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钦陵的解释是,王者不该涉险。毕竟薛仁贵曾有过‘三箭定天山’的惊人战绩,本身是大唐名将驻守西域多年。
芒松芒赞:?你这话什么意思?就是觉得我不行呗,觉得我打不过薛仁贵呗?
钦陵不但默认了,还追加道:赞普亲自出征鄯州太危险了,还是吐谷浑这边简单,只要他拖住大唐主力不能来援,赞普打打吐谷浑应该是手拿把攥。
芒松芒赞腹内恼火,却只得同意。
此时他甚为郁闷:这—战若是胜了,固然对吐蕃有利,但对钦陵,对已经权势滔天,钦陵等五个兄弟都在朝中为官的噶尔氏,更有利!
鄯州前线之地,坐镇中军的薛仁贵收到了裴行俭的一封信。
他年少时与裴行俭就是旧相识,两人在打仗的时候,都会‘测候云物,推步气象’。薛仁贵至今还记得,当年在吏部,他、裴行俭、姜相—起讨论气象风云问题,结果被王老尚书抓包的旧事。
多年过去了啊……
他看着裴行俭熟悉的字迹感慨了一回,才验过封口拆开了这封密信。
看完不由拍案对身旁亲卫道:“我说吧,我知裴相!”
裴行俭在信里嘱咐他做的一件事,薛仁贵已经提前做完了。
说来,裴行俭既然是要瞒天过海装使团,那么这‘出使波斯’的消息,自然要早早让突厥知道。
突厥得到大唐使团要通过其境内的通知(因是属国,所以是通知不是商量)后,也有点犯嘀咕:虽说是使团不是大军,但这个节骨眼上忽然出使,莫不是他们有心反叛勾结吐蕃之事,被大唐知道了,来刺探情报吧。
尤其是突厥在听说使团首领姓裴以后,更是派斥候出去打听——等等,这姓裴,不会是之前那个灭掉他们的邢国公苏定方的徒弟吧!
不过,正如大唐人看突厥人的名字都差不多(比如此时叛乱的首领阿史那都支,之前已经有过好几个阿史那xx叛乱了),突厥看大唐人的名字也犯迷糊,主要是汉人除了名还有字,甚至还有号,给他们整的云里雾里。
“大唐姓裴的人可多!朝廷上做官的人也多,可得打听下,是不是那个邢国公的弟子。”
于是派出细作想混入安西都护府打听。
薛仁贵得知此事,就糅合了大唐好几个裴姓官员的履历,给突厥送过去了——
于是突厥得到的消息如下:这次来的使节裴守约并不是苏定方大将军的弟子。苏大将军的弟子名为裴子隆(裴炎的字),因之前随苏大将军打过百济,后来升任大唐的金吾卫将军,去年女儿刚嫁给太子,做太子岳父了(裴居道的经历)。
这样的身份,是不可能出来带使团的!
而这次会路过的裴守约,就是同姓而已,且是个文臣,之前做的是吏部侍郎。
突厥:原来如此!
还感慨了下:不愧是能灭掉突厥的苏将军之亲传弟子,还混的挺好呢,以后就成皇帝老丈人啦。
姜沃听闻薛仁贵编的故事后,心道:不愧是能写出十四卷《周易新注本义》的人啊,编的是天马行空又合情合理。
一月中旬,送波斯王子归国的使团,正式从长安城出发。
随军,不,随使团而行的,还有一位记事的书令史杨炯。
此事还要从报纸说起——因这两月国家多有战事,尤其是吐蕃入侵大唐之事,令京中才子们多有愤慨感怒之情,都纷纷开始写诗作文抒怀,尤其多见《从军行》。
出现了好几首姜沃曾经耳熟能详的佳作。
譬如杨炯的“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3]
亦有骆宾王的:“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3]
都是一登报纸就引起轰动的诗词。
一时京中街头巷尾,谈论起吐蕃战事,从文人墨客到百姓走卒,皆是同仇敌忾。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总裁每天都在种花+番外 老公是外星人 家有渣夫+番外 贤妃正传 婚谜 男主播,不要 危情危爱(豪门)/危情裸爱 云卷云苏·半启轩窗 爱我不要停+番外 换夫不换爱 假偶天成+番外 十二射浮光+番外 废柴徒弟进化史 六十章蜜方+番外 谁说我不懂爱+番外 庶女记事+番外 正牌世家女 蛮女抢夫 前夫重生变赘婿 两擒相悦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