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其十五》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赏析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白发的长度夸张到“三千丈”,以有形的白发来形容无形的愁绪,生动形象地把诗人内心深处无尽的忧愁具象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极言愁之深、之重。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诗人对着镜子,看到自己满头白发如秋霜般,故作不知地发问,进一步强化了对白发的惊讶与感慨,通过这种明知故问的方式,加深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表达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深沉喟叹。
艺术特色
-夸张与想象:整首诗以“白发三千丈”的夸张想象开篇,突破了现实的束缚,创造出一种奇幻而又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展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
-借景抒情与设问:诗人借“明镜”“秋霜”等意象,将抽象的愁绪与具体的白发相结合,借景抒情。最后以设问结尾,引发读者的思考与共鸣,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含蓄。
整体评价
《秋浦歌·其十五》是李白诗歌中的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诗人在特定人生阶段的内心世界。诗歌以白发为切入点,通过对愁绪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抒发人生感慨的千古名句。
创作背景
-个人经历:李白一生渴望“奋其志能,愿为辅弼”,实现“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但天宝三载(744年)他因宫廷内部斗争和权贵排挤,被赐金放还,离开了长安。此后李白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漂泊生活,到写这首诗时他已五十多岁,人已衰老但壮志未酬,揽镜自照,内心充满痛苦。
-时代环境:唐玄宗天宝末年,唐王朝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李白虽处于漂泊游历状态,但心系国事,对国家的局势深感忧虑,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内心的忧愁和愤懑不断加深。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强化壮志未酬之愁:李白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却因遭权贵排挤而离开长安,长期漂泊。这种经历让他内心充满了怀才不遇的悲愤与无奈,“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中,“愁”字直接抒发了他因理想无法实现而产生的深深愁苦,白发因愁而生,三千丈的夸张描写凸显出愁绪之深,是其壮志难酬的强烈情感体现。
-增添人生迟暮之叹:创作此诗时李白已年过半百,岁月的流逝和坎坷的经历,使他对时光匆匆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通过对着镜子看到白发的惊讶,表达出对人生迟暮的感慨,时光如白驹过隙,自己却一事无成,进一步加深了诗歌中那种无奈与悲凉的情感。
-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当时唐朝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李白虽漂泊在外,但心系国家命运。个人的遭遇与时代的危机相互交织,使他的愁绪不仅仅是个人的得失,更包含着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厚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喜欢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请大家收藏:()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被阴郁太傅捡走后,妹宝她摆烂了 拥有空间的我,终于财富自由了 洪荒之法宝批发商 诡墙通古今,我捧出一位千古女帝 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 一键修炼,开局奖励魔宗圣女 妖女莫逃,朕看上你了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我于混沌刻帝名 谍战不站队,孤狼搅动上海滩风云 无限之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异常魔兽见闻录(魔兽之狂乱贵公子) 重开洪荒:我为天道执灯人 一品红人 被退婚后,我成了她高攀不起的神医 捡了株小仙草,五个舅舅追着宠 恋爱日常:校花别追了!我选青涩白月光 幻古录 重生乌鸦,无限进化至世界最终 当我来到小埋身边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