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十月,辛未日:任命司隶校尉、东莱人李讠斤为司徒。
调整宗庙祭祀:
甲申日:派司空到高祖庙禀告祭祀,尊薄太后为高皇后,配享地神(指在祭地时配享)。将吕太后的牌位迁到墓园,四季上祭。
十一月,甲子晦日(月末):发生日食。
宣扬图谶与桓谭直谏:
本年,兴建明堂、灵台、辟雍,向天下公布图谶预言书。
当初,光武帝凭借《赤伏符》的预言登上帝位,因此特别相信谶文,常用它来解决疑难。给事中桓谭上书劝谏:“大凡人之常情,对眼前的事容易忽略,对奇异的传闻特别看重。观察古代圣王的记述,都以仁义正道为根本,并无奇怪荒诞的事情。天道与性命,是圣人也难以阐说的,自子贡以后,已听不到孔子讲述,何况后世学识浅陋的儒生,能通晓吗!如今一些耍小聪明、小才艺的人,编造图书,谎称是谶文,用来欺骗迷惑贪心不正的人,贻误君主,怎能不拒而远之!臣桓谭听说陛下穷究方士炼丹点金的骗术,很是英明;却要听从谶记,又是多么错误!谶记所说的事虽有时巧合,不过如同占卜得到单双数一样偶然。陛下应听取正确意见,发扬圣明思想,摒弃小人歪曲的学说,遵循《五经》所讲的正确道理。”奏书呈上,光武帝很不高兴。适逢朝廷讨论灵台的选址,光武帝对桓谭说:“我想用谶语来决定,怎么样?”桓谭沉默不语,很久才说:“臣不读谶书。”光武帝问原因,桓谭又极力论说谶书不合经典。光武帝大怒道:“桓谭诽谤圣人,目无法纪,把他带下去,斩首!”桓谭叩头直到流血,才得以赦免。后被贬为六安郡丞,在赴任途中病死。
(范晔评论说:桓谭因反对谶书流亡,郑兴因委婉推辞仅得免祸;贾逵能牵强附会,最为显贵。君主用这个标准来评儒学,可悲啊!贾逵是扶风人。)
南单于更替:南单于比去世,他的弟弟左贤王莫继位,为丘浮尤鞮单于。光武帝派使者带着诏书前去颁发单于印信绶带,并赐给衣服、冠帽和彩色丝绸。从此形成常例。
光武帝中元二年(丁巳年,公元57年)
春季,正月,辛未日:初次在北郊祭祀后土神。
光武帝驾崩:
二月,戊戌日:光武帝在南宫前殿驾崩,享年六十二岁。
光武帝每天早晨主持朝会,午后才散。多次召见公卿、郎将讲论经书义理,夜半时分才睡。皇太子见光武帝勤劳不怠,找机会劝谏说:“陛下有夏禹、商汤的圣明,却缺乏黄帝、老子修身养性的福分。希望您爱惜精神,悠闲自得以自宁。”光武帝说:“我自己乐于做这些,并不感到疲劳!”光武帝虽以武力建立帝业,但等到天下安定之后,却让有功的武将退出朝廷,提拔文官入朝主政。他明察慎于吏治,总揽朝纲,度量时势国力,举措没有过失,所以能恢复前代的功业,在有生之年实现天下太平。
赵熹整顿丧礼秩序:
太尉赵熹主持丧事。当时经过王莽之乱,旧的典章制度已不存。皇太子和诸侯王同坐一席,藩国的官员出入宫禁,与朝廷百官没有区别。
赵熹表情严肃,在殿阶上手按剑柄,将诸王扶下大殿,以辨明尊卑秩序;又奏请派谒者护送各藩国官员分别住到京外的县邑,命诸王回到洛阳城外的馆舍,只准在早晚入宫哭灵;整顿礼仪,严格门卫制度,朝廷内外秩序井然。
太子即位:太子刘庄即位,尊称皇后(阴丽华)为皇太后。
山阳王刘荆图谋不轨:
山阳王刘荆哭丧时不悲伤,反而写了一封匿名信(飞书),让他的奴仆冒充大鸿胪郭况(郭皇后弟)的家人送给东海王刘强,说刘强无罪而被废去太子之位,以及郭皇后遭贬黜受辱,劝刘强回到东方起兵夺取天下。信中说:“高祖(刘邦)起自亭长,陛下(刘秀)起自白水乡,何况大王您身为陛下长子、原来的储君呢!您应当做秋霜(严惩敌人),不要做圈里的羔羊(任人宰割)。君主驾崩,民间百姓尚且要做盗贼,想有所图谋,何况大王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强收到信后十分惶恐,立即抓住送信人,将原信封好,上呈明帝。明帝因刘荆是同母弟(郭皇后所生),将此事保密,命刘荆离开京城,移居到河南宫。
三月,丁卯日:将光武帝安葬在原陵。
夏季,四月,丙辰日:明帝下诏:“如今上无天子(指父丧),下无地方长官(指依赖大臣),如同渡深渊而没有舟船。皇帝重任,而年轻人(明帝自指)思虑不周,实在要依赖有德的长辈左右辅佐。高密侯邓禹,是开国元勋之首;东平王刘苍,宽厚博大而有谋略。特任命邓禹为太傅,刘苍为骠骑将军。”刘苍恳切推辞,明帝不许。又下诏命骠骑将军府设置长史、掾史等属官四十人,地位在三公之上。刘苍曾推荐西曹掾、齐国人吴良,明帝说:“为国荐贤才,是宰相的职责。萧何举荐韩信,设坛拜将,不再考试。现任命吴良为议郎。”
羌人叛乱:
当初,烧当羌部落首领滇良击败先零羌,夺取了先零羌的领地。滇良去世后,他的儿子滇吾继位,部落逐渐强盛。
秋季:滇吾同弟弟滇岸率领部众侵犯陇西郡,在允街击败太守刘盱。于是守卫边塞的羌人部落全部叛变。
明帝下诏命谒者张鸿统领各郡军队征讨,在允吾交战,张鸿兵败阵亡。
冬季,十一月:明帝又派中郎将窦固监督捕虏将军马武等两位将军,率领四万军队讨伐羌人。
南单于更替:本年,南单于莫去世,他的弟弟汗继位,为伊伐于虑鞮单于。
汉明帝永平元年(戊午年,公元58年)
春季,正月:明帝率领公卿及以下官员在原陵朝拜,如同元旦朝会的仪式。明帝在光武帝牌位前叩拜,退下后,坐东厢。侍卫官都在牌位后面,太官献上食物,太常奏乐。各郡国上计吏依次上前,在神座前报告各自郡国的粮价和民间疾苦。从此以后,这项仪式成为常例。
夏季,五月:高密元侯邓禹去世。
东海王刘强去世:
东海恭王刘强病重,明帝派使者、太医乘驿车前往诊治,络绎不绝。下诏命沛王刘辅、济南王刘康、淮阳王刘延前往鲁国探视病情。
戊寅日:刘强去世。临终前,他上书谢恩:“臣短命早死,让孤儿弱子又要为皇太后、陛下忧虑,实在悲伤惭愧!儿子刘政,是个小人,勉强继承臣的爵位,恐怕不是保全他的办法。臣愿归还东海郡。如今天下刚遭大丧(指光武帝去世),只愿陛下加意奉养皇太后,多进御餐。臣命在旦夕,言不能尽意,请一并向诸王辞谢,想不到永不能再相见了!”明帝看到遗书非常悲痛,随太后出宫到津门亭为刘强举哀,命大司空持符节主持治丧,给予特殊礼遇的赏赐,诏令楚王刘英、赵王刘栩、北海王刘兴以及在京城的亲戚们都去参加葬礼。明帝追念刘强坚持谦恭节俭,不愿违背他的意愿实行厚葬,于是特地下诏:“陪葬物品,务必从简节约,衣服足够包住身体即可,丧车用茅草编织,器物用陶瓦制作,数量少于常规,以彰明东海王卓尔不群的志向。”命将作大匠留在东海国兴建陵墓宗庙。
秋季,七月:马武等攻击烧当羌,大败羌军,其余羌人投降或溃散。
山阳王刘荆被贬:山阳王刘荆私下请来星象术士,与他们商议,希望天下发生变故。明帝听说后,改封刘荆为广陵王,命他前往封国。
祭肜威震塞外:辽东太守祭肜派偏何讨伐赤山乌桓,大败乌桓军,斩杀其首领。塞外异族震惊恐惧,西起武威,东到玄菟,各族都来归附汉朝。边疆不再有烽烟战尘,于是东汉朝廷将屯驻边境的军队全部撤走。
议定礼乐:东平王刘苍认为中兴大业已三十多年,四方安宁,应当制定礼乐制度。于是与公卿大臣共同议定南北郊祭天地时的冠冕、车马、服饰制度,以及光武帝庙的登堂歌辞、八佾舞的人数,上报明帝。
耿弇去世:好畤愍侯耿弇去世。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犬夜叉] 情迷意乱 疾风回旋曲 皇帝聊天群 希望之线 宿敌就是妻子 偏离航道 战损生存指南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独占悖论(1V3) 沉默的巡游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盛唐探案录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11字谜案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歡迎來到天堂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