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上铜釜中的豆汁在柴火的加持下不断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往铜釜上方冒着白色的气泡……………
像曹爽这样的,能享受到夫人们为君洗手做羹汤的还是很少见、也很难得,不像后世那样常见,
孙鲁班望着漆盘中自己切好的鱼脍有些遗憾的道:“只可惜没有新鲜的江东鲈鱼,江东的鲻鱼、鲈鱼做出来的鱼脍才是最美味的。”
这时名贵的鱼脍材料是鲈鱼,但鲈鱼也并非鱼脍的顶级材料。
孙鲁班想了想又颇为怀念的道:“妾曾记得有一次父皇曾与术士介象讨论何种鱼做生鱼片最好,介象向父皇推荐了鲻鱼。
父皇叹息说:“鲻鱼出在东海,可望而不可及”。
介象便差人在大殿中央挖一小坑注满清水,即从坑中钓出鲻鱼来。”
鲻鱼俗称子鱼、乌鱼,鱼肉与鱼子均鲜美而闻名,曾为南宋御膳珍肴,但鲻鱼古代获量稀少,百姓是难以品尝到的。
曹爽望着孙鲁班道:“不妨事的,只有是新鲜的鱼做出来的鱼脍就很美味了。”
古代没有冰箱,想要保证食材的新鲜属实是一件难事。
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伍子胥征战归来,吴王阖闾“闻三师将至,治鱼为鲙”,结果伍子胥有事耽搁了一会儿,鱼肉便已经发臭。
吴王察觉后,命人重新做了生鱼片,这才宾主尽欢。这里提到的“鲙”,“自阖闾之造也”,专指生鱼片或鱼生。
吴地多江、湖,水产资源丰富,故吴王能豪横地随时更换鱼脍;可若是在北方,即便如霸主曹操,也难免会感慨“所少者,吴松江鲈鱼为脍”。
北方水产资源不如南方,为了避免食材腐烂,往往会对其进行腌制。
曹爽继续道:“北方不比南方,百姓多是食鱼酱,连当初武帝喜食的鲍鱼也是腌制过的,如今我等能食新鲜的鱼便已是极好的了。”
比较常见的是“鯅”,也就是鱼酱。四川郫县向来以豆瓣酱知名,但在三国时,这里还盛产一种鱼酱。
据《太平御览》卷926引《四时食制》记载:“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
取刚孵化的小鱼,把它们养在稻田中,亦可以做成鱼酱。能被曹操专门列在食谱中,郫县鱼酱的味道可想而知。
曹操爱吃的鳆鱼(即鲍鱼),可能也经过了特殊处理。
据曹植《求祭先王表》自述,他曾向徐州刺史臧霸要来二百枚鲍鱼来祭祀先父。
又据《太平御览》卷938引曹丕《与孙权书》记载:“今因赵咨致鳆鱼千枚。”
曹丕称帝后,送给孙权一千枚鲍鱼,另外还有一匹良马、一件大衣(白鼲子裘)与五斛石蜜。石蜜一说是甘蔗制成的冰糖,一说是樱桃。
但作为两国邦交的礼物,此处所见石蜜应当就是冰糖,如此才能保证它从魏至吴的长途运输中不变质。
同理,鲍鱼也应当是风干后的干鲍。而且从产地看,这些鲍鱼大抵是出自靠近东海的徐州。故盘踞在此地多年的臧霸,就是经常给曹操送鱼的“老默”。
古代的腌制方法还有“鲍”。《颜氏家训》曾告诫族中子弟切勿与恶人居,称这种行为“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需要注意的是,史籍中的“鲍鱼”不等同于“鳆鱼”,它泛指经盐渍腌制后因高温腐臭的湿咸鱼,而非现在所说的鲍鱼。
秦始皇病逝后,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便曾用“鲍鱼”掩盖尸臭,以达到秘不发丧的目的。
孙鲁班接话道:“夫君不要以为只有北方才有腌制的鱼,在妾小的时候祖母也让人制作鱼鲊,有时还会带着母亲和妾等亲自上手制作呢。”
与之相比,鱼鲊的味道会更好一些。这是一种用盐水煮后再经发酵的腌制品,具有独特风味,在汉唐之际十分流行。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越冰河纪之摆烂花瓶成了团宠 那个师尊不见了 万花筒中忆年光 我在原神过上慢生活 天师:反迷信撬我龙虎伏魔殿是吧 窝囊废后妈靠发疯在娃综爆火了 白月光替身卷哭全修真界 种田之带着灵泉发家致富 超凡大尸 戴上性感的绿帽,师妹从此无敌了 全村皆疯批,团宠小姑奶奶是福星 末世大佬重生星际后只想摆烂 穿越之万万想不到 万倍返还: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穿越兽世狐女万人迷 游戏王:叛逆的堕天使 军婚枭宠:禁欲长官诱娇妻 柯南之我是毛利小五郎 救命!我变成了一棵草 离婚后夫人要再婚,帝总疯了
好书推荐:揉碎温柔为夫体弱多病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我有了首都户口暗恋指南星际双修指南我只是一朵云瑜伽老师花样多妈宝女她躺平爆红了你不能这么对我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背叛宗门,你们后悔什么?重生之护花痞少许你三世民国重生回到古代当夫子太子殿下躺平日常我的外甥是雍正公主 驸马 重生重生宠妻时光盗不走的爱人古穿今之甜妻混世小术士高手她带着全家翻身借一缕阳光路过爸爸偷了我的女朋友的东西后妈卷走40万失踪后续