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楚骁在实学讲堂召开紧急会议。李
大夫、几位开明士绅和工匠学员齐聚一堂。
“活字印刷的消息已经传开,我们必须做好准备。”楚骁神色凝重,“这不仅是一场技术之争,更是知识传播权之争。”
李大夫捻须沉思:“楚公子所言极是。知识垄断千年,如今终于有了打破的可能,这必将触动许多人的利益。”
一个工匠学员担忧地问:“楚先生,我们还要继续吗?那些人看起来很愤怒...”
楚骁坚定地说:“必须继续!但不是硬碰硬。我有个计划...”
第二天,楚骁主动拜访了抄书匠行会的会长,一位七十高龄的老先生。
“周老先生,晚辈今日特来请教。”楚骁态度谦恭。
周老先生冷着脸:“若是来说那活字印刷之事,就请回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楚骁不慌不忙地取出一本精美的手抄本:“这是晚辈特意请人抄写的《诗经》,用的是最好的纸墨。无论活字印刷如何发展,手抄艺术的价值永远不会被取代。”
周老先生面色稍缓。
楚骁继续说:“活字印刷针对的是普及读物,而珍贵典籍、书法作品仍然需要大师手抄。更何况,活字印刷的推广会让更多人识字读书,对手抄精品的需求反而可能增加。”
接着,楚骁提出了一个合作方案:由实学讲堂培训抄书匠转型做排版、校对工作,并聘请最好的抄书匠为特聘讲师,传授书法艺术。
周老先生沉思良久,终于点头:“楚先生确实是为大局着想。老朽可以支持,但行会内反对声浪仍大...”
楚骁深知,要真正获得支持,必须让更多人看到活字印刷的好处。他决定举办一场公开演示会。
......
三日后,在知府衙门的监督下,活字印刷公开演示会在实学讲堂举行。
楚骁当场演示了从制字、排版到印刷的全过程,并展示了成品书籍。
最令人震撼的是价格对比:一本手抄《千字文》需200文钱,而活字印刷的只需20文钱。
许多贫寒学子和家长看到这个价格,激动不已:
“天啊!这么便宜!”
“我家孩子终于能买得起书了!”
“楚先生真是功德无量!”
就连一些士绅也开始动摇:“若真如此,寒门子弟读书机会将大增,于国于民都是好事啊。”
演示会后,舆论开始转向。
赵知府见状,顺势宣布:允许活字印刷技术在官府监督下有限使用,主要用于普及读物印刷,珍贵典籍仍以手抄为主。
这一折中方案暂时平息了争议。
楚骁立即着手建立第一家活字印刷工坊,并优先招聘抄书匠子弟做排版工。
......
然而,反对势力并未就此罢休。
以贾贵为首的既得利益集团,暗中策划着更阴险的破坏行动。
“活字印刷若是推广,知识传播加速,我们的地位将受威胁。”一个保守士绅忧心忡忡。
贾贵冷笑:“放心,我已经找到了对付他的方法。”
几天后,市面上突然出现大量粗制滥造的“活字印刷本”,字迹模糊,错漏百出。同时有谣言说这些劣质书都出自楚骁的工坊。
更阴险的是,有人偷偷在实学讲堂的印刷品中加入“违禁内容”,然后向官府举报。
一时间,楚骁再次陷入危机。
工坊被查封,刚刚起步的活字印刷事业面临夭折。
关键时刻,楚骁没有慌乱。
他首先公开澄清劣质书并非自家工坊产品,并邀请专家鉴定;其次彻查内部,找出被安插的奸细;最后主动邀请官府监督整个印刷过程。
真相大白后,公众对活字印刷的信心反而更加坚定。赵知府也看到了这项技术的潜力,决定由官府直接投资扩大工坊规模。
......
转年春天,活字印刷的威力开始显现。
书价大幅下降,许多贫寒学子终于买得起书;知识传播速度加快,实学讲堂的教材得以迅速推广;甚至开始有民间小报出现,信息流通前所未有地活跃。
最让楚骁欣慰的是,一些偏远乡村的私塾先生来信说,因为书价下降,他们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读物,教学质量显着提高。
巡抚大人视察永宁时,特意参观了印刷工坊。
看着一排排整齐的字模和快速印刷的机器,他感叹道:“楚推广使又创奇迹!此技术若推广全国,教化大兴指日可待!”
楚骁谦逊回应:“大人过誉了。活字印刷只是工具,真正的价值在于它能传播的知识。”
在巡抚的支持下,活字印刷技术开始向全省推广。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奈何徒儿不许gb 路边的鲛人不要捡 弃神者 [红楼]与冷美人共谋大业 蓝星游戏,震撼星际 蒸汽时代的美食大亨 被人皇抛弃之后 限制文女配被强取豪夺了 论绿茶攻是如何上位的? 开局掠夺机缘,我成了天命大反派 虫族元帅 玄武玉佩 老婆开门,我想给你塞房卡 耳后蓝 快穿:天魔之路 她界场域入侵现实 越前姐姐不柯学 前任总想和我破镜重圆 攻略悲惨主角受[快穿] 梦游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