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的街道整齐干净,商铺里不仅有本地的海盐、海产,还有岭南的荔枝干、西南的茶叶,甚至能看到西域的胡商在叫卖香料;路边的学堂里,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她特意驻足,听出他们在读《千字文》;田埂上,农夫们正用一种她从未见过的曲辕犁耕地,效率比倭奴国的农具高了数倍。
“这些……都是殿下推行的新政吗?”她忍不住问。
“不过是些让百姓能吃饱穿暖的法子。”龙天策笑道,“渤海靠海,便兴渔业、晒海盐;土地肥沃,便推新粮、修水渠;百姓有了余钱,便开市集、办工坊。没什么高深的道理。”
藤原纪香却听得认真,让随行的史官一一记下——在她看来,这些“不高深的道理”,正是倭奴国最需要学习的治国之本。
王府论道:铁血传奇亦温情
秦王府的接风宴,设在观海台。没有长安宫廷的奢华,却有着海天一色的开阔。
席间,藤原纪香捧着酒杯,向龙天策敬酒:“殿下,小女在长安时,听闻您十五岁破突厥,五十岁平岭南,五十六岁定西南,每一战都惊心动魄。可您治下的百姓,却都说您‘仁厚如父’。小女不解,铁血与温情,如何能共存于一人之身?”
这问题,问得直率,也问得深刻。
龙天策放下酒杯,看着远处的海浪,缓缓道:“公主可知,我为何打仗?”
藤原纪香摇头。
“为了不打仗。”龙天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十五岁在凉州,我见突厥骑兵掠走百姓的孩子,那时我便想,打赢这一仗,往后的孩子,就不用再被掠走;五十岁在岭南,我见部族相杀,尸横遍野,那时我便想,平定这叛乱,往后的百姓,就不用再自相残杀。”
他看向藤原纪香,眼中闪烁着经历过血与火的澄澈:“所谓铁血,是对敌人的;所谓温情,是对百姓的。刀枪是用来守护的,不是用来掠夺的。治民如治水,堵不如疏,硬不如柔。你对他们好,他们便会对你好,这是最简单,也最管用的道理。”
藤原纪香听得入迷,又问:“那您推行新政,遇到阻力怎么办?比如渤海的盐场改革,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您是如何应对的?”
“用事实说话。”龙天策笑道,“我让新盐法下的盐户,比旧法时多赚三成;让买盐的百姓,比从前少花两成钱。旧贵族闹?百姓不答应。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自然会站在你这边。”
宋紫绮在一旁听得有趣,忍不住插嘴:“公主你不知道,我家老爷子,当年在杞县推新政,被老顽固骂‘离经叛道’,他直接把县衙的大鼓搬到田埂上,让百姓自己说‘新粮种好不好’——结果,老顽固被百姓骂跑了!”
众人一阵哄笑。
藤原纪香却没笑,她看着龙天策,眼中多了几分理解:“原来如此。所谓新政,不是要改祖宗之法,而是要改‘让百姓受苦’之法。”
“正是。”龙天策赞许地点头,“治国,不是看你说了什么,而是看你让百姓得到了什么。”
接下来的几日,藤原纪香在龙天策的陪同下,走遍了渤海。
她去盐场,看工匠们用新的晒盐法,产出雪白的海盐,听盐户说“如今一年的收入,抵得上从前三年”;她去农庄,看农夫们用龙天策改良的农具耕作,农妇们用玉倾城推广的织布机织布,孩子们在学堂里用大唐的课本读书;她去海防要塞,看士兵们演练,却发现要塞旁的市集上,竟有倭奴国的商人在与大唐商户交易——原来,龙天策早已开放了与东瀛的民间贸易。
“殿下,您就不怕……”藤原纪香欲言又止——她想说“不怕倭奴国借机窥探”。
“怕什么?”龙天策笑道,“贸易互通,百姓得利,两国才会珍惜和平。再说,我大唐的实力,不怕人看。”
这份坦荡与自信,让藤原纪香深深折服。
临别赠言:新篇待续跨海疆
半月后,藤原纪香即将启程回国。
离别的前夜,龙天策将一本亲手批注的《渤海新政辑要》送给她。书页上,密密麻麻写着他对农桑、水利、海防、商贸的见解,甚至还有几处,用红笔标注了“倭奴国多山,此法可改良用之”。
“公主,”龙天策看着她,“这本书,或许比金银更有用。回去后,若是遇到难处,可遣人来大唐,无论是长安,还是渤海,我们都乐意相助。”
藤原纪香捧着书,指尖抚过那些苍老却有力的字迹,眼眶微微泛红:“殿下的教诲,小女永世不忘。回去后,小女定当竭尽所能,在倭奴国推行新政,让百姓过上如渤海一般的好日子。”
她从行囊里,取出一支倭奴国的“松烟墨”,双手奉上:“这是小女家乡的特产,愿殿下福寿安康。待小女在倭奴国初见成效,定会再来拜访。”
“好。”龙天策接过墨锭,“我在渤海,等着你的好消息。”
离别的码头,春风依旧。藤原纪香的船队,缓缓驶离渤海湾,向着东瀛的方向而去。船头上,她捧着那本《渤海新政辑要》,久久伫立,回望那片让她心生向往的土地,和那位让她敬佩一生的老人。
观海台上,龙天策望着远去的船影,对身边的玉倾城道:“你说,这东瀛公主,能成大事吗?”
“能。”玉倾城肯定地说,“她眼里的光,和你年轻时一样,既有对理想的执着,也有对百姓的牵挂。”
海风拂过,带着海水的咸涩,也带着跨越重洋的期许。
藤原纪香不知道,她的渤海之行,不仅为倭奴国带回了治国的方略,更在两国之间,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而对于龙天策来说,这场与异国公主的会面,也为他晚年的“新篇章”,添上了一抹跨越海疆的亮色——原来,他一生践行的“百姓共天下”,不仅能在大唐的土地上生根,更能跨越万里波涛,在异国他乡,激起新的回响。
长宁八年的春天,在渤海的涛声里,悄然落幕。但属于大唐与倭奴国的文化交融,属于藤原纪香的改革之路,属于龙天策传奇的延续,都已在这春风里,埋下了新的种子,等待着在未来的岁月里,绽放出更绚烂的篇章。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满级魔女,在线种田 魂穿重生夜 电台主持人什么我都会亿点点 春悸 (足球同人)[足球]我来救火的 拯救正道大师兄 [综漫] 咒术忍者灵压爆满了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重生后,我被美女包围了 [龙与地下城同人] 费伦法师自救指南 (综漫同人)流浪迦勒底 千里万里月明 重生的我,系统早到三千年 我,京圈太子爷,外号活阎王 开局负十体质,咱不想成为女仆鸭 变身女剑仙,她们总想当我道侣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姐姐,再爱我一次2 [综英美] 蝙蝠家的龙女仆 海棠春闹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