)

春季,三月,丙午日:改年号为延光。大赦天下。

羌乱平定:护羌校尉马贤追击麻奴,到达湟中地区,击败叛羌,麻奴的部众溃散逃亡。

夏季,四月,癸未日:京城洛阳及二十一个郡国降下冰雹。河西地区的冰雹,有的巨大如斗。

假诏书事件:幽州刺史冯焕、玄菟太守姚光多次检举揭发奸恶之人,他们的仇人伪造诏书,谴责冯焕、姚光,赐予他们刑刀(欧刀),并下令给辽东都尉庞奋,命他迅速行刑。庞奋立即处斩姚光,逮捕冯焕。冯焕打算自杀,他的儿子冯绲怀疑诏书文字有假,劝阻冯焕说:“父亲在幽州,一心想要铲除奸恶,实在没有其他缘故。这定是奸人狂妄狡诈,肆意行凶。希望您将此事上报朝廷,甘心受罚也不晚。”冯焕听从他的建议,上书为自己辩护。果然是仇人伪造诏书所为。安帝征召庞奋入京,处以应得之罪。

四月,癸巳日:司空陈褒被免职。

五月,庚戌日:任命宗正、彭城人刘授为司空。

五月,己巳日:封河间孝王刘开的儿子刘德为安平王,作为乐成靖王刘党的继承人。

六月:各郡国发生蝗灾。

秋季,七月,癸卯日:京城洛阳及十三个郡国发生地震。

高句丽归顺:高句丽国王遂成归还所掳掠的汉朝人口,到玄菟郡投降。随后,濊貊也归顺汉朝。东部边境从此平安无事。

虔人羌叛乱:虔人羌与上郡的胡人反叛,被度辽将军耿夔击败。

八月:汉景帝陵园(阳陵)的寝殿失火。

九月,甲戌日:二十七个郡国发生地震。

鲜卑肆虐:鲜卑多次斩杀郡太守之后,胆量气势越来越大,拥有骑兵数万人。冬季十月,再次侵犯雁门郡、定襄郡。十一月,侵犯太原郡。

羌人投降:烧当羌首领麻奴因部众饥困,率领全部落向汉阳太守耿种投降。

本年:京城洛阳及二十七个郡国大雨成灾。

陈忠谏止伯荣:安帝多次派遣黄门、常侍及中使伯荣往来于甘陵(安帝生父清河王陵墓)。尚书仆射陈忠上书劝谏(批评伯荣威权过盛,扰民敛财,损害朝廷威信,是水灾根源)。奏书呈上,安帝不理。当时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地位降低,权力被削弱,朝廷机要大事专由尚书负责。而一旦发生灾害变异,安帝就严厉谴责并罢免三公。陈忠上书指出这种制度弊端(三公权责不符,灾异归咎三公不合古义,尚书决事应守制度)。安帝未采纳。

汝南名士:汝南太守、山阳人王龚,为政崇尚宽厚温和,喜爱才学之士。他任命袁阆为功曹,引荐本郡人黄宪、陈蕃等到官府任职。黄宪不肯屈就,陈蕃则出任官吏。袁阆并不标新立异,却名重当时。陈蕃性格孤高爽朗,王龚对他们都以礼相待。因此士人们无不对王龚十分向往。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狼窝(nph,强制,性虐,bg)  战损生存指南  11字谜案  盛唐探案录  [犬夜叉] 情迷意乱  宿敌就是妻子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希望之线  皇帝聊天群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沉默的巡游  独占悖论(1V3)  歡迎來到天堂島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疾风回旋曲  偏离航道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