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顷,拓跋焘沿着田坎漫步,目光放远,陷入回忆之中:“你知道吧?你先祖父在的时候,我们险些就迁都了。”
“儿子记得。”
神瑞二年(1)时,平城遭逢霜旱,导致秋谷歉收,闹起了粮荒。
彼时,云中、代郡饿殍满地,朝廷极为震骇。九月间,太史令王亮、苏坦便向明元帝提出迁都邺城的建议。对此,群臣多有附议,但崔浩却说,迁都只可解今秋之饥,不过扬汤止沸。
一则,东州之人本无从顺之心,只因国朝之势而不敢造次,若是迁都过去,东州那里分不了多少生民,而鲜卑人一旦与汉人杂居,极有可能水土不服,意志断丧,遭致四方之士的轻辱。
二则,柔然定会趁迁都之机入寇,远在邺城的鲜卑骑士,如何来得及增援?
三则,都于平城,山东倘若有变,骑兵亦可自此轻骑南出,扬威于外,不担心山东叛民不望尘畏服。
四则,再延挨一些时日,等到明春牧草青葱,必有饱腹之乳酪,再嫌不够,还有菜果。
拓跋嗣虽觉有理,但又怕来年收成不善,饿苦了百姓。
崔浩便言,可将穷苦的民户送往山东定、相、冀三州各州去就食,令汉民户出租米以养徙民。
“天佑大魏!第二年秋天,粮足民安,人心安稳。”拓跋焘笑道,“威制中原之计,有赖于方略长远。”
“儿谨记于心。”
“靠天不如靠己,”拓跋焘鼻翼抽动了一下,“什么味儿?”
“父皇,这是绿肥的味道。”拓跋焘道。
“绿肥?”拓跋焘回想了一下,“朕想起来了,是李云从制出的肥,送给了武威。”
“正是那肥料,儿看那绿肥好用,就去姑姑的农庄讨了方子,让百姓也用起来。”
拓跋濬仰头看着拓跋焘,道:“祖父,您不妨再辨一辨,除了绿肥,还有什么肥?”
拓跋焘深深一嗅,摇摇头:“朕说不出来。”
“还有蚕矢、熟粪。”
在民间,农户喜欢把绿肥与蚕矢、熟粪同用,多有获利。
农桑乃一国之本,拓跋晃对此格外看重。
除推广绿肥之外,他又穷尽办法课民稼穑,不令平城内外有闲置之田。
但凡耕田,须用壮牛,但对于穷人来说,拥有一头耕牛无疑是奢侈之事。
东宫里头参谋无数,有人说,应让朝廷派发耕牛,十户一牛,替相耕作;有人说,大魏素有外敌御防,国库难以承受此种负担,应让农户之间互帮互助。
最后,还是李云洲的建议,最合拓跋晃的心意。
“臣以为,太子可让百姓借别人的牛来耕种,自己则以劳力相偿。如此,可一箭三雕。”
李云洲为太医令,因他去岁治好了太子妃的产后病,便与太子较为亲近。那日,李云洲正在给拓跋晃针灸,疗治腰伤。
“哦?怎么个一箭三雕之法?”
“首先,对于朝廷来说,我们不再需要出牛出钱;其次,百姓有牛可用,民田自能丰收;再次,不允百姓以钱相偿,而只能替人耕耘,必能使千里沃土,无一遗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先婚后爱:对你心动+番外 谢邀,刚退婚,清冷首辅已下手! 醉酒夜!被京圈大佬揽腰亲到红温+番外 假千金回村种田,真豪门痛悔发颠+番外 我的物品能升级 真千金是受气包?靠撒气系统暴富+番外 洞房夜捉奸,当场改嫁阴鸷世子 暗恋三年喂了狗,转头误惹他小舅 挺孕肚嫁首长,七零美人名动京圈 极致偏宠,失忆二爷成病娇小奶狗了 我从棺材里坐起来,妖孽都得跪下 断亲嫁山野糙汉,被夫家宠成宝 攻略出错后,我和王爷玩共感play 真千金六亲不认后,全家火葬场 舞姬娇媚 马头墙下好柿成双 海岛随军后,我被高冷硬汉娇宠了 垂涎已久+番外 猎鬼人米花町再就业 嫁他哥,当他嫂,我让婆家全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