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论坛的博弈与暗夜里的决断
一、计划的摇摆与权力的试探
米凡站在宇宙科学院的露台上,手里捏着那份被反复修改的论坛计划书,纸张边缘已经被磨得发毛,露出里面的粗纤维。秋风卷起他的白衬衫下摆,像一面单薄却倔强的旗帜,在暮色中猎猎作响。远处的国家会议中心灯火通明,玻璃幕墙反射着最后一缕霞光,原本那里应该是中微子论坛的主场,如今却因为俄罗斯人的一句话,变成了多重宇宙论坛的备选场地,像一颗被临时调换的棋子。
露台的栏杆上凝结着细小的露水,沾湿了他的指尖。米凡低头看着计划书上密密麻麻的批注——用红笔圈出的“重点讨论环节”,蓝笔标注的“媒体提问时间”,还有用铅笔轻轻划掉的“茶歇安排”,每一处修改都像在宇宙模型中调整参数,牵一发而动全身。
“米凡教授,刘柳研究员在办公室等您,说关于中微子论坛的议程还有最后几个细节要敲定。”小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像怕惊扰了思考中的巨人。这已经是米凡三天内第三次修改计划了,整个科学院都被他这种反复无常搞得人心惶惶,连保洁阿姨拖地时都特意绕开他办公室门口的区域。
米凡转过身,将计划书塞进怀里,纸张的棱角硌着肋骨,带来一种奇异的踏实感。指尖无意中触到胸口口袋里的一枚旧硬币——那是他刚进科学院时,王院长给他的“启动资金”,黄铜材质,边缘已经氧化发黑。当时王院长说:“科学需要严谨,也需要变通,就像这硬币,两面都是它的一部分。”此刻这枚硬币的温度,仿佛成了他内心摇摆的隐喻,冰凉的金属触感随着心跳微微起伏。
走进办公室,刘柳正对着一叠厚厚的名单发愁,手指在纸页上无意识地敲打,形成杂乱的节奏。见米凡进来,他立刻站起来,椅子腿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吱呀”声,眼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米凡教授,您真的要把中微子论坛挪到莫斯科吗?这些是三十五国科学家的回执,他们都已经订好了去北京的机票。”他的手指在名单上划过,像是在抚摸一群即将受惊的鸟儿,指尖因用力而泛白。
米凡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窗边,望着楼下穿梭的人群。傍晚的科学院门口总是格外热闹,穿着校服的学生、提着公文包的研究员、推着菜车的小贩,构成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刘柳,你知道为什么蜜蜂总能找到花蜜吗?”他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悠远。
刘柳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回答:“因为它们有灵敏的嗅觉?”他的知识储备里,关于昆虫的部分仅限于生物课本上的只言片语。
“不,因为它们懂得放弃。”米凡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能穿透人的思想,“当一朵花没有花蜜时,它们会立刻飞向另一朵,而不是在原地盘旋。中微子论坛在北京还是莫斯科,重要吗?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全世界看到,中微子的质量不是诺贝尔奖的注脚,而是多重宇宙的钥匙。”他走到刘柳面前,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支红笔,在名单上圈出几个名字:日本的梶田隆章、加拿大的麦克阿瑟、美国的费米实验室主任……这些都是中微子研究领域的权威,也是最可能反对他理论的人。红笔的油墨在纸上晕开,像一道道警示线。“这些人,必须在论坛上听到不同的声音。莫斯科的红场,比国家会议中心更适合打破旧世界的枷锁。”
刘柳看着那些被圈出的名字,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把那句“可您之前说要尊重诺贝尔奖”咽了回去。他太清楚米凡的脾气了,一旦决定的事,就像射出的箭,绝不会回头。但他心里始终憋着一股劲——中微子研究是他半生的执念,他渴望在这场论坛上,亲眼看到米凡将那些固若金汤的传统理论击得粉碎,就像亲眼目睹火山喷发的瞬间。
“那……中微子论坛的主题发言,您还是坚持最后一个讲?”刘柳换了个话题,语气里带着一丝期待。他的演讲稿被米凡批注得密密麻麻,红色的修改意见像一张网,将他的思路重新编织。
米凡却摇了摇头,拿起红笔在议程表上圈出第一个位置,笔尖划破纸张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我要第一个讲。”
刘柳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手里的名单差点掉在地上:“您之前不是说,不想让论坛变成个人秀吗?”他记得米凡曾说过,真正的科学应该让所有声音都被听见。
“此一时彼一时。”米凡将笔扔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震得桌上的咖啡杯微微晃动,“现在我要让他们一进门就明白,这场论坛不是来讨论‘中微子有没有质量’,而是来接受‘中微子的质量是多重宇宙的指纹’。我要在他们脑子里先炸开一颗炸弹,再慢慢清理废墟。”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像战士即将踏上战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走到刘柳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带着一种鼓励的意味:“你父亲那边,莫斯科的外交协调没问题吧?”
刘柳立刻挺直了腰板,像是终于找到了能为米凡分忧的地方,眼里闪过一丝光亮:“放心,我昨天刚和父亲通了电话,他已经和俄罗斯外交部打过招呼了。他们很重视这次论坛,说这是中俄‘老铁’关系在科学领域的最好证明。”他的父亲是资深外交官,在俄罗斯有着广泛的人脉。
米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老铁’?在多重宇宙面前,国家关系不过是宇宙尘埃。但没关系,我们可以借这颗尘埃,搭起通往星辰的桥。”他走到窗边,望着天边最后一抹晚霞,眼神深邃,像在规划一条穿越星系的航线。
接下来的几天,科学院里弥漫着一种奇异的忙碌。米凡一边指导助手整理中微子理论的最终稿,一边频繁地与俄罗斯方面通电话,敲定论坛的细节。他的办公室总是亮到深夜,灯光透过百叶窗,在走廊上投下一道道竖直的光影,像钢琴的琴键。
高尔基每天都会发来长长的邮件,从会场布置到总统会见的流程,事无巨细。邮件末尾总会加上一句:“莫斯科愿意成为多重宇宙计划的双核心之一。”这句话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米凡心头。
米凡的回复总是不软不硬:“核心只有一个,但可以有两个最明亮的卫星。”他知道,这场博弈关乎的不仅是科学主导权,更是未来宇宙秩序的话语权。
这天傍晚,米凡正在核对演讲稿,王院长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烫金的信封,边缘镶嵌着精致的花纹。“米凡,俄罗斯驻华大使馆送来的邀请函,用的是总统府的名义。”老人的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骄傲,眼角的皱纹因笑容而加深,“你小子,现在可是能和总统平起平坐的人物了。”
米凡接过信封,却没有打开,而是放在桌上,指尖在烫金的国徽上轻轻摩挲。“院长,我想把中微子论坛彻底改成个人名义举办。”
王院长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手里的紫砂壶差点脱手:“为什么?之前不是说好了,宇宙科学院主办多重宇宙论坛,你个人办中微子论坛吗?”他的声音里带着不解和一丝担忧。
“因为我突然想明白了,”米凡走到王院长面前,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中微子论坛是我和那些‘学奴’的决战,这场仗,我要一个人打。赢了,是科学的胜利;输了,我一个人承担。”他顿了顿,忽然露出一丝孩子气的笑容,像卸下所有防备的少年,“爸,您就别管了,多重宇宙论坛交给您,保证办得风风光光。”
王院长被那句“爸”叫得心头一暖,所有的顾虑都烟消云散了。他拍了拍米凡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衬衫传递过来:“好小子,有魄力!需要什么尽管说,家里永远是你的后盾。”老人转身离开时,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仿佛年轻了好几岁。
送走王院长,米凡立刻给高尔基发了加密邮件:“中微子论坛以我个人名义举办,场地仍需贵国协助。另,与总统会见需分两步:先公开接见所有科学家,再私下密谈。”他的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动作精准而迅速,像在输入一串复杂的密码。
半小时后,高尔基的回复来了,只有一句话:“一切如您所愿,只是总统希望知道,‘多重宇宙之王’的头衔,是否允许有一位俄罗斯籍的‘守护者’?”
米凡看着屏幕,指尖在键盘上停顿了很久,屏幕的蓝光映在他脸上,让他的表情显得有些不真实。最终,他敲下两个字:“待定。”
他知道,这场关于宇宙霸权的博弈,才刚刚开始。而莫斯科的红场,将是第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每一步都关乎人类探索宇宙的未来方向。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将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只有他办公室的灯光,像一颗孤星,在黑暗中闪烁。
二、红场的惊雷与学奴的觉醒
莫斯科的秋天带着凛冽的诗意,空气里弥漫着西伯利亚寒流的气息,清冽而干燥。那特大酒店的宴会厅里,水晶灯折射出冰冷的光,在地板上投下破碎的光斑,像散落的星辰。三十五国科学家坐在铺着红丝绒的椅子上,椅面柔软得像天鹅绒,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一份烫金的议程表,首页印着米凡的照片——穿着那件磨破肘部的白衬衫,眼神桀骜地望着镜头,仿佛在挑衅整个世界。
刘柳坐在第一排,手心微微出汗,将棉质衬衫的腋下部位浸湿了一小片。他的演讲稿被改了十七遍,每次都觉得离米凡的思想更近了一步,却又总在最后关头发现新的盲点,像在追逐一个不断移动的目标。昨晚他又梦见了书墅的灰烬,那些燃烧的手稿在火中化为一群蝴蝶,翅膀上印着复杂的公式,绕着米凡飞舞,而他自己却被火焰困住,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珍贵的知识化为灰烬。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圣传仙途 劣等omega也要先婚后爱吗 万人嫌哥儿重生后袖手旁观了 死对头拜入合欢宗后 魔王今天也在被偷家 九尾九马甲,仙魔大佬都是我! 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小吸血鬼,网恋骗钱 小丧尸他种了一个秘境 华娱: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 1946:系统绑定,家族传奇 情敌换走了我的仙骨 主母归来 我靠无限重生拯救殉国皇子 老公总不死怎么办,人外 [综英美]超英扮演系统,但是蝙蝠他哥 爆破师弱?可曾听闻艺术就是爆炸 战锤40k:我靠巨剑砍平一切 紫金幻影:我的黑篮系统 缄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