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塘镇逗留两日,路过县城略作停留,隔天便可看到童试放榜。
拖这好几天,并非郑知县阅卷太慢,而是应考的学童太多。考棚实在坐不下,县试前后考了两批,每一批的出题都不相同。
在册人口不足两万的颍上县,这次参加县试的学童就有四千多。
是不是感觉很诡异?
史学界有几种说法:一种认为,唐代户籍统计只统计成年男丁;一种认为,唐代户籍只统计成年男女。
不论哪种,都不统计小孩,就算落户了也不计数。
但还是不对劲啊,学童和在册人口的比例依旧对不上。
呵呵。
官府在册人口,是给中央朝廷看的,有可能上百年没变动了,颍上县这边甚至一直下降。
只因人口增加,赋税总额也得增加。一来知县不容易征够赋税,二来知县能截留的就要变少,地方官脑子进水了才会变动户籍数据。
实际征税的时候,又是另一套系统。
以前靠里正,现在靠乡保长。根本不需要户口册子,乡里乡亲的,谁还不认识谁啊,没有大族庇护就得交税。
“让开,让开!”
苏如鹤年龄虽幼,却也算身体强壮,一路把其他看榜学童推开。
他走到榜下仰望——
第一名,苏如玉。
第二名,刘宗儒。
第三名,苏楷。
第四名:李佑。
一直看,一直读,他自己赫然取中了。
第一百一十七名:林渊。
第三百九十八名:苏如鹤。
颍上县的乡试榜单,一共录取了400个学童,大概是参考人数的十分之一!
一般情况下,县试只录取几十个,但那仅适用于正常州县。
北方最高纪录是河南洛阳,一次县试8000多人参加,录取800名左右。南方最高纪录是江南苏州,一次县试多人参加,录取了1000多人。(咳咳~那啥,夸张的写法啊,不要介意)
参加县试的学童水份很大,许多都是来体验气氛的。
也没有啥定额,通常十取其一,人太多就让知府头疼去吧。
“爹,我过了,我过了!”苏如鹤欣喜若狂。
苏皓面无表情:“过了便过了,不用去参加乡试,你怕连乡试题目都看不懂。”
苏如鹤依旧保持幻想:“万一运气好,知府老爷还是给过了呢。”
苏皓脸色非常不好看,咬牙切齿道:“知府可没知县好说话,你爹也跟知府没啥交情可言!”
苏如鹤立即闭嘴。李佑问道:“公子,那我也不用去乡试?”
“可去,可不去。”苏皓让李佑自己决定。
乡试录取了便是乡贡(相当于秀才),人数依旧没有定额,通常二取其一。但如果考生人数太多,也可能三取其一、四取其一、五取其一。
江南地区的地狱难度,首先便体现在府试,已经通过县试的孩童,至少要被刷下去四分之三。
而其他地区的州县,乡试录取率约为二分之一。
“那我还是不去吧。”李佑笑道。
就算通过乡试又如何?
乡试、会试那一关得疯狂刷人,大唐的科举不是那么好考的!从县试、再到乡试、会试,几道关卡加起来,录取率可能不足1%。
录取榜单旁边,贴着几篇范文,李佑的文章赫然便在其中。
一个十七八岁的学童,摇头晃脑,连声赞叹:“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真乃奇文也!不知李佑是哪位神童?”
“李佑是哪个?”
“李佑是我苏氏哪宗的?定要结交一番。”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两界倒爷:资源差价助我飞升 云的归途是故乡 上交系统后我爆红了 入梦繁摘之泽玛利亚大陆英雄志 冰轮长安:唐门逆子称霸商途 结巴的泼辣小夫郎 孤女想当军嫂,转头遇上卧底军官 综漫观影:不一样的豪兽者 全能偶像也要打排球! 三国杀:开局神郭嘉,暴打标准将 魔尊归来:血染九重天 四合院生活里的仇与情 糊咖下岗再就业 神医归来:十个女囚要我负责 替嫁给退婚流男主 男团选秀里的祭天皇族 我靠道家五术无敌了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每天都在拯救银河系 每天卖牛杂,我成了极道武尊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