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 第44章 茄香满径江南新事(第1页)

第44章 茄香满径江南新事(第1页)

江南的春天,是被胭脂茄的香气唤醒的。

沈清辞和萧煜抵达时,恰逢茄田丰收。太子特意在田埂边搭了个竹棚,见他们来,老远就挥着手喊:“父皇!母后!你们看,这茄子真的长成胭脂色了!”

田地里,老农和当年那个茶肆少年正带着乡亲们采摘。茄子挂在枝头,紫中透红,像一串串饱满的玛瑙,摘下一个掰开,果肉嫩白,还带着淡淡的甜香。

“这品种是农官从西域番茄里改良来的,”太子捧着一个最大的茄子,献宝似的递过来,“既能炒着吃,又能腌成茄干,去年给北疆送了两车,将士们都说比肉还下饭!”

沈清辞接过茄子,指尖触到温热的果皮,忽然想起当年在淮南,老农抱着泡烂的秧苗哭的模样。不过短短数年,竟已换了人间。

“尝尝?”太子早就让人备好了菜,一盘清炒茄丝,一盘茄干炖肉,还有一碗茄子蛋花汤,香气扑鼻。

萧煜夹起一筷子茄丝,入口清甜,带着江南特有的温润:“不错,比御膳房做得好吃。”

“那是!”少年——如今已是村里的里正,笑着说,“这是用新水渠的水浇的,肥用的是草木灰,纯绿色!”

说起水渠,太子来了兴致:“母后,您还记得当年那座塌了的桥吗?儿臣让人重修了,还在桥边建了个水车,既能灌溉,又能碾米,乡亲们都说是‘聚宝桥’呢!”

他们跟着太子去看桥。石桥宽阔平整,栏杆上刻着稻穗和棉花图案,桥下的水车吱呀转动,将河水引入田埂,滋润着两岸的庄稼。几个孩子趴在栏杆上,看着水里的鱼,笑得无忧无虑。

“当年修这桥时,有个老石匠说,桥要修得稳,就得把根基扎在石头上,”太子望着桥面上来往的行人,“儿臣觉得,治理天下也一样,根基得扎在百姓心里。”

沈清辞看着他眼中的光芒,忽然觉得,这孩子是真的懂了。懂了何为“根基”,何为“民心”,懂了他们当年巡政时,为何要一步一步丈量土地。

傍晚,老农非要拉他们去家里吃饭。土坯房翻新过,院里种着月季,堂屋的墙上挂着两张画——一张是太子和老农在茄田的合影,另一张是沈清辞和萧煜的画像,是少年照着记忆画的,虽不精致,却眉眼温和。

“这画是俺们全村凑钱请人裱的,”老农的婆娘端上一碗茄干粥,不好意思地说,“俺们没读过书,不知道啥大道理,就知道皇上和娘娘来了,日子才好过了。”

粥里的茄干带着嚼劲,混着新米的香,沈清辞喝了满满一碗。少年——现在该叫王里正了,说起村里的新事:“去年学馆来了个西域先生,教孩子们种葡萄,说是能酿酒;李尚书还派了织工来,教大家用棉花和蚕丝混纺,织出来的布又软又结实,能卖好价钱呢!”

萧煜听着,忽然问:“那盐商的事,都解决了?”

“解决了!”王里正拍着胸脯,“太子殿下推行官盐统销后,盐价降到三文钱一斤,家家户户都吃得起了。前阵子还有个老盐贩来谢恩,说现在改做粮商,日子比以前踏实多了!”

说起这些,太子脸上有些不好意思:“其实也遇到些麻烦,有几个旧盐商勾结地方官想闹事,儿臣按父皇教的,先查账,再公示,让百姓们自己评理,没动一兵一卒就解决了。”

“做得好。”萧煜赞许地点头,“治理天下,不一定要用刀兵,民心才是最利的剑。”

夜里,他们住在竹棚里。窗外是茄田,风吹过叶梢,带着淡淡的清香。太子还在灯下看奏折,是关于疏通运河支流的,上面画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

“早些睡吧。”沈清辞走过去,替他揉了揉肩膀,“明天还要去看新修的织坊。”

“看完这一本就睡。”太子抬头,眼里有红血丝,却依旧亮得很,“儿臣发现,江南的丝绸要是和西域的羊毛混纺,能织出更保暖的料子,想让李尚书试试……”

沈清辞看着他认真的模样,忽然想起很多年前,萧煜在永寿宫灯下看军报的样子。一样的专注,一样的心怀天下,只是太子的眼底,少了当年的戾气,多了几分温和。

第二日去织坊,李三郎早已等在门口。织坊里,机器轰鸣,女工们坐在织机前,手指翻飞。最显眼的是几台新织机,上面织出的料子一半是江南的云锦,一半是西域的羊绒,花纹交错,竟有种说不出的华丽。

“这是太子妃的主意,”李三郎指着料子,满脸骄傲,“她说要让大胤的织锦,既有中原的细腻,又有西域的厚重,这样卖到西域,他们才更喜欢!”

正说着,太子妃带着几个宫女来了,手里捧着一匹刚织好的料子:“母后您看,这上面的图案是把北疆的草原和江南的水乡织在了一起,打算做成屏风,送给西域学馆当贺礼。”

料子上,羊群在水乡的石桥边饮水,乌篷船从草原的帐篷旁划过,荒诞却和谐。沈清辞摸着光滑的面料,忽然觉得,这或许就是最好的“天下大同”——不必强求一致,却能在差异中找到交融的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离开江南前,太子非要给他们装一车茄干。“这是儿臣亲手腌的,放了江南的桂花,甜津津的,路上可以当零嘴。”

马车驶离时,田埂上的乡亲们还在挥手。沈清辞撩开车帘,看着茄田渐渐远去,空气中似乎还飘着淡淡的茄香。

“你说,”她忽然问,“我们是不是可以不用再走了?”

萧煜握住她的手,掌心温暖:“想去哪,就去哪。不想走,就停下来。”

他们最终没有回京城,而是在江南选了个临水的小院住了下来。院里种着胭脂茄,窗前搭着葡萄架,萧煜偶尔会帮老农看看新粮种,沈清辞则跟着太子妃学混纺,织出的料子送给街坊邻里做衣裳。

有天傍晚,他们坐在葡萄架下,看着夕阳落在水面上,像撒了一层金粉。太子派人送来一封信,说西域学馆的阿古拉学成归国了,带回了中原的织机和新粮种,沙狼部落开始种棉花了;还说巴特尔的儿子进了京,跟着王砚之在同源堂读书,说要当像父亲一样的将军。

“都长大了啊。”沈清辞笑着说,把信放在石桌上。

“是啊,”萧煜递给她一颗刚摘的葡萄,“我们也该歇歇了。”

葡萄很甜,带着江南的水汽。沈清辞靠在他肩上,听着远处传来的捣衣声,忽然觉得,这漫长的一生,就像这江南的路,虽有泥泞,却最终走向了满径花香。

而那些宫墙里的风雨,北疆的风雪,江南的水患,都化作了此刻的平静——茄香满径,岁月安然。

喜欢朱墙玉碎:重生为后请大家收藏:()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被迫和死对头上婚综后  为我心动[无限]  太子今天变前夫了吗  女A的品格[娱乐圈]  东京房东生活  我家恶毒女配绝不是黑莲花!  为我心动[快穿]  缄默者  半衰期  坏齿  成为万人迷的老实人丈夫  离婚六年后,他看不见了  [破镜重圆]  九霄战龙诀  她照亮我[破镜重圆]  觊觎哥哥朋友  在无限游戏拯救死对头  文薰的民国日常  纵你娇矜  不可以叫妈妈哦[娱乐圈]  乙女向短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