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呀呀,我说你呀,你说你好好的,怎么就偏偏跑去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呢?”在新城那气势恢宏的城主府之中,朱棣一边轻轻摇头,一边咂着嘴,满脸无奈地跟朱高煦这般说道。从他的话语里,处处透着一个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责备与不舍之情。然而,那嘴角不经意间扬起的一抹笑容,却怎么藏也藏不住。那笑容仿佛在悄悄诉说着,他心底其实恨不得朱高煦此刻就赶紧离开此地。
实际上,朱棣此次前来新城,本就是因为朱高煦即将离开此地,需要提前交接新城的诸多事务。毕竟新城的管理千头万绪,方方面面都得安排妥当,容不得半点马虎。倘若朱高煦突然改变主意,不走了的话,那他此番大费周章地赶来,岂不是白白折腾一趟?这朱棣精心规划的一切不就全都付诸东流了吗?
面对朱棣这一番话,朱高煦只是颇为无奈地翻了翻白眼。他对这个老爹的脾气可谓是了如指掌,心里明镜似的。想当初,不正是朱棣点头赞同自己离开新城的吗?怎么如今却又说出这般口是心非的话来,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你能不能严肃认真点呀!”徐妙云端坐在朱棣身侧,一脸嗔怪,没好气地伸手轻轻推了一把朱棣,那动作中带着些微埋怨。话落,似乎仍觉得不解气,又悄悄伸腿,在朱棣腿上不轻不重地踢了一脚。随后,她微微皱眉,神情满是惆怅,轻声叹道:“你瞧瞧,老三跑去高丽都已经好些年了,一直没回过家。如今,连老二也要离开。你呀,身为孩子他爹,难道心里就一点都不想念他们吗?怎么还在这儿说这些不着调的风凉话呢?”那语气里,满是对朱棣态度的不满,以及对孩子们即将远离的忧心。
朱棣脸上浮现出一抹尴尬的笑容,那笑容中带着些无奈与窘迫。其实,并非他心里不想念儿子,只是他作为一个堂堂七尺男儿,实在没法像徐妙云那般,拉着朱高煦的手,柔情似水地倾诉心中的感情。光是在脑海里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他都觉得浑身不自在,肉麻得不行。在他的观念里,大男人之间表达情感,总该有些更“硬朗”的方式,这种过于亲昵的举动,实在不符合他一贯的行事风格。
而且,平心而论,在朱棣眼中,分别本就是人生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他觉得孩子长大成人,就如同羽翼渐丰的鸟儿,总归是要离开父母身边,去广阔天地中闯荡的。就拿他自己来说,十多岁的时候,便离开了父皇,前往封地成为藩王。那时候,他与父皇相见的机会寥寥无几,常常是很多年才能见上一面。可即便如此,他也从未怀疑过父皇对自己的疼爱。在他看来,这就是成长与人生的常态,孩子们需要在各自的道路上历练,而为人父母,理应理解并支持这份远行。
“行吧,既然如此,那你俩好好聊聊,我就先撤啦。我还得去找石不和雨兰她们对接新城的事情呢。”朱棣一边说着,一边缓缓站起身来。他脸上神色平淡,丝毫没有流露出徐妙云那般浓浓的不舍之情。毕竟,在他心里,儿女的离别虽有些许感慨,但也不至于过于伤怀。
“北平那边还有一大堆事儿等着我去处理呢,这事儿宜早不宜迟,早点忙完,咱们也好早点回北平。”他继续补充道,言语间透着一股干练与果断。待在这里,听着娘俩唠唠叨叨,他实在觉得无聊透顶,仿佛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无比漫长。所以,他也没再多做停留,直接大大方方地开口告辞,说罢,便转身准备离去。
“去吧去吧。”徐妙云心不在焉地随意摆了摆手,此刻她满心都是想和儿子说些掏心窝子话的念头,身旁要是还杵着个人,实在不方便。她的目光压根没在朱棣身上停留哪怕一秒,一门心思都放在了朱高煦身上。
朱棣见徐妙云这般反应,连正眼都没瞧自己一下,顿时脸色一沉,心里涌起一阵不爽:怎么感觉自己像是被人撵走似的?难道我就这么遭嫌弃?这想法一起,他心里愈发不是滋味。恼怒之下,他狠狠瞪了一眼朱高煦,那眼神仿佛在说“你还敢看我笑话”。朱高煦被这一瞪,嘴角微微抽搐,却又忍不住想笑。
朱棣哪还忍得住,哼了一声,转身气呼呼地就走,嘴里还嘟囔着:“我还不乐意听呢。”
徐妙云轻轻拉住朱高煦的手,眼神中满是关切与不舍。在朱高煦即将前往扶桑之际,她絮絮叨叨地交代着各种事项,千叮万嘱他到那边之后要如何照顾好自己。就如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一旦子女要离开自己的身边,心中便满是担忧,觉得方方面面都需要仔细叮嘱,生怕孩子在外受委屈。
“儿啊,到了扶桑那边,人生地不熟的,你可要处处小心。天气变了,记得及时添衣减衣;吃饭也别将就,一定要吃好,别总想着省钱……”徐妙云的话语如同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深深的母爱。
朱高煦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丝毫的不耐烦。他深知母亲只是因为对自己的不舍,所以才想多和自己说说话,把所有能想到的事情都交代清楚。他看着母亲略显疲惫却又满是牵挂的面容,心中一阵温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到徐妙云终于说得有些口干舌燥,停歇下来时,朱高煦才满脸笑意地看着她,轻声说道:“娘,您放心吧。等我在那边把城池建设好之后,一定会邀请您过去住上一段时间。到时候,我带您四处逛逛,让您看看我在那边的成就。
徐妙云听着朱高煦这番贴心话,心中百感交集,眼眶不禁微微泛红,她忍不住抬手轻轻擦拭着眼角那即将夺眶而出的眼泪。女子大多感性,即便徐妙云贵为皇后,在面对儿子即将远行的时刻,也难以抑制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她微微吸了吸鼻子,声音带着些许哽咽说道:“行,那娘就满心期待地等你消息了。到时候呀,娘和你爹一同过去看看你打造的地方。”
话刚说完,徐妙云心中又有些担忧这城池建设耗时太久,思念儿子之情愈发浓烈,于是赶忙又追加了一句,眼神中满是殷切的期盼:“儿啊,即便到时候城池还没有建设好,那也没关系的。你要是啥时候想家了,想娘了,就立马回来看看。”
朱高煦看着母亲这般模样,心中满是感动,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重重地点点头,略带俏皮地说道:“娘,我知道啦,这句话您都已经说了一百遍咯。您放心吧,我肯定记在心里呢。”他的笑容如同春日暖阳,希望能稍稍驱散母亲心中的担忧与不舍。
“行了,娘知道你还有一摊子正事要忙呢,别在这儿陪着娘啦,快去忙你的吧。”徐妙云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拍了拍朱高煦的手。她心里清楚,儿子此番远行,诸多事务亟待处理,当下时间紧迫。而且,她也确实想念自己的孙子孙女朱瞻墨他们了,新城之中,她还想着去看看孩子们呢。
这么想着,徐妙云便缓缓起身,说道:“娘这就去找瞻墨他们,在这新城里溜达溜达,你就别操心娘了。”
朱高煦见母亲如此通情达理,也没有过多客套。毕竟他心里明白,自己确实有太多事务亟待解决。别的不说,眼下就必须亲自去找朱棣,完成相关事务的交接。这新城事务繁杂,每一项都容不得马虎,尽早交接清楚,才能为后续前往扶桑做好充分准备。
朱棣径直前往寻找石不,毕竟新城士卒的驻防情况以及城池布局等关键事宜,都得与石不细细交接。这些军事防务方面的信息,对于新城后续的稳定与安全至关重要。然而,除了这些军事相关事务,其他诸多方面的事情,比如新城的财政调配、部分重要决策等,还非得找朱高煦处理不可。毕竟在新城的事务体系中,其他人并没有如此大的权力来定夺这些重要事项。
朱高煦这边也和徐妙云说了几句贴心话后便分开了。徐妙云满是期待地朝着后院走去,一心想着快点见到朱瞻墨等几个娃娃,享受难得的祖孙相聚时光。而朱高煦则向身旁的下人询问得知朱棣前往了城东的军营,便一刻也没耽搁,立刻朝着城东军营的方向快步找了过去。
“可以是可以,但新城的驻防绝对不能交给他们,我打算将他们打散,分别编入燕军的不同部队当中。”
当朱高煦来到城东军营那间略显陈旧的办公处时,轻轻一推门,便听到朱棣正用沉稳且带着不容置疑口吻,跟石不商讨着某事。那声音在略显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此刻,房间当中除了正交谈的朱棣和石不之外,还坐着石当。由于石当和朱棣之间的关系尚未缓和,气氛多少有些微妙。石当就坐在椅子上,两条腿有一下没一下地晃荡着,眼睛望向窗外,似乎对屋内朱棣所说的话丝毫不感兴趣,又像是故意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不愿与朱棣有过多交流。房间里,除了朱棣说话的声音,便是石当晃荡腿时偶尔发出的轻微声响。
朱高煦轻轻推开那扇略显沉重的木门,踏入房间。刹那间,屋内三人的反应各不相同。朱棣只是微微侧了下眼,随意地瞥了朱高煦一眼后,便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转过头继续神情专注地对石不讲述着自己的想法,仿佛朱高煦的到来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插曲。
石不看到朱高煦进来,赶忙从座位上站起身,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朝着朱高煦微微点头示意,算是打了个招呼。朱高煦见状,连忙伸出手,轻轻将石不按回到座位上,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眼神中透着示意,仿佛在说:“你继续聊,不用因为我打断,不用理会我。”
笑了笑之后,朱高煦走到桌子尾端,轻轻拉开一把椅子,缓缓坐下,正好坐在石当的旁边。他刚一落座,石当就像盼到了救星一般,脑袋立刻散漫地凑了过来,声音压得极低,如同蚊子嗡嗡般小声说道:“公子啊,既然您来了,那我待在这里也确实没什么事儿可做了。您看,要不我先离开得了?坐在这里,浑身都难受!”说话间,石当的眼睛还偷偷地用余光瞥了一眼朱棣,那眼神中的含义再明显不过,显然是因为和朱棣关系不融洽,待在一处觉得浑身不自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高煦听闻石当这话,不禁觉得有些好笑,嘴角微微上扬,忍不住乐了起来。不过他倒也不是那种喜欢为难人的性子,看着石当那副迫不及待想离开的模样,心领神会地摆摆手,说道:“去吧去吧。”
石当一听这话,仿佛得到了特赦令,脸上顿时露出大喜之色。他转身的动作极为迅速,没有丝毫犹豫,简直是脚底生风。当他经过朱棣身边时,脚步略微停顿了一秒,斜着眼睛,从鼻子里冷哼了一声,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朱棣的不满。这一声冷哼虽轻,却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突兀。不过,发泄完这股情绪后,石当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房间。
此时的朱棣,正全神贯注地忙着正事,心思都放在与石不商讨的事务上,实在没心情去搭理石当这略显孩子气的举动。他就当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听到,依旧面色沉稳地继续与石不交流着关于新城驻防等重要事宜。
“这些事情,燕王您自己拿主意就好。我们这边呢,当初也仅仅只是答应给他们提供一个能够谋生的工作而已。”朱棣话语刚落,石不立刻将身子坐得笔直,表情严肃,如同一名训练有素的士兵,用沉稳且认真的口吻回应着。“燕王只要能让他们继续从事当兵这份营生,对我们而言便已足够。至于燕王您打算给予他们怎样的待遇,这其中的权衡与决策,确实就与我们没有多大关系了。”石不一边说着,一边眼神坚定地看着朱棣,那眼神仿佛在强调此事的界限与分寸,也表明自己对此事清晰的态度与立场。
朱高煦静静地听了一会儿,很快就弄明白了两人正在谈论的事情,核心围绕着新城滞留士兵的待遇问题。毕竟新城的局势变动,不少士兵因家庭羁绊,或是其他各种各样的因素,选择不跟随队伍离开新城。细细算来,这样的士兵足有千余人。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俨然算得上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朱高煦心里清楚,以朱棣的行事风格,是绝不可能允许这样一股不受自己掌控的力量,就这般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存在的。
石不呢,他和这些士兵好歹是一同扛过枪、经历过生死的兄弟。出于这份袍泽之情,他总得为这些兄弟们谋划个好出路。而让他们加入燕军,无疑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加入燕军,既能让这些士兵继续投身军旅,发挥自身所长,又能给他们一个安稳的前程,还能让他们在军队中继续延续自己的使命。如此一举多得,对这些士兵而言,的确是条不错的后路。
朱棣心里明白,这支千余人的士兵队伍,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自然不会轻易放弃将其纳入麾下。然而,他也深知,绝不能让这些士兵继续留在新城本地镇守。毕竟,新城局势复杂,若让这些士兵原地驻守,很容易滋生各种事端。一来,他们在本地根基较深,与当地各方势力或许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处理不当可能引发地方势力的过度膨胀;二来,长期在熟悉的环境中,管理难度加大,纪律方面也容易出现松弛,进而影响整个地区的稳定。
更重要的是,朱棣清楚地意识到,这些士兵目前对自己的归属感极其薄弱。毕竟他们原本并非直属朱棣的部队,之前的经历和背景各不相同,在心理上并未完全认同朱棣的领导。在这种情况下,朱棣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相信他们。出于多方面的考量,朱棣深思熟虑后,提出了将这些士兵打散,分别编入燕军不同部队的想法。如此一来,既能有效地掌控这股力量,又能通过分散融合,逐渐增强他们对燕军整体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更好地为自己所用,维护地区的长治久安。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啊?我变成读者们的电子宠物了? 时空佛陀 误入四合院成了秦淮茹 诡幻秘境 一人之下:我倒反天罡 让你御兽,你叫灰太狼手搓机甲? 霍格沃兹:佩弗利尔的死亡圣器 快穿:刷不到好副本 诡异:我弟穿越不带系统非带我 不许欺负我家女神大人 恶毒大小姐的新宠 魔寂九天 超神学院:我要当宇宙大孝子 取一片云彩 斗罗:从星罗大陆开始毁灭世界? 普通人普通人 拳愿?刃牙?可惜我是腕豪! 神道启源 惊惧游戏测评师 火影:从木叶开始立于天上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