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门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暮色,却关不住内部涌动的思绪与敲击键盘的清脆回响。苏瑾留下的U盘静静躺在桌面上,银色的金属外壳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像一枚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漾开的涟漪正悄然改变着湖底的轨迹,也搅动了在场每个人的心绪。
封瑶的指尖在手机屏幕上轻点,发送了给母亲的回复。“知道了妈,您也早点休息,别太累。”那带着家常烟火气的关心,像一缕暖风,吹散了她心头因前世记忆而残留的最后一丝阴霾与犹疑。重生归来,她不仅要抓住前世错失的技术机遇,引领“灵韵”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更要珍惜这些曾被忽略的温情瞬间。这种“珍惜”,同样适用于身边并肩作战的伙伴,以及……那个她曾因误解和自身怯懦而最终遗憾错过的他。
“我们先看看苏学姐给的资料吧。”封瑶收敛心神,将U盘连接到电脑。她声音平和,带着项目负责人应有的沉稳,但目光扫过徐卓远时,比平时多停留了一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度与柔和。前世,徐卓远因其过于理性和直接的性格,曾被团队部分成员孤立,认为他缺乏“人情味”,而她也因自身的敏感自卑,从未尝试去真正理解他冰冷代码和严谨公式下的世界,甚至将他偶尔流露的、不擅表达的关心误读为冷漠。这一世,她站在更高的视角重新审视,看得分明——他那近乎苛刻的理性背后,是对规则、逻辑和效率的极致追求,是一种对纯净知识领域的坚守。而此刻,他眼中那被苏瑾极具挑战性的提议点燃的、属于技术探索者的锐利光芒,让她心生敬意,也隐隐作痛。前世的她,竟未曾发现过这样专注于热爱领域的他,是如此……耀眼。
剧本和分镜草图在屏幕上依次展开。苏瑾的准备确实充分得超乎预期,不仅用不同颜色清晰标注了希望加入交互效果的关键场景,还附上了对角色情绪状态的详细心理描述,从“压抑的悲恸”、“迷茫的徘徊”到“豁然开朗的狂喜”,层次分明,极具张力。
林骁凑近屏幕,几乎是趴在了上面,指着其中一幕主角得知残酷真相后的独白场景:“这里,苏学姐希望背景光影能呈现出‘世界观碎裂’与‘自我认知重组’的视觉效果,这和我们情绪识别算法中的‘高唤醒度-负向情感’维度可以对应,但‘碎裂’的具体视觉形态、颗粒度、飞溅方向,都需要更精确的定义,不能全靠艺术感觉。”他挠了挠头,感觉艺术家的抽象描述有时比复杂的代码还难解析。
“需要建立参数化模型,”徐卓远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接口,手指已经在平板电脑上快速勾勒出几个代表能量衰减和混沌扩散的数学函数草图,“将情绪向量的剧烈波动——例如杏仁核活跃度与前额叶抑制能力的比值变化,映射到粒子系统的物理属性(质量、速度、生命周期)和实时渲染参数(透明度、色相偏移)上。关键是延迟,必须控制在毫秒级,否则无法与演员精准的表演同步,会破坏沉浸感。”他的思路一如既往地直接切入技术核心,高效而精准,仿佛已经看到了代码运行的轨迹。
封瑶看着他们热烈讨论,心中微动。这不仅是一个绝佳的技术试炼场,更是……弥补前世遗憾、重塑团队关系的起点。她主动拿起标记笔,走到白板前,一边梳理苏瑾的需求,一边轻声总结道:“卓远提出的数学模型是实现效果的基石,但最终的艺术呈现需要让文学院的同学和台下观众都能直观感受到‘情绪’的冲击,而不仅仅是冰冷的数据变化。这中间需要一个‘翻译’过程。林骁学长,”她转向林骁,语气诚恳,“这方面可能需要你多和苏学姐沟通,把她的艺术化描述‘翻译’成我们可以量化和编程的参数。你是我们中间最懂‘氛围感’的。”
她自然地安排了分工,并将沟通的桥梁交给了更擅长此道、性格也更圆融的林骁。这个决定既考虑了成员特长,也避免了前世可能因沟通不畅产生的摩擦。
林骁立刻点头应下,眼神专注,甚至带着点兴奋。“没问题!包在我身上。苏学姐虽然要求高,但思路很清晰,我觉得能沟通好。”他似乎已经完全沉浸在解决新问题的挑战中,暂时忘记了之前面对苏瑾时那份源自欣赏的些许窘迫。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敲响,打破了室内专注的气氛。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身材高瘦的男生探进头来,脸上带着温和又略带腼腆的笑容:“请问……徐卓远在吗?”他的目光很快锁定在徐卓远身上,松了口气,“卓远,果然还在实验室。关于下周国际数学建模竞赛的最终论文校订,陈教授让我来找你再核对几个关键数据点,他担心那个非线性优化模型的边界条件处理在评审时会被质疑。”
来人名叫沈哲,是数学系大四的学长,也是徐卓远在众多同学中少数能称之为“熟人”甚至“搭档”的存在。两人同在陈教授麾下,组队备战这次含金量极高的国际竞赛。
徐卓远抬起头,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淡淡应道:“好。数据和分析都在我这里。”他甚至没有完全停下敲击代码的手指,只是快速保存了当前文件,然后将平板电脑切换到另一个布满公式的界面,示意沈哲过来。这是他典型的“效率至上”模式。
沈哲显然早已习惯了他的作风,也不在意,笑着走进来,对封瑶和林骁点头致意。“不好意思,打扰你们讨论了。”他目光扫过白板上尚未擦去的“情绪-艺术元素映射”、“实时脑波信号接口”、“视觉粒子系统参数”等字样,以及屏幕上打开的、充满张力的舞台剧分镜,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好奇,但很礼貌地没有立刻询问。
封瑶看着沈哲,心中了然。前世,沈哲也曾在这个时间点出现,他是少数几个能真正在学术层面与徐卓远顺畅交流、并得到后者认可的伙伴。沈哲性格温和踏实,在偏微分方程领域极有天赋,为人却毫无傲气,后来出国深造,在应用数学界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他的出现,像是一个小小的注脚,提醒着封瑶,徐卓远的世界并非只有“灵韵”项目,他还有自己更为广阔和耀眼的舞台,那里是纯粹数学的殿堂。而前世的自己,却因为自卑和怯懦,从未敢涉足他的其他领域,甚至在他和沈哲团队获得国际大奖时,只敢在人群外围远远望上一眼,最后在短信里发去一句干巴巴的“恭喜”,连当面说出口的勇气都没有。
“沈哲学长,”封瑶主动开口,声音温和带着笑意,打破了短暂的沉默,“你们竞赛准备得怎么样了?听说这次赛题非常难,涉及复杂系统预测。”她记得,徐卓远和沈哲的团队最终拿到了特等奖提名,这是当时学校里轰动一时的新闻。
沈哲有些意外封瑶会主动搭话,毕竟平时在实验室,封瑶虽然负责认真,但多数时间沉静内敛,与他交流多限于必要的项目事务。他推了推眼镜,笑道:“是有挑战性。不过有卓远在,再难的题目也总能找到意想不到的突破口。就是最后的数据校验和论文润色比较繁琐,需要确保万无一失。陈教授要求严格,你们懂的。”他语气中带着对同伴能力的信任,也透露出指导老师的高标准。
徐卓远这时才将注意力完全从平板上移开,将屏幕转向沈哲,上面是他构建的核心数据模型和推导过程,简洁而优美,透着数学特有的逻辑力量。“这三个点的渐进收敛性需要再验证一遍,我用了两种不同方法,结果一致,但过程可以更精简。另外,原论文中的假设条件b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存在微小漏洞,我标注了替代方案,需要讨论一下选用哪个更稳妥。”
他的话语依旧简洁,没有多余寒暄,但封瑶却能感觉到,在谈及他擅长的、尤其是与沈哲共同钻研的数学领域时,他身上那种惯常的冷硬气息会稍微软化一些,那是一种对纯粹逻辑、严密推导和真理之美的高度专注与内在热忱。
沈哲立刻俯身,认真地看着屏幕上的内容,不时点头,手指在空中比划着:“确实……这个地方我之前没考虑到你这种构造方法。这个替代方案更优雅,而且避免了边界争议。卓远,还是你思路更缜密。”
封瑶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讨论,没有插话,只是偶尔在徐卓远需要调取某篇存储在实验室主机上的参考文献时,熟练地操作电脑帮他找到并打开。她的动作自然流畅,仿佛本就该如此,既提供了协助,又没有打扰他们的思路。她能感觉到,徐卓远虽然没说什么,甚至连眼神交流都没有,但他对她恰到好处的、无声的协助并未表现出任何排斥,这是一种默许。
林骁也趁此机会,更加投入地深入研究苏瑾给的剧本,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灵感,或者用手机搜索类似的舞台视觉效果参考。
一时间,实验室里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氛围与空间分割:一边是数学竞赛组严谨到小数点后数位的数据核对与理论探讨,低沉的交谈声与公式符号交织;另一边是舞台剧合作的天马行空的技术构思与艺术解读,伴随着林骁偶尔兴奋的轻呼;而封瑶,则像是一个无声的枢纽和粘合剂,隐隐连接着这两个看似迥异、实则都追求着某种形式“完美”的世界。
沈哲和徐卓远高效地核对完数据,又简短讨论了几句论文表述后,沈哲准备离开。他再次看了一眼白板上那些充满想象力的词汇,终于忍不住好奇,笑着问:“你们这……是在搞什么新项目?又是脑波又是舞台剧的,听起来比我们的数学模型酷多了。”
林骁抬起头,热情地解释道:“是和文学院合作的一个大胆尝试!想用实时采集的脑波信号,驱动舞台背景和光影变化,让科技为艺术表演赋能,用在跨年晚会的话剧表演上!”
“脑波信号?实时驱动舞台效果?”沈哲睁大了眼睛,显得十分惊讶,随即由衷赞叹,“这想法太超前了!真正的跨学科融合啊!这要是做成了,效果肯定震撼!到时候演出我一定得去看!”他的反应真诚而充满兴趣,不带丝毫敷衍。
林骁也被他的热情感染,笑着又多介绍了几句初步构想和可能面临的技术难点。
封瑶注意到,在沈哲表达赞赏和好奇时,徐卓远虽然没有参与讨论,依旧在整理自己的东西,但他微微侧头的姿态和那不易察觉地放缓了一瞬的呼吸节奏,表明他并非完全隔绝于外界的评价。他或许不在意世俗的认可,但对于来自沈哲这种同级强者的、真正理解其技术价值和应用潜力的认同,他内心并非毫无感觉。
送走沈哲,实验室重新恢复安静,但空气似乎比之前更活络了一些,仿佛沈哲的到来带来了一丝外部的新鲜氧气。
封瑶走到徐卓远身边,没有看他的屏幕,只是语气自然地轻声问:“数学竞赛那边,最后冲刺阶段如果需要帮忙,比如资料整理、文献归类或者论文格式调整这些杂事,我可以分担一些。”她的语气平和,不带任何刻意的讨好或刺探,更像是团队伙伴间的相互支持,承认彼此在不同战场上的努力。
徐卓远敲击键盘(正在保存文件)的手指顿住,侧头看了她一眼。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和审度。以前的封瑶,专注于“灵韵”项目本身,绝不会主动询问他项目之外的事情,尤其是这种纯属他个人学术竞赛的范畴。他沉默了两秒,似乎在处理这个“非标准”请求,然后回答:“目前不需要。论文主体和核心验证已完成,剩余是细节打磨。”语气依旧平淡。
“好,那如果需要就随时告诉我。”封瑶笑了笑,并不在意他的简短回应。她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在他固有的边界上轻轻叩了一下,让他开始习惯她的存在和关心,这就够了。改变一座冰山,需要的是持续的温度,而非猛烈的敲击。
她回到自己的位置,打开文档,开始起草与文学院合作的初步技术可行性计划书。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她的思路异常清晰。重活一世,她看清了很多事。亲情需要用心维系,友情需要真诚经营,而爱情……她眼角的余光掠过徐卓远清隽而专注的侧影,灯光在他挺直的鼻梁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心中那片前世的荒芜之地,似乎正有柔嫩的芽悄然萌发,带着小心翼翼的期盼。
那不是少女时期冲动和盲目的迷恋,而是基于深刻了解与反省后的欣赏与疼惜,是想要靠近他那孤独而闪耀的灵魂,是希望与他并肩,共同面对未来的技术挑战与人生风雨。这一次,她不会再因为自卑而退缩,也不会再因为误解而却步。
她要主动,也要耐心。像修复一个精密的算法,需要一步步调试,找到正确的输入序列,耐心等待反馈,才能最终得到期望的输出结果。
窗外,夜色渐浓,校园里的路灯次第亮起,与天际初现的繁星遥相呼应。实验室的冷白色灯光下,三个年轻人的命运轨迹,因一个大胆的舞台构想而更加紧密地交织。而对封瑶而言,这不仅是技术的拓展与验证,更是一场关于自我治愈、关系成长与命运弥补的,静默而坚定的航行。涟漪已起,未来的轨迹,正待她亲手描绘。
徐卓远内部逻辑系统无声更新:【封瑶主动提供数学竞赛支持(动机:团队协作延伸?个人示好?待进一步数据验证)。社交行为模式出现正向扩展,覆盖范围超出核心项目。与文学院合作项目引入外部观察者(沈哲,信誉良好),其反馈产生轻度积极外部评价,有助于项目资源获取概率。当前环境变量复杂化,社交网络节点增加,但对核心节点(封瑶)稳定性及项目优先级未产生负面影响。继续观察。】
他指尖微动,在刚刚构建的“情绪-艺术元素”动态映射模型的底层框架下,悄然添加了一个新的、尚处于实验阶段的参数维度——“非语言行为微表情识别辅助校准(试验性)”。这个模块的触发阈值和权重尚未定义,其灵感来源,或许连他自己都尚未完全明晰,正是方才封瑶在与他交谈时,那自然流露的、眼角微弯的、带着暖意与真诚的微笑,那一瞬的面部肌肉运动数据,似乎比任何语言都更有效地传递了“无害”与“支持”的信号。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崩铁花火-小母狗性奴假面愚者背着主人偷偷对粉丝直播调教报告与和狗狗的秘密直播派对 怎么会爱上强奸犯?! 陆小凤前传 玄学大佬穿兽世,兽夫全是帝王命 恶堕巫女的淫荡转变 渴求快感的吸血鬼萝莉,贪心的代价竟是姐姐与自己的麻绳紧缚!终归只能乖乖任人凌辱了 催眠之眼 骚逼镇海穿丝袜出浴被指挥官肏成黑丝母狗飞机杯 D之意志,赛亚归来,顶上救赎 穿越诸天,创建系统世界 工位系统,这修行难度怕是太大了 夕雾希映 穿越修仙界,用能力把仙子都变成你的专属人偶吧~ 昆仑帝龙决 重生之我在魔兽世界当泰坦代行者 宇智波初纯,族长之位 晶片回忆录 快穿:我不想做梦了! 洛璃岛五号——萝莉控革命者的心路历程 在穿越到被时间暂停的异世界以后,自然是要玩弄不同的美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