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六年二月,崇祯皇帝正式下旨,于今岁四月,于京师南京,重开“殿试”!
消息一出,天下士林,喜大普奔!
无数苦等了多年的举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当街痛哭,相拥而泣。
一些上了年纪、早已心灰意冷的老举人,在得知自己终于有机会,踏入那座象征着最高荣耀的殿堂,面见天子时,更是激动得“两眼汪汪”,不能自已。
他们收拾行囊,变卖家产,带着全家人的希望,从四面八方,向着京师南京,汇集而来。
一时间,整个大宋,凡是有驿站的官道之上,尽是背着书箱,风尘仆仆的赶考士子。
而具体的殿试时间,中书省与礼部,也经过了一番细致的探讨。
按照北宋的惯例,殿试通常在农历三月举行。
但如今,大宋定都南京,疆域辽阔。
那些从四川、两广等偏远地区,跋山涉水而来的考生,抵达京师,往往需要数月之久。
为了避免他们延误考期,朝廷最终决定“展日以待”。
将殿试的日期最终定在了四月上旬。
这个充满了人情味的决定,再次赢得了天下士子的一片赞誉。
负责此次殿试全部工作的礼部,立刻忙碌了起来。
然而,就在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时,一个关于“考试内容”的争议,却在朝堂之上,再次引发了波澜。
礼部侍郎王唐公上书建言,请求在本次殿试的“策论”之外,恢复“诗赋”考试。
这个提议立刻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自北宋熙宁变法,王安石主持科举改革之后,便以“经世致用”为核心,废除了华而不实的“诗赋”,改以考察“经义”(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阐发)为主。
这一传统,已延续数十年。
如今,王唐公突然提出要恢复“诗赋”,立刻遭到了许多“经学派”官员的激烈反对。
他们认为,此举是“开历史倒车”,是让科举,重新回到“以文采取人”的老路上去,不利于选拔真正能治理国家的实干之才。
而以王唐公为首的另一派官员,则认为,诗词歌赋,乃我华夏文明之精粹,一个优秀的官员,不仅要有经世济民之才,更应有悲天悯人、感怀时事的文学素养。
只知经义,不懂诗赋,选出来的,不过是些没有感情的“书呆子”罢了。
两派人在朝堂上引经据典,吵得不可开交。
最终,裁决权再次落到了崇祯皇帝的手中。
御书房内。
崇祯皇帝看着两派的奏疏,不由得笑了。
他并非不知道,这场“考试内容”之争的背后,其实,也是朝堂之上,“变法派”与“守旧派”两种思想的交锋。
但他,却有自己的看法。
宋朝,这个后世被许多人诟病“积弱”的朝代,却也是华夏文明,在文化艺术上,登峰造极的时代。
这里没有明清那般,禁锢思想的“八股取士”。
这里的读书人,喜欢吟诗作赋,喜欢辩论,喜欢张扬个性。
这里的文化氛围,开放、包容,充满了创造力。
崇祯皇帝也很喜欢这种氛围。
他需要能吏,需要干才。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阴湿大佬她追妻火葬场了 撩完宿敌她落荒而逃 [三国]许都带货大师 咒术回战:预言漫画家的生存指南 恶毒假少爷,但漂亮笨蛋 海贼:一个金苹果白胡子状态拉满 神农传承,但转生巫师位面[种田] 在联邦卧底当海后的日子 从聊斋开始,诸天任我行 镇狱令 我在末世捡破烂,捡出个仙界 凤啼霜华录 少年白马:琴棋书画夺尽美人眸 [综英美]蝙蝠家就我一个普通人 小姐她又不见了 当恶魔降临于碧蓝航线 鼠鼠修仙:开局福地洞天种田发展 绿洲 万界神豪:从没日签到开始 悔婚女战神,你小姨成我老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