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 > 第375集 瓦罐的补丁(第1页)

第375集 瓦罐的补丁(第1页)

瓦罐里的阳光

老杨踩着三轮车拐进博物馆后街时,车斗里的废品叮当响了两声。秋阳把影子拉得老长,他额角的汗珠子滚到下巴,砸在洗得发白的蓝布衫上,洇出一小片深色。收废品这行他干了二十多年,从自行车换成三轮车,车斗里的铁家伙、纸箱子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车把上那只搪瓷缸子没换过,掉了瓷的地方露出暗红的铁,像块长在车把上的疤。

“杨师傅,今天收得早啊?”博物馆后门的保安老李探出头,手里摇着把竹扇。

老杨刹住车,往车斗里瞥了眼:“没多少,够买两斤面就行。”他的目光越过老李,落在博物馆外墙那排新刷的红漆上,“里头又添新宝贝了?”

“可不是,刚从库房调了批宋代的瓷,下午开展。”老李往旁边挪了挪,“进去瞅瞅?反正你这会儿也没事。”

老杨搓了搓手上的灰,指缝里还嵌着今早撕纸箱时沾上的纸屑。他这辈子没进过几次像样的地方,上次还是孙子学校开家长会,他特意换了身干净衣裳,结果椅子坐得他浑身不自在。但“宋代的瓷”这几个字,像根细针轻轻扎了他一下。

“要钱不?”他问。

“不要,登记下就行。”老李笑着摆手,“你进去了别乱摸,那些玩意儿金贵着呢。”

展厅里的光比外面柔和,老杨下意识地把脚在门垫上蹭了蹭,鞋底的泥印还是在光洁的地板上留下了两个浅痕。他缩了缩脖子,跟着稀疏的人群往里走。玻璃展柜擦得能照见人影,里头的瓷瓶瓷碗泛着润润的光,跟他平时收的那些缺边掉角的粗瓷碗完全是两回事。

他在一个展柜前停住了脚。柜子里摆着只瓦罐,不算特别起眼,肚子圆滚滚的,颈口收得细细的,釉色是那种不扎眼的青灰色。但老杨的目光一下子就钉在了罐身上——靠近底部的地方,有块巴掌大的补丁,釉色比别处亮些,像块新贴上去的膏药。

“这是宋代的民窑瓦罐,当年应该是用来储物的。”旁边有个戴眼镜的姑娘正在给同伴讲解,“你看这块修补的痕迹,用的是金缮工艺,现在看着不起眼,当年可是费了大功夫。”

老杨没听清姑娘后面说的啥,他的耳朵里嗡嗡响,眼前的瓦罐慢慢变成了家里灶台上那只腌菜罐。也是青灰色,也是圆滚滚的肚子,只是比这只矮些,罐口边缘磕掉了一小块,露出里头的陶胎,像豁了颗牙。

那只罐是他老伴嫁过来时带的嫁妆。那年头讲究“三转一响”,但老杨家穷,别说自行车缝纫机,连块像样的手表都买不起。媒人来说亲时,女方家没提啥要求,就说闺女有只陪嫁的腌菜罐,得带着。

“那罐是她姥姥传下来的,说是民国年间的东西。”老杨蹲在展柜前,眼睛凑近玻璃,鼻尖几乎要贴上去。他想起老伴第一次用那罐腌萝卜,是他们结婚后的第一个冬天。她把切好的萝卜条撒上盐,一层一层码进罐里,手指在罐口抹了圈,沾了盐的指尖亮晶晶的。“这罐得养,越用越润。”她当时笑着说,眼角的细纹里盛着光。

那时的冬天比现在冷得多,窗台上总结着层薄冰。老伴每天早上都会掀开罐盖,用筷子夹出几条腌萝卜,佐着玉米糊糊吃。萝卜腌得透亮,咬在嘴里咯吱响,咸中带点回甘。老杨总说太咸,却每次都能就着吃两大碗糊糊。

第一次摔罐,是儿子三岁那年。小家伙踩着小板凳够罐子里的腌黄瓜,连罐带凳翻了个底朝天。黄瓜撒了一地,沾着泥的瓷片溅得到处都是,罐身裂了道斜斜的缝,像道狰狞的疤。老伴心疼得直掉眼泪,把儿子拉到跟前要打,手扬到半空又落了下来。老杨蹲在地上捡碎片,粗糙的手掌被瓷片划了道口子,血珠滴在青灰色的陶胎上,像朵突然绽开的小红花。

“哭啥,我找瓦匠补补。”他把碎片拢到一起,用布包好。第二天一早,他揣着两个窝窝头,步行三里地找到邻村的老瓦匠。老头戴着老花镜,把碎片拼了半天才对齐,用和好的糯米浆混着石灰一点点填缝,又在罐口镶了圈细铁边。“这罐底子松了,以后得轻拿轻放。”老瓦匠把修好的罐递给他,掌心的温度透过陶壁传过来,“物件跟人一样,伤了元气,得好生伺候着。”

罐回来那天,老伴用温水洗了三遍,又用布擦得干干净净。虽然裂缝处多了道歪歪扭扭的白痕,倒真能接着用。她重新腌了萝卜,只是每次开盖都格外小心,像捧着什么稀世珍宝。

第二次摔罐,是他们从乡下搬到城里那年。单位分了间十五平米的杂屋,墙皮斑驳,窗户糊着塑料布。搬家那天,老杨骑着借来的三轮车,后斗里堆着锅碗瓢盆,最底下垫着那只腌菜罐。快到杂屋巷口时,车轮碾过块石头,车斗猛地一颠,“哐当”一声响,老杨的心跟着揪紧了。

他跳下车往后斗看,罐滚落在地,罐底掉了块小角,像被啃了一口。老伴当时正抱着儿子,见状突然红了眼眶:“我说让我抱着吧,你偏不听。”老杨没敢吭声,捡起罐子往杂屋里走。杂屋的地面是水泥的,坑坑洼洼,他把罐放在灶台上,罐身歪了歪,还好能立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算了,反正放地上,不影响。”老伴后来蹲在灶台前,用橡皮膏把掉下来的小角往原来的位置粘,虽然歪歪扭扭,倒也看个念想。那天晚上,他们就着咸菜吃了顿白饭,谁都没说话。老杨看着灶台上歪着的罐子,突然觉得这城里的日子,好像跟这罐子一样,总得带着点磕磕绊绊。

在城里扎根的日子比想象中难。老杨在建筑工地扛过砖,在菜市场帮人卸过菜,后来才慢慢做起收废品的营生。每天天不亮就出门,踩着辆破自行车穿街走巷,嗓子喊得冒烟。老伴在家操持,把个小杂屋收拾得干干净净,灶台上的腌菜罐总装着新鲜花样——春天腌香椿,夏天腌黄瓜,秋天腌萝卜,冬天腌白菜。

有次老杨收摊晚了,淋了场大雨,回到家浑身湿透,冻得直打哆嗦。老伴从罐里掏出腌好的辣椒,切碎了炒了盘鸡蛋,又烫了壶烧酒。辣得他满头冒汗,酒劲上来,心里却暖烘烘的。“你看这罐,摔了回还结实。”老伴给他斟酒时说,“咱日子也一样,难是难了点,总能过下去。”

第三次摔罐,是老伴得了阿尔茨海默症之后。她记性越来越差,有时候刚吃完饭就问晚饭做了没,有时候对着老杨喊儿子的名字。但她总记得那只腌菜罐,每天都要去擦几遍,念叨着“该腌萝卜了”。

那天老杨出去收废品,临走前特意把罐子往灶台里头挪了挪。可他中午回来时,还是看见罐子摔在地上,碎成了好几瓣。老伴蹲在地上,正用颤抖的手捡碎片,嘴里喃喃着:“罐碎了……萝卜没地方放了……”她的头发白了大半,背也驼了,看上去像株被霜打蔫的草。

老杨走过去抱住她,她的肩膀抖得像片落叶。“没事,我修,我一定修好。”他说。那天下午,他没出去收废品,把自己关在屋里拼罐子。老花镜戴了摘,摘了戴,手指抖得厉害,拼了整整一下午,才勉强把罐子凑成形。裂缝大得能塞进指甲盖,罐身也歪歪扭扭的,但总算能立住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港片:那一晚,大嫂的头发乱了  三国大反派  港岛最慷慨老大:福利江湖路  斗罗:我的魂导器能进化  逸云:一场探寻世界真相的小故事  男主们总在觊觎病弱炮灰  九天镇海印,星轨锁龙志  重生后,我是校花  午夜时分,学校出现鬼教室  蹦迪被老攻现场抓包怎么破  八零娇艳美人,离婚夜硬汉破门强宠  末世,我成了丧尸国国王  四合院:何雨柱,被俏寡妇捡回家  无上魔尊亚楼  哪吒,后传之妖童降临  拥有陆海空三军你叫他们土八路  重生古代我用灵异能复仇  兽人部落:穿成爆爆龙的生存挑战  我坐等离婚分财产,怎么成你白月光了?  狂龙赘婿:从废柴到至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