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 > 第136章 枢密院改制(第2页)

第136章 枢密院改制(第2页)

他端坐龙椅,目光扫过群臣,带着一种不怒自威的凛冽。

“众卿免礼。”

待百官起身,左丞相李纲从班列中走出。

今日他一改昨日的疲惫,神情肃穆,先是深施一礼,随即朗声奏道:“陛下!臣有本奏,为大宋军制改革请命!”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军制改革,这可不是小事。

大宋立国以来,军制积弊已久,尤其“重文轻武”的国策,使得兵权分散,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导致军队战斗力低下,面对金兵屡战屡败。

多少有识之士呼吁改革,却苦于牵一发而动全身,无人敢轻易触碰这块“烫手山芋”。

如今左丞相李纲居然主动提出,无疑是向这百年沉疴宣战。

李纲环视群臣,声音洪亮,字字清晰:“河北真定之败,杜充叛敌之耻,固然是杜充个人德行有亏,然亦暴露出我大宋军制之症结!枢密院虽为最高军事机构,却形同虚设;三衙掌兵,然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导致军心涣散,战力羸弱。”

“金人铁蹄之下,我大宋将士空有报国之心,却无力回天,此乃臣等之罪,亦是我大宋军制之弊也!”

李纲顿了顿,语气变得激昂:“陛下日夜忧思国事,深知军务乃国之根本,昨夜,陛下与臣彻夜长谈,痛定思痛,决定对枢密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期重振军威,再造大宋雄师!”

“臣奏请:废除旧有三衙体系,以枢密院一统全国兵马调度、训练之责!全由武将担任枢密院各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消息犹如一道惊雷,在大殿中炸开。

废除三衙!让武将任枢密院官?

这可是自宋太祖以来,便已建立的军事管理体系,虽有其弊,却维系着大宋百年的“祖宗之法”。

如今竟要一朝废除,让武官进入枢密院?

这无疑是震动朝野的巨大变革。

李纲不理会众臣的窃窃私语,继续奏道:“臣奏请陛下,任命御营都统制姚友仲,为新任枢密使!”

“姚友仲!”殿内又是一片哗然。

姚友仲,武将出身,在朱仙镇救驾有功,素以勇猛善战着称。

由他担任正一品的枢密使,意味着枢密院的最高长官将由武将担任,这打破了大宋重文轻武的百年惯例,预示着武将地位的全面提升。

李纲紧接着宣布了其他重要任命:“下设枢密副使二人,从一品,臣奏请由王渊、韩世忠担任!”

王渊,作为最早追随崇祯的武将之一,曾在夜袭金营中身负重伤仍能突围,其忠勇与能力早已得到验证。

而韩世忠,更是宋军中公认的悍将,战斗力强悍,崇祯早已对他寄予厚望。

“再设签书枢密院事二人,正二品,由刘光世、张伯奋担任!”

刘光世是镇海军节度使刘延庆之子,与崇祯有着嫡系渊源。

张伯奋则是兵部尚书张叔夜之子,同样是崇祯在东京时的重要支持者。

这些任命,确保了皇帝亲信武将在枢密院的核心地位。

“另设同签书枢密院事二人,正三品,此二职暂且空悬,留待日后有功将领填补。”

李纲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声音都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向平静的朝堂。

“此外,枢密院下设都承旨和副都承旨,负责‘承宣旨命,通领院务’,皆由武官担任,还将不定期设置编修官,协助处理军务文牍。”

李纲说完人事任命,便开始详细阐述重组后枢密院的职能,这才是改革的核心。

“重组后的枢密院,将掌管全国军籍管理、军队训练、武器装备、营地建设等一切与军队‘统’与‘练’相关的权责!”

李纲特意强调了“统”与“练”二字。

“具体而言,枢密院将负责登记全国军户,管理军籍档案;组织禁军及各地军队的日常训练,如骑兵操练、火器演练;监制、储存武器装备,包括刀枪、火炮、盔甲等;以及管理军队营地、屯田等后勤事务。”

“此举将确保将领能够真正练兵、管兵,解决过去‘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之弊病,大大提升军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此话一出,殿内不少文官脸色微变。

喜欢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请大家收藏:()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海贼:一个金苹果白胡子状态拉满  [三国]许都带货大师  悔婚女战神,你小姨成我老婆了  我在末世捡破烂,捡出个仙界  阴湿大佬她追妻火葬场了  从聊斋开始,诸天任我行  小姐她又不见了  绿洲  少年白马:琴棋书画夺尽美人眸  撩完宿敌她落荒而逃  鼠鼠修仙:开局福地洞天种田发展  凤啼霜华录  恶毒假少爷,但漂亮笨蛋  在联邦卧底当海后的日子  咒术回战:预言漫画家的生存指南  [综英美]蝙蝠家就我一个普通人  镇狱令  万界神豪:从没日签到开始  当恶魔降临于碧蓝航线  神农传承,但转生巫师位面[种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