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因为大司徒孔光是着名的儒者,辅佐过三位皇帝(成、哀、平?或宣、元、成?),太皇太后敬重他,天下信任他,于是极力尊崇和侍奉孔光,举荐孔光的女婿甄邯为侍中、奉车都尉。王莽对自己平常不喜欢的人,都罗织罪名,写好弹劾奏章草稿,让甄邯拿给孔光,暗示是太后的旨意。孔光一向胆小谨慎,不敢不上奏。王莽再报告太后,总是批准奏请。于是弹劾何武、公孙禄互相推举(指之前商议大司马人选),都免去官职,何武遣回封国。又弹劾董宏的儿子高昌侯董武,因其父奸佞邪恶(董宏曾建言尊傅太后为皇太太后),剥夺爵位。又弹劾南郡太守毋将隆,说他任冀州牧时审理中山冯太后(元帝冯昭仪,被诬陷诅咒哀帝)案件,冤枉陷害无辜;关内侯张由诬告皇室骨肉;中太仆史立、泰山太守丁玄陷害他人至死刑;河内太守赵昌诬陷郑崇(以上诸案均发生在哀帝时)。他们侥幸遇到大赦,但不该再留在中原地区,都免为平民,流放合浦。中山冯太后一案,本是史立、丁玄亲自审理的,只是与毋将隆联名上奏;王莽年轻时仰慕毋将隆想与他交往,毋将隆不太依附,王莽便借此事排挤他。红阳侯王立,是太皇太后的亲弟弟,虽未居官位,王莽因他是叔父而内心敬畏,怕王立向太后进言,使自己不能为所欲为,又让孔光上奏王立的罪恶:“他先前明知定陵侯淳于长犯大逆罪(指与废后许氏私通),还收受他的贿赂,在朝中替他说话误导朝政;后来又建议以官婢杨寄的私生子冒充皇子,大家说:‘吕氏少帝(指惠帝死后吕后所立少帝)又出现了。’议论纷纷,被天下人怀疑,难以昭示后世,完成辅佐幼主的功业。请遣送王立回封国。”太后不同意。王莽说:“如今汉朝衰落,接连两代无嗣,太后独自代替幼主主持国政,实在令人忧惧。即使竭力公正行事,率先垂范,还怕下面不听从;如今因私人亲情而违背大臣的公正议论,这样下去,群臣就会倾向奸邪,祸乱将从此而起。可以暂且遣送他回国,等以后安定了再召回来。”太后不得已,遣送王立回国。王莽胁迫上下,都采用这类手段。
于是,依附顺从王莽的人得到提拔,违逆怨恨的人被诛杀消灭。王莽任用王舜、王邑作为心腹,甄丰、甄邯主管司法审判(击断),平晏掌管机密(机事),刘秀(刘歆)主管文教(典文章),孙建为得力干将(爪牙)。甄丰的儿子甄寻、刘秀的儿子刘棻、涿郡人崔发、南阳人陈崇都因有才能而受王莽宠幸。王莽表情严厉,言语方正,想做什么,只略微示意,党羽们就秉承他的心意公开上奏。然后王莽叩头哭泣,坚决推让,以此对上迷惑太后,对下向众人表示诚信。
八月,王莽再次奏报太皇太后,废黜孝成皇后(赵飞燕)、孝哀皇后(傅氏)为平民,遣送她们到各自的陵园。当天,二人都自杀了。
大司空彭宣因王莽专权,上书说:“三公如同鼎的三足,共同承奉君王;一足不能胜任,就会倾覆鼎中美食。我资质浅薄,年纪老迈,经常生病,头脑昏乱健忘,愿缴上大司空、长平侯印绶,请求告老还乡,等待死在家中(乞骸骨)。”王莽报告太后,下策书罢免彭宣,让他回封国养老。王莽怨恨彭宣主动请求退职,所以不按惯例赐予黄金、安车和驷马(退休重臣的礼遇)。彭宣在封国几年后去世。
(班固评论:)薛广德能保全告老的荣耀(元帝时辞官归乡),平当(哀帝时任丞相,病重不应召)谦退知耻,彭宣见危险而止步,和那些苟且患得患失的人不同啊!
八月十七日(戊午),任命右将军王崇为大司空,光禄勋、东海郡人马宫为右将军,左曹、中郎将甄丰为光禄勋。
九月,中山王刘箕子(后改名刘衎)即皇帝位,是为汉平帝,大赦天下。
平帝年仅九岁,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听政,大司马王莽把持朝政,百官各自统管己职,听命于王莽。王莽的权势日益强盛,孔光忧虑恐惧,不知如何是好,上书请求退休。王莽奏报太后:皇帝年幼,应设置师傅。于是调任孔光为皇帝的太傅,位居四辅(太师、太傅、太保、少傅)之一,兼给事中,负责宫廷宿卫、供养皇帝,管理宫内官署门户,检查皇帝服饰、御用饮食。任命马宫为大司徒,甄丰为右将军。
冬季,十月十二日(壬寅),将孝哀皇帝安葬于义陵。
汉平帝元始元年(辛酉年,公元一年)
春季,正月,王莽暗示益州地方官,让塞外蛮夷自称是越裳氏(古国名),经过多重翻译,进献一只白野鸡、两只黑野鸡。王莽报告太后,下诏将白野鸡献祭宗庙。于是群臣极力称颂王莽的功德,说他招致了像周公辅成王时越裳献白雉一样的祥瑞,周公生前就享有周朝的尊号(指周公受封于周),王莽应赐号为“安汉公”,增加封户,子孙世袭爵位封邑。太后命尚书详细讨论此事。王莽上书说:“我与孔光、王舜、甄丰、甄邯共同制定迎立新帝的策略;现在希望只列出孔光等人的功劳赏赐,搁置我王莽的部分,不要和他们并列。”甄邯报告太后,下诏说:“‘不偏私不结党,王道坦荡宽广。’您有安定宗庙的功劳,不能因为是骨肉至亲就掩盖不宣扬,您不要推辞!”王莽再次上书坚决辞让多次,称病不起。左右的人对太后说:“还是不要勉强改变王莽的心意,只论功封赏孔光等人吧,这样王莽才会起来。”二月二十八日(丙辰),太后下诏:“任命太傅、博山侯孔光为太师,车骑将军、安阳侯王舜为太保,均增加封邑一万户。任命左将军、光禄勋甄丰为少傅,封广阳侯。以上三人都授予四辅的职位。侍中、奉车都尉甄邯封承阳侯。”四人受封赏后,王莽仍未起来上朝。群臣又上奏说:“王莽虽然谦让,朝廷对应当表彰的,还是应及时加赏,表明重视首功,不要让百官和百姓失望!”太后于是下诏:“任命大司马、新都侯王莽为太傅,主持四辅事务,赐号‘安汉公’,增加封邑二万八千户。”于是王莽惶恐,不得已而起身上朝,接受太傅、安汉公的封号,辞让了增加的封户,说:“希望等到百姓家家富足时,再接受赏赐。”群臣又力争,太后下诏说:“安汉公自己期望百姓家家富足,朝廷就听从了他的意见。现在命令,对安汉公的俸禄、赏赐都加倍于前。等到百姓家家富足时,大司徒、大司空再上报。”王莽又推辞不接受,而建议褒赏宗室和群臣。立已故东平王刘云的太子刘开明为东平王;又立已故东平思王刘宇(宣帝子)的孙子刘成都为中山王,作为孝王(中山孝王刘兴,平帝父)的后嗣;封宣帝的曾孙刘信等三十六人皆为列侯;太仆王恽等二十五人皆赐爵关内侯。又下令:诸侯王、公、列侯、关内侯没有儿子而有孙子或同母兄弟的儿子的,都可以作为继承人;宗室亲属因有罪而断绝的,恢复其属籍;天下俸禄比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年老退休的,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终身享受。下至平民百姓中的鳏夫寡妇,恩惠政策,无所不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莽既取悦了官吏百姓,又想独断专行。他知道太后年老,厌倦政事,就暗示公卿上奏说:“过去官吏凭功绩资历升迁到二千石(郡守级),以及州郡所举荐的茂材(秀才)等官吏,大多不称职,应该都让他们来拜见安汉公(由王莽考察)。另外,太后年事已高,不宜亲自处理小事。”让太后下诏说:“从今以后,只有封爵之事才禀告我,其他事务由安汉公和四辅(太师、太保、少傅、太傅)评议裁决。州牧、二千石级官员以及茂材官吏初次授官奏报事务的,就引入官署,到近署(王莽办公处)接受安汉公考核,询问前任政绩,了解新职打算,以判断其是否称职。”于是王莽对这些官员一一接见询问,秘密施以恩惠,赠送厚礼;对不合心意的,就公开上奏免职,他的权力与皇帝相等了。
设置羲和官(掌管天文历法,原称太史令),俸禄二千石。
夏季,五月一日(丁巳朔),发生日食。大赦天下。命公卿以下官员各推荐一名敦厚正直、敢于直言的人。
王莽担心平帝的外戚卫氏家族(平帝生母卫姬一族)夺他的权,就报告太后:“先前哀帝即位,背弃恩义,抬高自己外戚丁氏、傅氏的地位,扰乱国家,几乎危及社稷。如今皇帝因幼年再次奉大宗(成帝)为后(指过继给成帝),应明确一统大义(抑制外戚),以警戒前事,为后代立下法则。”六月,派甄丰奉玺绶,就地拜平帝的母亲卫姬为中山孝王后。赐平帝的舅父卫宝、卫宝的弟弟卫玄关内侯爵位。赐平帝的三个妹妹“君”的称号(如“修义君”)。命令他们都留在中山国,不得来京师。
扶风郡功曹申屠刚以“直言”身份对策说:“我听说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听取意见,礼贤下士,权力分配平均,恩宠布施普遍,行动顺乎天地,举措没有过失;然而近处有召公不悦,远方有管叔等四国散布流言。如今圣主刚离襁褓,即位以来,至亲骨肉分离,外戚隔绝,恩情不能通达。况且汉朝制度,虽任用英贤,也援用姻亲,亲疏交错,堵塞间隙,这实在是安定宗庙、重视社稷的做法。应赶紧派遣使者征召中山太后(卫姬)到京,安置在别宫,让她按时朝见;再征召冯、卫二族(冯昭仪家族、卫子夫家族),给予闲散官职,让他们能执戟守卫宫廷,以抑制祸患的根源。上可以安定社稷,下可以保全幼主和太傅。”王莽让太后下诏说:“申屠刚所言偏离经典,胡言乱语,违背大义。”罢免其官职,遣回故里。
六月二十七日(丙午),封鲁顷公(周朝鲁国末代君主)的八世孙公子姬宽为褒鲁侯,奉祀周公;封褒成君孔霸(孔子十三世孙)的曾孙孔均为褒成侯,奉祀孔子。
下诏:“天下女犯人,已经定罪的,可释放回家,每月出三百钱雇人代服劳役(雇山钱)。贞节妇女,每乡免除一人赋役。大司农下设十三名部丞,每人分管一州,劝导农桑。”
秋季,九月,赦免天下囚徒。
汉平帝元始二年(壬戌年,公元二年)
春季,黄支国(可能在今印度或东南亚)贡献犀牛。黄支国在南海中,距离长安三万里。王莽想炫耀威德,所以厚赠其国王,让他派使者前来进贡。
越巂郡(今四川西昌一带)上报说有黄龙在江中游动。太师孔光、大司徒马宫等都称赞“王莽的功德可与周公相比,应祭告宗庙”。大司农孙宝说:“周公是大圣人,召公是大贤人,他们之间尚且有不愉快,记载在经典上,但对两人声誉都无损。如今风雨不调,百姓不足,每遇到一件事,群臣就异口同声赞颂,这难道不是有失其美吗?”当时大臣们都大惊失色。甄邯立即按朝廷旨意宣布停止讨论。恰逢孙宝派属官去接母亲,母亲在途中生病,留在弟弟家,孙宝只把妻子儿女接来。司直陈崇上奏弹劾孙宝,此案交三公立即审讯。孙宝回答说:“我年已七十,糊涂昏聩,供养母亲的孝心衰退了,只照料妻子儿女,正如奏章所说。”孙宝因此被免职,死在家中。
平帝改名刘衎(kàn)。
三月二十一日(癸酉),大司空王崇称病辞职,以避开王莽。夏季,四月十六日(丁酉),左将军甄丰任大司空,右将军孙建任左将军,光禄勋甄邯任右将军。立代孝王刘参(文帝子)玄孙的儿子刘如意为广宗王;江都易王刘非(景帝子)的孙子、盱台侯刘宫为广川王;广川惠王刘越(景帝子)的曾孙刘伦为广德王。延续分封汉朝建立以来大功臣的后代周共(周勃后代)等一百一十七人皆为列侯或关内侯。
各郡国大旱,发生蝗灾,青州尤其严重,百姓流亡。王莽报告太后,自己应穿没有花纹的丝帛衣服,并减少饮食,以示给天下人看。王莽乘机上书,愿出钱一百万,献田三十顷,交给大司农补助贫民。于是公卿都效仿他,共献出田宅的有二百三十人,按贫民人口分配。又在长安城中兴建五个里(居民区),建住宅二百区,让贫民居住。王莽率领群臣上奏太后说:“有幸仰赖陛下的恩泽,近来风雨适时,甘露降临,灵芝生长,蓂荚(传说中的瑞草)、朱草、嘉禾等祥瑞同时出现。愿陛下恢复穿帝王的常规服装,恢复太官(御厨)的正常膳食,使臣子们各得表达欢心,尽心供养!”王莽又让太后下诏,表示不同意。每逢有水旱灾害,王莽就吃素,左右侍从报告太后。太后派使者诏令王莽说:“听说安汉公吃素,真是忧民至深啊!今年秋天庄稼幸而丰收,您要及时吃肉,为国家爱惜身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六月,有陨石落在巨鹿郡(今河北南部)两处。
光禄大夫、楚国(治彭城)人龚胜,太中大夫、琅邪(今山东东南部)人邴汉因王莽专权,都请求退休。王莽让太后下策书给他们说:“朕怜悯你们被官职事务烦扰,你们要修养身心,恪守正道,以终天年。”都给予优厚礼遇遣送回乡。
梅福(西汉名士,曾上书言事)知道王莽必将篡夺汉朝政权,有一天抛弃妻子儿女离去,不知去向。后来,有人在会稽郡看见他,改名换姓,当了吴县市场的守门卒。
秋季,九月三十日(戊申晦),发生日食,赦免天下囚徒。
派执金吾候(军官名)陈茂前去劝说江湖盗贼成重等二百余人自首,官府将其家属送回原籍安置。成重被迁移到云阳(今陕西淳化),赐给公田和住宅。
王莽想取悦太后,显示自己的威德空前强盛,就暗示匈奴单于,让他派王昭君的女儿须卜居次云(名云,居次意为公主)入宫侍奉太后。对单于的赏赐非常丰厚。
车师后王国(今新疆吉木萨尔)有一条新路通往玉门关,往来比较近。戊己校尉(驻车师)徐普想开通这条路。车师后王姑句认为此路开通后,他的国家将承担供应汉朝使者的负担,心中不满。徐普想先明确划分界线再上奏,召姑句来作证;姑句不肯来,被徐普拘捕。他的妻子股紫陬对姑句说:“从前车师前王被都护司马(西域都护属官)杀死,如今你被长期关押,必死无疑,不如投降匈奴!”姑句就骑马冲出高昌壁(戊己校尉驻地),逃入匈奴。又有去胡来王(归属汉朝的羌人首领)唐兜与赤水羌多次互相攻击,不能取胜,向西域都护但钦告急,但钦未能及时救援。唐兜被困危急,怨恨但钦,向东退守玉门关;玉门关守将不准他入关,他就带着妻子儿女和部众一千余人逃亡投降匈奴。单于接受了他们,安置在左谷蠡王的牧地,派使者上书报告情况,说:“我已谨慎地接受了他们。”朝廷下诏派中郎将韩隆等出使匈奴,责备单于;单于叩头谢罪,拘捕了姑句、唐兜二人交还给使者。朝廷下诏派中郎将王萌在西域恶都奴(地名)边界等候。单于派使者护送姑句、唐兜到边界,顺便请求免除他们的罪过;使者报告朝廷。王莽不答应,下诏召集西域各国国王,陈列军队,当众斩杀了姑句、唐兜以示惩戒。于是制定了四条禁令:凡汉朝人逃亡到匈奴的,乌孙国逃亡投降匈奴的,西域各国佩带汉朝印绶投降匈奴的,乌桓人投降匈奴的,匈奴都不得接受。派中郎将王骏、王昌、副校尉甄阜、王寻出使匈奴,向单于颁布四条禁令,写在简牍上,装入信函,交给单于,命令他执行;同时收回宣帝时制定的约束匈奴的诏令(原封存于金匮)。当时王莽奏请规定中原人不得取两个字的名,并借使者之口暗示单于,应该上书表示仰慕汉朝文化,改成一个字的名,汉朝必定给予厚赏。单于听从了,上书说:“我有幸作为藩臣,私下喜欢太平圣朝的制度。我原名囊知牙斯,现在谨改名为‘知’(单于名知)。”王莽大为高兴,报告太后,派使者答谢告知,给予丰厚的赏赐。
王莽想把女儿嫁给平帝为皇后来巩固自己的权力,上奏说:“皇帝即位已三年(虚岁),皇后(长秋宫)未立,妃嫔(掖廷媵)也未充实。近来国家祸难,根源在于无嗣,婚配不当。请考查讨论《五经》,制定选娶皇后的礼仪,端正天子娶十二女的古义(象征一年十二个月),以广继嗣。广泛选取殷周两朝王族的后裔(二王后)、周公、孔子后代以及列侯在长安的嫡生女儿。”事情交给主管官员办理,呈上众女名单,王氏家族的女儿大多在候选名单中。王莽担心她们与自己的女儿竞争,就上书说:“我自身无德,女儿资质低下,不宜与众女一同参选。”太后以为他出于至诚,就下诏说:“王氏女儿是我的外家,就不参选了。”结果,平民、儒生、郎吏以上官员到宫门前上书请愿的每天有一千多人;公卿大夫有的到朝堂上,有的伏在省署(官署)门下,都说:“安汉公功勋如此显赫,如今正当立后,为何单单排除他的女儿?天下人心将归向何处!希望让安汉公的女儿做国母!”王莽派长史以下官员分头劝说阻止公卿和儒生们,但上书的人反而更多。太后不得已,听从公卿意见选王莽女儿。王莽又自己说:“应广泛选择众女。”公卿争辩说:“不应选其他女子来干扰正统(指王莽女应独占后位)。”王莽才说:“那就让她们(指自己女儿)出来相见吧。”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疾风回旋曲 11字谜案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偏离航道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战损生存指南 歡迎來到天堂島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盛唐探案录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希望之线 [犬夜叉] 情迷意乱 宿敌就是妻子 皇帝聊天群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独占悖论(1V3) 沉默的巡游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